晶圓製造到底有多難?全球15家矽晶圓廠壟斷95%以上市場

2020-11-25 OFweek維科網

近年來,國家對半導體行業越來越重視,已經將集成電路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產業之一。作為全球最重要的電子製造基地,中國的電子應用市場巨大,有著廣闊的前景。儘管如此,我們仍不能過於驕傲,畢竟還有很多的技術等待著去突破,除了晶片相關技術,晶圓的製造也是相對薄弱的環節。

電子產業有一個特點,越往上遊企業相對越少,技術難度越大,晶圓是造晶片的原材料,屬於晶片的上遊。晶片、晶圓製造都屬於 「航天級」的尖端技術,難度係數均是最高的一級,晶圓製造是比造晶片還要難的一門技術。如果把晶片比作宇宙飛船,那麼晶圓就是航空母艦了,沒幾家能造得出來。

據OFweek電子工程網獲悉,全球能製造高純度電子級矽的企業不足100家,其中主要的15家矽晶圓廠壟斷95%以上的市場。在晶圓製造上,沒有所謂的「百花齊放」,有的是巨頭們的「孤芳自賞」,正是如此,全球的晶圓也是持續漲價,市場呈現一種繁榮景氣的形勢。

矽晶圓製造的三大步驟

矽在自然界中以矽酸鹽或二氧化矽的形式廣泛存在於巖石、砂礫中,矽晶圓的製造有三大步驟:矽提煉及提純、單晶矽生長、晶圓成型。

1、矽提煉及提純

矽的提純是第一道工序,需將沙石原料放入一個溫度超過兩千攝氏度的並有碳源的電弧熔爐中,在高溫下發生還原反應得到冶金級矽,然後將粉碎的冶金級矽與氣態的氯化氫反應,生成液態的矽烷,然後通過蒸餾和化學還原工藝,得到了高純度的多晶矽。

2、單晶矽生長

(用直拉法製造晶圓的流程圖,由OFweek電子工程網製作)

晶圓企業常用的是直拉法,如上圖所示,高純度的多晶矽放在石英坩堝中,並用外面圍繞著的石墨加熱器不斷加熱,溫度維持在大約一千多攝氏度,爐中的空氣通常是惰性氣體,使多晶矽熔化,同時又不會產生不需要的化學反應。

為了形成單晶矽,還需要控制晶體的方向,坩堝帶著多晶矽熔化物在旋轉,把一顆籽晶浸入其中,並且由拉制棒帶著籽晶作反方向旋轉,同時慢慢地、垂直地由矽熔化物中向上拉出。

熔化的多晶矽會粘在籽晶的底端,按籽晶晶格排列的方向不斷地生長上去。用直拉法生長後,單晶棒將按適當的尺寸進行切割,然後進行研磨,再用化學機械拋光工藝使其至少一面光滑如鏡,這時候晶圓片就製造完成了。

晶圓製造廠把這些多晶矽融解,再在融液裡種入籽晶,然後將其慢慢拉出,以形成圓柱狀的單晶矽晶棒,由於矽晶棒是由一顆晶面取向確定的籽晶在熔融態的矽原料中逐漸生成。

3、晶圓成型

完成了上述兩道工藝, 矽晶棒再經過切段,滾磨,切片,倒角,拋光,雷射刻,包裝後,即成為集成電路工廠的基本原料——矽晶圓片,這就是「晶圓」。

晶圓製造到底難在哪?

晶圓的製造工藝倒不是很複雜,其難度在於半導體產品對晶圓的純度要求很高,純度需要達到99.999999999%或以上。

以矽晶片為例,矽從石英砂裡提煉出來,在高溫下,碳和裡面的二氧化矽發生化學反應只能得到純度約為98%的純矽,這對於微電子器件來說不夠純,因為半導體材料的電學特性對雜質的濃度非常敏感,因此需要進一步提純。

而在進行矽的進一步提純工藝中,光刻技術的難度很高,在晶圓製造工藝中,光刻是必須經歷的一個步驟。

相關焦點

  • 全球矽晶圓市場需求增長 三大晶圓龍頭廠商各有動作
    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公布的矽晶圓產業分析報告顯示,今年第2季全球半導體矽晶圓出貨面積達2978百萬平方英寸,創下連續5個季度出貨量最高的歷史紀錄。
  • 中國唯一12寸晶圓廠,打破國外壟斷,用於14nm以下晶片製造
    當然,從沙子到做晶片的過程,是一件非常複雜且高科技的過程,一般的企業是沒有能力把沙子變成晶片的,有這個能力的企業,都是真正的高科技企業,比如intel、三星、德州儀器,哪一家不是大名鼎鼎?而在沙子變成晶片的整個過程中,最基礎的一步就是把沙子變成可製造晶片的矽晶圓,這個步驟也不簡單。
  • 全球16大矽晶圓生產廠商排名!
    我們可以將晶片製造比擬成用樂高積木蓋房子,藉由一層又一層的堆疊,完成自己期望的造型(也就是各式晶片)。近年來全球矽晶圓供給不足,導致8英寸、12英寸矽晶圓訂單能見度分別已達2019上半年和年底。目前國內多個矽晶圓項目已經開始,期望能夠打破進口依賴,並且有足夠的能力滿足市場需求。
  • 12寸晶圓價格變化趨勢_12寸晶圓能產多少晶片
    全球12寸半導體矽晶圓單月需求量約510萬片(不包括擴產),矽晶圓佔整體半導體市場規模比重持續下滑,從2000年高達10%,一路滑落至2016年僅佔2.5%,主要系因製程快速微縮,晶圓價值提升,明顯稀釋矽晶圓佔成本比重。
  • 全球矽晶圓價格上漲
    20納米以下高階矽晶圓原本合約均價約120美元,第一季已調漲至10美元至130美元左右。第二季度矽晶圓價格繼續上漲,累計漲幅已超過兩成,自7月開始的第3季合約價再調漲一成左右。矽晶圓價格為何上漲?矽晶圓價格上漲實際上還是矽晶圓廠對未來市場需求低估所導致的。雖說矽晶圓是高新科技產業,但是相比晶片製造商而言,矽晶圓的利潤還是非常低的。前些年,各大矽晶圓廠幾乎都在虧損,所以不願意提升矽晶圓產能。
  • 解析投資:被稱為「晶片載體器」的晶圓到底是什麼?它的市場如何
    在降低成本方面,通過不斷變大晶圓尺寸以容納更多電路和減少廢棄比例就是晶圓的歷史發展趨勢。從1970年代至今,晶圓尺寸已經由過去的100mm(4英寸)發展至當前的300mm(12英寸)。根據IC Insight統計,2016年全球晶圓出貨量為10738百萬平方英寸,其中300mm晶圓佔全球晶圓產能的63.6%,預計到2021年,全球將有123家12英寸晶圓廠,產能佔比將達到71.2%。
  • 環球晶圓已在計劃提高現貨市場的矽晶圓價格
    打開APP 環球晶圓已在計劃提高現貨市場的矽晶圓價格 中國半導體論壇 發表於 2021-01-06 15:34:50 12月31
  • 晶圓製造主要設備市場情況
    半導體產業秩序/競合關係陷入大洗牌 在More than Moore的時代,晶圓代工業者除了製程微縮之外,還有許多其他道路可走。不管是還留在先進位程競技場上的臺積電、三星或英特爾,或是已經策略轉向的聯電、格芯,以及本來就走小而美路線的特殊製程晶圓代工業者,都必須用更全方位的眼光跟策略布局來面對未來市場需求的變化跟潛在競爭對手的動向。
  • IC清洗設備市場呈寡頭壟斷格局,看國產廠商如何分得一杯羹
    在半導體設備市場中,分製程來看,晶圓製造設備採購大約佔整體的80%,測試設備大約佔9%,封裝設備大約佔7%,其他設備大約佔4%。由此可見,晶圓製造設備是整個半導體設備行業中最為核心的一部分。SEMI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收入為170億美金,同比增長30%,達到歷史最高紀錄。
  • 中國大陸晶圓廠跟蹤調研:2019年中國20家FAB情況中期盤點
    除了12英寸、8英寸晶圓製造廠,大陸近年來,依靠民營資本興建的眾多6英寸和4英寸晶圓廠,今年也將有多條6英寸和4英寸產線投產。為了自主可控,為了提升我國的集成電路水平,是需要建設自己的晶圓廠,但是真的需要遍地開發,幾乎每個省市都投資建設晶圓廠項目嗎?
  • 全球十六大矽晶圓生產廠商排名!
    目前國內多個矽晶圓項目已經開始,期望能夠打破進口依賴,並且有足夠的能力滿足市場需求。在半導體的新聞中,總是會提到以尺寸標示的晶圓廠,如 8 寸或是 12 寸晶圓廠,然而,所謂的晶圓到底是什麼東西?其中 8 寸指的是什麼部分?要產出大尺寸的晶圓製造又有什麼難度呢?以下將逐步介紹半導體最重要的基礎——「晶圓」到底是什麼。
  • 全球矽晶圓生產廠商匯總
    CCkesmc 矽晶圓是製造技術門檻極高的尖端高科技產品,全球只有大約10家企業能夠製造,其中前5家企業佔有90%的市場份額,分別是日本信越半導體(市佔率27%)、日本勝高科技(市佔率26%),臺灣環球晶圓(市佔率17%)、德國Silitronic(市佔率13%)、南韓LG(市佔率9%)。
  • 晶圓製造環節中最核心的高難度材料是什麼?
    李倩 發表於 2018-06-15 11:40:26 半導體材料可以分為晶圓材料和封裝材料,封裝材料相較於晶圓製造材料來說技術壁壘相對較低,所以我們主要講的是晶圓製造材料。
  • 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矽晶圓訂單淡季轉旺
    然而車用晶片訂單近期大幅釋出並尋求晶圓代工廠支援,導致產能吃緊情況更為嚴重,後段封測廠同樣出現訂單塞車排隊情況。普遍來看,晶片交期將再延長2~4周時間,部分晶片交期已長達40周以上,漲價已是箭在弦上。 01 IC設計廠已漲聲四起 雖然臺積電錶明不漲價,但聯電及力積電已陸續漲價,封測廠也有漲價情況。
  • 晶圓到底是什麼?臺積電為什麼被稱為晶圓廠?
    我們知道晶片也叫集成電路(IC)或半導體,它的主要原材料就是矽,美國「矽谷」的興起也是從半導體產業起步,因此才有了「矽谷」的稱號。矽是一種常見的物質,我們日常到處可見的沙子,就富含二氧化矽。這些沙子,經過多次提純,高溫整形後,然後採用旋轉拉伸的方式,變成一個圓柱體,單晶矽錠。
  • 全球晶片生產基地誕生:全球320條矽晶圓生產線,60%在中國
    所以矽晶圓是晶片製造中最關鍵,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各大晶片生產廠,都會有自己的矽晶圓廠,而矽晶圓廠的多寡,一定程度上也就決定了晶片的產能。近日有機構統計了全球排名前100的主要晶圓廠,也就是晶片製造工廠,發現前100名的晶片製造廠,在全球建設了約320條矽晶圓生產線,覆蓋了4、6、8、12、18英寸等眾多的尺寸。
  • 中國12吋晶圓項目光刻機採購統計與光刻材料市場
    中國12吋晶圓項目光刻機採購統計與光刻材料市場 中國半導體論壇 發表於 2020-12-29 15:41:44 光刻是晶圓製造的核心工藝。
  • ...國產化專題:工藝控制與量測設備-國際品牌壟斷市場,但國產品牌...
    全球工 藝控制與量測設備主要被KLA、應用材料、Hitachi壟斷,國產品牌上海睿勵、 中科飛測、上海精測半導體均在國內晶圓產線上有訂單突破。 報告要點 全球前道工藝控制與量測設備市場規模約5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