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民,1967年出生,1990年中專畢業,分配到鐵人王進喜帶過的1205鑽井隊工作,先後擔任鑽工、技術員、副隊長、黨支部書記、第18任隊長。2005年DQ1205鑽井隊組建完成,李新民帶著隊伍走出國門,實現了鐵人老隊長要把井打到國外去的夙願。自此以後,他遠離祖國和親人,轉戰中東各地區,克服自然環境的惡劣,政治局勢的動蕩,冒著生命危險,忠肝義膽只為維護國家石油戰略安全。
當好「來到鐵人隊,就要長出鐵人骨」的實幹派
剛到1205鑽井隊,李新民就下定決心:「來到鐵人隊,就要長出鐵骨頭!」不管是當鑽工、技術員,還是擔任副隊長,他都始終立足崗位、創先爭優。當黨支部書記、隊長後,他更是告誡自己,一定要保持爭第一、站排頭的優良傳統,井打到哪裡「榮譽室就搬到哪裡,思想教育就抓在哪裡,黨員作用就發揮在哪裡」。
他始終秉承鐵人王進喜老隊長「喊破嗓子,不如幹出樣子」的教誨,堅持做到「三帶頭四不離」,艱巨任務帶頭挑、艱苦工作帶頭幹、艱險時刻帶頭上;沒特殊情況不離井隊、節假日不離井場、複雜工序不離現場、關鍵環節不離崗位。一次施工中,鑽機的油壬突然刺漏,就像人的動脈劃了口子,控制不住會造成嚴重事故。他帶領大家迅速爬上井架,剛砸開水龍帶,泥漿一下子噴得滿身都是。當時氣溫零下20多攝氏度,大錘結滿了冰,戴手套抓不住,他就乾脆光著手掄大錘,砸了半個多小時才修好,事故處理完成後,他的雙手被粘掉一層皮,身上都結了冰。
2000年5月,1205隊歷史上第一口定向井成功完鑽,實現了由單一井型向多種井型的歷史性突破。由於技術準備充分,僅用7天就打出了定向井,比設計提前了兩天。隨後,又在叢式定向井、中深井等特殊工藝井施工上不斷取得突破,1205隊終於成為一支具備多種井型施工能力的鋼鐵鑽井隊。在他的帶領下,1205鑽井隊向深度進軍、向海外拓展,總進尺突破250萬米,相當於鑽透了283座珠穆朗瑪峰,成為當時全國打井最多、創紀錄最多的鑽井隊。
當好「把井打到國外去,為祖國獻石油」的開拓者
「把井打到國外去」,是鐵人王進喜老隊長的夙願。保障國家石油戰略安全,是大慶石油人的使命。
但是,要想出國打井,必須先過語言關。李新民拿出「鐵人」王進喜「識字搬山」精神,帶領隊友們從頭學外語,還在大慶油田率先實行中英文雙語報表,為打入國際鑽井市場做準備。對於只是中專畢業、工作艱苦而忙碌的李新民來說,學英語不是一件容易事。他把隊裡的設備都貼上標籤,上面標上英文,連臉盆都不落下。還把設備、材料和各道工序,用英語單詞和句子做成一個小手冊,放在口袋裡,一有空就拿出來學。硬是靠著這種笨辦法,他以517分的優異成績通過了英語託福考試。就這樣,李新民帶領隊友學習前沿鑽井技術、涉外商務知識,全隊有7人一次性通過英語託福考試,順利取得國際鑽井資格認證。
海外打井的第一站,就是多年戰亂的蘇丹。發電機在海運中被嚴重腐蝕,甲方認為開鑽期限內不可能修好,要求鑽井隊撤離。他一夜沒合眼,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絕不能砸鐵人隊的牌子、丟中國人的臉,要像老隊長那樣,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為了順利開鑽,他開著皮卡車,冒著流彈襲擊的危險,3天跑了上千公裡,終於找來一臺待修的發電機,改裝調試後如期開鑽,只用17天就拿下了第一口井。蘇丹推廣水平井,可由於地層複雜,幾家國際一流的鑽井公司都沒打成,得知情況後,他帶著詳實的競標資料幾次去「請戰」。為確保順利開鑽,他與技術人員認真梳理施工要領,制定多項預案,24小時「蹲」在井上,盯著每一米進尺,把住每一個環節。最終,井打得非常成功,產量是其他井的兩三倍,成為中石油海外市場「功勳井」。加拿大籍監督連聲稱讚:「Manager Li,No.1!」此後,他和隊友在蘇丹先後共完成37口水平井,口口全優,創出23項鑽井新紀錄,兩次獲得蘇丹頒發給服務方的最高榮譽——PDOC鑽井杯。後來,中石油在伊拉克戰後石油鑽井招標中中了第一標,憑著技術實力、苦幹實幹,很快在伊拉克打開了局面。
當好「寧肯歷盡千難萬險,也要為祖國獻石油」的踐諾人
當年,鐵人老隊長常說,「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李新民在工作中時刻要求自己,「寧肯歷盡千難萬險,也要為祖國獻石油」。
蘇丹號稱「世界火爐」,一年中有大半年地表溫度達到六七十攝氏度,從早到晚都像在「蒸桑拿」。一天喝20多瓶水,都不用上廁所,全通過汗水蒸發了。在伊拉克打井,上下班得戴鋼盔、穿防彈背心。即使這樣,危險還是存在。有一次,3名隊友去井場,一枚火箭彈穿車而過,差點車毀人亡。為防止劫匪襲擊,甲方要求營房窗戶都用鋼板焊死,他卻堅持在自己的窗戶上留了觀察口。一天夜裡,聽到外面有動靜,他發現十幾個持槍的武裝分子直奔營房而來,便趕緊組織大家避險,整整躲了一天一夜。面對危險,他與同事們沒有退卻,團結一心,義無反顧地堅守著崗位。
歷經多年外闖市場,李新民獲得了多方認可,積攢了豐富經驗。2017年在加入中東分公司後,李新民便馬不停蹄的帶領市場部聯繫各甲方,與伊拉克、沙特、科威特、阿布達比等國家石油公司均搭建了暢通有效的溝通渠道。一年內實現合同額同比增加2倍以上。「還記得,在2018年度艾哈代步鑽修井業務重新招標的關鍵時期,面對多方競爭,李新民連續十幾天沒日沒夜的與各方進行激烈交鋒,看著他據理力爭、毫不退讓的樣子,我甚至真的相信了他有一副鐵打的骨頭。可在談判結束後我才知道,他是以身體健康為代價,強掙著打贏的這場仗,換來了中東協調組的認可,得到了兄弟單位的保證,成功的站穩並擴大了市場份額。」 中東分公司法律商務部經理周紅江說。
當前,面對中東市場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李新民迎著困難上、頂著壓力幹。在全球疫情大爆發期間,他不顧疫情肆虐,放棄休假,毅然趕赴杜拜指導防疫工作。「他經常穿戴好長衣長褲、護目鏡、口罩、手套等保護措施,在40度以上的高溫下,外出協調境外有限的防疫資源,每次回到駐地脫掉衣物時,他身上都像被水洗了一般。」中東分公司公共關係部經理張健峰說。在李新民和各方共同努力下,防護物資源源不斷的從杜拜、中國等地送到了施工現場。油田在中東地區服務項目分布廣泛,中方員工數量多,防控難度大,李新民根據集團公司「一國一策、一項目一策、一人一策」的指導方針,迅速組織制定了適合各個項目的新冠防控方案,實現了中方員工「零感染」。面對疫情、低油價、地緣危機等衝擊影響,李新民帶領中東分公司及時調整策略,鎖定「穩拓展」目標,大打市場進攻戰,穩定了現有市場,開發了新增項目,實現了逆勢突圍,新籤合同額同比2019年增加3千萬美元。在外創市場的洪流中,李新民用無愧於前輩、無愧於歷史的業績,為中國石油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貢獻著自身最大的智慧和力量!
李新民先後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2018年3月當選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被中國石油黨組授予「大慶新鐵人」稱號,成為大慶油田第三代鐵人。2013年7月,李新民被中宣部定為全國重大典型——「新時期產業工人實現中國夢的優秀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及全國多地舉行了先進事跡報告會。2019年12月,被中宣部等部門授予「最美奮鬥者」稱號。
來源: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