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袋成超市「搖錢樹」 一天賣3000個年利潤達15萬

2020-11-25 鳳凰黑龍江站

資料片

原標題:按一天賣出3000個計算,僅是小袋年利潤就達15萬元

塑膠袋成了超市「搖錢樹」

從大慶乘火車東行約5個半小時,就到了吉林省的省會城市長春。

半個多月前,也就是今年的元旦,從這裡發出了一條新聞,引起了媒體的極大關注。

「2015年1月1日起,吉林省將在全省行政區域內禁止生產銷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薄膜袋製品和餐具。這也讓吉林省成為全國首個全面『禁塑』的省份。」

提到「禁塑」,大家會想到「限塑」。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限制生產銷售使用購物袋的通知》,規定全國範圍內所有超市、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開始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限」出的「搖錢樹」

這份被稱為「限塑令」的通知,本意是以有償使用的方式,來達到減少購物袋的使用,引導消費者提高環保意識,提倡自帶購物袋的目的。然而,6年多過去了,這個本意非但沒有達到,原來由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免費提供的塑料購物袋,卻成了商家「新的經濟增長點」。

1月18日,在東風新村某大型超市外,記者隨機對尖峰時段的100名購物的消費者進行統計,自帶購物袋的消費者不足1/10,而且老年人居多,大多使用的是超市常作為獎品發放的無紡布提袋。

據記者調查,超市提供的塑料提袋,一般分兩種,因為尺寸不一,只能以小袋、大袋相稱。小袋一個兩毛,大袋一個三毛。

按照國家相關部門的規定,塑膠袋的生產廠家,要將廠名、聯繫電話印在袋底,這也讓記者有機會了解了塑膠袋的成本。

記者以一家連鎖超市訂貨員的身份,以百萬個的訂數,分別對市內外的如市龍陽塑料製品有限公司、市惠達塑料包裝廠、雄縣易美潔塑料製品有限公司等6家生產廠家進行了詢價。

一聽記者的訂數,對方笑了。對方說,他從開廠到現在,還沒聽過這麼大的訂單,就是大慶最有名的超市,一次的訂量也就十萬個左右。

記者問他,不是訂量越大,價格越便宜嗎?對方告訴記者,成本在那擺著,少不能少於十萬,多也多不到哪去,都是一個價。

向他詢問大袋、小袋的價格,對方告訴記者,國家只規定了厚度不能小於0.025毫米,關於尺寸,沒有具體規定。通常的情況,所謂的小袋,成本約為0.06元,大袋約為0.11元。按這個計算,商家一個小袋,約賺得(0.2-0.06)0.14元,一個大袋,約賺得(0.3-0.11)0.19元。

按一家超市保守估計,一天如果賣出3000個塑膠袋,一個月就是9萬個,一年就是100多萬個。以小袋為例,一年的純收入就在15萬多元,這就為商家「限」出了「搖錢樹」。

一位超市行內人士說,現在物價比較高,買幾樣東西成十上百,花這兩三毛錢,誰還計較。再說好多人是下班路上臨時決定買東西,誰會繞回家取個袋子,再來購物?她笑著對記者說:「太便宜了,大家都不在乎,要把塑膠袋漲到10塊錢一個,八成自帶購物袋的人會多。」

相關焦點

  • 限塑後 南京超市一個月節省塑膠袋上億隻
    6月1日之後,市民一天消耗多少塑膠袋?超市方面回答:塑膠袋的消耗量猛降八成。      定淮門蘇果超市的王店長告訴記者,過去店裡一天要消耗8000—9000個中號塑膠袋,加上部分小號和大號塑膠袋,一天總消耗量達1萬多個。如今,這個數字降到了2000多個。
  • 貴陽:800萬個環保塑膠袋躺在倉庫少人問津
    該公司是貴州省唯一一家生產資質最完整、生產規模最大的環保降解塑膠袋生產廠家。在該公司生產車間,10條生產線只有4條在生產,其餘的6條則布滿了厚厚的灰塵。現場工人告訴記者,今天是機器開工最多的一天,有時候甚至只有一臺機器在工作。  在辦公室,記者見到了匯林公司負責銷售的副總經理陳斌。
  • 調查|可降解塑膠袋貴,逛超市自備購物袋的人多了
    收銀臺塑膠袋價格漲用量降在右安門附近超市發門店的收銀櫃檯上,一張印有「生物降解塑膠袋,綠色環保我先行」字樣的綠色宣傳單非常醒目。宣傳單顯示:依據國家規定,2021年1月1日起,北京超市發所有門店全面推行使用「生物降解塑膠袋」。「現在小袋6毛大袋一塊,確實貴了點兒,但採購價都在漲,沒法兒再便宜,您下次最好自己拿個袋子來。」收銀臺工作人員說。
  • 現場直擊:可降解塑膠袋貴,逛超市自備購物袋的人多了
    收銀臺塑膠袋價格漲用量降在右安門附近超市發門店的收銀櫃檯上,一張印有「生物降解塑膠袋,綠色環保我先行」字樣的綠色宣傳單非常醒目。宣傳單顯示:依據國家規定,2021年1月1日起,北京超市發所有門店全面推行使用「生物降解塑膠袋」。「現在小袋6毛大袋一塊,確實貴了點兒,但採購價都在漲,沒法兒再便宜,您下次最好自己拿個袋子來。」收銀臺工作人員說。
  • 北京多家超市可降解塑膠袋售價翻倍 顧客大多自備購物袋
    宣傳單提示:依據國家規定,2021年1月1日起,北京超市發所有門店全面推行使用「生物降解塑膠袋」。「現在小袋6毛,大袋一塊,確實貴了點兒,但採購價都在漲,沒法兒再便宜。」收銀人員說。在這家超市,過去普通塑膠袋的售價為小袋0.3元,大袋0.5元。這意味著,更換為可降解塑膠袋後價格直接翻倍。塑膠袋漲價不只超市發一家。
  • 塑膠袋消耗大戶農貿市場已經更換為環保塑膠袋
    ,鄭州、洛陽、濮陽、許昌等4個試點市建成區禁止、限制不可降解塑膠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全省範圍餐飲行業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我省升級版「限塑令」的首個關鍵節點已過去半月,執行成效如何?「前幾年,有4家商戶因為塑膠袋不合規被處罰過,所以新政策下來,大家都怕被罰款。」王先生說。據媒體報導,2020年12月初,可降解塑料PBAT的價格是2.3萬元/噸,但到了2021年1月初,已經漲至2.6萬元/噸,短短一個月漲幅達13%。在上遊原材料大幅漲價的帶動下,可降解塑料價格水漲船高。
  • 北京超市限塑亮招,可降解塑膠袋、可租賃購物筐上崗
    超市備足可降解塑膠袋 《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下稱「北京『限塑10條』」)要求,到 2020 年底,北京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零售業門店(含門店或電商提供的零售配送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台州:「限塑令」升級 部分菜場超市提供可降解塑膠袋
    農貿市場也用免費發放環保袋的方式,呼籲市民「買菜少用塑膠袋」,實現源頭減量。   不過在菜場,不可降解塑膠袋依然被廣泛使用。記者看到,前來買菜的顧客大都空手而來,買一樣菜裝一個塑膠袋。   市民:平時來買菜,會不會考慮帶購物袋?沒有。為什麼?習慣了,買這個,這個有塑膠袋在。反正菜場有了,自己也不會想要帶?對。
  • 用一個塑膠袋,可能被監禁4年並罰款25萬!
    近日,肯亞出臺了全球最嚴禁塑令,違者將可能被處以4年監禁及3.8萬美元(約25萬元人民幣)罰款。全球最嚴禁塑令據英國《金融時報》本周一(8月28日)消息,肯亞出臺了全球最嚴厲的旨在減少塑料汙染的法律, 銷售或者使用塑膠袋的人可能被處以最高4年監禁以及最高400萬肯亞先令(合3.8萬美元)的罰款 。
  • 女子在超市賣蔬菜,生意很火爆卻沒賺錢,還倒虧了8萬
    另外,無論與什麼樣的人合作,我們都得留個心眼,別太過相信對方,否則,自己有可能吃虧上當。 長沙一女子在超市裡經營蔬菜攤,生意很火爆,可是她卻不賺錢,還虧了8萬,得知真相的她崩潰大哭,為何會出現如此情況呢?
  • 農貿市場成塑膠袋使用重災區 湖南重點禁限5類產品
    我省重點禁限5類產品 調查:農貿市場成塑膠袋使用重災區,超市、藥店提供可降解塑膠袋  對策:推廣應用替代產品 調查 農貿市場成塑膠袋使用重災區 上午10點,伴隨著淅淅瀝瀝的小雨,記者來到開福區四方坪農貿市場,看到攤位上大多掛著顏色各異、大小不一的超薄免費塑膠袋,供顧客隨意取用,上面並無任何可降解標識。而正忙著採購的市民手中,隨手提的塑膠袋裡裝著黃瓜、西紅柿、土豆等。
  • 小超市一天營收7到8千,一個月可以賺多少?怎樣算才真實!
    文:老高便利店的利潤是最好計算的,因為他們賣的產品毛利比較固定,而且差異化不大,綜合來看,便利店的毛利是在15-20%之間!之所以有個區間,這個就得看具體的店面進貨渠道,賣的貨品類型和具體賣出去的產品!
  • 超市的塑膠袋是PE的麼?確定麼?
    列印耗材,塑料包裝,PP、PE、鈣粉,白油,抗氧劑等助劑行業從業者,請點擊標題下面的「艾邦高分子」進行關注;中國高分子論壇BBS.POLYTPE.COM;平臺覆蓋行業5萬專業用戶縮短注射周期的50種方法剛上學那會,談了個中文系的女生,她知道小編是學材料的,所以一遇到塑料件什麼的都會順帶問下小編是什麼材料。那時候的小編還沒走上正道,專業課一塌糊塗。
  • 漯河:揪出7.06萬個不合格塑膠袋
    截至10月31日,現場執法1220人次,排查塑料製品生產企業70餘家,檢查超市商場2360餘戶次、商品交易市場和農貿市場378餘個次、經營戶4125餘戶次,查處不合格塑膠袋7.06萬個,立案查處違反《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管理辦法》行為31起,罰款6.75萬元,抽檢聚乙烯地膜6個批次,初檢結果不合格4個批次,有效淨化市場環境。
  • 荒山種出「搖錢樹」——廣西陽朔小金桔成大產業
    新華社南寧1月7日電題:荒山種出「搖錢樹」——廣西陽朔小金桔成大產業新華社記者何程金黃橢圓的金桔在薄膜大棚內剛剛成熟,上百家經銷商已齊聚地頭爭相搶購。在廣西陽朔縣,金桔種植成為當地村民脫貧致富的大產業。
  • 武漢「禁塑」進入倒計時 商超陸續開始更換可降解塑膠袋
    隨著武漢「禁塑」進入倒計時,武漢商超陸續開始更換可降解塑膠袋,一些商家出現「斷檔」無袋可賣,沒有攜帶購物袋的顧客只得「兜著走」。  近日,在武漢市武昌東湖路的一家連鎖社區超市,記者注意到,多數顧客都自備了購物袋。沒帶袋子的顧客中,買菜不多的索性拿在手上出門,如果買的多,就只能用超市的紙箱或者免費連卷袋「兜著走」。
  • 清明喪葬用品成「搖錢樹」 做花籃每天賺七八百
    清明前夕 喪葬用品市場成了「搖錢樹」 小販紛紛轉產賣冥品 做花籃每天能賺七八百 通州批發八寶山賣  從東到西 花圈每公裡漲價2.6元  清明臨近,北京各大墓地已經迎來掃墓人群的高峰。今天早晨,胡先生在為故去的父親置辦冥品時卻發現,「殯葬市場」的「行情」已大幅上漲:平時2元一刀的冥幣升至3至5元,批發價30元一個的花圈賣到了240元,實際價格只有80元一塊的墓碑也賣到了320元。「花樣也多了,冥幣出了美元、英鎊和歐元,紙活兒還能糊出奔馳和寶馬。」
  • 塑膠袋背後是一場聲勢浩大的「環保戰爭」
    要攪成肉餡啊。」昨日,在中心菜市場,一位老客向經營豬肉生意多年的柳先生招呼著。柳先生這邊手起刀落,把一塊五花肉稱了重,放入攤子另一邊的攪肉機,攪好肉餡就放到了塑膠袋裡,打包,顧客拿走。「這樣的塑膠袋也要收費?挺難的。」  「本來就是為顧客買菜提供方便的。」經營著蔬菜生意的王女士感嘆說,市民買菜時多出五分一角的零頭有時都會免掉,怎麼向顧客要塑膠袋的錢呢?
  • 武漢現環保「像塑袋」 專家稱將取代塑膠袋(圖)
    武漢誕生「塑膠袋終結者」  武漢一年用15億個塑膠袋  塑料垃圾又稱「白色汙染」,為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埋下了不可估量的環境隱患。  塑膠袋由於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已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