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巾背後的故事
擦嘴、擦手、擦臉、擦屁屁......紙巾時刻與我們有著「肌膚之親」,但我們卻對它知之甚少。
有文獻記載:17 世紀就有人用軟紙擤鼻涕了。而成熟的抽紙產品最早應該是日本人在 1920 年左右發明的,現在已經是最普及的一次性消耗品了。
這裡說的「一次性」指使用以後就丟棄,實際上,大多數的抽紙用的都是可回收的紙張,並在製作的過程中除菌消毒。
雖然生活用紙是大家每天都會接觸的必需品,但關於抽紙、捲紙之間的差別,還是有很多人不太清楚。
「捲紙」能擦PP,還能擦嘴巴???
很多人都普遍以為它們之間只有包裝上的區別,所以有時候也會混著用,但其實這樣是不妥的,比如:
用捲紙來擦嘴,有可能會導致病從口入。
用不正確的面巾紙來如廁,有可能會導致馬桶堵塞。
捲紙VS紙巾
為了讓大家更明白不能混著用的原因,在這裡簡單解釋下面巾紙(接觸面部用紙,比如抽紙、手帕紙等)和衛生紙(捲紙)之間的區別。
衛生捲紙,也叫廁紙
「噁心了自己,乾淨了別人」,這就是廁紙的偉大之處。雖然廁紙從來都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它關鍵時刻盡顯英雄本色,是任何人和事物都無法比擬的。它必須要經得起「拉扯」,因此紙張強度不可謂不重要,它反映紙張是否容易破爛。
廁紙的出現並沒有明確的歷史記載,唯一一個間接的記載來自唐朝。當時規定,不得拿寫過字的紙上廁所,這個規定直到上個世紀仍然還有一些老人遵循著。出臺這個規定至少說明唐朝時期已經有人用「紙」來擦屁股了。
紙巾紙
英文名「Facial Tissue」
即用在臉上的紙產品,包括紙盒裝面紙、手帕紙、餐巾紙、抽取式塑料包裝面紙等。這才是用來擦嘴、擦臉的。
面巾紙和衛生紙在品質上主要區別在於:面巾紙一般具有溼韌強度(一種代表紙張在完全潤溼狀態下的韌性指標)。衛生紙則一般不允許具有溼韌性,以防止在使用後紙張不易分解而堵塞衛生化糞池。
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的生產工藝已經能很好的控制這一點,現在很多品牌的四層抽紙都能很快溶於水,並且快速衝下馬桶,而不至堵塞。
需要注意的
需要注意的是「劣質衛生紙」容易引發疾病。
現在市面上很多紙巾都是再造紙,其中帶有大量的細菌,稍不注意,極易影響身體健康。
很多女性平時也很注意衛生,但就是莫名其妙的患上了陰道炎,其實這和劣質紙巾、衛生紙有很大關係。女性的陰部本就是一個敏感又脆弱的部位,極容易受到細菌感染。如果使用的劣質衛生紙沾染了細菌,那麼對於女性來說,這無疑是為陰道炎症埋下「禍根」。
劣質的衛生紙、餐巾紙中殘留增白劑、滑石粉,如果用來擦嘴、擤鼻涕、打噴嚏,很容易導致有害的粉塵進入人體呼吸道,產生呼吸疾病。
這也提醒我們粗糙發硬的衛生紙、未經包裝和消毒的散包衛生紙都不要買,因為包裝完整的衛生紙,一般都是經過消毒處理的,而散包的衛生紙未消毒,容易被細菌汙染。
如何正確挑選紙
問題來了:關於「買紙」,你會考慮它們哪些問題呢?
從專業角度來說,紙張強度、吸溼效果、柔軟程度、易衝散程度、易撕下程度、粉塵量、紙張瑕疵、可遷移性螢光物質、衛生程度...這些都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但是怎麼鑑定它們是可以安全使用的呢?
看紙的外包裝
捲紙的執行標準是GB20810,主要原料是「100%原木漿」。
抽紙的執行標準是 GB/T20808,衛生標準是GB15979,主要原料是「100%原生木漿」;
根據國家衛生標準,面巾紙必須使用原生木漿,捲紙則沒硬性規定。
同樣根據國家衛生標準,面巾紙要跟人的面部接觸,因此紙內不允許含遷移性螢光增白劑。
所以相對來說,面巾紙更加安全。
衛生間用紙的話,從健康考慮抽紙比捲紙更適合。
就擦嘴而言,也最好不要使用捲紙,畢竟添加的螢光劑還是有毒的,而且細菌數目也比抽紙多,吃下去的話影響身體健康。
所以不管是擦屁屁還是擦嘴擦臉儘量用抽紙或手帕紙(乾淨、衛生、不掉渣)。
看紙的原材料
很多抽紙的生產原材料不一樣,很多原料都可以製成抽紙,但是現在市場上賣的抽紙中,以原木漿做的抽紙質量是最好的,因為這樣的衛生紙是用純正的木頭做出來的,所以質量很好,用起來很健康。
這種材料是直接由植物轉化而來的,沒有經過任何化學加工,做出來的紙柔韌度也非常高,而且紙的表面還非常光滑,更貼近肌膚。所以我們在選擇抽紙的時候,最好選擇以原木漿為原材料的衛生紙,這樣的抽紙質量才是最好的。
摸一摸抽紙的手感
質量越好的抽紙,原木漿的含量當然就會越多,因為原木漿做出來的衛生紙非常細膩,所以我們摸抽紙的時候,可以看看抽紙是不是摸起來順滑,舒服。
那些質量不好的抽紙,摸起來的手感是也不好,紙質非常硬,還粗糙,容易掉毛。如果我們覺得抽紙有一種很明顯的顆粒感,那我們一定要注意,這樣的衛生紙,會影響我們身體的健康。
看抽紙的柔韌性
因為好的衛生紙,肯定是有原木漿製作成的,所以這樣的紙巾韌性高,摸起來也有彈力,好的衛生紙,我們拉扯它的時候,只能被拉出一些褶皺來,並不會被扯斷。
而那些劣質的衛生紙,我們在拉扯它的時候,它就會顯得非常脆弱,很容易就被扯斷了。
看抽紙的白度
我們平時可能有一種慣性思維,東西越白越乾淨,這是白色本身傳遞給我們的信息,所以我們也會覺得抽紙越白越好。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反而正相反,很多特別白的紙,是商家為了讓紙更白,加了很多增白劑的結果。事實是我們國家對紙的白度是有規定的,白度最高達到90%,如果白度超過了這個數據,則是不符合要求的。
如果長期使用這種紙,就會得一些皮膚病,甚至會致癌。正常的、健康的紙一般都是那種象牙白,是一種自然白。
看抽紙的工藝
紙質柔軟厚薄均勻無孔洞、起皺均勻、色澤一致、不含雜質。如果生產小卷雙層衛生紙時還應打孔節距一致、針孔清晰、易撕、整齊。
所以,小夥伴們在購買紙巾時要仔細辨別、選擇,避免購買含有大量螢光劑、增白劑的劣質紙巾,螢光劑被人體吸收後,會成為潛在的致癌因素,長期使用影響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另外專家建議,不要使用掉渣的劣質面巾紙,外出就餐儘量使用一次性溼巾,在購買餐巾紙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的產品,購買柔軟、無雜質、無異味的紙巾,或者直接用商家提供的溼巾機,這樣一次性溼巾更符合我們的健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