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組件電流失配時造成的功率損失?

2020-11-25 索比光伏網

半片技術由於帶來了組件功率與可靠性的雙重提升,量產成熟度高,已成為主流組件企業的標準產品。

組件在實際應用中受到電池間差異、輻照、遮擋、老化等影響,使組件內可能會出現電流失配的現象。雙面電池的出現,又進一步使得電流失配的問題相對更為嚴重。

實際上當單片電池的短路電流發生變化時,組件最大功率點會發生移動,並非單片電池短路電流降低多少,組件功率就相應會損失多少,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建立了電路模型,分別對整片組件和半片組件電流失配時的功率損失做了分析。

考慮的模型如下圖:72片電池(或144半電池)組件受到的輻照為1000W/m2,組件中有一塊電池(或半電池)的Isc變為正常值的95%,其餘電池正常。


組件功率

正常的及Isc降低5%的異常整片電池與半電池的電性能參數如下:


組件功率

在仿真軟體中建立組件電路模型並帶入電池電參數,可以得到單電池異常對組件功率的影響(如下圖),


組件功率

結果顯示,單塊電池的Isc和Imp下降5%後,整片組件的Imp下降了0.325%,半片組件的Imp下降了0.239%,Vmp還略有增加,使得功率損失分別為0.136%與0.073%。半片組件的失配損失僅為整片組件的約1/2,這是由於目前通用的半片組件版型組件的上、下兩部分是並聯關係,下半部分峰值工作電流的變化對上半部分沒有影響。

因此,即便下半部分存在幾個短路電流降低為正常值95%的電池,半片組件的功率損失比例也不會有明顯變化,半片組件相對整片組件在抗電流失配上有著優勢明顯。

隆基於2018年推出Hi-MO 3半片雙面組件,就通過採用半片技術,將電池片切半,使電池工作電流減半,有效降低組件的封裝損失,組件功率平均提升5-10W。同時疊加雙面技術,組件雙面率大於75%。陰影遮擋時,Hi-MO 3比整片組件陣列具有更高的發電量。此外,Hi-MO 3產品還具有熱斑溫度更低等優勢,為更低度電成本帶來全新的選擇。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太陽能電池組件基本結構、串並聯失配安裝對系統的影響
    主要作用保護整個發電系統,起到電流中轉站的作用,如果電池片燒損或熱斑,接線盒自動短接該串電池片。接線盒中最關鍵的是二極體的選用,根據組件內電池片的類型不同,對應的二極體也不相同;(7) 矽膠。主要起密封作用,用來密封組件與鋁合金邊框、組件與接線盒交界處。
  • 單晶多晶組件CTM差異性,你知道嗎?
    本文主要研究了導致組件CTM損失的可能因素,重點分析了造成單晶組件和多晶組件CTM差異的原因。光學損失和B-O複合之間的差異決定了多晶組件的CTM損失要少於單晶組件,對於硼氧複合損失可以想辦法改善,但對於光學損失的差異,針對單晶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 三線電阻式溫度檢測器測量系統中勵磁電流失配的影響之二
    兩個讀數的平均值將不受兩種勵磁電流之間失配的影響。在大多數集成式解決方案中,可用內置多路復用器讓到兩個輸出端的勵磁電流流動路線交替變化來實現這一目的。圖1展示了如何在該電路中切斷勵磁電流。  在高側參考配置中,IDAC輸出端的電壓會提高,因為添加了RBIAS —— 這會降低可用餘量。為了滿足IDAC電壓順度要求,可能需要通過調節IDAC電流或電阻器值來降低參考或偏置電壓。
  • RTD測量系統中勵磁電流失配的影響
    這篇文章提供了對範例式集成比例型三線RTD測量系統的分析,以便了解誤差的來源,包括勵磁電流失配產生的影響。來自勵磁電流大小的誤差可以在比例測量中被消除。然而,由兩種勵磁電流的初始失配和溫度漂移引起的誤差卻能產生增益誤差。來自輸入增益級、ADC和RREF公差的誤差也可在最終測量結果中引起誤差。這些誤差會在最終測量結果裡以偏移、增益或線性誤差的形式出現。表1列出了能影響RTD測量的ADC誤差源。
  • 如何把電源的功率限制變為電流限制?
    對於峰值電流模式控制器而言,可以通過限制最大峰值電流來輕鬆實現這個功能。在非連續反向結構中,為峰值電流設置限制可最終限制電源從輸入源獲得的功率。但是,限制輸入功率不會限制電源的輸出電流。如果出現過載故障時輸入功率保持不變,則隨著輸出電壓下降,輸出電流增加(P=V*I)。發生短路故障時,這會讓輸出整流器或者系統配電出現難以接受的高損耗。
  • 光伏功率優化器應用案例深度分析
    該電站採用海潤光伏255W多晶組件,開路電壓為36.75V,短路電流為9.09A。逆變器採用陽光電源SG1000集中式逆變器,該逆變器配有4個MPPT,每個逆變器接入8個組串。現場陰影遮擋較為複雜,主要分為電線桿遮擋、樹木遮擋和組件前後間距過小三個部分。其中組件前後排遮擋在冬季時因為太陽高度角變低時會出現,夏天不會出現。電線桿遮擋和樹木遮擋全年都會出現。
  • 組件熱斑是如何產生的?如何解決高功率組件的熱斑風險?
    其結果使太陽電池組件局部電流與電壓之積增大,從而在這些電池組件上產生了局部溫升。太陽電池組件中某些電池單片本身缺陷也可能使組件在工作時局部發熱,此時,串聯支路中被遮蔽的部分將被當作負載,消耗其他未被遮蔽的太陽電池所產生的能量,因此被遮蔽的部分此時會發熱,這就是熱斑效應。
  • 電源轉換器如何選用合適的Si/SiC/GaN功率開關組件?
    4H-SiC,在提升碳化矽功率開關組件性能上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製作出高質量的閘極氧化層。在碳化矽閘極氧化層的界面陷阱電荷讓電子電洞不易流動,會造成通道遷移率降低,使得通道電阻上升、功率損耗增加及通道電流下降,因此需要將較強電場施加到閘極氧化物層以進行傳導,通過提高驅動電壓(VGS)或減少閘極氧化層的厚度可以提供較強電場到閘極氧化物層,讓通道電阻降低、流過預期電流及減少損耗。
  • 晶矽電池組件光利用之大揭秘
    而如果能將佔組件面積3%-10%的間隙處的光線充分利用起來,對於組件功率的提升非常大,間隙光利用組件相比普通高透組件、疊片、拼片組件的功率可以提升2~3%。2、電池間距的變化對組件串阻的影響晶矽太陽能電池經封裝後,組件的功率一般會小於所有電池片的功率之和。這個差值,就稱為組件封裝功率損失。
  • 如何利用電感技術來降低電磁幹擾
    =12v,輸出電壓VOUT1=5v,VOUT2=3.3v時其靜態電流僅6.2μA,紋波小於10mVP-P。 市場的趨勢是設計DC/DC轉換器,並且不斷提升切換頻率,目標是降低所需的電感值,減少電感的尺寸和成本。除了這個目標還需要不斷提高組件的效率。隨著開關頻率的增加,頻率相關的損失和核心損耗(交流損耗)變得越來越重要,需要讓設計在高開關頻率下正常工作,這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Ltra技術的複合材料核心是在2MHz的開關頻率下具備更佳的效率。
  • 三線電阻式溫度檢測器測量系統中勵磁電流失配的影響之一
    Pt100 RTD在0℃時阻抗為100Ω,每1℃的溫度變化大約會引起0.385Ω的電阻變化。當處於可用溫度範圍的極限時,電阻為18.51Ω(在-200℃時)或390.48Ω(在850℃時)。Pt1000或Pt5000等價值更高的電阻式傳感器可用來提高靈敏度和解析度。
  • 太陽能逆變器MPPT如何影響光伏系統?
    但是,無論使用哪種方法,都首先需要測量組件的功率變化,然後對變化做出反應。在此過程中,斯奈特snadi.cn工程師認為最關鍵的組件是電流傳感器。其測量精度和線性誤差將直接決定硬體效率。電流傳感器主要有兩種:閉環和開環類型。開環電流傳感器一般為電壓型,體積小,重量輕,無塞損耗,成本低,線性精度達99%。其總測量誤差約為1%。對於閉環電流傳感器,其頻帶範圍廣,精度高,響應時間快,抗幹擾能力強。
  • 戶用光伏電站如何匹配大功率組件?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年來,單塊組件功率大幅增加,2018年戶用電站是280W-290W左右的組件,到了2019年變成320-330W左右,2020年360W-370W左右用得越來越多,隨著採用188矽片與210矽片的組件量產,已經出現500W左右的大功率組件,而且大功率的組件價格越來越便宜。那麼,戶用電站選用大功率組件時,要注意哪些事情,逆變器該怎麼去配呢?
  • 182組件是降低光伏度電成本的最優解嗎?
    在光伏組件尺寸「百花齊放」的當下,快速迭代的大尺寸組件將如何推動全產業鏈降本?182組件受青睞在光伏產業走向平價之際,大尺寸矽片已成為當前光伏組件市場最為熱門的話題,在業內人士看來,大尺寸矽片能夠大幅提升組件可用的發電面積,面積的提升則意味著太陽能電池功率增加,進而顯著提高組件功率等級。
  • 電流鏡失配總結
    電流鏡在之前一直對最簡單的電流鏡的失配存在一些誤解,比如下圖中最簡單的電流鏡,輸出電流和輸入電流失配應該如何改善?之前的理解認為加大電流鏡管子尺寸可以提升精度,但其實真正決定失配精度的是MOS管的Length。
  • 電機額定功率、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的關係
    電機的實際功率和實際電流是隨著所拖動負載的大小而不同; 拖動的負載大,則實際功率和實際電流大; 拖動的負載小,則實際功率和實際電流小。 實際功率和實際電流大於額定功率和額定電流,電機會過熱燒毀; 實際功率和實際電流小於額定功率和額定電流,則造成材料浪費。
  • 弱光下輻照度降低以後,光伏組件的發電性能會降低嗎?
    STC組件轉換效率以及弱光性能由於太陽輻射還需要穿過組件的玻璃以及內部EVA封裝膠膜後才能到達電池片表面,電池內部的矽最外層電子受到能量激發後才能產生電子空穴對,並被內建電場分離被拉到正負極,才能形成光生電動勢。
  • 210超高功率組件工作溫度優勢研究
    光伏組件工作溫度對組件工作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工作溫度升高,組件開路電壓 VOC 減小,短路電流 ISC 隨之略微增大,填充因子 FF 減小, 太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降低,造成組件整體輸出電性能降低。針對至尊系列組件,天合光能使用PVsyst軟體在常州進行發電量模擬發現:工作溫度每升高1℃,發電量損失約為0.20%。210組件的高電流輸出對工作溫度不會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