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組件是降低光伏度電成本的最優解嗎?

2020-12-04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行業早在2018年就考慮過增加組件尺寸提高功率的思路。對於大尺寸光伏組件。光伏組件尺寸快速迭代的同時。

日前,由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隆基綠能聯合舉辦的的182組件與系統技術論壇在上海召開。在光伏組件尺寸「百花齊放」的當下,快速迭代的大尺寸組件將如何推動全產業鏈降本?

182組件受青睞

在光伏產業走向平價之際,大尺寸矽片已成為當前光伏組件市場最為熱門的話題,在業內人士看來,大尺寸矽片能夠大幅提升組件可用的發電面積,面積的提升則意味著太陽能電池功率增加,進而顯著提高組件功率等級。

眼下,182組件、210組件是最受行業青睞的兩大規格。此次論壇的與會人士認為,比較而言,182組件已成為了當前市場環境中「光伏度電成本的最優解」。

在論壇上,隆基樂葉高級產品經理李紹唐表示:「行業早在2018年就考慮過增加組件尺寸提高功率的思路,但組件尺寸與功率卻並非越大越好,需要綜合考慮生產製造、組件運輸、可靠性以及人工安裝等各種邊界條件。」

李紹唐指出,相較210組件,182組件能夠匹配現有產業鏈規格及電學系統,擁有更低的系統成本以及更優的發電能力與可靠性。對於平坦地形的大型地面電站來說,182組件已是最優的組件選擇。

晶科能源全球產品高級經理於瀚博則認為,降低線損以及內部損耗是當前光伏降本一大途徑,182組件在這方面表現不俗。「相比於55P版型的210組件,182組件能夠降低0.21%的線損和2%的內部損耗,同時也能夠有效降低BOS成本。」

產業鏈適配性引關注

即將進入全面平價時代,為進一步推動行業降本,各大光伏組件廠商陸續推出不同路線的大尺寸組件。光伏組件尺寸快速迭代的同時,新推出組件在產業鏈中適配性也引發了行業關注。

德國TUV萊茵副總裁鄒馳騁指出:「組件尺寸增加需要考慮諸多影響因素,如,組件電路設計、零部件配套設計、可靠性、系統設計以及後期運維等。光伏企業應在尺寸與安全之間尋求一個最優解。」

華為全球解決方案總監甘斌斌指出:「大功率組件確實帶來了逆變器與組件匹配的問題,除此之外,隱裂、熱斑、二極體可靠性風險也有所增大。」

陽光新能源副總裁張彥虎則表示,組件電流增加將增加低壓直流線纜線徑,從而推高線纜成本。同時,組件電流變化過大也將影響組串逆變器及匯流箱的適用性。

不過,華為與陽光新能源均表示,已有相關逆變器產品能夠全面匹配182組件。另外,在支架方面,也有匹配182組件的相應跟蹤支架產品,且產品可靠性得到了驗證。

推進大尺寸組件仍需謹慎

據了解,目前182組件產品已經逐步進入量產階段。到2021年,隆基綠能、晶澳科技以及晶科能源三家組件企業的182組件產能合計將達到54GW,在業內人士看來,大規模供應充足也提振了182組件的市場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由天合光能、阿特斯等光伏製造企業力推的另一行業熱門210組件也於近日迎來了擴產。

在高功率、大尺寸組件席捲市場的情況下,多位與會人士也提醒稱,盲目推出大尺寸組件可能為行業帶來混亂,漸變式調整光伏組件尺寸將更加有利於行業健康發展。

北京鑑衡認證中心副主任紀振雙指出,高功率組件的應用將有益於提高系統的能量密度,降低系統成本,但尤為重要的是,要守住安全和可靠性底線。「對於大尺寸光伏組件,上遊配套及下遊設計要跟上,行業仍需謹防單一環節過渡超前、輔材跟不上導致的批量性質量問題。另外,尺寸增大固然將帶來組件功率的提升,但同時也要注意產業鏈配套與系統安全性匹配的問題。從便於應用和有利於行業健康發展的角度來看,序列化、標準化,才是行業發展正道。」 紀振雙表示。

同時,張彥虎也呼籲,希望光伏行業儘可能推動尺寸統一,並提高系統的兼容性,在光伏平價時代來臨之時,進一步提高電池、組件效率。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能源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晶科能源:182組件或將成光伏市場主流選擇
    晶科能源領銜搶灘182組件市場光伏全面平價時代到來,如何最大化降低度電成本成為光伏行業關注的方向,一定程度上增加組件尺寸來提升發電功率進而降低度電成本成為行業共識。目前已有多家逆變器供應商開始量產可匹配182組件的產品。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光伏全球解決方案總監甘斌斌在論壇上表示:「今年所推出的華為智能光伏196kW逆變器可以全面適配目前市面上的182組件產品。」同時,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彥虎也表示,目前陽光的組串式逆變器、集中式逆變器以及直流匯流箱都可匹配行業內的182組件產品。
  • 田廣為:182大尺寸組件技術優勢與系統分析
    本次會議吸引了產業鏈上遊光伏材料供應商、組件製造商、下遊電站項目開發商、光伏應用企業、投融資機構等業內大咖到場參與。在下午會議中,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全球產品管理部經理田廣為帶來了主題為《182大尺寸組件技術優勢與系統分析》的演講。
  • 光伏發電度電成本測算與分析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電力」ID:ELECTRIC-POWER)文章導讀:近幾年光伏發電技術的成本快速下降,我國很多地區的光伏發電(大型光伏電站)的度電成本已經接近或低於當地燃煤標杆電價。本文梳理了光伏電站的成本構成,以2019年的數據為基礎,測算了2019年我國光伏電站的度電成本。通過與各省燃煤標杆電價的對比,分析了我國光伏發電「平價」的現狀。
  • 光伏電站方位角正南是最優解嗎?方位角應如何選擇
    我們在建設光伏電站時,正南方位角安裝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設計規則。但正南朝向是最優解嗎?在討論時,我們先明確幾個名詞:氣溫、地面輻射、太陽輻射。而在光伏電站實際建設過程中,由於只考慮太陽直接輻射以及便於設計施工的因素,各設計院偏向於將方位角設定為正南方向。國標《GB 50797-2012 光伏發電站設計規範》中6.4.3指出:光伏方陣採用固定式布置時,最佳傾角應結合站址當地的多年月平均輻照度、直射分量輻照度、散射分量輻照度、風速、雨水、積雪等氣候條件進行設計,並宜符合下列要求:1.
  • 中信博高級副總裁容崗:我們的初心就是降低光伏度電成本
    初心就是降低光伏度電成本「光伏電站的規模從千瓦級發展到吉瓦級,這是百萬倍的增長。不管技術怎麼變,規模多麼大,中信博新能源做光伏都葆有一個初心,就是降低光伏度電的成本,讓所有人都用得上光伏這個天賜的清潔能源。」容崗說。
  • 2020年光伏度電成本分析
    1、全國光伏度電成本測算 2019年,全國光伏的年均利用小時數為1169小時,光伏電站建設成本4.5元/W,此時度電成本為0.44元/度。 【備註:全國脫硫燃煤電價平均值為:0.3624元/度。】
  • 弱光下輻照度降低以後,光伏組件的發電性能會降低嗎?
    STC組件轉換效率以及弱光性能由於太陽輻射還需要穿過組件的玻璃以及內部EVA封裝膠膜後才能到達電池片表面,電池內部的矽最外層電子受到能量激發後才能產生電子空穴對,並被內建電場分離被拉到正負極,才能形成光生電動勢。
  • 大勢已至,182將成為光伏電池廠最佳選擇
    緊接著,該公司與特變新疆新能源公司籤訂協議,將為特變地面項目供貨182組件Hi-MO 5共計103MW;10月,晶澳科技182組件首批出貨發往陝西銅川的項目現場;近日,晶科能源首批採用182電池片的Tiger Pro系列組件正式出貨。
  • 單晶與多晶,誰的度電成本LCOE更低?
    受國內外政策影響2018年全球光伏市場低迷,但是太陽能作為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太陽能行業一定會持續蓬勃發展!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太陽能發電產品的效率越來越高,成本越來越低。太陽能發電側的平價上網已指日可待。年初,墨西哥光伏電站PPA競標,最後中標的PPA度電只有2美分。投資商怎麼來決定他們對太陽能電站投資回報率的測算呢?
  • 210光伏組件到底好在哪?四大應用案例對比告訴你真相!
    就像下圖展示,矽片尺寸從156到182(邊長mm),如果組件版型相同,大矽片就等於大組件,應用了182矽片的72版型組件功率最高已經達到540W。  按這樣的邏輯,210矽片所對應的組件應該是720W?這樣的組件對應尺寸已經到了2. 6米長,1.3米寬,重量達到37kg,這與當下的產業鏈配套顯然存在問題。行業裡也早已有共同的認知:不要單純為了提高組件功率把組件越做越大。
  • 光伏組件行業專題報告:迎接大尺寸技術紅利
    當前全球光伏裝機去中心 化趨勢明顯,中國、美國、日本、印度等傳統需求大國佔全球新增裝機比例逐漸縮 小,新興市場需求多點開花。2018-2019年,海外光伏新增裝機佔比持續提升,分 別達到57.5%和74.9%。海外市場的政策環境、電價、替代能源成本等各有特點,在 全球布局高密度的銷售網點有利於企業在變化快速的新興市場保持高敏感度,在需 求爆發前布局,把握住新興市場的市佔份額。
  • 182x158 或182x180尺寸最優?可以取代166?
    12寸矽片也有望在光伏產業穩定10年以上。18x方矽片的支持者們,則盼望210推廣的腳步放慢,允許他們現有的拉晶相關設備的存量資產繼續得到好的回報。166方矽片的跟進者們,處境最為尷尬,設備改造尚未完成,就面臨著必須進一步改造的厄運。尤其在終端客戶看來,166尺寸矽片只能達成450瓦左右的組件功率,度電成本上處於明顯劣勢。一方面,面臨著被淘汰出局的風險。
  • 1毛錢1度電,太陽能應用未來10年有望漲10倍
    最具標誌性的事件是,不久前,中東某光伏項目上網電價創出了1.35美分一度電(千瓦時)的新低,其折合人民幣,甚至不足「一毛錢一度電」。 而這一趨勢還在發展,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光伏電站建設成本繼續降低。
  • 光伏發電的成本是多少?每發一度電要多少錢?
    光伏發電成本降低可擴大產業應用經過近幾年國家大力扶持推廣,現在太陽能發電成本比三年前的降低一半。今後5~10年裡,甚至甚至更短的時間,太陽能將成為經濟可行的能源。不考慮土地成本,我當光伏電站的發電成本已經控制在1元以下。但現在承擔大規模的發電成本還不合算。
  • 光伏矽片「尺寸之爭」再起
    通過矽片210尺寸,以及矽片、組件尺寸等的標準化,產業鏈可以實現最好的規模化效應,幫助上下遊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優化供給,快速推進行業技術創新,降低產業鏈製造、光伏系統初始投資和光伏發電度電成本,實現全面平價。  6月24日,七家光伏企業也曾通過聯名信的方式建議建立幾何尺寸為182mm*182mm的矽片標準,並希望在行業標準組織中將這一尺寸納入標準規範文件。
  • 雙玻、半片、疊瓦 哪種光伏組件發電量更高?
    矽片尺寸的增加,可以提升電池和組件生產線的產出量,降低每瓦生產成本,同時能直接提升組件功率,助力光伏組件進入5.0及6.0時代,是降低度電成本的有效途徑。(來源:集邦新能源網ID:EnergyTrend)終端組件企業主推矽片尺寸存在差異,大尺寸接受度越來越高...
  • 210超高功率組件工作溫度優勢研究
    光伏組件工作溫度對組件工作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工作溫度升高,組件開路電壓 VOC 減小,短路電流 ISC 隨之略微增大,填充因子 FF 減小, 太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降低,造成組件整體輸出電性能降低。針對至尊系列組件,天合光能使用PVsyst軟體在常州進行發電量模擬發現:工作溫度每升高1℃,發電量損失約為0.20%。210組件的高電流輸出對工作溫度不會產生負面影響。
  • 光伏組件轉換效率及輸出功率對電站BOS成本的影響
    太陽能組件作為光伏發電系統裡最為核心和價格最高的設備,一直以來是整個行業關注焦點。在光伏組件成本與價格快速下降的過程中,組件成本佔光伏系統總成本的比例始終處於50%上下(略有下降)。對於系統平衡部件(BOS)的成本的降低,一方面是依靠逆變器、箱變等設備成本降低及方陣容量設計的優化,一方面在於組件效率的提升與規格變化來攤薄,本文將對後者做具體分析。
  • 單晶光伏組件和多晶光伏組件有什麼不同?
    單晶光伏組件和多晶光伏組件有什麼不同?目前,光伏組件主要以單晶矽片和多晶矽片為主,那麼,該選擇單晶矽還是多晶矽呢?它們有什麼不同?1.外觀上從外觀上面看的話,單晶矽電池片的四個角呈現圓弧狀,表面沒有花紋。而多晶矽電池片的四個角呈現方角,表面有類似冰花一樣的花紋。
  • 【科普】如何選擇光伏電站的最佳方位角?
    我們在建設光伏電站時,正南方位角安裝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設計規則。但正南朝向是最優解嗎?  在討論時,我們先明確幾個名詞:氣溫、地面輻射、太陽輻射。具體如下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比較直觀的感受是下午1點溫度最高,這是由於氣溫在下午一點時達到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