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182組件或將成光伏市場主流選擇

2020-12-05 和訊

更低耗、更適配、更優成本、更高可靠性!晶科能源領銜搶灘182組件市場

光伏全面平價時代到來,如何最大化降低度電成本成為光伏行業關注的方向,一定程度上增加組件尺寸來提升發電功率進而降低度電成本成為行業共識。日前,在晶澳、晶科能源、隆基聯合舉辦的182組件與系統技術論壇上,與會嘉賓一致認為182組件有望贏得更大市場。

182組件具有更高可靠性

熱斑或燒焦印記、電池片龜裂(包括「蝸牛」紋)、起麟、褪色等是影響光伏組件的主要因素。在降本且提升功率前提下,182組件如何「避雷」確保組件本身可靠性?對此, 晶科能源全球產品高級經理於瀚博表示:「182組件IEC加嚴可靠性測試,數據良好,可實現整個電站質保周期內的穩定正常運行,以保證電站的收益率。」

電站系統對組件功率質保有極高要求,優異的組件能有效確保長期穩定的發電性能,182組件所具備的領先功率質保大大滿足了客戶這一需求。於瀚博介紹「晶科能源的182組件可提供首年2%,第二年開始0.45%的線性質保。」。

182組件相較210組件,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發電量的損失,包括減少線損以及工作溫度所造成的發電量下降等。相關專家認為,反向電流控制會對組件的熱斑溫度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嚴格的質量管控也是對182組件長期優異可靠性的有效保證。

從機械載荷、熱斑以及工作溫度角度來看,182組件是一款擁有超長生命周期的產品。

182組件具有更好交付保障

現今市場上,大尺寸高功率組件主要包括182組件及210組件,相較而言,前者具有更高的經濟性。無論是從安裝的組件尺寸還是工人在安裝過程中適應性的角度來看,182組件已被證明具有非常好的交付可靠性。

組件尺寸的變大會造成轉運過程中組件隱裂、破損風險的提升;在立式裝箱的轉運情況下,也會增加拆包裝後的倒伏風險。而182組件在運輸方面,嚴守貨櫃門高關鍵邊界條件,各家企業在生產182組件前期已將182組件寬度統一至1130mm左右,且經對組件可靠性及運輸可靠性做反覆驗證,產品大量出貨及運輸得以完全確保。

另外,根據行業數據顯示,182組件與158/166組件相比有更高的貨櫃利用率,每個貨櫃可平均多裝載10-20%,相對容量提升了15%以上。針對182組件的安裝工作,目前業內多家企業所統一的組件尺寸和組件重量使得整個安裝過程僅需兩名工人便可以無障礙完成。

182組件表現超高系統兼容特性

182組件在系統端的匹配性和兼容性得到了多方的肯定。目前已有多家逆變器供應商開始量產可匹配182組件的產品。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光伏全球解決方案總監甘斌斌在論壇上表示:「今年所推出的華為智能光伏196kW逆變器可以全面適配目前市面上的182組件產品。」同時,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彥虎也表示,目前陽光的組串式逆變器、集中式逆變器以及直流匯流箱都可匹配行業內的182組件產品。

在支架方面,多家支架供應商已經為182組件提供了可兼容的產品。Nextracker資深產品總監郭至凱在論壇上提到:「作為跟蹤支架供應商,在全力配合行業進行產品的迭代與更新。目前已經完成了可兼容182組件的產品,並且對未來產品也時刻做好了準備。」

中電建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新能源工程院黨委書記黃春林在論壇上指出,目前高風速地區的182組件,在支架方面,尤其是跟蹤支架方面的技術非常可靠,同時還擁有很高的匹配度。

182組件已成低度電成本最優化方案

已逐步實現量產的182組件,通過高可靠性、高生產效率、完善的輔材匹配供應、高發電量等優勢,成為了市場上低度電成本最優化方案。

首先,減少線損和工作溫度所造成的發電量損失體現出了182組件在降本方面的優勢。「182組件相較210組件可以降低0.21%的線損,這會給整個電站帶來很大的影響。降低0.21%,在電站運行過程中可以提高IRR 0.15%,並且使LCOE下降0.21%。210組件的工作溫度比182組件高6度,所導致的發電量損失達到近2%,這2%需要用0.1元/瓦的EPC成本去彌補。」於瀚博表示。

其次,在BOS成本中支架成本佔總EPC成本的19%左右,導致支架成本的變化會對BOS造成很大的影響。在跟蹤支架的成本問題上,目前主流的支架廠商所設計的最大支架長度都在100米左右。182組件可以在每個支架上連接三串並達到96米,而210組件無法達到這個長度,沒有極大的使用到跟蹤支架設計所能承受的最大長度極值,使得在支架成本上182組件相較210組件可單在支架控制系統上降低約0.015元/W。

此外,在人工成本方面和運輸成本方面,182組件也有明顯的優勢。人工成本分為三塊,分別是支架安裝成本,挖溝開槽和場平費用。經測算,針對國內一類光資源地區,182組件和210組件的人工安裝成本在120MW項目上,其直流側在這三塊的成本差異約80萬人民幣左右。運輸方面,182組件相對於158/166組件,每個貨櫃的裝載瓦數以及利用率更高,單箱的平均瓦數可以提高10%-20%。

總體而言,晶澳、晶科能源、隆基作為力推182尺寸的三巨頭,憑藉182組件低線損、低內耗等優點,可為市場用戶帶來最大收益提升,成為光伏組件市場用戶主流選擇。

相關焦點

  • 大勢已至,182將成為光伏電池廠最佳選擇
    緊接著,該公司與特變新疆新能源公司籤訂協議,將為特變地面項目供貨182組件Hi-MO 5共計103MW;10月,晶澳科技182組件首批出貨發往陝西銅川的項目現場;近日,晶科能源首批採用182電池片的Tiger Pro系列組件正式出貨。
  • 182組件是降低光伏度電成本的最優解嗎?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行業早在2018年就考慮過增加組件尺寸提高功率的思路。對於大尺寸光伏組件。光伏組件尺寸快速迭代的同時。日前,由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隆基綠能聯合舉辦的的182組件與系統技術論壇在上海召開。
  • 被「爆炒」的矽片尺寸:對標210的500瓦 182聯盟火力全開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尺寸,最近已經被光伏行業炒的恨不得煉出油了。(來源:光伏們 作者臧超)在電池、組件本身技術提升越來越困難的情況下,增加矽片尺寸成為行業的一致選擇,這個由晶科能源158.75mm開始引領的潮流,如今成為了行業爭議的焦點。
  • 光伏大火!未來光伏必成主流能源
    記者:光伏產業鏈是怎樣的組成,上中下遊哪個環節未來的盈利空間更廣闊?王革:整個產業鏈主要是分為五個環節,多晶矽料、矽片、電池、組件、電站。目前,集中度最高的是矽片環節,過去五年,單晶矽片成為主流趨勢,市場上的龍頭公司隆基股份、中環股份的市佔率已經很高,且盈利水平長期維持在高位。
  • 晶科能源單晶電池效率高達24.9%
    近日,光伏企業晶科能源,宣布旗下大面積N型單晶矽單結電池效率達到24.9%,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該測試結果已獲得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下屬的檢測實驗室獨立認證。作為我國光伏龍頭企業,晶科能源在2016-2019年,都是我國光伏組件出貨量冠軍。
  • 晶科能源最新610瓦量產雙面組件將首秀2020 SNEC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其珏)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製造企業晶科能源(紐交所代碼:JKS)7日宣布,將攜新一代高效單晶疊焊太陽能組件Tiger Pro 610W組件和BIPV光伏建築一體化等系列產品驚豔亮相上海2020 SNEC展會。
  • 全球十大光伏組件供應商排名(表)
    比利時國王菲利普視察光伏項目該項目規模為3.3MW,由比利時綠色能源企業Brusol承建,安裝在布魯塞爾著名生態社區GareMaritime的屋頂。項目共安裝了9756塊晶澳60型組件,所發電力將採...
  • 光伏組件究竟能用多少年,影響組件壽命的因素有哪些?
    比利時國王菲利普視察光伏項目該項目規模為3.3MW,由比利時綠色能源企業Brusol承建,安裝在布魯塞爾著名生態社區GareMaritime的屋頂。項目共安裝了9756塊晶澳60型組件,所發電力將採...
  • 單晶引領2019光伏市場 多晶已經沒救了?
    單晶市場新景象 多晶是否已經沒救了?目前來看,單晶產業的市佔率已經在2018年逼近50%,而且2019年有望繼續提升。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發生,單晶產業的市佔率或在2019年超越多晶產業。單晶的崛起在幾年前就有所預兆,而早先那些企業之間關於單多晶誰為主流的論述悄然間偃旗息鼓。
  • 光伏組件行業專題報告:迎接大尺寸技術紅利
    根據光伏行業協會,2019年全球組件產能218.7GW, 產量138GW,產能利用率63.2%。企業產能利用率分化明顯,其中晶科能源、正泰 電器、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隆基股份組件業務產能利用率分別達到95.3%、93.2%、 92.5%、85.9%、78.4%,顯著高於行業平均產能利用率。
  • 印度光伏組件前十大供應商最新名單:隆基、天合、晶科、東方日升...
    儘管目前印度光伏市場正以可觀的速度擴張,但其大部分需求(約70%)是通過從中國和其他外國市場進口的。2019年,雖然存在各項關稅措施,印度光伏組件產品進口率仍高達15%,供應市場的組件約為8.366GW,主要由中國製造商主導。下面我們來看一下2019年印度領先的光伏組件供應商。
  • 雙玻、半片、疊瓦 哪種光伏組件發電量更高?
    矽片尺寸的增加,可以提升電池和組件生產線的產出量,降低每瓦生產成本,同時能直接提升組件功率,助力光伏組件進入5.0及6.0時代,是降低度電成本的有效途徑。(來源:集邦新能源網ID:EnergyTrend)終端組件企業主推矽片尺寸存在差異,大尺寸接受度越來越高...
  • 2017最強板型來襲 晶科320瓦12柵60片單晶
    不管單晶,多晶,要不給我最高效率的,要不給我最好性價比的,這就是客戶的要求,市場的選擇。這次,晶科能源2017年度旗艦產品12柵單晶60片320瓦組件(Zodiac PERC Mono 60)將於SNEC展首度驚豔亮相,狂虐同類產品。
  • 晶科能源:第一家量產Swan透明背板雙面組件的公司
    錢晶表示,與雙面雙玻組件相比,Swan透明背板雙面組件可以降低約3%的BOS成本自2018年以來,雙面技術在光伏行業一直備受關注。雙面組件的成本只比單面略高一些,卻可以獲得極具吸引力的背面增益。以中國為例,PV InfoLink報告稱,雙面組件的市佔率從2017年的2%增加到了2018年的10%,這得益於中國領跑者計劃對高效光伏技術的推動。在第一梯隊廠商中,晶科能源不是第一個生產雙面組件的光伏製造商,但卻是第一個將Swan透明背板雙面組件投入量產的公司。他們主要考慮的因素是什麼?
  • 2021年將達98GW:大尺寸電池片市場解析
    隨著整體矽料市場部分產能逐步釋放爬坡,市場供應整體充足,價格持續鬆動。單晶用料主流報價持續下調至85-90元/kg,均價在88元/kg;多晶用料主流報價在55-60元/kg,均價在57元/kg。全球矽料價格隨行就市繼續小幅下滑,均價調整至10.874美...
  • 晶科能源Tiger Pro市場接受度超預期 規劃2021年產能...
    9月29日,中國上海,全球極具創新力的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科能源」)今日宣布,自新一代Tiger Pro系列組件於今年5月15日推出以來,累積籤單2GW。該系列產品的熱銷,也充分印證了晶科能源在開發該產品之初堅持對產品在降本和系統匹配性方面的充分考量。
  • 隆基&晶科Topcon電池:量產主流效率24%以上!
    隨著PERC技術成熟,成為主流,效率提升受限。下一代新的高效電池技術切換已經在預期之中。近期,從隆基、晶科的公開表態中可以發現,兩家公司將先切換至Topcon電池的轉換效率都已經提升至24%以上,預期將先由PERC切換至Topcon技術。
  • 田廣為:182大尺寸組件技術優勢與系統分析
    2020年11月19日,由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主辦的「OFweek 2020(第十一屆)太陽能光伏產業大會暨光伏行業年度評選頒獎典禮」在深圳成功舉辦。本次會議吸引了產業鏈上遊光伏材料供應商、組件製造商、下遊電站項目開發商、光伏應用企業、投融資機構等業內大咖到場參與。在下午會議中,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全球產品管理部經理田廣為帶來了主題為《182大尺寸組件技術優勢與系統分析》的演講。
  • 2017年光伏組件市場「單晶」首次超越「多晶」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單晶」份額上漲至49%2017年,「單晶矽型」太陽能電池板出貨量首次超過「多晶矽」。美國太陽能發電市場調查諮詢公司spv在2017年12月發布的太陽能發電市場報告中得出了這一結論。2000年初,夏普、京瓷、三菱電機等日本企業作為太陽能發電市場的領先企業,當時的主流組件(面板)是多晶矽型。
  • 「特寫」告別「單多晶之爭」,多晶光伏企業擠進單晶賽道
    單晶、多晶是晶矽太陽能的兩種技術路線。若把單晶比作一塊完整的石頭,那多晶就是由碎石子拼砌而成的石頭。由於不同的物理性質,單晶的光電轉換效率高於多晶,但多晶因成本相對較低,成為主流。保利協鑫(03800.HK)首席技術官萬躍鵬、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晶科能源,紐交所代碼:JKS)副總裁錢晶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均表示,未來多晶、普通單晶、高效單晶會以不同比例存在於市場,但是多晶及普通單晶的份額會越來越小,高效單晶產品成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