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強板型來襲 晶科320瓦12柵60片單晶

2020-11-28 索比光伏網

不管單晶,多晶,要不給我最高效率的,要不給我最好性價比的,這就是客戶的要求,市場的選擇。這次,晶科能源2017年度旗艦產品12柵單晶60片320瓦組件(Zodiac PERC Mono 60)將於SNEC展首度驚豔亮相,狂虐同類產品。該款基於PERC 技術的多主柵單晶組件,最高功率達到320瓦,遠高出常規單晶285-290瓦和PERC單晶295-300瓦的主流功率檔,組件效率高達19.55%,代表了行業最高水平之一。

不管單晶,多晶,要不給我最高效率的,要不給我最好性價比的,這就是客戶的要求,市場的選擇。這次,晶科能源2017年度旗艦產品multi-wire 單晶60片320瓦組件(Zodiac PERC Mono 60)將於SNEC展首度驚豔亮相,狂虐同類產品。該款基於PERC 技術的多主柵單晶組件,最高功率達到320瓦,遠高出常規單晶285-290瓦和PERC單晶295-300瓦的主流功率檔,組件效率高達19.55%,代表了行業最高水平之一。

在設計上,由於採用的電池片主柵更密集,減少了電池片表面遮擋,增加受光面積,縮短了電流在細柵上傳導距離,從而降低組件的串聯電阻,減少電阻損失,提升組件的輸出功率。另外該款組件具有更好的弱光特性,和超低的熱阻形成機率。製程方面,極低的焊帶封損,多主柵低電阻銅線封裝,匯流距離縮短,熱損耗減少;圓形導電體結構替代平面焊帶,形成二次反射,增加入射光通量,在實際發電中不同角度光入射放量效果更佳;其橫(多細柵)縱(多細焊絲)表面搭配,讓電池和組件外形更精緻,細節,美觀。

由於單位面積抵抗發電量超過常規單晶組件10-15%, 可有效降低系統 BOS 成本,並大幅提高空間利用率,它將是居民和工商業分布式的最佳新選擇。

晶科310瓦單晶PERC將擠壓普通單晶的市場

晶科能源成功將60片單晶PERC組件的量產輸出功率提高到310瓦,再一次擠壓主流普通單晶290瓦的市場,將行業單晶功率檔標準又一次突破性拉升,向300瓦以上邁進。

晶科研發改進的背面鈍化電池技術,進一步降低背面複合速率、實現背面整體鈍化,能將單晶電池效率提升1%,甚至1.2%,並具有再次提升的空間,或可成為下一代產業化「超級領跑者」時代高效單晶產品的主流。

未來的光伏技術發展還是要看降本增效潛力。發展了幾十年後,單晶技術一直沒有根本性突破,近兩年推廣金剛線切,縮短與多晶的性價比,但潛力也已經被挖掘殆盡。晶科則正在大規模推廣金剛線切匹配黑矽制絨、單晶PERC電池技術,將同時引領單多晶產品一起降本提效。不斷追求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降低光伏發電的度電成本,是光伏行業永恆的主題。晶科能源不斷創新研發,儘快讓光伏電實現發電側平價上網,屆時能像今天的煤電和水電一樣走進千家萬戶。

切半,讓它更高效-晶科60片單晶功率堪比普通72片

「要麼最高功率,要麼最優性價比」,「光伏系統像跑馬拉松,同時考驗爆發力和耐力。爆發力是組件功率,耐力是衰減。」這就是光伏行業的套路,而作為全球最大組件製造商的晶科能源似乎深諳此道。鮮有參加行業技術辯論的晶科,這次SNEC展一改以往低調作風,攜其六款新產品,張揚亮相,定義技術。其中,PERC單晶半片組件 (Libra PERC Mono 60)尤為亮眼,利用低電阻半片電池組件技術,減少熱阻,提高輸出功率,從而降低系統損耗。60片組件最高功率320W,與目前行業同類的最高305瓦半片組件相比,又高出了約15瓦,可堪比普通72片組件。有了天生優勢的爆發力,更要有耐力,晶科的半片組件產品,採用低光衰PERC,低損耗連接技術,無論是初始光衰和平均衰減率都低於普通單晶,同時提升Voc及組件實際發電,並且進一步改善的溫度係數,多種因素累加,確保了系統的長期發電優勢,讓客戶在運行周期內有更高收益。

隨著居民和工商業分布式電站佔比逐步提高, 更高效率和更低衰減的組件產品,在單位面積可產生更高電量,只有技術,不必向時代屈服。

晶科多晶285來了,技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晶科能源在SNEC上推出的60片黑矽285瓦組件,預示著多晶的金剛線切割匹配黑矽制絨技術日臻完善,即將大規模放量。相較於常規矽片產品,黑矽片轉化效率可以提升0.2%-0.4%,提升多晶組件輸出功率5瓦左右。金剛線切隨著單位產出增加,輔材消耗降低,又進一步拉大與單晶價格差。疊加0.4%黑矽制絨增益,降本增效且低光衰減的優勢在該款285瓦(60片)產品得以融合體現。

按照比例測算,多晶度電成本下降1毛錢,整個晶矽光伏產業度電成本就能下降大約8分錢,其市場影響力和帶動力是其他技術路線無法比擬的,這也是為什麼受全球可融資青睞的多晶仍並將繼續佔據80%以上市場份額。晶科能源的金剛線切匹配黑矽制絨,將引領行業超大規模高效、高可靠度的多晶產品降本提效。

金剛線切+黑矽是否會成為普通金剛線切單晶的終結者?技術從來沒有停止,晶科埋頭努力。

晶科310瓦N-type雙面組件-多雪地區的安裝首選

晶科能源在此次SNEC展會上還推出了310瓦輸出功率的N型雙面組件(Gemini N-type bificial 60).顧名思義,雙面組件就是正反面都能發電,即將雙面的太陽能高效電池封裝於兩層玻璃之間,使組件在正面能吸收光能發電之外,組件背面還可吸收地面反射光和大氣散射光來額外發電。因此,該組件適用於地面及周邊建築反射光及散射光較強的地區,使組件的正反兩面的發電量達到最大化。根據不同的地面反射率,雙面組件的背反光貢獻實際發電增益10%~30%。

疊加了N-type雙面單晶和雙玻技術,60片N-type雙面組件正面功率可達310瓦,加之背面吸收反射和散射光增益,等效功率最高可達400瓦(+30%)。背面吸收斜射光的能力又讓組件相較於傳統產品在清晨,傍晚等非陽光直射情況下的發電量貢獻更大。堅固的雙層玻璃結構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組件的耐腐蝕侵蝕和抗PID能力,這款兼具雙面高效發電特性和極佳耐候性的雙玻結構的組件是高緯度,多積雪,早晚和冬夏溫差大的北方地區安裝的首選。同時它也適用於刷塗白漆或淺灰色地面上,其超薄雙玻結構,讓電池板美觀大方,還可利用其透光性,安裝於屋頂、圍欄、漁光互補、農光互補、農業大棚頂等建築一體化和分布式發電系統。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全球項目復工倒計時,晶科能源Tiger 470瓦訂單大爆發
    對於晶科能源,2020年正值全面加速關鍵期:上月最高功率達580瓦的Tiger Pro首度發布,455-475瓦第一代Tiger受惠於全球電站客戶強勁需求,以及疫情後項目開工拉貨,訂單爆發,相關效益將隨即顯現。
  • 100w多晶太陽能電池板的技術數據及用途
    100W多晶太陽能電池板實際功率:100W峰值電壓:18V峰值電流:5.55A開路電壓:21.2V短路電流:5.62A系統電壓:12V尺寸:1020*670*30mm電池片轉換效率: 18.5%太陽能電池板工作環境太陽能電池板工作環境:-40 ?
  • 自家安裝光伏電站選單晶好還是多晶好?
    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光伏有哪些規格參數,看看應該選擇單晶還是多晶。光伏組件電池片4BB代表的是4柵線,5BB代表的是5柵線。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是5柵的,少許廠家生產12柵的,逐漸增加柵線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效率也就是功率,目前,12柵線的比較少見,價格高。12柵線的又叫多主柵,簡稱MBB。
  • 晶科能源最新610瓦量產雙面組件將首秀2020 SNEC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其珏)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製造企業晶科能源(紐交所代碼:JKS)7日宣布,將攜新一代高效單晶疊焊太陽能組件Tiger Pro 610W組件和BIPV光伏建築一體化等系列產品驚豔亮相上海2020 SNEC展會。
  • 全球首座採用雙面受光型太陽能電池板的百萬瓦級光伏電站投入使用
    這是一座採用雙面受光型太陽能電池板的1.25兆瓦百萬瓦級光伏電站。通過電池板正面利用太陽能、背面利用積雪的反射光發電,增加發電量。同時還將實施採用雙面受光型太陽能電池板的「獨立型融雪系統」實證試驗。旭川市為有效利用原北海道旭川北都商業高等學校的操場舊址,於2012年12月進行了公開招募,對此,西山坂田電氣提出了百萬瓦級光伏電站建設計劃併入選。發電站於2013年5月開建。
  • 國電投首開180+規格,晶科能源Tiger Pro站上高位
    度電成本的不斷下探,平價上網的加速,這在提升市場規模的同時,也對產品發電性能提出了更大挑戰,製造企業不得不朝著更加尖端的功率節點500瓦/550瓦/600瓦演進。其實早從去年起,180+和210之爭的火藥味已經很濃了,幾家企業由於此前在高功率工藝方面與晶科等競爭並不順利,選擇跳過180+直接進入210的大膽策略,意圖在500瓦以上檔位搶佔先機,但是直接被晶科選擇180+的580瓦Tiger Pro完勝了。
  • 半片已成標配 雙面、大尺寸、疊瓦等光伏組件技術逐漸成熟
    供應端方面,阿特斯在2019年開始宣布將全面使用半片組件,僅保留10%的產能給那些訂單無法更改的海外用戶;晶科與天合2018年的半片組件出貨達到了10-15%,2019年將繼續加大規模;晶澳、隆基、賽拉弗等組件供應商也表示半片會是主要方向。這從不久前結束的日本展會上也可見一斑:多數廠家均展出了半片組件,半片已然成為一種標配技術。
  • 2017年光伏組件市場「單晶」首次超越「多晶」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單晶」份額上漲至49%2017年,「單晶矽型」太陽能電池板出貨量首次超過「多晶矽」。美國太陽能發電市場調查諮詢公司spv在2017年12月發布的太陽能發電市場報告中得出了這一結論。2000年初,夏普、京瓷、三菱電機等日本企業作為太陽能發電市場的領先企業,當時的主流組件(面板)是多晶矽型。
  • 晶科2019組件出貨14.3GW 毛利率升至18.3%
    近期,經第三方權威機構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下屬的檢測實驗室測試,晶科N型單晶電池最高轉換效率達24.9%,再創行業新的世界紀錄。並且最新成果快速從晶科工廠的智能產線快速轉化落地,實現量產效率超過24%。
  • 晶科能源P型Perc和N型HOT雙面電池組件效率雙雙打破世界紀錄
    2020年1月17日,中國上海, 全球極具創新力的光伏企業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晶科能源」或「公司」)(紐交所代碼:JKS)今日宣布,經第三方權威認證測試機構TUV萊茵測試,公司最新研發的P型Perc和N型HOT雙面電池組件,其正面效率分別達21.82%和22.49%,又一次創造新的世界紀錄。
  • 被「爆炒」的矽片尺寸:對標210的500瓦 182聯盟火力全開
    (來源:光伏們 作者臧超)在電池、組件本身技術提升越來越困難的情況下,增加矽片尺寸成為行業的一致選擇,這個由晶科能源158.75mm開始引領的潮流,如今成為了行業爭議的焦點。天合光能與東方日升推出的210組件在此不再贅述,上述兩家已經實現了批量出貨,6月18日中環股份控股的組件企業環晟光伏宣布首片G12疊瓦組件下線,並且已經具備量產能力。
  • 166大尺寸多晶黑矽PERC組件(60片)將達到330瓦
    其實早在2018年5月27日,在由光伏新聞和保利協鑫聯合主辦的第二屆矽晶體生長技術交流會上,保利協鑫CTO萬躍鵬博士就指出,類單晶是多晶鑄錠技術重要發展方向,類單晶與CZ單晶效率相差0.3%以內,但是由於面積及氧含量優勢,類單晶組件功率甚至高於CZ單晶。同時還指出,大尺寸矽片是鑄錠企業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但需要產業鏈通力合作。
  • 晶科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2003年10月至2006年9月,任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長;2006年9月至今,任晶科能源董事、執行長;2014年9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李仙華先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1974年出生,本科學歷。2000年至2006年,任玉環陽光能源有限公司經理;2006年至今,任晶科能源董事;2014年9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 主流多晶PERC太陽能電池組件的LID控制解決方案
    摘要大比例黑矽制絨技術已經規模化應用,協鑫、阿特斯、韓華等領軍企業已經實現了黑矽PERC吉瓦級的量產,證明多晶黑矽與單晶一樣完全兼容PERC電池產線。而且,多晶黑矽疊加PERC技術後可得到額外收益,實現了累加更優的效果。「金剛線+黑矽+PERC」將助推高效多晶組件跨越300瓦大關,成為高效多晶產品的主流。
  • 國電投、中節能、中廣核、晶科等多家企業開始招聘啦~
    為此,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特意篩選了以國電投、中節能、中廣核、晶科等為代表的7家光伏企業發布的招聘信息,以供光伏行業精英人士聊作參考。國家電投集團西安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國家電投集團西安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黃河水電西寧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作為黃河水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的三級單位。
  • 晶科能源N型單晶組件最高轉換效率達23.01%,創造新的世界紀錄
    近期,晶科能源宣布在繼公司N型TOPCon單晶矽單結電池轉換率刷新世界紀錄後,最新研發的N型單晶組件經權威第三方機構TUV萊茵上海實驗室測試,最高轉換效率達到23.01%,刷新了此前創下的22.39%組件效率世界紀錄。
  • 多晶黑矽、N型單晶雙面及P型單晶PERC技術優劣分析對比
    光致衰減方面,多晶黑矽光衰約為1.5%,N型單晶基本沒有光衰,而PERC單晶的光衰在2-10%之間,從而導致PERC單晶組件應用在光伏電站後很可能光電轉換效率大幅下降,光伏電站發電量和收益率而隨之大幅下降。2、PERC單晶雙面電池
  • 晶科科技:收購SWEIHANSOLARHOLDINGCOMPANYLIMITED50%股權暨關聯交易
    截至本公告日,過去12個月內,公司未與關聯人發生與本次交易類別相關的關聯交易;公司及下屬公司與晶科能源及其控制的企業發生的關聯交易總額為人民幣1,759.41萬元(不含本次,最終以審計數據為準)。. 風險提示:本次交易涉及境外收購,尚需中國相關政府部門(包括但不限於發改委、商務部門等)備案或批准。
  • 隆基、晶科、東方日升等光伏巨頭企業在美國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國內光伏市場需求萎縮,湧現出東方日升、隆基、晶科等一批批有實力的光伏企業赴美淘金。基於得天獨厚的優勢,以半導體材料起家的隆基已躍居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單晶矽棒和矽片製造商,目前國內市場無人企及,然而隆基的野心在其國際化道路上可見一斑,對於海外市場隆基早有謀劃,據李振國透露:「2016年開拓國際化業務,大概到2017年底,各項準備工作基本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