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黑矽、N型單晶雙面及P型單晶PERC技術優劣分析對比

2021-01-13 OFweek維科網

光致衰減方面,多晶黑矽光衰約為1.5%,N型單晶基本沒有光衰,而PERC單晶的光衰在2-10%之間,從而導致PERC單晶組件應用在光伏電站後很可能光電轉換效率大幅下降,光伏電站發電量和收益率而隨之大幅下降。

2、PERC單晶雙面電池

PERC單晶單面電池的背面為全Al層,背面入射光線無法穿透該全Al層,因此PERC單晶單面電池只有正面可以吸收入射光進行光電轉換。為了使PERC電池均有雙面光電轉換功能,行業改變了PERC電池的印刷工藝,將背面全Al層印刷工藝修改為背面局部Al層印刷工藝。該工藝是儘量保證背面Al漿印刷在雷射開孔點處,以使光生電流仍然可以通過雷射開孔點的Al層導出。

PERC單晶雙面電池背面由全Al層改為局部Al層,因此背面的入射光可由未被Al層遮擋的區域進入電池,實現雙面光電轉換功能。由於雷射開孔點仍然需要Al漿來疏導光生電流,因此背面的大部分區域任然覆蓋了Al漿,因此和電池正面超過20%的光電轉換效率相比,PERC單晶雙面電池背面可吸收光線的區域有限,背面的光電轉換效率預計在10-15%。同時由於背面由全Al層改為局部Al層,電池的正面效率可能會下降0.2-0.5%。

由於PERC單晶雙面電池的工藝與PERC單晶單面電池的工藝並無明顯區別,因此PERC單晶雙面電池任然面臨隱裂率高、機械載荷衰減率高、光致衰減率高等問題。對光伏電站來說,使用PERC單晶雙面組件仍然有明顯的可靠性風險,對保證電站收益率也是巨大的考驗。

二、N型單晶雙面電池

N型單晶雙面電池結構

N型單晶雙面電池在近年也逐步釋放產能,從相關資料來看,國內若干主要企業均具有一定技術儲備。這種電池的特點也是雙面皆可吸收入射光線,從而提升電池和組件的發電量。目前有企業宣傳該款電池的正面效率大於21%,背面效率大於19%。封裝成組件後,正面功率接近300W,背面功率接近270W。結合各種應用場景,組件發電功率較高。和常規電池相比,該款電池主要增加了雙麵漿料印刷和硼元素摻雜(如旋塗、印刷高溫推進和固態源擴散等)等工藝。目前國內主要企業儲備的該產品技術基本都沒有用到雷射等工藝,因此整個電池製作工藝不對矽片造成額外損傷,組件可在各種使用條件下保持穩定性。此外,還具有無光致衰減、弱光響應好等特點。

P型單多晶電池正面印刷Ag柵線,背面整面印刷Al漿,因此電池正面和背面的金屬結構和成分不對稱,在絲網印刷燒結後電池片會產生2-5mm的翹曲,從而在電池內部產生應力,由於翹曲和應力的作用,P型單多晶電池的破片率明顯提升。由此包括電池生產、組件生產和光伏電站組件中的電池破裂率均提升。N型單晶雙面電池正背面均印刷Ag柵線且圖形相近,因此N型單晶雙面電池結構均有對稱性,電池在絲網燒結印刷後不產生翹曲。此外,N型單晶雙面電池的工藝流程中無雷射等損傷,保持完整晶體結構。綜合以上因素,N型單晶雙面電池破片率更低。

由於N型單晶雙面電池正背面均印刷銀漿,因此該款銀漿的耗量高於P型單多晶電池。在產能方面,N型電池與P型電池的相比還有差距。

三、多晶黑矽電池

多晶矽片中具有若干不同晶向的晶體,因此單晶廣泛應用NaOH溶液各向異性制絨工藝並不適用於多晶制絨。目前通行的多晶矽制絨工藝主要是HF/HNO3混合溶液的缺陷腐蝕制絨法,此方法制絨後的矽片反射率約為18%,高於常規單晶制絨後11%的反射率,不利於多晶電池對入射光線的有效吸收。為了進一步降低多晶矽片制絨後的反射率,採用特殊制絨工藝在多晶矽片表面形成納米結構,增加有效多晶矽片對入射光線的吸收。採用這種制絨工藝生產的多晶電池有更低的反射率,此方法制絨的多晶電池從肉眼來看比普通多晶電池更黑,因此這種工藝被稱為黑矽制絨。

多晶黑矽制絨工藝主要有幹法制絨和溼法制絨兩種。幹法黑矽制絨工藝為反應離子刻蝕法(Reactive Ion Etching,RIE),該方法是等離子體在電場作用下加速撞擊矽片,在矽片表面形成納米結構,從而降低多晶矽片的反射率。溼法黑矽制絨工藝為金屬催化化學腐蝕法(Metal Catalyzed Chemical Etching,MCCE),該方法是在矽片表面附著金屬,利用HF與強氧化劑混合溶液腐蝕矽片表面,附著在矽片表面的金屬隨著腐蝕過程而向下沉積,從而在矽片表面形成納米結構,有效降低矽片表面的反射率。無論幹法或是溼法黑矽制絨工藝,都可將多晶電池效率提升0.6%以上,採用多晶黑矽電池封裝的組件功率也可從265W提升到275W。多晶黑矽電池的整個製作工藝簡單,不對矽片造成額外的損傷,使多晶組件可在各種使用條件下保持可靠性,保證了多晶組件在光伏電站整個生命周期發電量的穩定。此外,多晶電池還具有光致衰減低的特點,多晶電池的光致衰減普遍低於1.5%,而PERC單晶電池的光致衰減為2-10%。可以看出,與PERC單晶電池相比,多晶黑矽的光致衰減率具有很好的優勢。

在全球的晶體矽光伏產品中,多晶產品仍然佔有50%以上的市場需求。多晶產品具有單瓦價格低、工藝成熟、組件可靠性高的特點,有效降低光伏電站風險,為光伏電站收益提供可靠保障。

結語

多晶黑矽電池和N型單晶雙面電池在光致衰減率、破片率和機械載荷衰減率等方面均明顯好於PERC單晶電池。因此相比於PERC單晶電池,多晶黑矽電池和N型單晶電池將為光伏電站帶來更為穩定的發電量,光伏電站業主的投資回報也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光伏電站作為預期運營25年、30年乃至更長時間的投資項目,除了組件初始功率外,還需要關注組件功率在整個電站生命周期的穩定性和衰減率,以保證穩定的投資回報。

技術類型

光致衰減率

隱裂率

機械載荷衰減率

單片電池成本

PERC單晶單面

PERC單晶雙面

N型單晶雙面

多晶黑矽

近期,行業逐漸有企業開始宣傳PERC單晶雙面電池和組件。據悉,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在2013年已經申請並取得了PERC雙面電池和組件的相關專利。光伏電站業主如使用PERC單晶雙面組件,除了光致衰減率高、組件隱裂率高和機械載荷衰減率高等風險外,可能會面臨專利糾紛和法律風險,這也是業主需要注意的方面。

相關焦點

  • 晶澳於宏偉:單晶PERC雙面雙玻+多晶黑矽 為電站實現最大收益
    發表於:2017-08-07 14:03:55     作者:肖豔秋來源:索比光伏網8月3日,由索比光伏網,鑑衡認證和領跑者光伏創新技術推廣協作組聯合主辦的「走進領跑者基地系列活動——兩淮站」技術分享會在安徽合肥皇冠假日酒店舉行。
  • P型單晶EL黑斑分析
    摘要:p型單晶矽太陽電池在el檢測過程中,部分電池片出現黑斑現象。結合x射線能譜分析(eds),對黑斑片與正常片進行對比分析,發現黑斑片電池與正常電池片大部分表面的成分相同,排除了鍍膜及絲網印刷過程中產生黑斑的可能。利用x射線螢光光譜分析(xrf)測試了同一電池片的黑斑區域與正常區域,發現黑斑處ca含量較大,並出現sr、ge和s等雜質元素。
  • 光伏行業深度報告:2020是N型元年,新一輪技術革命在這裡開始
    2013~2017 年,隆基股份率先在單晶矽片上使用金剛線切割技術,單晶矽片成本大幅降低,後續單晶矽片在電池端的轉換效率優勢逐步體現。2018 年以來,隨著 PERC 電池片技術的推出,單晶矽片轉換效率優勢更為明顯,電池片廠商主動向單晶 PERC 產線轉移, 單晶逐步完成對多晶的替代。高轉換效率有望持續降低度電成本,提高製造業核心競爭力。
  • 2018年中國單晶矽片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性能優勢凸顯 N型...
    另外,轉化效率提升是未來降度電成本的主要途徑之一,以PERC、異質結、N型為代表的電池技術進一步加大了單晶競爭的優勢,新技術的應用會放大單晶對多晶的優勢,單晶市佔率有望進一步提升。7、PERC電池持續擴張,N型電池蓄勢待發電池片環節技術路線較多,根據矽片種類可以分為單晶電池和多晶電池,多晶技術路線主要向黑矽多晶、鑄錠單晶路線發展;單晶根據襯底摻雜元素不同分為P型電池和N型電池。P型矽片製作工藝簡單,成本較低,是目前單晶電池主流產品;N型矽片通常少子壽命較長,電池效率可以更高,但是工藝更加複雜。
  • HIT:單晶PERC之後的下一個光伏電池新賽道?
    這裡我先引入一個概念:「按比例提升功率的技術」。明確這樣的概念對於我們理解高效矽片電池片的未來十分有益。半片技術就是典型的按比例提升功率的技術,它疊加在越優秀的電池片上帶來的提升越大。半片技術疊加在常規多晶組件上盡可以提升5~6W的功率;但是同樣的技術疊加在單晶perc組件上就可以帶來8W以上的功率提升;近些年不斷湧現的半片、多主柵、雙面都是非常典型的按比例提升功率的技術。
  • 中來股份:公司專注於N型單晶雙面太陽能電池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14日訊,有投資者向中來股份(300393)提問, 您好,請介紹下公司電池組件中,p型和n型各佔的比重是多少?目前n型主要應用在哪些下遊,未來的發展趨勢和公司的優勢?
  • P型單晶電池黑斑怎麼產生的?
    摘要:p型單晶矽太陽電池在el檢測過程中,部分電池片出現黑斑現象。結合x射線能譜分析(eds),對黑斑片與正常片進行對比分析,發現黑斑片電池與正常電池片大部分表面的成分相同,排除了鍍膜及絲網印刷過程中產生黑斑的可能。利用x射線螢光光譜分析(xrf)測試了同一電池片的黑斑區域與正常區域,發現黑斑處ca含量較大,並出現sr、ge和s等雜質元素。
  • 【分析】黑矽技術是多晶針對單晶的大殺器?
    1、引言  多晶電池效率的提升受制於表面反射率的降低。常規多晶主要採用酸制絨,形成蠕蟲狀的坑洞;而單晶採用鹼制絨,形成金字塔結構的絨面。相比單晶電池,常規多晶電池的表面反射率高3%~5%(絕對值)。降低表面反射率是提高多晶電池效率的關鍵。
  • 2017年光伏組件市場「單晶」首次超越「多晶」
    根據組件類型的佔有率分析,在93.8GW的出貨量中,單結晶矽型的市場佔有率為49%,多晶體矽型為46%,化合物型的鎘碲(CDTE)類型為3%(圖1)。但是,到2017年,單晶矽類型的份額比多晶類型高3個百分點,這是第一次逆轉(圖2)。
  • 一道新能引領N型電池技術,不斷突破升級
    Poly Passivated結構鈍化接觸太陽能電池採用了與 PRRC(鈍化發射極背場點接觸電池)電池技術兼容的高溫工藝,電池效率已達到25.7%,有望實現大批量生產線。當前,市場上晶體矽太陽電池大多以P型的單、多晶常規鋁背表面場電池為主,其製備工藝相對簡單、成本低廉。
  • 單晶PERC衰減竟然比多晶PERC高?!
    此次權威的Fraunhofer報告顯示,單晶先天不足的衰減問題,並沒有因為採用了PERC技術,就想當然的得到解決,18件組件測試結果顯示單晶PERC組件平均衰減比多晶PERC組件高1.7%以上。為什麼PERC技術沒有真正解決單晶嚴重的衰減問題呢?常規單晶的衰減是單晶矽材料先天性缺陷導致的。
  • 專注N型單晶高效技術 中來光電攜三款單晶組件強勢亮相PV EXPO 2017
    作為國內領先的高效太陽能電池製造企業,泰州中來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來光電」)攜雙面雙玻單晶組件、IBC單晶組件與雙面疊片單晶組件三大主推新品強勢亮相此次盛會,博得現場觀眾的廣泛關注與高度肯定。自創立以來,我們一直致力於挖掘產業前沿技術,而通過採用N型雙面電池技術可大大提升組件背面發電效率,最高可達電池正面功率的90%。就日本市場這一光伏成熟市場而言,以技術導向、不斷挖掘和推進尖端技術應用是一直是不變特點。目前,N型IBC技術及HIT技術這兩大尖端技術均已被日本市場接受,並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
  • PERC、N-PERT、HIT、TOPCON、IBC電池技術及工藝對比
    PERC、N-PERT、HIT、TOPCON、IBC電池技術及工藝對比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前言目前晶矽類電池的技術方向包括單晶和多晶。而多晶電池逐漸向黑矽方向升級。由於目前多晶電池的技術路線較為單一,效率較單晶還有差距,且目前市場份額有限,在這裡兔子君主要從技術角度和工藝角度來和大家聊一聊單晶電池。(來源:微信公眾號「PV兔子」ID:PV-tools)技術方面單晶包括P型和N型。
  • 晉能科技將攜高效多晶、高效單晶PERC、超高效異質結三大尖端技術...
    晉能科技構建了躋身全球前5%最具技術和成本競爭力的電池、組件生產能力,成為首批通過國家領跑者認證的企業。截至2017年底,晉能科技文水生產基地擁有1.3GW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產能;位於晉中的GW規模超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組件生產基地順利投產。在今年SNEC展會上,晉能科技將攜高效多晶、高效單晶PERC、超高效異質結三大尖端技術產品亮相。
  • 一道新能引領N型電池技術,不斷突破升級_世紀新能源網 Century New...
    從圖中可以看出,常規p 型單、多晶背表面場(BSF)電池技術的市場份額在逐年降低,而高效背面鈍化技術電池(包括 PERC、PERL 及 PERT)、矽異質結電池(SHJ)、背接觸電池(BCC)等技術市場份額在逐年升高,2020 年前後高效電池技術將超過常規電池技術,成為市場主導。這主要歸結於高效晶矽電池製造技術的成熟,光電轉換效率升高及矽材料及輔料等製造成本的降低。
  • 多晶的成本+單晶的效率,阿特斯是這樣做到的
    目前,阿特斯研發的高效P5多晶太陽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2.80%,打破了由其自身保持的大面積多晶電池效率世界紀錄,並且得到了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的測試認證。阿特斯首席技術官邢國強博士表示,P5的目標是以多晶的成本,達到單晶的效率。
  • 單晶效率 多晶成本 166mm鑄錠單晶功率達440W
    單晶效率 多晶成本 166mm鑄錠單晶功率達440W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技術集成高級總監王栩生博士在第三屆阿特斯三八光伏技術論壇上,關於《從度電成本LCOE角度看鑄錠單晶》主題演講內容。
  • 單晶PERC166與158.75終同價!通威太陽能電池片近一年價格走勢分析
    2月25日,通威太陽能發布最新2020年3月電池片定價公告,公告顯示,3月份多晶電池(金剛線157)定價上漲,由0.64元/W調整為0.65元/W;多晶電池(黑矽)價格上漲,由0.69元/W調整為0.7元/W;單晶PERC(單/雙面166)價格下調,由1.02元/W下降為1元/W;單晶電池(單/雙面156.75
  • 單晶perc電池片快速下調後,多晶危險了!
    影響2:最受傷的將會是多晶電池同等品質的組件單位面積的封裝成本是差不多的,以常60版型組件為例,其封裝材料、製造費用、包裝運輸含稅費用約為240元/塊,當前使用多晶電池片封裝功率為275瓦,單瓦攤銷的封裝成本為240÷275=0.873元;使用單晶電池片的封裝功率為310瓦,單瓦攤銷的封裝成本為240÷310=0.77元。
  • 光伏組件選型:單晶、多晶的可靠性與經濟性比較分析
    單多晶矽片性能對比       單晶矽片與多晶矽片在晶體品質、電學性能、機械性能方面有顯著差異。下面的圖1是晶體矽光伏產業鏈的完整圖示,從矽料到矽棒、矽片、電池、組件再到系統。如圖中紅色邊框標示,單晶和多晶的差別主要在於原材料的製備方面,單晶是直拉提升法,多晶是鑄錠方法,後端製造工藝只有一些細微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