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光伏組件市場「單晶」首次超越「多晶」

2021-01-09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單晶」份額上漲至49%

2017年,「單晶矽型」太陽能電池板出貨量首次超過「多晶矽」。美國太陽能發電市場調查諮詢公司spv在2017年12月發布的太陽能發電市場報告中得出了這一結論。

2000年初,夏普、京瓷、三菱電機等日本企業作為太陽能發電市場的領先企業,當時的主流組件(面板)是多晶矽型。當時,單晶矽型雖然高效率,但價格低廉的「多晶矽型」在價格競爭中顯示出了優勢。但是之後,「單結晶型」逐漸擴大了市場份額,最終奪走了冠軍寶座。

根據該報告,2017年太陽能電池(發電組件)的生產量為97.7GW,其中出貨量為93.8GW,其安裝容量為95.1GW。根據組件類型的佔有率分析,在93.8GW的出貨量中,單結晶矽型的市場佔有率為49%,多晶體矽型為46%,化合物型的鎘碲(CDTE)類型為3%(圖1)。

圖12017年世界光伏發電市場類別太陽能電池板出貨量(出貨量)(來源:SPV市場研究)

「超級」組件的推出

2016年多晶矽類市場份額為54%,比單晶高13個百分點,保持領先。但是,到2017年,單晶矽類型的份額比多晶類型高3個百分點,這是第一次逆轉(圖2)。

圖2太陽能電池板類型和世界光伏發電市場類型的市場份額趨勢(2006-2017年)(來源:SPV市場研究)

該報告認為,單晶矽市場份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組件製造商已經轉向高端組件。其中之一是組件製造商在2016年開始正式量產的p型單晶矽「發射極及背面鈍化電池技術(PERC)」。PARC的商業生產在2017年有所擴大,並且提高效率的同時降低價格,為市場份額的增加做出了貢獻。

2015年,Sunbackower的「BackContact(IBC)」,Panasonic的異質結(HIT)太陽能電池板,韓國LG的太陽能電池板在市場上顯示出高價位。另外,市場對使用具有高轉換效率的n型單晶矽的面板的期望增加。

2016年,P型單晶和多晶太陽電池產能正在向PERC技術轉移顯著。「價格下降發生在2013年第3季度,n型太陽電池的高價,促使太陽能電池製造商轉向p型單晶體矽型。」SPV市場研究公司創始人,首席市場研究分析師PaulaMintz說。

「n型」vs「p型」的結果?

Mintz指出,n型單晶矽型的生產需要高質量的材料和銀漿,這使得生產成本比其他技術更昂貴。光伏發電行業的競爭一貫以價格為基礎,激進的價格設定被認為是一種普遍的競爭手段。「雖然我們將進一步提高轉換效率高的n型單晶矽的份額,但我們不會佔據最高份額。」

另外,單結晶體矽型的「n型」模塊的出貨量佔有率為38%,剩下的62%為「p型」。雖然目前還沒有公開2017年的「n型」和「p型」的市場佔有率,但預計「p型」的市場佔有率大幅擴大。

據Mintz先生介紹,目前,n型的單結晶矽型面板的出貨量第一的是美國sunpower公司,但韓國企業正在擴大佔有率。

據了解,目前p型的單晶矽型面板的生產量位居首位的是中國的晶科能源。2017年11月8日,該公司宣布P型單晶PERC太陽能電池達到世界最高轉換效率23.45%。據該公司的發言人介紹,PERC正在成為一項成熟的技術,預計2018年生產規模將進一步擴大。(編譯:太陽能發電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單晶光伏組件和多晶光伏組件有什麼不同?
    單晶光伏組件和多晶光伏組件有什麼不同?目前,光伏組件主要以單晶矽片和多晶矽片為主,那麼,該選擇單晶矽還是多晶矽呢?它們有什麼不同?1.外觀上從外觀上面看的話,單晶矽電池片的四個角呈現圓弧狀,表面沒有花紋。而多晶矽電池片的四個角呈現方角,表面有類似冰花一樣的花紋。
  • 光伏組件選型:單晶、多晶的可靠性與經濟性比較分析
    下面的圖1是晶體矽光伏產業鏈的完整圖示,從矽料到矽棒、矽片、電池、組件再到系統。如圖中紅色邊框標示,單晶和多晶的差別主要在於原材料的製備方面,單晶是直拉提升法,多晶是鑄錠方法,後端製造工藝只有一些細微差別。
  • 單晶引領2019光伏市場 多晶已經沒救了?
    單晶市場新景象 多晶是否已經沒救了?目前來看,單晶產業的市佔率已經在2018年逼近50%,而且2019年有望繼續提升。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發生,單晶產業的市佔率或在2019年超越多晶產業。單晶的崛起在幾年前就有所預兆,而早先那些企業之間關於單多晶誰為主流的論述悄然間偃旗息鼓。
  • 隆基股份雲南楚雄投資10GW單晶矽 加劇光伏單晶和多晶組件競爭
    隆基股份雲南楚雄投資10GW單晶矽 加劇光伏單晶和多晶組件競爭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14 23:10
  • 「特寫」告別「單多晶之爭」,多晶光伏企業擠進單晶賽道
    據PV InfoLink預計,2019年單晶矽片產出及市場佔比將首次高於多晶,多晶市佔率將由2018年的55%降至46%,單晶則由45%上升至64%。「單多晶之爭」將成為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高效單晶內部的技術競爭。昔日的多晶企業期望藉助鑄錠單晶,與傳統直拉單晶陣營正式一搏。一般而言,多晶常以鑄錠技術生產,單晶多以以直拉技術生產。
  • 從成本角度,單晶將壓倒多晶!
    從成本角度,單晶將壓倒多晶!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本文通過對光伏產業各環節成本的分析,認為目前:多晶矽片、多晶組件的售價很難覆蓋產品的含稅成本,盈利性差;單晶矽片、單晶組件是目前盈利較好的環節,還有較大的下降空間。
  • 光伏單多晶爭奪戰白熱化 國內流行單晶海外偏愛多晶
    光伏行業歷來有單多晶兩種技術路線的爭奪,這也成為各大光伏巨頭競逐市場份額、比拼技術高下的主戰場。在日前舉行的SNEC光伏展期間,多家傳統多晶龍頭企業的高層紛紛向記者透露增加單晶產品線或研發單晶新技術的動向。不過,對領跑者計劃偏向單晶這點,他們也頗有微詞。
  • 單晶vs多晶,長期博弈首現拐點!
    在光伏行業近十年來的爆發式增長中,多晶組件一直是市場的絕對主流,但目前這一情況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雖然目前多晶產品在光伏市場仍保持微弱優勢,佔據全球近六成的市場份額,但在近3年的時間裡,單晶產品的佔比已從不足20%,一路飆升至目前的46%,並且近期增勢不減,大有「取代」多晶「霸主」地位之勢。隨著單晶、多晶產品價差的縮小,這對「宿敵」的競爭會走向何方?
  • 從結構、衰減、性能透析單晶與多晶本質
    組件功率衰減分為初始光衰和長期衰減兩類,單晶綜合性能優異在組件封裝材料可靠的前提下,影響單晶組件和多晶組件可靠性差異的關鍵因素就是功率衰減指標。它分為初始光衰和長期衰減兩類。人類最早從1970年代前後研究組件衰減問題,經過數十年探索發現,單晶和多晶在這兩類衰減上表現有很大差異。
  • 多晶矽片跌破1.5元,多晶遭受單晶降維打擊,多晶電池、組件仍持續...
    光伏新聞剛剛獲悉,有多晶矽片價格已經跌破1.5元/片,而多晶電池、組件價格仍持續下跌!單晶對多晶的打擊是降維打擊!一、多晶遭受單晶降維打擊光伏新聞預計,按照目前發展趨勢,遲早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矽料不要錢,多晶矽片也不具備性價比優勢;甚至多晶矽片不要錢,多晶也不具備性價比優勢。
  • 繼往開來——單晶技術引領光伏行業新時代
    如下圖所示,光伏行業產業鏈自上遊中段開始出現單晶拉棒、多晶鑄錠的兩大技術路線,以及向下遊衍生的光伏產品,最終單晶矽棒及多晶矽錠均經過加工製造成為光伏電池組件。目前看,單晶技術路線製造的光伏電池組件,具有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但以單晶為原材料的各類光伏產品價格較高。從全球市場份額來看,2017年全球單晶產品市場份額僅為28%,但2018年快速攀升至46%。根據PV Info Link的預測,2019年全年全球單晶產品市場份額將達到62%,市場佔有率將首次超越多晶產品。
  • 單晶重回光伏矽晶電池市場主導地位?
    單晶重回光伏矽晶電池市場主導地位?《中國光伏行業發展路線圖》(簡稱《路線圖》),於2017年2月16日正式發布。 《路線圖》第三部分,產業鏈各環節關鍵指標—矽片環節—單多晶市場份額佔比中描述:隨著光伏市場的不斷發展,高效電池將成為市場主導,單晶矽電池市場份額將會逐步增大,預計到2025年達到48%,其中N型單晶矽電池的市場份額由2016年的3.5%提高到2025年的30%,而多晶矽電池的市場份額將由2016年的80%下降到2025年的48%。
  • 亞坦新能大講堂:光伏組件中的「單多晶」多角度對比
    在光伏行業中存在一個討論較多的問題——「單多晶」之爭,今天我們試從材料工藝、市場佔有率、組件衰減率、溫度係數、成本與效率等幾個方面進行討論。也決定了兩種材料在晶體品質、電學性能、機械性能方面與單晶相比有顯著差異。市場佔有率市場佔有率是產品市場需求最直觀的指標,也直接反映了各大廠商的在組件上的實際選擇。
  • 單晶PERC衰減竟然比多晶PERC高?!
    報告結果顯示,單晶PERC組件光衰平均超出多晶PERC組件1.7%以上。此次用於測試的組件都是Fraunhofer的研究人員在市場上隨機採購的,不是通常企業為測試而專門製作的那種「golden」樣件。可以說,選中測試的組件代表了市場上流通組件的普遍特性。他們共挑選了6個不同品牌的單晶PERC組件和3個不同品牌的多晶PERC組件。
  • 單晶與多晶,誰的度電成本LCOE更低?
    受國內外政策影響2018年全球光伏市場低迷,但是太陽能作為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太陽能行業一定會持續蓬勃發展!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太陽能發電產品的效率越來越高,成本越來越低。太陽能發電側的平價上網已指日可待。年初,墨西哥光伏電站PPA競標,最後中標的PPA度電只有2美分。投資商怎麼來決定他們對太陽能電站投資回報率的測算呢?
  • 多晶的成本+單晶的效率,阿特斯是這樣做到的
    目前,阿特斯研發的高效P5多晶太陽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2.80%,打破了由其自身保持的大面積多晶電池效率世界紀錄,並且得到了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的測試認證。阿特斯首席技術官邢國強博士表示,P5的目標是以多晶的成本,達到單晶的效率。
  • 隆基、晶科、東方日升等光伏巨頭企業在美國的現狀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美國作為全球第三大裝機量市場,裝機潛力正值爆發期。受益於ITC稅收抵免政策影響,近年來,美國光伏行業穩中有進,2016年美國光伏裝機首次超越其他新能源裝機,達到14.762GW,自2018年反彈以來,2019年光伏新增裝機將達到13GW,2020年光伏新增裝機將達到18.5GW。
  • 光伏組件市場變化及發展趨勢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9年,我國光伏組件產量約為98.6GW,同比增長17%。龍頭企業產能持續擴充,組件產量超過2GW的企業有13家,其中排名前五的企業產量約為42.2GW,約佔全國總產量的42.8%,同比增長4.4個百分點,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 單晶VS多晶對比:單晶穩步提升市場份額
    歷經前幾年的光伏市場波動和搶裝熱潮,多晶以其低價和產能優勢迅速搶佔國內低端市場,而單晶以其品質優勢主要外銷歐美高端市場。然而,單晶比多晶畢竟擁有更多的技術進步空間,且技術進步速度不斷加快,導致單晶逐步在低端市場擴大應用,特別是隨著單晶產能的提升和矽片價格的持續下降,來自發電端投資回報意識的提升降低了盲目搶裝,單晶組件最近幾年在國內開始持續擴大裝機量,並以發電端實實在在的對比優勢逐步呈現,使得國內外光伏主流企業和投資商開始注意到單晶矽片相比多晶矽片具有更高的性價比,單晶代表著未來的趨勢,這種認可度2015年以來開始呈現爆發之勢
  • 單晶perc電池片快速下調後,多晶危險了!
    我們把這兩個公式合在一起240÷275-240÷310=0.1元,這就意味著,單晶電池得益於更高的功率使得單瓦封裝成本比多晶電池平低0.1元。講到這裡相信大家也就能理解到:0.9元的多晶電池和1元的單晶Perc電池片在組件環節是等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