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晶vs多晶,長期博弈首現拐點!

2020-12-05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單晶vs多晶,長期博弈首現拐點!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單晶產品的佔比已從不足20%,一路飆升至目前的46%,並且近期增勢不減,大有「取代」多晶「霸主」地位之勢。

單晶,效率高、成本高;多晶,效率低、成本低。在光伏行業近十年來的爆發式增長中,多晶組件一直是市場的絕對主流,但目前這一情況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

雖然目前多晶產品在光伏市場仍保持微弱優勢,佔據全球近六成的市場份額,但在近3年的時間裡,單晶產品的佔比已從不足20%,一路飆升至目前的46%,並且近期增勢不減,大有「取代」多晶「霸主」地位之勢。

隨著單晶、多晶產品價差的縮小,這對「宿敵」的競爭會走向何方?

「現階段市場對單晶的青睞,主要得益於光伏產業從粗獷式發展轉向精細化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

「單多晶之爭之所以引人注目,最早是由於前些年領跑者計劃的推出。該計劃對組件轉化率提出了明確要求,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轉化效率有優勢的單晶產品的發展。」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說,「但近年來隨著單晶產品產能的擴大,其成本迅速下降,確實對多晶形成了較大壓力。」

行業分析機構PV InfoLink數據顯示,自2016年起,單晶產品開始呈現明顯的上漲勢頭,全球市場佔比從2016年的19%,提升至2017年的28%,2018年這一數據更是攀升至46%。

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錢晶認為,領跑者計劃限定了組件效率的硬性指標,當時單晶產品的「火」更多是靠政策驅動,但對於目前的競價項目,單晶的「火」則是投資人根據投資收益模型科學測算後的自發選擇性行為。

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王英歌也表示:「現階段市場對單晶的青睞,主要得益於光伏產業從粗獷式發展轉向精細化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因為市場對高效組件需求開始逐步釋放,所以目前高效單晶組件還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在此情況下,隆基股份已經啟動擴產計劃,加快對單晶產品的布局速度。2019—2021年,隆基股份計劃單晶矽棒/矽片產能分別達到36吉瓦、50吉瓦和65吉瓦;單晶電池片產能分別達到10吉瓦、15吉瓦及20吉瓦;單晶組件產能分別達到16吉瓦、25吉瓦和30吉瓦。

「高效單晶產品是全球光伏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錢晶說,「目前晶科能源單晶產品佔比已經超過總產能半壁江山,其中高效單晶目前佔比在48%左右,預計今年底或將超過50%。」

此外,據光伏業內人士透露,一些此前專注於多晶的企業也開始轉向單晶。「以江西展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為例,截至目前,其多晶產線的一半已經完成了改造,逐漸向單晶靠攏。」

PV InfoLink表示,從目前的市場風向可以預見,今年單晶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將進一步提升至近60%。換言之,屆時單晶將取代多晶坐上頭把交椅。

「國際市場對高效單晶組件需求旺盛,使得單晶組件價格維持在較高水平」

在彭澎看來,單多晶佔比的變化是市場逐漸發展、成熟的自然過程。在競價模式開啟、平價上網漸行漸近的背景下,光伏產業市場化進程越來越快,對產品度電成本、轉化效率會更加看重,未來在這方面表現突出的產品、設備將會逐步佔領更多的市場。

王英歌告訴記者:「與多晶組件相比,單晶組件提高效率的潛力更大。目前,市場上高效單晶PERC組件的轉換率在22.5%左右,而高效多晶PERC組件的轉換率維持在20%上下,顯然有差距。」

儘管單晶產品光電轉換效率比多晶高,但兩者之間的巨大價差不容忽視。據了解,目前普通多晶組件功率在275瓦,普通單晶組件功率為305瓦,高效單晶組件能達到315瓦以上,普通多晶組件比普通單晶組件價格低約0.1元/瓦,比高效單晶組件價格低0.4元/瓦左右。最新數據顯示,普通多晶組件的價格在1.7—1.8元/瓦左右,普通單晶組件價格在1.9元/瓦左右,而高效單晶在2.15元/瓦左右。換言之,多晶產品的成本優勢仍舊明顯。

「目前單多晶產品間的價差不代表實際成本差異。」王英歌說,「國際市場對高效單晶組件需求旺盛,使得單晶組件價格維持在較高水平。隨著單晶產能的持續增加,供應緊張情況緩解,明年單價組件價格將會回落,單多晶產品的價差也會縮小。」

而在多家光伏企業高管的眼中,單晶產品價格的下降空間也優於多晶產品,「多晶組件的售價已逐漸逼近成本線,而單晶產品還可以通過改善工藝、擴大規模等方式持續降本,同時在光伏電站的運輸、安裝等後續環節上,也可以為客戶節省更多。」

「單多晶在成本、轉換效率上各有優缺點,產品的應用定位也不盡相同」

其實,「5·31」光伏新政出臺後,單多晶市場就處於硝煙瀰漫的狀態。蘇州協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金善明曾表示,單多晶之爭在於性價比。「由於在前端處理等環節上的效果不同,單多晶在成本、轉換效率上各有優缺點,產品的應用定位也不盡相同。比如在草原、沙漠上,土地資源並不是項目考量的關鍵,採用多晶的可能性大一些,而在地皮緊張的項目上,由於單晶效率高於多晶,採用單晶的可能性更大。」

晉能清潔能源科技股份公司總經理楊立友告訴記者:「目前多晶產品的銷路非常好。在對度電成本比較敏感的項目上,單多晶的價差需要在0.15元/瓦以內,客戶才會主動選擇單晶產品。」

同時,多晶技術也在持續提升。金善明在今年SNEC上表示,在矽片端,持續降低的多晶矽料成本、持續降低的鑄錠能耗及綜合成本,以及「金剛線切片+黑矽技術」是助推平價上網的三駕馬車。

其中,鑄錠單晶技術是指在常規多晶鑄錠工藝基礎上加入單晶籽晶,最終製成類單晶矽片。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萬躍鵬介紹,通過近幾年的技術研發,協鑫鑄錠單晶矽片已經成為市場上有競爭力的產品,市場佔有率正快速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些年單多晶市場不斷重塑的背景下,普通單晶已經逐漸被排除在競爭之外。今年3月底,PV InfoLink稱:「由於普通單晶組件市場總量相比去年明顯減少,市場以高效單晶組件為主,因此不再跟蹤普通單晶電池片以及組件價格。」

「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不管是哪種技術路線,都是市場化的選擇,而企業對單多晶路線不同選擇都是基於對市場的不同判斷。」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說。

在市場化越來越明顯的趨勢下,話語權已經逐漸轉移到消費者一方。協鑫集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銷售副總監張喆說:「市場的變化是隨市場需求和客戶選擇而變的,不管哪種產品,都需要遵循市場導向,做消費者需要的產品。」

集邦分析師施順耀認為:「對消費者來說,單多晶產品的分類並不是他們考慮的因素,產品的性能、收益率才最被重視。」

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也不是「一邊倒」,而是兩極分化明顯。施順耀介紹,目前市場上對兩種產品的需求度較高,一種是最低價的產品,另一種是最高價的產品。「出於成本考慮,在兩種產品效率差距並不大的時候,消費者可能會選擇稍次的產品,同時在較好產品缺貨等情況出現時,這種情況也會發生。」

錢晶表示,從地域來看,新興市場同樣會對多晶產品有需求。王英歌則預測,未來多晶產品會集中在低端市場,在品質要求不太高而注重成本的項目上大顯身手,單晶產品或將在追求效率的屋頂等項目上廣泛使用。

縱觀光伏產業發展歷史,單多晶之爭從來沒有停止過,呈現此消彼長的態勢。在劉譯陽看來,競爭背後反映出來的是對光伏產業發展的促進,即成本的快速下降、效率的大幅提升,是產業內的良性循環。

「說到底,單多晶是兩種不同技術路線,不能說某一種產品就一定優於另一種。」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秘書長李丹說,「技術之爭不會結束。」

原標題:單晶vs多晶,長期博弈首現拐點!

郵箱:chenchen#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從結構、衰減、性能透析單晶與多晶本質
    多晶晶體的生長工藝本身決定了它無法生長出大面積單一晶向的晶體(單晶),多晶的本質就是大量的小單晶的集合體,如下圖所示:組件功率衰減分為初始光衰和長期衰減兩類,單晶綜合性能優異在組件封裝材料可靠的前提下,影響單晶組件和多晶組件可靠性差異的關鍵因素就是功率衰減指標。它分為初始光衰和長期衰減兩類。人類最早從1970年代前後研究組件衰減問題,經過數十年探索發現,單晶和多晶在這兩類衰減上表現有很大差異。
  • 從成本角度,單晶將壓倒多晶!
    兩年前,提出單晶市佔率將超過多晶還被懷疑;然而,兩年裡,上述推論正在不斷地應驗。在2019年,單晶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將首次超過多晶;2020年,單晶將依靠成本的優勢,碾壓多晶的市場份額!二、高效化是未來組件價格下降最重要的方式!隨著電池片價格的下降,封裝成本在組件成本中佔比在50%左右。
  • 單晶PERC衰減竟然比多晶PERC高?!
    他們共挑選了6個不同品牌的單晶PERC組件和3個不同品牌的多晶PERC組件。每一類品牌的組件,各選購兩件,共9對組件,18件樣品。在相同加嚴測試條件下,他們對18件樣品(每組2件,共9組)進行了衰減測試。測試結果表明,3組多晶PERC的6件樣品,光衰全部小於2%, 其中1組幾乎沒有衰減;而6組單晶PERC的12件樣品中,組件最大衰減超過6%。
  • 單晶與多晶,誰的度電成本LCOE更低?
    基於不同的矽片,組件可分為單晶和多晶。同樣的版型,通常單晶組件的功率比多晶會高10-15瓦,市場價格也高。那麼同樣的一個項目,單晶和多晶哪類組件LCOE更低呢?在國外已建成的大型電站中,除了部分用了薄膜組件,絕大部分用的是多晶組件。因為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多晶組件的性價比一直是最高的,它直接決定了LCOE的數值。
  • 高效單晶和多晶怎樣的價差是合理的?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隨著補貼退坡或取消,電站業主在進行經濟理性決策時,又開始苦惱選擇多晶還是高效單晶,它們之間價差範圍在多少,才能獲得長期穩定有保障的合理收益。(來源:微信公眾號「光伏資訊」 ID:PV-info)最近這些年,人力和土地成本是不斷上漲的,即便是印度地區,由於經濟的發展和可安裝土地越來越稀缺,長期看人力和土地成本也都是上漲趨勢。再看看電站建設過程中所使用到的鋼材、線纜等大宗商品,也是出在不斷上漲的趨勢中。
  • 光伏單多晶爭奪戰白熱化 國內流行單晶海外偏愛多晶
    光伏行業歷來有單多晶兩種技術路線的爭奪,這也成為各大光伏巨頭競逐市場份額、比拼技術高下的主戰場。在日前舉行的SNEC光伏展期間,多家傳統多晶龍頭企業的高層紛紛向記者透露增加單晶產品線或研發單晶新技術的動向。不過,對領跑者計劃偏向單晶這點,他們也頗有微詞。
  • 光伏組件選型:單晶、多晶的可靠性與經濟性比較分析
    如圖中紅色邊框標示,單晶和多晶的差別主要在於原材料的製備方面,單晶是直拉提升法,多晶是鑄錠方法,後端製造工藝只有一些細微差別。               矽片性質的差異性是決定單晶和多晶系統性能差異的關鍵。左圖是單晶矽片,是一種完整的晶格排列;右圖是多晶矽片,它是多個微小的單晶的組合,中間有大量的晶界,包含了很多的缺陷,它實際上是一個少子複合中心,因此降低了多晶電池的轉換效率。另一方面,單晶矽片的位錯密度和金屬雜質比多晶矽片小得多,各種因素綜合作用使得單晶的少子壽命比多晶高出數十倍,從而表現出轉換效率優勢。
  • 單晶perc電池片快速下調後,多晶危險了!
    我們把這兩個公式合在一起240÷275-240÷310=0.1元,這就意味著,單晶電池得益於更高的功率使得單瓦封裝成本比多晶電池平低0.1元。講到這裡相信大家也就能理解到:0.9元的多晶電池和1元的單晶Perc電池片在組件環節是等價的。
  • 2017年光伏組件市場「單晶」首次超越「多晶」
    當時,單晶矽型雖然高效率,但價格低廉的「多晶矽型」在價格競爭中顯示出了優勢。但是之後,「單結晶型」逐漸擴大了市場份額,最終奪走了冠軍寶座。根據該報告,2017年太陽能電池(發電組件)的生產量為97.7GW,其中出貨量為93.8GW,其安裝容量為95.1GW。
  • 結構、衰減與性能——單晶與多晶的本質透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多晶的本質是一種有瑕疵的單晶歷史上最早用於生產太陽能電池的矽片並不像今日使用專門的設備生產的單晶矽片或者多晶矽片,而是使用半導體晶圓的邊角餘料或者殘次品,價格相當昂貴。隨著半導體晶圓的合格率逐漸提高,市場可供應的殘次品晶圓越來越少。
  • 鑄錠多晶與單晶成本核算對比
    即便到了現在,單晶爐的自動化水平進步了很多,仍然出現這樣的情況:90爐的月產量比120爐的月產量高,其根本原因是操作90爐的員工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員工,而操作120爐的員工基本是新員工。單晶在生產過程中對人工經驗要求比較高的工藝步驟有:找溫度、引晶、放肩、收尾。
  • 單晶VS多晶對比:單晶穩步提升市場份額
    近期中國市場已出現主流單晶電池價格達到RMB 2.35/W,為市場首次出現單晶電池價格等於多晶電池價格,使得單晶矽片在組件端更高的性價比優勢進一步凸顯,單晶技術的快速進步在確保利潤的前提下,價格快速下降並逼近多晶價格,並仍然具備比多晶更大的降價空間,在蓄勢搶佔多晶市場份額的同時,加速了光伏發電去補貼實現平價上網的步伐。
  • 「特寫」告別「單多晶之爭」,多晶光伏企業擠進單晶賽道
    單晶、多晶是晶矽太陽能的兩種技術路線。若把單晶比作一塊完整的石頭,那多晶就是由碎石子拼砌而成的石頭。由於不同的物理性質,單晶的光電轉換效率高於多晶,但多晶因成本相對較低,成為主流。保利協鑫(03800.HK)首席技術官萬躍鵬、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晶科能源,紐交所代碼:JKS)副總裁錢晶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均表示,未來多晶、普通單晶、高效單晶會以不同比例存在於市場,但是多晶及普通單晶的份額會越來越小,高效單晶產品成為主流。
  • 【深度】2016最新單晶VS多晶對比分析
    另外,在品質方面,以往B-O複合體的存在導致P型電池中單晶電池的衰減高於多晶電池,目前隨著低氧P型單晶的成功研發和推廣應用成為歷史。近年來,隨著單晶降氧工藝技術的進步,單晶中的氧含量大幅降低,低氧單晶的衰減優於多晶。如下圖4所示,低氧單晶組件平均光衰低於普通多晶組件40.5%,低於普通單晶組件62.1%。
  • 單晶光伏組件和多晶光伏組件有什麼不同?
    單晶光伏組件和多晶光伏組件有什麼不同?目前,光伏組件主要以單晶矽片和多晶矽片為主,那麼,該選擇單晶矽還是多晶矽呢?它們有什麼不同?1.外觀上從外觀上面看的話,單晶矽電池片的四個角呈現圓弧狀,表面沒有花紋。而多晶矽電池片的四個角呈現方角,表面有類似冰花一樣的花紋。
  • 友達領軍突破臺灣缺單晶的重圍 太陽能單晶長晶近期啟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市場傳出,友達旗下太陽能材料廠晶材近期將啟動其單晶太陽能長晶,市場預估其年產能約達200百萬瓦(MWp)將陸續投產運行,也將是全臺灣最大的單晶廠,首期單晶矽片以傳統P-Type為主,未來高效率的N-Type被視為是友達重點發展之一,友達成了領導臺系太陽能產業突破「缺單晶」重圍的先鋒,未來更被視為是臺灣單晶太陽能重要代表廠之一。
  • 多晶黑矽、N型單晶雙面及P型單晶PERC技術優劣分析對比
    三、多晶黑矽電池多晶矽片中具有若干不同晶向的晶體,因此單晶廣泛應用NaOH溶液各向異性制絨工藝並不適用於多晶制絨。目前通行的多晶矽制絨工藝主要是HF/HNO3混合溶液的缺陷腐蝕制絨法,此方法制絨後的矽片反射率約為18%,高於常規單晶制絨後11%的反射率,不利於多晶電池對入射光線的有效吸收。
  • 多晶的成本+單晶的效率,阿特斯是這樣做到的
    目前,阿特斯研發的高效P5多晶太陽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2.80%,打破了由其自身保持的大面積多晶電池效率世界紀錄,並且得到了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的測試認證。阿特斯首席技術官邢國強博士表示,P5的目標是以多晶的成本,達到單晶的效率。
  • 【分析】黑矽技術是多晶針對單晶的大殺器?
    1、引言  多晶電池效率的提升受制於表面反射率的降低。常規多晶主要採用酸制絨,形成蠕蟲狀的坑洞;而單晶採用鹼制絨,形成金字塔結構的絨面。相比單晶電池,常規多晶電池的表面反射率高3%~5%(絕對值)。降低表面反射率是提高多晶電池效率的關鍵。
  • 單晶價格「跌跌不休」,與多晶競爭愈顯激烈
    根據記者分析,本周的價格波動仍集中於單晶供應鏈。單晶矽片與單晶電池片因先前累積不少庫存,本周持續跌價,與多晶矽片的價差也逐漸收縮。另一方面,因多晶供應鏈已大舉轉向金剛線切技術,使單晶產品面臨更激烈的價格競爭壓力。本周開始出現單晶電池價格低於砂漿片多晶電池片的現象,單晶矽片的每瓦價格也已低於砂漿切多晶矽片的每瓦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