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品質方面,以往B-O複合體的存在導致P型電池中單晶電池的衰減高於多晶電池,目前隨著低氧P型單晶的成功研發和推廣應用成為歷史。近年來,隨著單晶降氧工藝技術的進步,單晶中的氧含量大幅降低,低氧單晶的衰減優於多晶。如下圖4所示,低氧單晶組件平均光衰低於普通多晶組件40.5%,低於普通單晶組件62.1%。
圖4 單多晶組件衰減數據對比(註:數據來自寧電研究院)
綜合來看,在電池環節,單晶的當前優勢和未來潛力都十分巨大。因此,電池成本對比,單晶VS多晶,單晶有絕對優勢,並不斷在快速擴大優勢。
【單多晶未來】
綜合上述對比,單晶電池與多晶電池在各製造環節的對比見下表:
表3 單多晶電池在各製造環節的對比
目前,單多晶電池成本已持平,而單晶在組件和電站端對於配套材料的節省,以及單晶在長期穩定性、長期衰減率和每瓦發電量方面的優勢,使得單晶矽電站具有更高的投資回報率。在單晶價格快速下降並逼近多晶價格的當前,單晶仍然具備比多晶更大的降價空間,從而加速了光伏發電去補貼實現平價上網的步伐,反映出單晶的絕對優勢,為光伏行業健康發展及提升在能源份額中的佔比奠定了基礎。近兩年來,First Solar、Solarcity、臺系電池廠、保利協鑫、隆基股份等企業在單晶技術路線上的頻頻擴張與投資,也在不斷證明光伏行業中大型先進企業對高效單晶技術路線的認可。可以預見,高效單晶組件未來將以更快的速度佔據更多的光伏市場份額,低效的多晶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單晶VS多晶,無論從各環節技術進步的速度還是技術進步的空間來看,總體上單晶顯著優於多晶,單晶競爭力正在持續快速增強。
展望未來,市場對高效單晶電池有明確的需求和預期,單晶技術路線的優勢,正通過單晶份額的提升被相關公司的業績和行業動態所持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