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隨著領跑者基地競爭優選企業信息的相繼出爐,以及部分項目中標企業的曝光,領跑者項目成為近期光伏界最受關注的焦點,很多省份也加緊了對領跑者計劃的規劃。
3月20日,國家能源局江蘇監管辦公室下發2016年省光伏「領跑者」計劃項目質量檢測結果通報。
具體檢測結果如何?光頭君對此進行了關注。
哪些企業從江蘇省
光伏「領跑者」項目中脫穎而出?
從上表分析:
2016年度江蘇省光伏「領跑者」基地中,選用了8家光伏企業的組件產品,包括:隆基樂葉、天合光能、晶澳、林洋光伏、阿特斯、日託、晶科、亞瑪頓等8家光伏企業的組件產品,首測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從16.58%-18.31%不等;
光伏「領跑者」基地選用的逆變器廠商共計4家:華為、陽光電源、上能、國電南自新能源,複測轉換效率從98.31%-98.54%不等;
以上選用的各類組件、逆變器均達到驗收標準,全部達到了「領跑者」先進指標要求。
光頭君認為,以上企業能夠在眾多競標企業中脫穎而出,入圍領跑者,獲得各項目全部/部分份額,憑藉的是其領先的技術優勢、優異的產品質量和一流的市場口碑、出貨量。例如:
根據全球知名研究機構IHS Markit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華為逆變器出貨量位列全球榜首。
2016年陽光電源以11.1GW的出貨量居首;據陽光電源2017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實現實現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88.59億元、10.94億元、11.81億元;公司分布式電站系統集成業務增長較快, 國內光伏市場受政策驅動增長較快,海外市場拓展進一步擴大,增幅較大。
截止目前,天合光能組件累計總出貨量已突破30GW,列全球第一,全球市場份額超過10%,產品覆蓋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項目累計併網量近2GW。
到2017年底,隆基的單晶矽片達到15GW,單晶組件產能達到6.5GW,預計到2019年會達到20GW的單晶矽片產能。相關數據顯示,2017全年,隆基樂葉的出貨量超過4.5GW,連續三年蟬聯全球單晶電池組件出貨第一位。
上能電氣在2016年憑藉近2600MW的出貨量躋身國內光伏逆變器廠商第三的位置。
目前還有哪些頗具實力與品質的組件、逆變器企業?下面光頭君對榮登2017年中國好光伏品牌榜的組件與逆變器企業進行展示,以期給讀者提供更多幫助。(以下企業排名不分先後)
「2017中國好光伏」
戶用光伏逆變器十大品牌"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錦浪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固德威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艾伏新能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有限公司
廣州三晶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兆能電力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杭州禾邁電力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2017中國好光伏」
光伏電池/組件十大供應商"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晶澳太陽能控股有限公司
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海潤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潞安太陽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青島瑞元鼎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天馬光伏電子有限公司
以上摘錄的是部分榮膺2017中國好光伏品牌榜的戶用光伏逆變器及光伏組件企業,若了解更多榜單,可點擊瀏覽:大咖雲集,82家企業獲獎!第二屆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與創新應用論壇暨2017中國好光伏品牌年度盛典於北京圓滿落下帷幕!
江蘇省光伏「領跑者」計劃回顧
2016年7月,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開展2016年度省光伏「領跑者」計劃優選工作的通知》(蘇發改能源發〔2016〕818號)、《關於分解下達2016年度光伏電站新增建設規模和組織編制實施方案的通知》(蘇發改能源發〔2016〕825號),決定安排30萬千瓦普通光伏電站新增建設規模,實施省光伏「領跑者」計劃。
最終,江蘇省2016年度光伏「領跑者」實施方案確定7家企業獲得江蘇省2016年省級領跑者光伏建設指標。總建設規模330MW(合計330MW,超出的30MW佔用江蘇省下年度建設規模),其中漁光互補項目共計180MW,農光互補項目總計70MW。
下表為8個項目的相關信息,進入名單的建設項目需對組件、逆變器等關鍵設備的效率進行承諾,承諾上網電價最低為0.920元/千瓦時,承諾光伏組件最低轉換效率,單晶為17.00%,多晶為16.50%,承諾逆變器最低轉換效率為98.20%。
據統計,漁光互補光伏項目佔到江蘇省領跑者項目建設的50%。其中,淮安金湖陳橋100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50MW)與儀徵大50MW項目所屬江蘇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為華電集團;泗洪縣梅花鎮40MW漁光互補光伏「領跑者」項目單位股東是江蘇林洋新能源;金湖振合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二期30MW光伏發電項目單位股東為振發新能源控股公司。另外,金湖兆輝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呂良鎮50MW漁光互補項目則屬於為江蘇正輝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
光伏領跑者計劃效率提高 助推平價上網
自2015年我國啟動光伏「領跑者」計劃以來,組件技術指標的合理平穩提升也為新建高效產能提供進一步穩定、降成本的空間。在拉動光伏產業技術進步和產業轉型升級等多個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截至目前,我國共實施了三批光伏「領跑者」計劃。
2018年1月1日起,多晶矽電池組件和單晶矽電池組件的光電轉換效率市場準入門檻分別提高至16%和16.8%;最新的「領跑者」組件轉換效率分別提高至17%和17.8%。同時,多晶組件一年內衰減率不高於2.5%,後續年內衰減率不高於0.7%。單晶組件一年內衰減率不高於3%,後續年內衰減率不高於0.7%。
第三批領跑者在技術路線上,中標企業均採用了單晶組件,其中兩款為雙面組件,還應用了MWT、N型、PERC等先進技術,轉換率在18.76%-19.05%之間。通過這種形式,單多晶技術有了很大進步,也推動各種先進技術也開始競相進行技術創新與升級。
與常規的組件相比,「領跑者」先進技術組件在幾乎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實現了單位面積裝機容量5%~8%的提升,大大降低了電池、組件生產的單位折舊、單位材料、單位人工成本,降低了每瓦電站投資的工程成本,能夠使光伏發電成本下降0.08元/千瓦時以上。
事實上,領跑者發揮政策作用的重要形式是對組件效率設檻,也就是領跑者組件效率標準:單多晶組件轉換效率分別要達到17%與16.5%,然後通過市場的機制進行淘汰選擇。根據測算,組件轉換效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光伏系統成本能降低6%左右,這對於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意義重大。
由此可見,光伏領跑者技術的持續創新與升級將加速光伏平價上網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