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晶與多晶,誰的度電成本LCOE更低?

2021-01-09 索比光伏網

 受國內外政策影響2018年全球光伏市場低迷,但是太陽能作為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太陽能行業一定會持續蓬勃發展!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太陽能發電產品的效率越來越高,成本越來越低。太陽能發電側的平價上網已指日可待。

年初,墨西哥光伏電站PPA競標,最後中標的PPA度電只有2美分。投資商怎麼來決定他們對太陽能電站投資回報率的測算呢?

他們最看重的就是由財務模型得出的平準化度電成本Levelized Cost of Electricity (LCOE)。也就是說,LCOE是最重要的投資決策依據。

太陽能電站系統中,組件是決定發電多少的最關鍵器件,也是成本的主要部分。所以組件的選擇是關鍵。

基於不同的矽片,組件可分為單晶和多晶。同樣的版型,通常單晶組件的功率比多晶會高10-15瓦,市場價格也高。

那麼同樣的一個項目,單晶和多晶哪類組件LCOE更低呢?

在國外已建成的大型電站中,除了部分用了薄膜組件,絕大部分用的是多晶組件。因為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多晶組件的性價比一直是最高的,它直接決定了LCOE的數值。

本文採用了已在批量供貨的360瓦酷多晶組件和量產非常少的370瓦單晶組件參數,測算LCOE。

假設我們要在國內一類輻照資源地區的青海格爾木,投資一座55兆瓦地面電站,可選組件類型分別為阿特斯360瓦酷多晶組件,或其他第一梯隊廠家的370瓦單晶組件。

電站投資者應該選擇多晶,還是單晶呢?

除了組件價格,影響LCOE結果的主要因素來自組件的性能參數、系統成本、發電量。

組件性能主要取決於組件的以下四個方面:

初始光衰、年度衰減、溫度係數和工作溫度(NOCT)。

為了客觀的比較單多晶產品這幾方面的參數,我們參考了國際一線組件品牌廠家的產品質保書和產品頁。

根據以上表格信息所示:

1、阿特斯酷多晶組件普遍比單晶組件的初始光衰低0.5%。

2、酷多晶比整片單晶組件的年度衰減低0.08%/年。

3、酷多晶組件工作溫度比單晶組件低1℃。

4、酷多晶組件的溫度係數比單晶組件更低-0.02%/℃。

單、多晶組件系統發電成本分析對比

下表中,我們對比了兩種組件類型的系統成本,包含組件、逆變器、匯流箱、支架、線纜、土地、人工等成本。從下表可以看出單晶370瓦的系統成本是5.49元/瓦,酷多晶360瓦的系統成本5.45元/瓦,酷多晶的成本更低。

單晶與酷多晶光伏系統成本比較

單晶與酷多晶系統每瓦發電量對比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格爾木地區,首年酷多晶比單晶組件每瓦發電量分別高0.8%,全生命周期25年酷多晶每瓦發電量高1.9%。

根據上述假設條件,酷多晶組件成本2.18元/瓦,單晶組件成本2.28元/瓦,我們通過數學模型對單、多晶系統進行平準化度電成本LCOE測算,結果顯示:使用酷多晶360瓦組件的電站系統LCOE為0.372元,使用單晶370瓦組件的電站系統LCOE為0.378元/度。

阿特斯酷多晶系統度電成本LCOE比單晶低0.006元/度。

如果370瓦單晶組件電站系統的 LCOE想要達到0.372元/度,與360瓦酷多晶持平,單晶組件每瓦售價應該多少呢?

根據以上LCOE的測算模型, 單晶要想做到和多晶的度電成本0.372元/度持平,370瓦單晶組件每瓦售價最多是2.12元,必須比假設的酷多晶組件售價2.18元/瓦,低0.06元/瓦,而不是2.28元/瓦。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酷多晶系統的系統成本比單晶系統低4分/瓦。

2、25年發電周期內,酷多晶系統發電量比單晶系統多1.9%。使用酷多晶組件,項目投資回報率更高。

3、酷多晶系統的度電成本比單晶系統低0.006元/度。

4、如果單晶系統的LCOE要想做到和多晶系統0.372元/度持平,單晶組件的售價應當低於酷多晶組件6分/瓦。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多晶技術在持續降成本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組件功率和質量。例如,阿特斯推出的的HiKu多晶四代高效組件,最高功率達到405W,是行業首款多晶超400W的組件。高效多晶組件通過節省人工和BOS能進一步降低太陽能系統的LCOE,促進發電側平價上網早日實現!

新聞來源:世紀新能源網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從成本角度,單晶將壓倒多晶!
    該文章的邏輯如下:金剛線切割的應用→同等矽料出片量增加25%以上、相同時間出片量提高3倍;→相同規模矽料用量下降25%,疊加矽料擴產,矽料售價必然下降;→金剛線矽片成本大幅下降,徹底淘汰砂漿切割;→由於單晶矽與金剛線技術、PERC技術更友好,單晶成本下降潛力更大;→單晶市場份額大幅增加,超過多晶,成為絕對的市場主流!
  • 單晶效率 多晶成本 166mm鑄錠單晶功率達440W
    單晶效率 多晶成本 166mm鑄錠單晶功率達440W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技術集成高級總監王栩生博士在第三屆阿特斯三八光伏技術論壇上,關於《從度電成本LCOE角度看鑄錠單晶》主題演講內容。
  • 鑄錠多晶與單晶成本核算對比
    由於鑄錠爐對矽料質量要求低,單晶的鍋底料、頭尾料,矽料企業生產的不能用於拉單晶的矽料,都可以用於生產多晶矽片,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太陽能級多晶矽不足的問題。再加上鑄錠爐自動化水平高, 裝好矽料後,裝入鑄錠爐,三天後一個矽錠出來,基本上不需要人工幹預,鑄錠工培訓三天就可以上崗;而生產單晶矽棒則對操作員的經驗要求高很多,很多單晶企業對拉晶工的培訓都長達半年。
  • 多晶的成本+單晶的效率,阿特斯是這樣做到的
    目前,阿特斯研發的高效P5多晶太陽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2.80%,打破了由其自身保持的大面積多晶電池效率世界紀錄,並且得到了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的測試認證。阿特斯首席技術官邢國強博士表示,P5的目標是以多晶的成本,達到單晶的效率。
  • 單晶光伏組件和多晶光伏組件有什麼不同?
    單晶光伏組件和多晶光伏組件有什麼不同?目前,光伏組件主要以單晶矽片和多晶矽片為主,那麼,該選擇單晶矽還是多晶矽呢?它們有什麼不同?1.外觀上從外觀上面看的話,單晶矽電池片的四個角呈現圓弧狀,表面沒有花紋。而多晶矽電池片的四個角呈現方角,表面有類似冰花一樣的花紋。
  • 單晶vs多晶,長期博弈首現拐點!
    單晶vs多晶,長期博弈首現拐點!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單晶產品的佔比已從不足20%,一路飆升至目前的46%,並且近期增勢不減,大有「取代」多晶「霸主」地位之勢。單晶,效率高、成本高;多晶,效率低、成本低。
  • 高效單晶和多晶怎樣的價差是合理的?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隨著補貼退坡或取消,電站業主在進行經濟理性決策時,又開始苦惱選擇多晶還是高效單晶,它們之間價差範圍在多少,才能獲得長期穩定有保障的合理收益。所以提高發電功率攤低單位面積的相關成本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高功率組件價格更貴的經濟合理性基礎。由於不同組件封裝形式不同、矽片質量不同、電池路線不同會導致功率有較大差異,目前普通60片多晶組件功率為275W,而高效單晶組件功率已經普遍達到300W+,有甚至高達325瓦。
  • 光伏單多晶爭奪戰白熱化 國內流行單晶海外偏愛多晶
    光伏行業歷來有單多晶兩種技術路線的爭奪,這也成為各大光伏巨頭競逐市場份額、比拼技術高下的主戰場。在日前舉行的SNEC光伏展期間,多家傳統多晶龍頭企業的高層紛紛向記者透露增加單晶產品線或研發單晶新技術的動向。不過,對領跑者計劃偏向單晶這點,他們也頗有微詞。
  • 單晶PERC衰減竟然比多晶PERC高?!
    這體現在幾乎所有廠商的多晶組件首年衰減質保都要較單晶低≥0.5%,因此對於注重收益率的大中型電站來說,幾乎無一例外地採用多晶組件。多晶PERC光衰風險低於單晶PERC2018年光伏進入PERC全面導入時代,有些人認為單晶的光衰風險因此解除了。這完全是誤解!
  • 從結構、衰減、性能透析單晶與多晶本質
    單晶電池和多晶電池的初始原材料都是原生多晶矽,類似於微晶狀態存在。要具備發電能力,就必須將微晶狀態的矽製成晶體矽,而晶體矽的晶向需要精確控制。單晶電池和多晶電池在製程上唯一無法輕易互換的就是晶體生長環節。在這個環節,原生多晶矽在單晶爐內會生產成單一晶向、無晶界、位錯缺陷和雜質密度極低的單晶矽棒,如下圖所示:
  • 結構、衰減與性能——單晶與多晶的本質透析
    當人們希望普及矽基太陽能電池的時候,還沒有出現專門的太陽能單晶矽生產設備,半導體晶圓生產太陽能電池的成本令人望而生畏,人們轉而使用澆鑄、鑄錠、定向凝固的方法生產晶體矽錠,這就是所謂「多晶矽片」的來源,雖然品質較差,但成本有了明顯下降。
  • 單晶perc電池片快速下調後,多晶危險了!
    我們把這兩個公式合在一起240÷275-240÷310=0.1元,這就意味著,單晶電池得益於更高的功率使得單瓦封裝成本比多晶電池平低0.1元。講到這裡相信大家也就能理解到:0.9元的多晶電池和1元的單晶Perc電池片在組件環節是等價的。
  • 鑄造單晶難點和成本分析
    聲明:鑄造單晶各項數據,小編也是道聽途說,不一定對,您若有不同觀點,歡迎文後留言。由於矽片價格越來越低,導致矽片成本佔系統的成本份額也越來越低,因此,電池效率的高低顯得愈發重要。因此,最近兩年多來,單晶矽片攻城略地,多晶矽片節節敗退,潰不成軍。
  • 友達領軍突破臺灣缺單晶的重圍 太陽能單晶長晶近期啟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市場傳出,友達旗下太陽能材料廠晶材近期將啟動其單晶太陽能長晶,市場預估其年產能約達200百萬瓦(MWp)將陸續投產運行,也將是全臺灣最大的單晶廠,首期單晶矽片以傳統P-Type為主,未來高效率的N-Type被視為是友達重點發展之一,友達成了領導臺系太陽能產業突破「缺單晶」重圍的先鋒,未來更被視為是臺灣單晶太陽能重要代表廠之一。
  • 光伏組件選型:單晶、多晶的可靠性與經濟性比較分析
    如圖中紅色邊框標示,單晶和多晶的差別主要在於原材料的製備方面,單晶是直拉提升法,多晶是鑄錠方法,後端製造工藝只有一些細微差別。               對多晶而言,晶體結構的缺陷導致在電池環節的碎片率一般大於2%,並且矽片切割工藝的改進難度很大,因為它沒法用金剛線切割,只能用傳統的砂線來切,成本上基本沒有多大的下降空間。       電學性能差異       圖3是單多晶的少子壽命對比。藍色代表少子壽命較高的區域,紅色代表少子壽命較低的區域。很明顯,單晶的少子壽命是明顯高於多晶的。
  • 「特寫」告別「單多晶之爭」,多晶光伏企業擠進單晶賽道
    單晶、多晶是晶矽太陽能的兩種技術路線。若把單晶比作一塊完整的石頭,那多晶就是由碎石子拼砌而成的石頭。由於不同的物理性質,單晶的光電轉換效率高於多晶,但多晶因成本相對較低,成為主流。據PV InfoLink預計,2019年單晶矽片產出及市場佔比將首次高於多晶,多晶市佔率將由2018年的55%降至46%,單晶則由45%上升至64%。「單多晶之爭」將成為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高效單晶內部的技術競爭。昔日的多晶企業期望藉助鑄錠單晶,與傳統直拉單晶陣營正式一搏。一般而言,多晶常以鑄錠技術生產,單晶多以以直拉技術生產。
  • 多晶黑矽、N型單晶雙面及P型單晶PERC技術優劣分析對比
    N型單晶雙面電池正背面均印刷Ag柵線且圖形相近,因此N型單晶雙面電池結構均有對稱性,電池在絲網燒結印刷後不產生翹曲。此外,N型單晶雙面電池的工藝流程中無雷射等損傷,保持完整晶體結構。綜合以上因素,N型單晶雙面電池破片率更低。由於N型單晶雙面電池正背面均印刷銀漿,因此該款銀漿的耗量高於P型單多晶電池。在產能方面,N型電池與P型電池的相比還有差距。
  • 太陽能電池板單晶好還是多晶好,都有什麼特點_太陽能板單晶和多晶...
    >    前言   大家都知道太陽能電池板分為單晶、多晶和非晶矽,現在大多數太陽能電池板主要以單晶和多晶為材料。那麼太陽能電池板是單晶好呢還是多晶好?這對於外行人士來說,確實是個難題。小編現在幫大家把太陽能電池板單晶好還是多晶好的知識整理了一下,現在咱們來看看它們都有什麼特點。
  • 單晶VS多晶對比:單晶穩步提升市場份額
    然而,單晶比多晶畢竟擁有更多的技術進步空間,且技術進步速度不斷加快,導致單晶逐步在低端市場擴大應用,特別是隨著單晶產能的提升和矽片價格的持續下降,來自發電端投資回報意識的提升降低了盲目搶裝,單晶組件最近幾年在國內開始持續擴大裝機量,並以發電端實實在在的對比優勢逐步呈現,使得國內外光伏主流企業和投資商開始注意到單晶矽片相比多晶矽片具有更高的性價比,單晶代表著未來的趨勢,這種認可度2015年以來開始呈現爆發之勢
  • 【分析】黑矽技術是多晶針對單晶的大殺器?
    1、引言  多晶電池效率的提升受制於表面反射率的降低。常規多晶主要採用酸制絨,形成蠕蟲狀的坑洞;而單晶採用鹼制絨,形成金字塔結構的絨面。相比單晶電池,常規多晶電池的表面反射率高3%~5%(絕對值)。降低表面反射率是提高多晶電池效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