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晶效率 多晶成本 166mm鑄錠單晶功率達440W

2020-12-06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單晶效率 多晶成本 166mm鑄錠單晶功率達440W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技術集成高級總監王栩生博士在第三屆阿特斯三八光伏技術論壇上,關於《從度電成本LCOE角度看鑄錠單晶》主題演講內容。

(來源:微信公眾號「摩爾光伏」ID:molepv)

王栩生博士在他的演講報告中指出:從度電成本LCOE的角度去評價光伏發電產品,比單純看組件功率更為合適光伏終端客戶。阿特斯多晶P5產品經過量產實踐,相比單晶PERC有著更好的度電成本LCOE優勢。

多年來,阿特斯一直走在多晶量產技術的最前沿。從MCCE溼法黑矽、DWS金剛線切片到P4多晶PERC、多晶P5,阿特斯在這些技術的導入上做出了巨大努力,公司始終秉持把性價比最高的產品帶給客戶。

過去的一年,阿特斯多晶P5電池技術創造出了一系列世界紀錄。

2019年5月,阿特斯高效P5多晶太陽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2.28%,創造了新的大面積多晶電池效率世界紀錄。僅僅在5個月之後,阿特斯又把效率提升到了22.80%,再次刷新世界紀錄。不久前,阿特斯又利用P5技術做了N型鑄錠,在電池端採用TOPCon路線,使得電池效率達到23.81%,9個月內第三次創造多晶太陽電池轉換效率世界紀錄,該結果獲得了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的測試認證。阿特斯新紀錄的誕生再次向全球客戶證明,無論是P型多晶矽還是N型多晶矽,其效率都可以比肩單晶矽。

而阿特斯利用屢破世界紀錄的P5技術再疊加上166大尺寸,就形成了最富市場競爭力的阿特斯多晶雙面霹靂波BiHiKu和多晶霹靂波HiKu組件,產品功率達到440瓦。

王栩生博士在他的報告中同時展示了阿特斯多晶P5組件的戶外發電量數據。

技術人員通過在阿特斯蘇州工廠屋頂上建設的小型電站來精確跟蹤不同組件的實際發電量表現。發電數據顯示,安裝阿特斯P5組件陣列的整體發電量要比單晶PERC陣列高0.9%,主要原因是阿特斯多晶P5組件有著更好的弱光表現。

此外,王栩生博士在報告中還給出阿特斯P5組件度電成本LCOE的評估結果。

阿特斯模擬了兩座分別位於美國洛杉磯和澳洲新南威爾斯的電站。組件端分別選用440瓦單晶PERC組件和430瓦多晶P5組件。結果顯示:安裝了阿特斯多晶P5組件的兩座電站分別有0.2%和0.4%的發電增益。系統造價上(包括組件和BOS),阿特斯多晶P5組件相比單晶PERC,分別有0.6%和0.3%的優勢。由此測算出度電成本,在洛杉磯,單晶PERC度電成本是44.8$/MWh,阿特斯多晶P5度電成本是44.6$/MWh,阿特斯多晶P5有0.5%的優勢。在新南威爾斯,單晶PERC度電成本是47.4$/MWh,阿特斯多晶P5是47.2$/MWh,阿特斯多晶P5相較單晶PERC仍然有0.5%的優勢。這樣的度電成本LCOE優勢也支撐P5產品有更好的售價溢價。


郵箱:chenchen#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鑄錠多晶與單晶成本核算對比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一、多晶矽片的使命國內最早使用鑄錠爐生產矽片的企業是英利,不是賽維。英利早在90年代末就購買了3臺GT鑄錠爐生產多晶矽片。由於鑄錠爐對矽料質量要求低,單晶的鍋底料、頭尾料,矽料企業生產的不能用於拉單晶的矽料,都可以用於生產多晶矽片,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太陽能級多晶矽不足的問題。
  • 多晶的成本+單晶的效率,阿特斯是這樣做到的
    從鑄錠設備、工藝到下遊技術集成,阿特斯都開發了一整套的先進技術系列。目前,阿特斯研發的高效P5多晶太陽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2.80%,打破了由其自身保持的大面積多晶電池效率世界紀錄,並且得到了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的測試認證。阿特斯首席技術官邢國強博士表示,P5的目標是以多晶的成本,達到單晶的效率。
  • 166mm的大尺寸直拉單晶矽片 真有那麼容易實現嗎?
    比如最近光伏業內盛傳的「166矽片」事情,不少人就認為鑄錠單晶因為效率做不過直拉單晶,是簡單粗暴的「比大小」,不屑一顧。更有甚者,一篇《大尺寸矽片,單晶更容易實現!》的文章,博得很多人眼球,以為166mm矽片只是鑄錠技術的垂死掙扎。即便成功,也止於為直拉單晶技術發展做嫁衣,鑄錠單晶166mm矽片終將是曇花一現,競爭不過直拉單晶。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166大尺寸多晶黑矽PERC組件(60片)將達到330瓦
    一、鑄錠無路可退,2019或將絕地反擊據光伏新聞所知,目前國內大部分鑄錠企業都在虧損現金,做得好的鑄錠企業如盛達光伏等由於技術領先、電費便宜、矽料便宜等因素,勉強做到不虧現金,而其餘的大部分鑄錠企業在不考慮廠房和設備折舊、財務成本的前提下,都在虧損現金,因此鑄錠企業已經無路可退。
  • 鑄造單晶難點和成本分析
    聲明:鑄造單晶各項數據,小編也是道聽途說,不一定對,您若有不同觀點,歡迎文後留言。由於矽片價格越來越低,導致矽片成本佔系統的成本份額也越來越低,因此,電池效率的高低顯得愈發重要。因此,最近兩年多來,單晶矽片攻城略地,多晶矽片節節敗退,潰不成軍。
  • 太陽能矽材料類單晶鑄錠現狀和發展趨勢
    索比光伏網訊:控制型類單晶或全單晶鑄錠:需引入籽晶,通過控制籽晶熔化、界面形狀(平)、溫度梯度(縱向)、位錯密度(成核方向,溫梯)、濃度分布等。實現全單晶或類單晶生產。大體可採用現有鑄錠爐改型,或重新設計修正型Bridgman或修正型VGF(VerticalGradientFreeze-VGF)方法。這些技術已成功用於光學晶體生長和半導體晶體生長。
  • 「特寫」告別「單多晶之爭」,多晶光伏企業擠進單晶賽道
    單晶、多晶是晶矽太陽能的兩種技術路線。若把單晶比作一塊完整的石頭,那多晶就是由碎石子拼砌而成的石頭。由於不同的物理性質,單晶的光電轉換效率高於多晶,但多晶因成本相對較低,成為主流。據PV InfoLink預計,2019年單晶矽片產出及市場佔比將首次高於多晶,多晶市佔率將由2018年的55%降至46%,單晶則由45%上升至64%。「單多晶之爭」將成為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高效單晶內部的技術競爭。昔日的多晶企業期望藉助鑄錠單晶,與傳統直拉單晶陣營正式一搏。一般而言,多晶常以鑄錠技術生產,單晶多以以直拉技術生產。
  • 通威單晶PERC電池價格堅挺,多晶電池降價5分錢
    單晶PERC電池維持上月4月18日報價156.75mm:0.78元/瓦,158.75mm, 166mm 報價:0.80元/瓦;多晶電池降5分錢,達到0.50元/瓦。取消了多晶電池黑矽157和鑄錠單晶的報價。一般情況下,矽片降價0.15元/片,電池片端會下降0.02元/瓦。
  • 光伏組件選型:單晶、多晶的可靠性與經濟性比較分析
    如圖中紅色邊框標示,單晶和多晶的差別主要在於原材料的製備方面,單晶是直拉提升法,多晶是鑄錠方法,後端製造工藝只有一些細微差別。               矽片性質的差異性是決定單晶和多晶系統性能差異的關鍵。左圖是單晶矽片,是一種完整的晶格排列;右圖是多晶矽片,它是多個微小的單晶的組合,中間有大量的晶界,包含了很多的缺陷,它實際上是一個少子複合中心,因此降低了多晶電池的轉換效率。另一方面,單晶矽片的位錯密度和金屬雜質比多晶矽片小得多,各種因素綜合作用使得單晶的少子壽命比多晶高出數十倍,從而表現出轉換效率優勢。
  • 從結構、衰減、性能透析單晶與多晶本質
    當人們希望普及矽基太陽能電池的時候,還沒有出現專門的太陽能單晶矽生產設備,半導體晶圓生產太陽能電池的成本令人望而生畏,人們轉而使用澆鑄、鑄錠、定向凝固的方法生產晶體矽錠,這就是所謂「多晶矽片」的來源,雖然品質較差,但成本有了明顯下降。
  • 單晶vs多晶,長期博弈首現拐點!
    單晶vs多晶,長期博弈首現拐點!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單晶產品的佔比已從不足20%,一路飆升至目前的46%,並且近期增勢不減,大有「取代」多晶「霸主」地位之勢。單晶,效率高、成本高;多晶,效率低、成本低。
  • 結構、衰減與性能——單晶與多晶的本質透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多晶的本質是一種有瑕疵的單晶歷史上最早用於生產太陽能電池的矽片並不像今日使用專門的設備生產的單晶矽片或者多晶矽片,而是使用半導體晶圓的邊角餘料或者殘次品,價格相當昂貴。隨著半導體晶圓的合格率逐漸提高,市場可供應的殘次品晶圓越來越少。
  • 從成本角度,單晶將壓倒多晶!
    從成本角度,單晶將壓倒多晶!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本文通過對光伏產業各環節成本的分析,認為目前:多晶矽片、多晶組件的售價很難覆蓋產品的含稅成本,盈利性差;單晶矽片、單晶組件是目前盈利較好的環節,還有較大的下降空間。
  • 單晶PERC166與158.75終同價!通威太陽能電池片近一年價格走勢分析
    2月25日,通威太陽能發布最新2020年3月電池片定價公告,公告顯示,3月份多晶電池(金剛線157)定價上漲,由0.64元/W調整為0.65元/W;多晶電池(黑矽)價格上漲,由0.69元/W調整為0.7元/W;單晶PERC(單/雙面166)價格下調,由1.02元/W下降為1元/W;單晶電池(單/雙面156.75
  • 單晶perc電池片快速下調後,多晶危險了!
    影響2:最受傷的將會是多晶電池同等品質的組件單位面積的封裝成本是差不多的,以常60版型組件為例,其封裝材料、製造費用、包裝運輸含稅費用約為240元/塊,當前使用多晶電池片封裝功率為275瓦,單瓦攤銷的封裝成本為240÷275=0.873元;使用單晶電池片的封裝功率為310瓦,單瓦攤銷的封裝成本為240÷310=0.77元。
  • 單晶與多晶,誰的度電成本LCOE更低?
    太陽能電站系統中,組件是決定發電多少的最關鍵器件,也是成本的主要部分。所以組件的選擇是關鍵。基於不同的矽片,組件可分為單晶和多晶。同樣的版型,通常單晶組件的功率比多晶會高10-15瓦,市場價格也高。那麼同樣的一個項目,單晶和多晶哪類組件LCOE更低呢?
  • 單晶VS多晶對比:單晶穩步提升市場份額
    因此,兩種材料的生產工藝與結構決定了單晶具有以下優勢:1) 單晶矽比多晶矽材料具有更低的晶格缺陷。2) 單晶矽片比多晶矽片有更高的機械強度,更低的碎片率。3) 單晶矽電池比多晶矽電池的少子壽命和轉換效率更高,效率提升空間更大;4) 單晶矽組件更高的集約性,更適用於屋頂等有限安裝面積的分布式小型電站。
  • 光伏組件轉換效率及輸出功率對電站BOS成本的影響
    組件效率提升降低BOS成本高效組件降低BOS成本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單晶組件及單晶PERC組件自2015年以來市場份額的快速提升就在於對BOS成本節省及其在組件發電性能方面的優勢。高效組件對BOS成本降低的基本原理在於使用高效組件使每個支架上的組件總功率提高,這樣同樣容量的電站所用到的:A. 支架B.
  • 單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已達21.9%
    在各界研究團隊的努力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已經超越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太陽能電池,但它們仍有不耐水汽、高溫與紫外光等難題,離大規模商業化還有一段距離,最近沙烏地阿拉伯科學家或許已找出解決辦法,他們研發出耐用、且轉換效率達21.9%的單晶鈣鈦礦電池。
  • 光伏單多晶爭奪戰白熱化 國內流行單晶海外偏愛多晶
    光伏行業歷來有單多晶兩種技術路線的爭奪,這也成為各大光伏巨頭競逐市場份額、比拼技術高下的主戰場。在日前舉行的SNEC光伏展期間,多家傳統多晶龍頭企業的高層紛紛向記者透露增加單晶產品線或研發單晶新技術的動向。不過,對領跑者計劃偏向單晶這點,他們也頗有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