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往開來——單晶技術引領光伏行業新時代

2020-11-22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摘要

光伏行業在我國屬朝陽行業,存在較高技術壁壘。隨著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政策對行業發展的積極引導,我國光伏行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迅速擴張。本文將對光伏發電原理、全行業產業鏈構成、行業技術路線、以及近年來行業發展情況等方面進行簡要介紹。由於光伏行業的發展受行業政策影響較大,本文將對近年來重要行業政策進行梳理,介紹國家如何通過政策對行業發展進行引導及幹預。此外,為實現光伏發電的「平價上網」,近年來全行業參與者的成本控制能力面臨嚴峻挑戰。本文將介紹光伏行業產業鏈各環節的成本構成,對相關產品的價格進行分析,並對不同技術路線下相關產品的價差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本文將在一定的假設前提下,通過簡單的模型測算,判斷在目前市場環境下,何種技術路線更具優勢。最後,本文例舉了在產業鏈各環節中,市場參與者所應用的最新的降本增效手段。

一、概況

1.光伏發電原理及產業鏈介紹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產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當光線照射太陽能電池表面時,一部分光子被矽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傳遞給矽原子,使電子發生越遷,成為自由電子在P-N結兩側集聚形成電位差,當外部接通電路時,在該電壓的作用下,將會有電流流過外部電路產生一定的輸出功率,此過程為光子能量轉變為電能的過程。

圖1光伏發電原理示意圖

資料來源:文獻檢索

光伏發電系統為利用光伏發電原理,將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後進行封裝保護,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方陣,使得方陣電壓達到系統輸入電壓的要求,再通過逆變器的作用,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輸送至電力變壓器,通過變壓器進行升壓將電腦能輸送到高壓電網。

圖2光伏發電系統示意圖

資料來源:文獻檢索

光伏行業產業鏈較長,且存在單晶及多晶兩大技術路線。隨著行業的發展及政策的引導,全產業鏈的綜合成本不斷下行,未來全球單晶相關產品市場份額將快速上升,並完成對多晶技術路線的替代。

光伏行業產業鏈相對較長,其中主要由矽料、矽棒及矽錠製造、電池片及組件製造、電站開發運營等基本環節構成。如下圖所示,光伏行業產業鏈自上遊中段開始出現單晶拉棒、多晶鑄錠的兩大技術路線,以及向下遊衍生的光伏產品,最終單晶矽棒及多晶矽錠均經過加工製造成為光伏電池組件。

圖3光伏行業產業鏈示意圖


資料來源:文獻檢索

光伏行業發展至今,「單多晶之爭」是伴隨行業發展的一大重要話題,兩大產品線的綜合成本和發電效率直接影響著相關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從而影響相關企業的發展。目前看,單晶技術路線製造的光伏電池組件,具有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但以單晶為原材料的各類光伏產品價格較高。

從全球市場份額來看,2017年全球單晶產品市場份額僅為28%,但2018年快速攀升至46%。根據PV Info Link的預測,2019年全年全球單晶產品市場份額將達到62%,市場佔有率將首次超越多晶產品。2023年,全球單晶產品市場佔有率將接近90%,多晶產品面臨被完全替代的風險。

從國內市場份額來看,2018年全國單晶矽市場份額為45%,根據中國光伏業協會預測,2019年全年全國單晶矽片市場份額將超過50%。隨著異質結HJT電池、N型PERT電池的應用推廣,N型單晶矽片的市場份額也將逐年提高。而多晶矽片的市場份額未來將逐步下降。鑄錠單晶技術在2018年有了技術突破,由於其轉化率更接近單晶技術,且成本方面較傳統多晶有一定優勢,其市場份額有望增加,中國光伏業協會在統計中將鑄錠單晶矽片合併在了多晶矽片中。但即使鑄錠單晶會在短期內助力多晶市場的發展,從長遠來看,2025年我國單晶矽電池市場佔有率將超過70%,仍大幅超過多晶電池的市佔率。考慮到該統計中多晶矽片包含鑄錠單晶產品,因此在2025年我國多晶矽片實際市場佔有率將遠低於30%,國內市場亦將完成單晶對多晶的替代。

綜上,隨著光伏行業發展的日趨成熟以及行業政策的積極引導,產業鏈綜合成本快速下行,單晶產品技術路線優勢逐漸顯現。光伏行業中單晶產品的市場份額大幅提升,並將迅速完成對多晶的替代。未來單晶相關產品將成為光伏發電行業的主流。

圖4 2017-2023年全球單晶產品市場佔比預測

數據來源:PV Info Link

圖5 2018-2025年全國單晶產品市場佔比預測

數據來源:中國光伏業協會

2.技術路線介紹

光伏行業對技術進步依賴程度較高,不斷降低生產成本及增加光電轉換效率是行業內參與者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目前產業鏈各環節參與者均在積極嘗試各種手段實現降本增效。

上遊方面,在拉棒環節中,目前主要應用的技術為改良西門子法,該方法可在拉棒環節提高單爐投料量和拉晶效率,從而降低拉棒成本;在切片環節中,目前主要通過金剛線切割技術代替砂漿切割進行矽片製造,以減少損耗、減薄矽片來提高出片率,從而降低切片成本。此外,在薄片化的基礎上,業內參與者仍在不斷嘗試通過增加矽片尺寸以實現效率的提升,從而攤薄成本。

中遊方面,在電池片環節,太陽能電池片的生產過程是將矽片生產成能夠實現光電轉換的太陽能電池片的過程,該生產過程對光伏下遊應用端產品的性能、成本等關鍵指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電池片的光電轉換效率也成為了體現晶體矽太陽能發電系統技術水平的關鍵指標。目前我國太陽能電池技術路線逐步由BSF鋁背場工藝向P型高效(PERC、黑矽技術)和N型高效(PERT、HIT及IBC技術等)轉移,從而實現轉換效率的提升。如下表所示,各類電池片轉換效率逐年增長,且單晶路徑電池轉換效率明顯高於多晶路徑電池轉換效率;在組件環節,組件的CTM值越高表示組件封裝功率損失的程度越小。採用陷光玻璃、半片及疊片技術,多主柵(MBB)技術、反光焊帶等封裝技術,均可提升CTM值,甚至超過100%。

註:

具有本徵非晶層的異質結(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在電池片裡同時存在晶體和非晶體級別的矽,非晶矽的出現能更好地實現鈍化效果。

發射極鈍化和全背面擴散(Passivated emitter rear totally-diffused)——PERC技術的改進型,在形成鈍化層基礎上進行全面的擴散,加強鈍化層效果。

改良西門子法其原理是在1100℃左右的高純矽芯上用高純氫還原高純三氯氫矽,生成多晶矽沉積在矽芯上。改良西門子工藝是在傳統的西門子工藝的基礎上,同時具備節能、降耗、回收利用生產過程中伴隨產生的大量H2、HCI、SiCI4等副產物以及大量副產熱能的配套工藝。

鋁背場電池(Aluminium back surface field)——為改善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在P-N結製備完成後,在矽片的背光面沉積一層鋁膜,製備P+層,稱為鋁背場電池。

發射極鈍化和背面接觸(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ontact)——利用特殊材料在電池片背面形成鈍化層作為背反射器,增加長波光的吸收,同時增大P-N極間的電勢差,降低電子複合,提高效率。

交指式背接觸(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把正負電極都置於電池背面,減少置於正面的電極反射一部分入射光帶來的陰影損失。

CTM值(Cell To Module)為衡量電池封裝成為組件過程中的功率損失,即用組件額定功率與電池片功率總和的比值來表示。


表1 2018-2025年各類電池轉換效率變化趨勢及預測(單位:%)

資料來源:中國光伏業協會

下遊方面,電站建設成本的降低不僅依賴於光伏產品成本的下降,也受非技術成本(如土地成本、電網接入成本等)和融資成本的影響,在光伏行業產品端不斷進行降本增效的同時,行業參與者亦不斷嘗試通過其他手段降低電站建設的綜合成本,但組件、矽片價格的變動,仍是影響成本的最大因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光伏行業:一毛錢一度電,血淚交織的行業,多少英雄折戟沉沙?
    一、光伏行業概況1.全球光伏行業概況隨著度電成本的下降及平價時代的到來,長期來看全球光伏市場空間廣闊。光伏作為可再生能源,其滲透率提高是大勢所趨。2.光伏行業龍頭公司(1)隆基股份——全球光伏製造王者耕耘單晶塑造核心競爭力,布局下遊打開增量空間。隆基股份依靠團隊、技術、品牌塑造核心競爭力,把握光伏產業鏈最具價值的矽片環節,並向下遊市場拓展。
  • 光伏行業深度報告:2020是N型元年,新一輪技術革命在這裡開始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國家能源局關於 2020 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2020 年度新建光伏發電項目補貼預算總額度為 15 億元,同比 2019 年下降 50%,其中補貼競價項目(包括集中式光伏電站和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補貼總額為 10 億元。預計 2021 年, 國內光伏行業將徹底告別補貼,完成化石能源革命周期第一步,走入平價時代。
  • 光伏行業投資策略:風起於青萍之末,光伏成於技術變革之間
    統籌光伏發電的布 局與市場消納,集中式與分布式並舉開展光伏發電建設,實施光伏發電「領跑者」 計劃,採用市場競爭方式配臵項目,加快推動光伏發電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光伏 產業已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預計到 2030 年風能、太陽能要達到 12 億 千瓦以上,預計 2020 年底能夠達到 4.6 個億千瓦,每年增量空間廣闊。光伏已進入平價時代,未來 LCOE 有望持續下降。
  • 光伏產品競爭回歸到技術 補貼不到位仍是行業最大軟肋
    發表於:2016-01-05 13:54:51     作者:劉繼茂來源:晶福源2015年光伏行業熱點回顧相比於2013-2014年的價格大戰,2015年光伏行業價格是穩中有降,但不再是重點關注的話題,在國家政策指引下,光伏逆市上揚,行業持續回暖。
  • 天合光能發布500W+全新超高功率組件,樹立光伏5.0時代時代新標杆
    中國常州2020年2月27日 /美通社/ -- 2月27日,全球領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合光能」或「公司」)舉行新品全球線上發布會,公司最新研發的至尊系列超高功率組件(以下簡稱「至尊系列」)正式亮相。
  • 天合光能發布全新500W+超高功率組件,樹立光伏5.0時代新標杆
    至尊系列基於210mm大尺寸矽片、PERC單晶電池,採用創新版型設計,功率可突破500W,效率高達21%,引領行業正式邁入光伏5.0新時代。至尊系列包含雙面雙玻、背板兩款組件。天合光能研發團隊以公司優勢的多主柵技術為基礎,創新推出了疊加三分片、無損切割、高密度封裝等先進技術的版型設計,進一步降低電阻損耗,顯著提升組件抗隱裂、抗熱斑性能,最大化空間利用,從而實現兼具高效率、高功率及高可靠性能的高發電量組件產品。
  • 「特寫」告別「單多晶之爭」,多晶光伏企業擠進單晶賽道
    記者|江帆編輯|張慧 楊悅2019年將成為單晶反超多晶的重要轉折年。在日前閉幕的SNEC第十三屆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大會暨展覽會(下稱SNEC)上,以協鑫、賽維為代表掀起的「鑄錠單晶熱」,成為新亮點。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在SNEC上表示,單晶矽片的布局在迅速擴大,預計今年其佔比很有可能超過多晶矽片。
  • PERC技術將成「領跑者」新擔當
    為確保新技術先進產能的穩定釋放,首次將「領跑者」基地分為兩大基地——光伏發電領跑技術基地和光伏發電前沿技術應用依託基地;同時,「領跑者」基地的技術標準和組件一年內衰減率也有了新的標準,其中,單多晶組件技術指標分別要達到17.8%和17%;一年內衰減率多晶不高於2.5%,單晶不高於3%。
  • 隆基股份:引領世界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龍頭
    隆基股份2014年單晶矽片產銷量就達到全球第一,成為全球最大的單晶矽光伏產品製造商,同年,該企業積極布局太陽能電池和電池組件生產。2019年,隆基股份已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光伏產品製造企業。這些成績的取得源於隆基股份擁有一流的創新團隊、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對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的精準把握,助力隆基股份成為引領世界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的龍頭。
  • 光伏單多晶爭奪戰白熱化 國內流行單晶海外偏愛多晶
    光伏行業歷來有單多晶兩種技術路線的爭奪,這也成為各大光伏巨頭競逐市場份額、比拼技術高下的主戰場。在日前舉行的SNEC光伏展期間,多家傳統多晶龍頭企業的高層紛紛向記者透露增加單晶產品線或研發單晶新技術的動向。不過,對領跑者計劃偏向單晶這點,他們也頗有微詞。
  • 單晶重回光伏矽晶電池市場主導地位?
    單晶重回光伏矽晶電池市場主導地位? 作者:Mrs楊 發布時間:2017-02-23   來源:全球光伏資訊 據工信部網站17日消息,在電子信息司指導下,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組織專家編制完成了
  • 光伏新時代,來自未來的發電技術
    光伏新時代,來自未來的發電技術最近南方幾個省份缺電,缺電的原因是煤電聯動,煤沒跟上。未來,徹底解決電力緊張的方式,是從土澳進口煤嗎?非也,是投資者們常年看不上的光伏。最近有消息稱,中國石化資本公司宣布投資入股常州百佳年代,布局光伏發電領域。
  • 光伏行業深度報告:回顧光伏行業變革,展望未來高效之路
    根據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 2020 年 2 月發布的《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19)》,預計 2020 年底大 尺寸矽片佔比有望達到 40%左右,2021 年有望取代 M2 成為主流尺寸。三、後 PERC 時代,TOPCon 還是 HJT?
  • 光伏行業深度報告:回顧光伏行業變革 展望未來高效之路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一、回顧光伏電池行業(一)光伏電池的基本原理光伏發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半導體的光生伏特效應(Photovoltaic Effect,PV),在太陽能電 池內部 PN 結上形成電位差,從而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因此光伏電池是決定光伏發電效率的核心器件。
  • 單晶PERC電池轉換效率突破24%!隆基再次創造世界紀錄
    其單晶雙面PERC電池經國家光伏質檢中心(CPVT)測試,正面轉換效率達到了24.06%,是商業化尺寸PERC電池效率首次突破24%,就此打破了行業此前認為的PERC電池24%的效率瓶頸,再次成為新世界紀錄的創造者。隆基率先實現PERC高效技術規模化的同時,也再次釋放出PERC技術的強大潛能。
  • 太陽能光伏一周熱點:多晶矽價格「跌跌不休」 漢能薄膜扭虧為盈
    單晶龍頭隆基股份向行業公開低衰減技術 光伏行業平價上網時代可期3月29日下午,隆基樂葉總裁李文學正式對外宣布,隆基願向行業公開其全球領先的單晶低衰減技術--LIR(光致再生)技術。一直以來,單晶的高效、高可靠、長期衰減低等優勢已得到認可。
  • 單晶光伏組件和多晶光伏組件有什麼不同?
    單晶光伏組件和多晶光伏組件有什麼不同?目前,光伏組件主要以單晶矽片和多晶矽片為主,那麼,該選擇單晶矽還是多晶矽呢?它們有什麼不同?1.外觀上從外觀上面看的話,單晶矽電池片的四個角呈現圓弧狀,表面沒有花紋。而多晶矽電池片的四個角呈現方角,表面有類似冰花一樣的花紋。
  • 電池轉換效率逼近天花板,光伏技術迭代路在何方?
    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目前光伏電池轉換率臨近天花板,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提高轉換效率仍將是光伏上下遊產業鏈的主攻方向。(文丨本報記者 蘇南 實習記者 董梓童)超高功率市場崛起回顧光伏行業發展趨勢,技術進步驅動轉換效率不斷提升。
  • 高效光伏驅動綠色發展 | 正泰PERC太陽能電池技術入選國家發改委...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發布的《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名單》公示期結束,正泰新能源「太陽能PERC+ P型單晶電池技術」入選,成為光伏行業少數入選的技術之一,代表了PERC太陽能電池量產的先進水平。12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率專家團隊赴正泰海寧工廠參觀調研PERC電池車間及實驗室,現場給予充分肯定。
  • 光伏設備行業深度報告:技術升級百花齊放,設備需求景氣延續
    而在後續新 一輪技術升級迭代的帶動下,設備需求成長性料將持續。組件環節:高效組件助力降本增效,組件端擴產進行時。 隨著海外需求逐步釋放,具備更強品牌和渠道能力的組件供應商競爭優勢更加 突出,半片、MBB 及高密度組件技術助力組件步入 4.0+時代。對高效產能的 追求引發了組件端新一輪的技改、擴建潮,有望帶動設備需求繼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