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晶龍頭隆基股份向行業公開低衰減技術 光伏行業平價上網時代可期
3月29日下午,隆基樂葉總裁李文學正式對外宣布,隆基願向行業公開其全球領先的單晶低衰減技術--LIR(光致再生)技術。
一直以來,單晶的高效、高可靠、長期衰減低等優勢已得到認可。但是P型單晶由於硼氧複合體的原因,頭2-3個月會出現光致衰減達到峰值,即初始光衰(LID)現象。儘管在之後的9-10個月內逐漸恢復,首年衰減與多晶組件相似,長期發電量具備優勢,但初始光衰現象並沒有讓單晶發電性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根據李文學介紹,此次宣布共享的LIR技術將完美解決P型單晶LID現象,由新南威爾斯大學與隆基樂葉合作進行了技術研究和該技術的產業化開發,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在此過程中,隆基樂葉持續不斷地組織大量研發資源研究降低組件初始衰減,研究LIR技術在不同特性矽片的表現、量產表現,目前已得出全球領先的單晶低衰減技術解決方案和設備方案。通過對於衰減的控制,幫助光伏電站在系統端累計提高1%左右的發電收益,對於投資收益率影響十分顯著。
業內認為,隆基股份通過技術攻堅,終於找到了產業化降低單晶初始光衰的有效途徑,找到了提升組件功率與降低初始光衰的完美結合點。為了促進行業發展,隆基願意向行業公開技術方案,和行業一起成長,幫助全球單晶產品解決初始光衰的問題。隆基正式公開共享也將給光伏行業帶來一股新風氣,通過更開放、更包容的姿態引領全球光伏產業升級,帶動全球光伏行業度電成本下降,更好的幫助光伏行業平價上網時代的到來。
漢能薄膜扭虧為盈 去年營收增長近六成
3月30日晚間,漢能薄膜發電發布了其2016年年度業績報告。
根據業績報告,去年,漢能薄膜營業收入達到44.83億港元,同比增長約59%;毛利增加至25.98億港元,年度增幅達到89%。而基於此,相較2015年,漢能薄膜實現年度扭虧為盈,淨利潤2.52億港元。
據了解,此次漢能薄膜之所以實現扭虧為盈,主要仰仗上遊裝備製造與下遊市場應用兩個主營板塊均獲增收,其中漢能薄膜依靠「經銷商體系」實現的去年全年戶用光伏系統銷售額同比增長340%,達到了12.35億港元。此外,公告顯示,公司2017年第一季度收到了兩筆合計為24.27億港元的應收帳款,現金流狀況得到改善。
近期多晶矽價格持續下探 跌幅近5%
本周國內多晶矽現貨繼續走跌,太陽能一級緻密料報價區間在12.8-13.3萬元/噸,均價13.17萬元/噸,周環比下滑4.77%。一級緻密料成交價區間在13.0-13.2萬元/噸,均價為13.08萬元/噸,周環比下滑4.46%。本周進口多晶矽主流報價13.00-17.15美元/千克,均價為15.46美元/千克,周環比降幅1.9%;156mm多晶矽晶圓報價0.57-0.64美元/片,均價為0.58美元/片,周環比降幅2.36%;156mm多晶矽電池片報價為0.77-1.19美元/片,均價0.872美元/片,周環比下跌3.0%;晶矽太陽能電池組件報價在0.30-0.41美元/瓦,均價0.343美元/瓦,周環比跌幅為0.58%。
本周價格繼續下探,下滑速度超過預期,一級緻密料主流報價在13.0-13.3萬元/噸,近期價格周環比跌幅逐漸增大,本周接近5%,成交較少,矽料企業不主動報價。目前多晶矽企業生產運營正常,但由於市場急轉直下,下遊籤單提貨速度慢,甚至出現悔單現象,部分多晶矽廠商庫存略微浮現,大約有一周左右存量。
下遊仍然堅守價格下跌的預期,採購欲望不強烈,希望通過減產停產等策略繼續壓低價格,但據了解,目前下遊矽料庫存僅夠用到月底,若下遊開工率無太大變化,且多晶矽企業能夠堅守,一周之後需求或將有起色,但若在市場混亂情況下,恐慌情緒導致惡性競爭,則多晶矽價格勢必一路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