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學]亨利定律的發明人

2020-11-26 搜狐網

  凡是不和溶劑起化學作用的氣體的溶解度,是由這種氣體在液面上的壓強來決定的,溶解度和氣體的分壓成正比。例如,氫、氧、氮、甲烷等在水中的溶解度就是這樣的。因為這種現象是由一位姓亨利的人發現的,所以在化學書上稱之為亨利定律。這是學過一點化學的人都知道的。至於這位亨利先生是一位什麼人,知道的人就不很多了。

  亨利顯然是一個姓,英文寫成Henry,法文寫成Henri。亨利既是姓,也可以是名。例如,化學史上有名的亨利•卡文迪許,英文原名就是Henry Cavendish;法國著名的無機化學家亨利•莫瓦桑,法文原名就是Henri Moissan。至于姓亨利的人,就很多很多了。如果我們翻一翻巖波的日文《西洋人名辭典》,可以看到有好幾十位姓亨利(Henry或Henri)的著名人物。

  在化學史上,姓亨利的人實際上也不少。發明亨利定律的亨利,是一位英國人。他們祖孫三代都是醫師兼有名的化學家。發明亨利定律的亨利的名字是威廉•亨利(Wiiiiam  Henry),他的父親名託馬斯•亨利( Thomas Henry),他的兒子名威廉•查爾斯•亨利(William Charles Henry)。他們三代是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的著名學者。

  亨利定律是在1802年,由威廉•亨利在英國皇家學會上宣讀的一篇論文裡,加以詳細說明的。從此以後,這個定律就被命名為亨利定律了。

  威廉•亨利於1774年12月12日出生在英國的曼徹斯特市。曼徹斯特市是英國很早就有名的紡織業中心。從十三世紀開始,英國在這裡的紡織業就發展起來了。因為紡織工業的發展,所以引起了化學在這裡的發達.附帶說一下,漂白粉就是託馬斯•亨利開始利用的。

  威廉•亨利在1795年進愛丁堡大學,一年之後。因為他父親醫務工作上需要助手,他離開了大學,在家裡做實醫師。到1805年他又回到愛丁堡大學,繼續學業。1807年化完成了醫學博士學位。他當時的研究課題是關於尿酸的。後來,他主要是個泌尿科醫生。同時發表了不少關於泌尿疾病的論文。可是,他一直沒有放棄化學方面的實驗工作。

  傑出的化學家約翰•道爾頓(John Dalton,1766—1844)是威廉•亨利同時代的人。他們兩人是很好的朋友,當然,道爾頓在化學上的貢獻比亨利要大得多。大家都知道,道爾頓的原子論是近代化學的基礎。據寫亨利傳的人說,亨利沒有道爾頓那樣的勇氣,沒有敢用原子論來解釋許多現象。事實上,他在好多方面幫助了道爾頓。他在實驗技術上,實際超過道爾頓。例如,斯科特(E.L.Scott)在1968年寫過一篇文章,說明道爾頓的原子論是受到亨利的啟發的。文章的題目是《道爾頓和威廉•亨利》,刊載在《約翰•道永頓和科學的進程》(John Dalton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一書裡,另外也有類似的文章,載在著名的科學史雜誌Isis 1956年號上。他們兩人都是曼徹斯特從事化學研究的科學家,都是早期曼徹斯特文學和哲學學會的會員,所以他們過從甚蜜,相互學習,在原子學說的建立上起了重要作用。

  亨利在1804年曾經說過:「每一種氣體對於另一種氣體來說,等於是一種真空。」他的這句話當時曾經引起一些科學家的反對。道爾頓用實驗證明了亨利的意見是正確的;同時也由此為道爾頓的分壓定律,建立了可靠的基礎。他在1805年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關於氣體烷烴的混合物的分析,他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幫助了道爾頓原子學說的迅速推廣。

  從1809年起,亨利利用他的分析技術,證明氨裡面並不含有氧,這就推翻了當時戴維(H. Davy)的錯誤見解,認為氨裡含有氧元素。1824年亨利利用了他的實驗技術,證明了蓋•呂薩克定律的正確性;同時他又用實驗證明了氮有好幾種氧化物。從1824年亨利發表最後一篇論文以後,因為身體日漸衰弱,他不能再從事化學研究了。可是,後來亨利還對於殺菌問題作了一些實驗,可惜他的工作並沒有受到當時人們的注意。一直到幾十年後,巴斯德證明了病菌可以通過加熱被消毒,從而成為醫學上極重要的發明。實際上,亨利是最早發明消毒方法的人,可是被人們忽視了。

  威廉•亨利除了發表過一些論文外,還編著過兩部書。第一部書名《化學三部曲》(An Epitome of Chemistry in Three Parts),初版於1801年,先後經過四版之多。第二部書名是《實驗化學綱要》(TheElements of ExperimentaI Chemistry),初版於1802年,前後修訂達十一版,到1830年才停止再版。這可以說是19世紀初期,風行於英美的一部化學實驗書。

  亨利晚年因為嚴重的頭痛和失眠,幾乎無法工作,於1836年9月2日離開人世,終年62歲。

 

 

  來源:慧師網

(責任編輯:汪春)

相關焦點

  • 摩爾定律延壽數十年 FinFET電晶體發明人胡正明獲IEEE榮譽獎章
    日前IEEE電子電器工程師協會宣布,FinFET電晶體發明人胡正明(Chenming Hu)獲得了2020年的IEEE 榮譽獎章,這是IEEE協會的最高獎勵,這一技術使得摩爾定律延壽了數十年。自從1965年,Intel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提出「摩爾定律」以來,半導體工藝一直按照這個規律發展,2年提升一倍的電晶體密度。不過摩爾定律原本應該終結了,因為按照之類的發展,傳統矽基半導體工藝製造難度越來越大,特別是在28nm工藝之後。
  • Scratch趣味編程與物理8—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趣味Scratch青少兒編程開啟一個新的篇章模塊:Scratch趣味編程與物理,目的是讓大家在學習編程的同時,能融入趣味物理學現象,編程的同時學習物理知識
  • 【趣味實驗】10個最經典化學趣味實驗,讓學生一秒愛上化學!
    如何讓你的學生愛上化學,是許多化學老師感到頭疼的一個問題,下面選擇了幾個適合在課堂上做的化學趣味實驗,來幫助各位老師讓學生愛上化學!!! 以下實驗請在化學老師的指導下進行。
  • 數學坐標系的發明人-數學家迪卡爾
    坐標系的發明人-數學家笛卡爾法國哲學家,數學家和科學家勒內·笛卡爾(René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1596年3月31日生於法國安德爾-羅亞爾省的圖賴訥(現笛卡爾,因笛卡爾得名),1650年2月11日逝於瑞典斯德哥爾摩
  • 離子液體:活度係數、亨利常數、氣體溶解度、氣液平衡VLE
    亨利定律常數反映了氣體在溶劑中的溶解度,其中一種定義是:式中,Hi是化合物i在氣相中的分壓與其在液相中的摩爾分數之間的比率,γi∞是化合物在無限稀釋條件下的活度係數,PiS是純化合物i的飽和蒸汽壓。如果知道該係數,我們就可以用熟悉的Antoine和Wagner方程,來計算臨界溫度Tc以下的蒸汽壓係數。在Tc以上,可以外推假設蒸汽壓。
  • 亨利·盧梭的繪畫在西方現代藝術史具有怎樣的意義?
    亨利·盧梭在20世紀的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地位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人們面對他的繪畫作品只是限於「天真」、「稚拙」的理解。但是不斷尋找藝術生存之路的藝術家們無論如何不能相信一個晚年開始作畫,從未進過任何專業藝術學校,完全屬於自學成才的人,以天真的風格掀開了藝術史嶄新的一頁——現代藝術篇章。
  • 萬眾期待的《化學秀》重磅登場,超多趣味實驗盡在劇場
    、轉動慣量、相對定律等物理原理都被用一個個精心打磨後有趣又有效的物理實驗所展現。 作為一部趣味科普劇,《化學秀》的舞臺上不僅有熟悉的化學器材、化學試劑,還有擁有豐富的專業化學知識的WHY博士和將被趣味演繹的化學實驗!
  • 【趣味實驗】那些有趣的化學實驗
    原標題:【趣味實驗】那些有趣的化學實驗 > 有趣的化學實驗,看完了以後會不會愛上化學呢! 10.死烏賊+鈉(鹽啦,看瓶子也知道) 大哥,我讀書少你表騙我,這是化學麼
  • 羅伯特 · 波義耳:把化學確立為科學,提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發現的「定律」
    1666年,波義耳發表了《流體靜力學佯謬》一文,有力地駁斥了那種輕的流體不能對重的流體施加壓力的傳統偏見,得出了氣體的體積與壓強成反比的關係,這正就是波義耳氣體定律的最初發表形式,它為分子運動論的發展開闢了道路。藉助空氣泵實驗,波義耳提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發現的「定律」——「波義耳定律」。
  • 必考,化學中的三大守恆定律
    不知道同學們在學習理科的過程中,是否經常會覺得物理和化學的知識有部分相通呢?或者熟悉的定理定律,在另一科目上也能找到類似的呢?物理和化學都是探索自然的學科,各種各樣的定理和規律都來自於前人對於自然的歸納總結。
  • 化學與雞蛋——趣味小實驗雞蛋篇,真滴有趣
    高中化學趣味小實驗 化學實驗裡充滿著無窮的趣味,對於高中生來說,做一些化學實驗也是提高成績的一個好方法。下面是化學君收集整理的高中化學趣味小實驗以供大家學習~ 用雞蛋做的趣味實驗 趣味實驗一:雞蛋入瓶 將雞蛋浸在10%的醋酸中,待雞蛋殼變軟後,將蛋取出,找一個瓶口略比雞蛋小的廣口瓶,往廣口瓶中投入一燃著的酒精棉球,火焰熄滅後,迅速將雞蛋的小頭對準瓶口
  • 中考化學考點-驗證質量守恆定律
    驗證質量守恆定律【知識拓展】1.實驗誤差分析若存在誤差,可能原因有:(1)有氣體物質參加了反應;(2)有氣體(或固體小顆粒)生成物逸散到空氣中去了;(3)反應後,氣球脹大,造成氣球所受空氣的浮力增大等。
  • 【化學趣史】(十五)倍比定律
    方 九年級化學這個定律,便是著名的「倍比定律」。 道爾頓是在1803年發現倍比定律,但是,當時他並沒有把這一定律公開發表。1804年,道爾頓在同英國化學家託馬斯·湯姆生的一次會晤中,談起了自己的發現,湯姆生聽了,非常高興。1808年,湯姆生在自己的《化學系統》這本書的第三版裡,把道爾頓的發現寫了進去。
  • 質量守恆定律在初中化學解題中的應用分析
    質量守恆定律是初中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真正理解了質量守恆定律理論知識, 才能在解題的過程中做到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統一, 這樣就能快速地解決相關的化學習題, 提高解題正確性, 進而促進自身化學綜合能力的提升。
  • [趣味化學]原子量測定及基準的變革
    他對道爾頓武斷地、無實驗依據的假設水的組成為HO表示懷疑,而採用當時法國化學家蓋呂薩克(1778-1850)發現的氣體化合體積定律即「各種氣體彼此起化學反應時,常以簡單的體積比相化合。」作為確定化合物AmBn中m和n的依據。如2體積氫與1體積氧化合生成2體積水蒸氣,從而正確地確定了水的組成應為H2O,而不是HO,這是原子量測定工作的重大突破。因此,他所測定的原子量比道爾頓準確得多。
  • 「齊夫定律」測莫言作品,提供獲諾貝爾獎的原因?趣味數學冷知識
    馬齊勇博士在《齊夫定律:描述詞頻分布規律的強大數學工具》中提到:「江南大學的研究者,對莫言的作品《紅高粱》《蛙》和《透明的紅蘿蔔》進行研究,他們統計了莫言作品中的字頻、詞頻,發現都能滿足齊夫定律。他說,這一結論與英語、法語等多種語言研究的結果一致。
  • [趣味化學]勇敢科學探險者蓋.呂薩克
    像貝託雷這樣的著名化學家,就在這裡講授有機化學課程。蓋·呂薩克由於勤奮好學,熱愛化學專業和實驗技術,深得貝託雷等一些教授的賞識。1300年他畢業了,貝託雷留他給自己作助手。通過日常工作的接觸,老教授發現這個學生思維敏捷,實驗技巧很高,他深信自己發現了一個有培養前途的好苗子。    於是,他放心地把自己的實驗室交給了年輕的蓋·呂薩克,讓這個青年協助自己進行科學研究工作。
  • 2011國際化學年全國趣味化學實驗設計大賽啟動
    2011年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化學年」,以紀念化學學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並紀念居裡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00周年和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成立100周年。 為慶祝「國際化學年」,我國將舉辦系列「國際化學年在中國」活動。
  • 電池的發明人及發明過程你都知道嗎?
    打開APP 電池的發明人及發明過程你都知道嗎? 電子發燒友網 發表於 2019-01-31 10:22:00 電池的發明人伏特,伏特(Alessandro Vlota 1745~1827年),義大利物理學家。
  • 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化學之父,電池的發明人
    大家好,我是李珂,今天我給大家帶來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化學之父--拉瓦錫1775年,法國32歲的化學巨人拉瓦錫通過長期嚴格的實驗,發現了一種有助燃和助呼吸作用的氣體,而且許多酸都是由空氣中的這種助燃的氣體成分與非金屬物質結合而成的。他把這種氣體命名為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