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知的人類跳進了地球這個慢慢加熱的鍋中,成了那只可笑的青蛙

2020-09-22 常識古代

下邊圖片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共同的家地球,當年阿姆斯特朗登陸月球的時候,他回頭看了地球一眼,他說「他從來沒想到地球那麼美麗,她像一顆泫然欲滴的眼淚「。

地球孕育人類數千年了,自從人類1750年工業革命之後,地球和人類展開了微妙的關係。

初期地球容忍,然後慢慢,慢慢,慢慢的她生氣了。

1990年是一個關鍵的年代,從1990年開始到2009年,地球與人類展開了完全不一樣的一輪搏鬥。

2009年6月,新的一輪搏鬥有一次開始,2009年6月16日北京,白天。暴雨是白晝竟如黑夜。中午12點鐘天空烏雲罩頂,民眾誤以為發生了日食現象。

2009年7月起,中國22個省下起了大暴雨,不僅四川,湖南,湖北被大水淹了,連廣東,廣西,江西,貴州。過去很少出現大水患的長江以南的地區,降雨量的強度都超過了歷史的極端記錄。

2009年仲夏,重慶的某一個夜晚,閃電竟高達,11400多次。等於平均一分鐘閃電18.3次,每3秒閃電一次。那一夜重慶人估計徹夜未眠。

2009年11月29日,澳洲發生了近70年來規模最大的最嚴重的沙塵暴。光是雪梨一個城市估計就飛來了4000萬噸的砂子。雪梨猶如火星一片紅色,陸海空交通混亂。雪梨地景雪梨大橋淹沒在其中,找不到蹤影,從雪梨歌劇院望出去,一片紅色,什麼也看不見。

2009年8月8日臺灣莫拉克風災,民眾的房屋在家人的眼前被衝走,村落在縣長眼前消失。搜集罹難者的志願者,在攝影機鏡頭之前,活活滅頂。莫拉克颱風夾帶著驚人的暴雨,直撲臺灣造成臺灣有歷史記錄以來最慘重的災難。

2009年9月到10月間,菲律賓連續遭遇到四個颱風的侵襲,家園還來不及重建,又遭逢新一波的災難。最難忘記的畫面可能是人們站在一邊旁觀著大自然把一個一個生命從自己眼前帶走。為了平息民怨菲律賓總統開放總統府做難民營,成為史上最豪華的災民收容中心。

2009年9月,在沒有颱風警報的土耳其仍然逃不掉。某一天突然下起的大雨,不到兩個少時就淹沒了伊斯坦堡古城。

除了大雨還有大旱

2009年9月,東非。同一個時間地球另一邊,陷入乾旱之中無法自拔。聯合國估計東非約有2300萬人的災民,無水無糧,其受難的慘狀超過任何非洲戰爭所帶來的災難。

2009年終,地球向工業革命發源地發威。先是秋天不見了,枝頭上明明是掛著綠葉,卻已是大雪紛飛。氣候專家說,長夏,短秋,長冬,短春,將是未來地球的新四季變奏曲。聖誕夜前夕,歐洲許多地區降溫,氣溫直逼零下22度,甚至40度,就像一片南極的大極地

地球是我們的家,因為我們沒有愛護她,終,於她生氣了。狂風,暴雨,風暴,森林野火。秋天不見了,乾旱,熱浪,酷寒。極地在每一個地方出現。

2009年聯合國舉行哥本哈根氣候大會,這場史上聚集全球最多領袖的氣候大會,最終,無法達成挽救人類的氣候協議。他不向政治家和科學家的聚會,反而像宗教家的末日預言大會。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小組,2009年公布最新的觀測結果格陵蘭北極融冰比高爾拍攝紀錄片的時候還遭,而南極西部東部更出現首次融冰現象。2018年的我們可能對融冰已經習以為常,經常聽到。

這一切為何會發生?

1750年工業革命之後,科學家觀測,不管是二氧化碳,甲烷,還是氧化亞。這三種主要的溫室氣體工業革命後,都快速上升,

地球原本默默承受。

在一次大戰,和二次大戰期間,是溫度的成長期但它被制約在大自然的可接受範圍之內,二次大戰到1980年代溫室氣體與地球生態開始形成拉鋸戰。如同拔河,也是那一段時間,科學家開始辯論地球升溫的問題。但是否認地球升溫的佔上風,但那一段時間確是避免大災難的最佳時期,1945-1980。但是結果,我們錯過了。

於是在1980年之後,氣溫一路上升,大地越來越人。人為的影響力超越了自然直到今天,當氣溫上升到比現在超過兩度,我們就會不斷的接觸災難,直到上升到6度,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動植物將會滅絕,包括人類。末日出現。

末日會來的多塊?

科學家預估,約2037年左右的某一個夏天,北極的融冰將會消失。當北極消失不見得時候有兩方作用。

第一,北冰洋海水的溫度會快速的上升10度,因為原來她上邊的冰就像是一面鏡子能把太陽的光反射出去,現在她變成了一個黑體,把所有的太陽輻射都吸了進來。這一出一入其實增加了200倍。所以海水的溫度會快速的上升。

其次,格陵蘭一旦融冰,也將帶動海平面上升。科學家們發現這個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冰河移動的速度比四年前倍增。格陵蘭融化將導致七公尺的海平面上升

相關焦點

  • 讀書《吃掉那隻青蛙》
    吃掉那隻青蛙薰陶中風險 學習中進步 等待中堅持 靜謐中人生 大家好,我是 shirley清荇and芙蕖,今日讀書《吃掉那隻青蛙》。我們今日讀書《吃掉那隻青蛙》作者博恩·崔西是世界頂級銷售培訓大師,他為全球5000多萬名專業人士培訓過。而且他寫了很多暢銷書,暢銷到什麼程度?供不應求。在《吃掉那隻青蛙》書裡,作者把每天要完成的重要任務比喻成青蛙,如果你說每天都有好幾件重要事情要完成,那麼恭喜你,要吃好幾隻青蛙。
  • 人類會像青蛙一樣被「煮死」?(圖)
    本報綜合報導大家都聽說過一個「青蛙效應」的故事:如果把一隻青蛙扔進一鍋滾燙的水中,它會立刻拼命從水裡跳出來逃生;而如果把青蛙放進一鍋冷水中,然後慢慢加熱鍋裡的水,青蛙就會一直呆在水裡直到最終被燙死。那麼,在一個又一個全球變暖的新證據面前,人類是否也會面臨像青蛙一樣的命運呢?  有專家指出,對抗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
  • 人類會像青蛙一樣被「煮死」嗎?(圖)
    大家都聽說過一個「青蛙效應」的故事:如果把一隻青蛙扔進一鍋滾燙的水中,它會立刻拼命從水裡跳出來逃生;而如果把青蛙放進一鍋冷水中,然後慢慢加熱鍋裡的水,青蛙就會一直呆在水裡直到最終被燙死。那麼,在一個又一個全球變暖的新證據面前,人類是否也會面臨像青蛙一樣的命運呢?
  • 溫水裡的青蛙真的會坐以待斃嗎?科學實驗告訴你寓言不可信
    小時候我們學了一篇名叫《小蝌蚪找媽媽》的課文,從故事中我們得知了蝌蚪長大之後變成了青蛙。青蛙到了繁殖期時可以產出大量的卵,但是最後能夠孵出蝌蚪的並不多,因為在孵化的過程中有很多外界因素威脅著蝌蚪的生存。等到蝌蚪變化成青蛙之後,它的生存機率就變高了。
  • 生活中的溫水煮青蛙,你能理解多少?
    一隻青蛙不小心跳入溫水中,它感到特別舒服。另一隻青蛙說,哇,你好幸運啊,我剛才在開心地跳躍的時候,不小心跌入了沸水中,要不是我機靈敏捷,差點兒就被燙死了。溫水裡的青蛙不以為意,悠哉遊哉地說道,沒你想像的那麼可怕,我給你說,這水的溫度剛剛好。
  • 別傻了,青蛙才不會被溫水煮死
    故事是這樣:將一隻青蛙放進沸水中,它會立馬跳出來;但如果將它放進冷水中慢慢加熱,它將會因為察覺不到危險而被活活煮熟。而道理在於:做人啊,不能too young too simple,還是要居安思危,警惕緩慢產生的威脅。
  • 溫水煮青蛙,青蛙到底會不會死?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吧!「溫水煮青蛙」來源於19世紀末美國科學家做過的一個「水煮青蛙實驗」。科學家將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不是沸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的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而當科研人員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緩慢加熱(每分鐘上升0.2攝氏度),結果就不一樣了。
  • 男子實踐溫水煮青蛙,青蛙並沒有死在溫水中,而是靠笨辦法逃生
    小時候都在課文當中學過溫水煮青蛙的故事,由於一開始青蛙呆在比較安逸的環境中,並沒有意識到危險的到來。隨著溫度的升高,青蛙已經失去了掙扎的能力,最後死在了溫水當中。
  • 「溫水煮青蛙」到底能不能成功?外國小夥現場實驗,看完漲知識了
    「溫水煮青蛙」這個故事大家一定都聽過,那麼青蛙真的有那麼蠢,會死在慢慢加熱的溫水裡面嗎?煮蛙效應源自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做過的一個溫水煮蛙實驗:科學家將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中時,青蛙一碰到熱水會立即奮力一躍從鍋中跳出逃生;而當科研人員又嘗試把這隻青蛙放進裝有冷水的鍋裡,青蛙如常在水中暢遊,然後慢慢將鍋裡的水加溫(每分鐘上升0.2攝氏度),這次結果就不太一樣了,青蛙反而因為水溫舒適而十分享受,直到水燙得無法忍受時,青蛙再想躍出水面卻已無能為力
  • 今年地球變暖的話 這隻青蛙打算到電冰箱裡面冬眠 原創童話系列
    「那你要到哪兒去呢?」大夥一時間都愣住了,還是麥克鹿見怪不怪,問道。   「我正在尋找食物。」青蛙此時餓極了。   「冬眠就是為了躲避食物匱乏的冬季而存在的。」同學們都知道青蛙的習性。   「我們幫你找吧,也許在冬季小蟲子都不出行了呢。」麥克鹿說道。
  • 溫水煮青蛙的時候,青蛙會坐以待斃嗎?一起來看看
    提起青蛙大家一定都是非常熟悉了,而且關於這個小傢伙的故事也知道的不在少數。在我們的小學一年級課本裡,有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叫做小小蝌蚪找媽媽,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路程中,然後慢慢的就變成了小青蛙,並且能夠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這個故事就告訴青蛙生長過程的一些科學知識,於是我們就知道了,蝌蚪在長大以後怎麼能夠變成青蛙的,意思是青蛙到了生育的時候,就能夠生產出很多很多的卵,然後把這些卵就產在了水中,好讓它成為蝌蚪,最後能夠孵出蝌蚪的並不是太多,而能夠生存下來的更是很少了
  • 溫水煮青蛙到底會發生什麼?老外直接實驗,青蛙:是人幹的事!
    人類一直將青蛙當成是益蟲。在田野裡幫助人類抓持害蟲,但是在我們的身邊卻有人經常說溫水煮青蛙,雖然只是聽過,但是追根到底也是沒有見過。那麼溫水煮青蛙會發生什麼情況?美國老外就做了這個實驗,面對好奇心的,我也想看一看,老外首先準備了一個鍋裡面倒入一定的水,然後將青蛙放到裡面,這隻青蛙在水裡一動不動,非常乖巧,隨之將水溫慢慢提升到達20度。青蛙也沒有反應,隨之又把溫度調高。是青蛙仍舊一動不動,似乎是在說著這溫度直接不夠啊,這種情況怎麼能搓下身上的泥巴。
  • 神秘的拉夫蘭青蛙人,直立行走四肢有蹼的人形青蛙
    哈嘍,小夥伴們關注「愛仕達奇聞說」每天為您報精彩        美國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神秘生物,比如名為拉夫蘭青蛙人的怪物,就是人與青蛙的結合體,如果你想像不出青蛙人的樣子就參考一下忍者神龜們。如果青蛙人真實存在,那最有可能的是美國的基因工程搞出來的怪物。拉夫蘭青蛙人
  • 溫水其實煮不死青蛙,用偽科學來講道理是不對的
    對於整個世界來說,人無疑是渺小的,所以一個人佇立在這個世界之上,難免會感到迷茫,可以說,一個人的人生就是在不斷的向未知發起挑戰,而為了不在這條充滿挑戰的人生之路上一敗塗地,我們需要一些道理還給我們的人生做出指引,從小到大,我們都有過很多的座右銘,也記錄過很多的名人名言或者科學道理,
  • 【針砭時弊】這個領導好像懂鈦但不懂科學!
    鈦路慢慢,其修遠兮。當一個普普通通的鈦業者不懂鈦時,你還可以勉強理解,但其實也難以理解。當一個鈦企業的高管說出超級行外話時,那你就真不能理解了,你會從心裡噴出一股火焰:科學推廣鈦應用鈦的道路是「任重而道遠」!最近,聽說某企業召開了一次股東會,小公司的董事長說:「鈦鍋不能用電磁爐加熱,鈦制生活用品只是一個噱頭,沒有任何意義。」
  • 著名的「溫水煮青蛙」實驗,是不是真的?實驗結果讓人感到意外
    著名的「溫水煮青蛙」實驗,是不是真的?實驗結果讓人感到意外溫水煮青蛙的實驗,相信大家一定有所耳聞,在簡單的實驗中卻包含著深刻的哲理,著名的溫水煮青蛙實驗是不是真的呢?實驗結果讓人感到意外,接下來就和我看看吧,其實溫水煮青蛙的實驗最早源於17世紀。
  • NASA坐不住了,看到我們貴州「那口鍋」後他們要在月球上架鍋
    最後發現「信號源」是實驗室的廚房裡有一臺微波爐,急著吃午餐的科學家們沒等加熱結束就打開了微波爐的門,使爐內產生的無線電波洩露了出來,幹擾瞭望遠鏡的觀測。其次就是上面說到的幹擾,地球上有很多嘈雜的波長信號幹擾,它會被這些人為的無線電信號所淹沒,甚至繞地球運行的太空望遠鏡也難以在喧囂中獲取這些數據。
  • 大班音樂活動:《五隻小青蛙》
    音樂活動:《五隻小青蛙》一、活動目標:(一)基於幼兒的經驗能力,將歌曲進行有效的動作還原,在傾聽旋律、觀察動作、以動作帶動歌唱的過程中學唱歌曲;(二)重點挖掘「抓蟲子、做美餐」的動作表現,以及唱準歌曲中的切分音,掌握襯詞0 x | xxx0 |的節奏
  • 災難電影《後天》:今天不自知,災難就在後天
    電影雖然利用了誇張的方法,提前向人們展示了全球變暖帶來的「冰河時代」,但影片中不斷發生的人類破壞自然環境的事實,無疑敲響了人們的警鐘:今天很美好,明天也可能相安無事,但任由事態發展下去,後天的不幸馬上就會來臨。後天的特效逼真,場面弘大。冰雹、雨水、海嘯、冰天雪地,特別是海嘯吞沒紐約那一段,代入感極強,讓人看到了人類文明在自然面前是多麼不堪一擊。
  • 真實版《寂靜的春天》|人類是將兩棲動物推向滅絕的最後那隻手嗎
    2018年,《旅行青蛙》中的「蛙兒子」曾經牽掛著數百萬人老母親般的心,我們期待它帶回的明信片,更希望它帶回個女朋友。我們毫不擔心它旅途的安全,因為不管走多遠,它總有回家的一天。可是現實中的「蛙兒子」似乎並沒有這麼幸運,它可能真的回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