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活動:《五隻小青蛙》
一、活動目標:
(一)基於幼兒的經驗能力,將歌曲進行有效的動作還原,在傾聽旋律、觀察動作、以動作帶動歌唱的過程中學唱歌曲;
(二)重點挖掘「抓蟲子、做美餐」的動作表現,以及唱準歌曲中的切分音,掌握襯詞0 x | xxx0 |的節奏。
(三)萌發樂唱、放聲歌唱的能力以及大膽自主的表現能力。
二、活動準備:
圖譜、配樂、荷葉跳板、1-5的號碼牌。
三、活動過程:
(一)師幼互動模仿小青蛙的叫聲,自然出示五隻青蛙站在池塘邊的背景圖,引導幼兒猜想五隻小青蛙來到池塘邊會做什麼事情,並以驗證猜想的方式自然引出歌曲。
——小朋友們你們看看這些小青蛙在幹什麼?
(二)通過動作以及神態的捕捉學唱歌曲
1.教師邊示範演唱歌曲邊操作小青蛙的圖片。
——到底圖畫上面的小青蛙要幹什麼,讓我們認真聽聽這首歌,歌裡面會告訴我們答案。
老師把每唱到的一句歌詞裡面相對應的場景,在圖畫上表示出來,加深孩子們對歌曲的理解。
2.個別幼兒講述歌曲的內容,教師幫助幼兒總結歌曲主要內容。
——小朋友們,從歌曲裡面你們聽到了什麼?知道小青蛙它們要幹什麼呢?
3.教師加入動作演唱歌曲,重點讓幼兒觀察在「捉蟲子做美餐」的時候做的動作。
——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小青蛙抓蟲子做美餐的動作是怎樣的?
——還有沒其他動作你們是記得怎麼做的呢?
4.結合幼兒的觀察和表現,帶領幼兒表演「捉蟲子做美餐」這一句。
5.教師再次加入動作演唱,引導幼兒回憶除了「捉蟲子做美餐姆嘬嘬嘬」這一句之外其他的動作。
——還有一些動作你們是沒記清楚的,那麼可以怎麼辦呢?(對了,可以請何老師再做一次)
6.幼兒表達,師生互動交流、演繹;注重尾句「唉」的情緒表現。
7.師生完整演繹歌曲,抽提難點進行練習。
8.面向觀眾,幼兒獨立演繹歌曲。(難度遞增,積極評價)
(三)情景演繹讓孩子們進一步鞏固學唱歌曲。
1.請五名幼兒扮演五隻小青蛙站在教師創設的池塘邊,師幼共同邊唱歌邊加入動作表演。
2.指導語:老師也想請你們五個人一組來扮演小青蛙,大家找到夥伴之後,共同商量好誰做第一隻青蛙跳進池塘(大呼啦圈),誰做第二隻、第三、四、五隻小青蛙?
(四)活動結束
——指導語:小青蛙們,來,跟著我一起,我們到外面捉蟲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