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簡報︱表面粗糙度對聚合物材料真空沿面閃絡特性的影響

2021-01-09 電氣新科技

中國科學院電力電子與電氣驅動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研究人員胡多、任成燕、孔飛、嚴萍、邵濤,在2019年第16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指出,表面粗糙度作為反映材料表面狀態的重要參數,與材料的真空沿面閃絡特性有著密切的聯繫。為研究表面粗糙度對聚合物材料真空閃絡特性的影響規律及影響機制,採用不同目數的砂紙製備了不同表面粗糙度的聚四氟乙烯、有機玻璃和聚醯胺樣品,測量不同粗糙度樣品的表面絕緣關鍵參數,如表面形貌、表面電位、陷阱參數及二次電子發射係數;開展不同粗糙度樣品的真空沿面閃絡實驗。

對打磨前後樣品表面參數的分析結果表明:表面粗糙度對樣品表面電位及陷阱參數的影響與粗糙度範圍及材料種類有關,同時,表面粗糙度對材料的二次電子發射係數也有一定的影響。在一定範圍內提高材料表面粗糙度能夠提高材料的真空沿面耐壓,真空耐壓的提高和材料表面的電荷衰減、陷阱能級及二次電子發射特性均直接相關。實驗結果可為分析材料表面狀態對沿面絕緣的影響及材料的改性提供一定的參考。

真空中固體絕緣材料與真空交界面上的沿面放電發展成貫穿性擊穿,即沿面閃絡。沿面閃絡現象的存在使真空和聚合物材料的介電強度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並對設備的穩定運行產生威脅。

表面粗糙度對絕緣材料真空閃絡特性的影響已引起國內外研究者長期且廣泛的關注。

J. D. Smith等對不同材料的閃絡實驗結果表明:通過無序打磨增加表面粗糙度能提高有機玻璃的真空閃絡電壓,但CelconTM製備的絕緣子卻與之相反。O. Yamamoto等試驗了多種材料,最終發現增加表面粗糙度有利於提高閃絡電壓;但同期丁立健等的研究結果表明,較低表面粗糙度的氧化鋁絕緣子具有較高的真空沿面耐壓。T. Hosono等研究了不同電場分布時表面粗糙度對氧化鋁絕緣子表面帶電的影響,提出了增加表面粗糙度和優化電場可減弱表面帶電的觀點。張冠軍等研究了表面粗糙度及打磨方式對絕緣材料真空閃絡特性的影響,先後得到了可加工陶瓷真空沿面耐壓隨表面粗糙度提高而提高、不同粗糙度範圍時打磨方式對閃絡影響不同,以及氧化鋁填充環氧樹脂表面粗糙處理可抑制表面電荷積聚並提高沿面耐壓的結論。自1951年至今,關於真空閃絡的理論和實驗已有大量的研究。真空閃絡特性與材料表面眾多方面(如表面二次電子發射係數、陷阱參數、表面形貌、表面介電常數等)聯繫密切,基於這些方面也發展了許多提高真空沿面耐壓的方法,如絕緣材料表面氟化、表面等離子體處理、體摻雜、離子交換、表面刻蝕/刻槽等。但是,由於上述眾多方面對閃絡的影響可能存在一定的耦合關係,這樣使實驗結果分析複雜化,導致材料表面特性究竟如何影響閃絡過程仍未有確切的結論。

目前研究者關於表面粗糙度對材料真空閃絡特性影響的觀點不盡相同,同時表面粗糙度影響真空閃絡的機制也很少涉及;另一方面,對於現有的提高真空沿面耐壓的方法而言,在改變材料表面參數或結構的同時,表面粗糙度也難免不被改變,由此有必要針對表面粗糙度對材料真空沿面絕緣的影響開展進一步的研究。

聚合物電介質因其優良的絕緣特性和力學性能在電氣設備中得以廣泛應用,聚合物材料的真空閃絡性能和其本徵特性及表面狀態直接相關。考慮到表面粗糙度對真空閃絡的影響可能與材料種類有關,本文選用聚四氟乙烯(PTF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醯胺(PA6)三種材料開展研究,這三種材料代表了非極性(PTFE)、極性(PMMA/PA6)及具有不同表面能和介電常數(PA6>PMMA>PTFE)的電介質。

本文採用砂紙打磨的方式改變了PTFE、PMMA、PA6的表面粗糙度,測量了打磨前後絕緣試樣的表面陷阱參數及二次電子發射係數等參數,同時對打磨前後的樣品開展了真空沿面閃絡實驗,最後從二次電子發射、表面電位衰減、陷阱參數變化等方面分析了表面粗糙度對閃絡的影響。

圖1 指型電極結構
圖7 表面粗糙度對真空閃絡過程的影響

總結

本文採用砂紙打磨的方式對幾種聚合物材料進行表面粗糙度處理,測試了不同粗糙度樣品的表面電位衰減特性、二次電子發射係數及表面形貌等參數,進行了不同粗糙度樣品的真空沿面閃絡實驗。主要結論如下。

1)打磨材料表面引起的粗糙度變化會影響材料表面的電位衰減特性和陷阱參數;對於PTFE和PMMA,隨著表面粗糙度增加,表面電位衰減速度先增加後減小,表面陷阱能級先變淺後略微變深;對於PA6,處理後材料表面的電位衰減速度減慢,陷阱能級略變深。2)打磨材料表面引起的粗糙度變化會影響材料表面的二次電子發射特性;在1μm範圍內,隨著表面粗糙度增加,PTFE的二次電子發射係數出現先增加後降低的趨勢,分界點在0.7μm附近;表面粗糙度從影響電子實際入射角度和阻礙二次電子運動方面改變材料的二次電子發射係數。3)對於PTFE,表面粗糙度增加至0.8μm以上時能提高其真空沿面耐壓;對於PMMA和PA6,粗糙度增加至0.4μm附近時能提高其沿面耐壓。1μm粗糙度範圍內,聚合物材料的真空沿面耐壓性能受其表面電荷衰減特性、陷阱能級分布和二次電子發射特性等因素共同影響;粗糙度大於0.7μm時,二次電子發射特性影響佔主導作用。致謝:本文中二次電子發射係數的測量工作是在西安交通大學翁明老師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相關焦點

  • 學術簡報︱高頻變壓器用匝間絕緣材料沿面放電特性的實驗研究
    現有研究表明,沿面閃絡的電場強度遠低於相同間隙的體擊穿場強,更易造成絕緣的損壞和過早失效。因此,開展匝間絕緣材料的高頻沿面放電特性實驗研究,對高頻變壓器絕緣結構的優化設計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目前,國內外針對固體絕緣材料在工頻條件下的沿面放電特性已開展大量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絕緣材料電阻率、表面粗糙度以及溫度等諸多因素均會對沿面閃絡電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 學術簡報|高頻正弦電應力下氣-固絕緣沿面放電現象及特徵分析
    現有研究表明,放電特徵參數的變化可以反映材料的絕緣狀況。有學者研究了工頻電壓下的沿面放電過程,發現工頻電壓出現沿面電樹枝現象,這是由於電暈導致的發光和二次電子崩以及紙板的脫水和碳化產生的。有學者研究了真空和大氣條件下,直流電壓作用時的環氧樹脂絕緣沿面閃絡特性及其閃絡電壓變化規律。
  • 低溫等離子體表面改性電極材料對液體電介質電荷注入的影響
    為了探究低溫等離子體改性電極對液體電介質絕緣性能的影響,採用真空濺射鍍膜法分別對鋁、銅和不鏽鋼三種電極材料濺射TiO2對其表面進行改性,測試改性前後液體電介質的擊穿電壓,並利用Kerr電光效應測量了改性前後三種電極材料向液體電介質注入空間電荷的分布情況。
  • 西安交通大學 張冠軍 等:複雜表面微結構抑制真空沿面閃絡的建模:機理和應用
    (1) 表面微刻槽結構對電子運動有阻礙(宏觀「陷阱」)作用,部分電子會因為刻槽的阻礙作用而逃逸,如圖4所示。圖4 刻槽表面電子運動軌跡(2) 表面微結構能夠顯著降低穩態時的介質表面電荷密度和陽極電流,刻槽數目和深度的增加均有利於抑制閃絡發展,但隨深度增加,表面電荷密度和陽極電流趨向飽和,抑制效果也會趨於飽和,如圖5所示。
  • 複合絕緣子閃絡故障原因分析
    複合絕緣子常見的故障就是閃絡、汙閃,進而可能造成電力運行事故發生,也正是如此,需要使用絕緣子憎水性測試儀定期對複合絕緣子進行檢測。那麼,造成複合絕緣子閃絡故障的原因都有哪些呢?1,產品質量不齊:廠家生產的複合絕緣子產品質量良莠不齊,遇到雨季吸潮,絕緣子的絕緣性能降低,就有可能發生絕緣子閃絡擊穿或受熱膨脹爆炸,導致炸裂,最終影響電力運行安全;2,施工不當損傷絕緣子:在運輸、安裝、施工等過程中由於外力原因使絕緣子產生裂紋、損傷或缺釉現象,在陰雨天氣導致閃絡、擊穿故障的發生;3,絕緣子老化:由於長期的機電負荷及外部環境的變化影響,絕緣子絕緣性能降低
  • 學術簡報︱直流GIS/GIL盆式絕緣子表面電荷主導積聚方式的轉變機理
    但是,目前仍需要解決因表面電荷大量積聚造成的設備內部絕緣子周圍電場畸變而導致其沿面耐受能力下降,即固體絕緣的表面電荷積聚問題。直流條件下絕緣子表面電荷積聚途徑主要有三種:氣體側傳導、絕緣材料體傳導、絕緣材料表面傳導。在電荷積聚達到穩態的過程中,設備內部的電場分布與氣體電導率、體電導率和表面電導率密切相關。
  • 電弧參數對雷射觸發真空開關重頻開斷特性的影響
    該文基於可拆卸真空腔體搭建實驗電路,改變電流頻率、工作電壓、電流峰值、電極結構及觸發材料種類等因素,對比相應條件下LTVS的完全開斷時間差異,分析不同電弧參數對LTVS重頻開斷特性的影響,討論LTVS開斷過程中真空電弧與觸發材料的作用關係。
  • 「高壓沿面放電機理與提升關鍵技術」視頻研討會成功召開
    沿面放電現象受到高電壓與絕緣領域的長期關注,界面處材料介電特性不同導致沿面絕緣強度明顯低於絕緣材料本體,是制約高壓裝備絕緣支撐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來國內外相關研究不斷湧現新原理、新方法、新技術,助力沿面絕緣性能的提升。
  • 表面粗糙度的拓展
    但是隨著經驗的積累,明白粗糙度不只是這麼簡單而已,有必要進一步地去了解一下。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粗糙度,即粗糙度的定義:粗糙度指加工表面上有較小間距和峰谷組成的微觀幾何形狀特性。無論用何種方式進行加工,在零件表面總會留下凹凸不平的刀紋,但刀紋有粗有細,有的能用肉眼看出來,有的需要利用顯微鏡才能看出來。這就是零件表面加工後的粗糙度。
  • 不同布置方式對交流絕緣子串人工汙穢閃絡特性的影響
    絕緣子串的布置方式影響其汙穢閃絡的特性,對此,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大學)的研究人員蔣興良、任曉東、韓興波、侯樂東、黃亞飛,在2020年第4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提出一種新的絕緣子串布置方式—倒T型布置,並對其電場分布進行了仿真計算,在人工氣候室進行了汙穢閃絡特性試驗研究
  • 表面粗糙度全方位解析,及表面粗糙度對照表!
    影響耐磨性。表面越粗糙,配合表面間的有效接觸面積越小,壓強越大,摩擦阻力越大,磨損就越快。影響配合的穩定性。對間隙配合來說,表面越粗糙,就越易磨損,使工作過程中間隙逐漸增大;對過盈配合來說,由於裝配時將微觀凸峰擠平,減小了實際有效過盈,降低了連接強度。影響疲勞強度。粗糙零件的表面存在較大的波谷,它們像尖角缺口和裂紋一樣,對應力集中很敏感,從而影響零件的疲勞強度。影響耐腐蝕性。粗糙的零件表面,易使腐蝕性氣體或液體通過表面的微觀凹谷滲入到金屬內層,造成表面腐蝕。
  • 表面光潔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區別
    不同的模具對精度會有不同的加工要求,模具廠在向模具鋼材料供應商採購材料時候會明確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或者說光潔度,那麼,什麼表面光潔度
  • 表面粗糙度=表面光潔度?
    表面粗糙度的定義和表示方式表面粗糙度一般是由所採用的加工方法和其他因素所形成的,例如加工過程中刀具與零件表面間的摩擦
  • 表面粗糙度全方位解析,及表面粗糙度對照表
    由於加工方法和工件材料的不同,被加工表面留下痕跡的深淺、疏密、形狀和紋理都有差別。     表面粗糙度對零件的主要影響  影響耐磨性。  影響接觸剛度。接觸剛度是零件結合面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接觸變形的能力。機器的剛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零件之間的接觸剛度。  影響測量精度。零件被測表面和測量工具測量面的表面粗糙度都會直接影響測量的精度,尤其是在精密測量時。
  • 粗糙度概念及其不良影響
    零件表面經過加工後,看起來很光滑,經放大觀察卻凹凸不平。所謂表面粗糙度就是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峰谷所組成的微觀幾何形狀特性。零件表面的功用不同,所需的表面粗糙度參數值也不一樣。零件圖上要標註表面粗糙度符號,用以說明該表面完工後須達到的表面特性。表面粗糙度高度參數有3種。
  • 粗糙度對摩擦係數的影響
    根據摩擦的分子—機械理論,當表面粗糙度值大於50μm時,分子分量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摩擦係數隨著表面粗糙度值的減小而降低;當表面粗糙度值特別小,小於20μm時,摩擦係數中的分子分量起主要作用,機械分量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摩擦係數隨著表面粗糙度值的減小而增大;表面粗糙度值愈小,實際接觸面積愈大,因而摩擦係數也就愈大;在一般情況下,即20μm<Ra<50μm範圍內,表面粗糙度對摩擦係數的影響不大
  • 詳解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標註方法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零件表面上具有較小間距的峰谷所組成的微觀幾何形狀特性,稱為表面粗糙度。這主要是在加工零件時,由於刀具在零件表面上留下的刀痕及切削分裂時表面金屬的塑性變形所形成的。零件表面粗糙度也是評定零件表面質量的一項技術指標,它對零件的配合性質、工作精度、耐磨性、抗腐蝕性、密封性、外觀等都有影響。表面粗糙度的代號、符號及其標註GB/T 131-2006規定了表面粗糙度代號及其注法。圖樣上表示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符號見下表。
  • 表面粗糙度大全!
    VDI3400、Ra、Rmax對照表表面粗糙度一般是由所採用的加工方法和其他因素所形成的,例如加工過程中刀具與零件表面間的摩擦、切屑分離時表面層金屬的塑性變形以及工藝系統中的高頻振動、電加工的放電凹坑等。由於加工方法和工件材料的不同,被加工表面留下痕跡的深淺、疏密、形狀和紋理都有差別。影響耐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