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視頻↓
教學音頻↓(共22.5M)
知識總結
◎ 知識梳理
摩擦力有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兩種,它們的產生條件和方向判斷是相近的。 .
1.產生的條件:
(1)相互接觸的物體間存在壓力;
(2)接觸面不光滑;
(3)接觸的物體之間有相對運動(滑動摩擦力)或相對運動的趨勢(靜摩擦力)。
注意:不能絕對地說靜止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必是靜摩擦力,運動的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必是滑動摩擦力。靜摩擦力是保持相對靜止的兩物體之間的摩擦力,受靜摩擦力作用的物體不一定靜止。滑動摩擦力是具有相對滑動的兩個物體之間的摩擦力,受滑動摩擦力作用的兩個物體不一定都滑動。
2.摩擦力的方向:
沿接觸面的切線方向(即與引起該摩擦力的彈力的方向垂直),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例如:靜止在斜面上的物體所受靜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觸面(斜面)向上。
注意:相對運動是以相互作用的另一物體為參考系的運動,與以地面為參考系的運動不同,故摩擦力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其方向不一定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例如:站在公共汽車上的人,當人隨車一起啟動(即做加速運動)時,如圖所示,受重力G、支持力N、靜摩擦力f的作用。當車啟動時,人相對於車有向後的運動趨勢,車給人向前的靜摩擦力作用;此時人隨車向前運動,受靜摩擦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
3.摩擦力的大小:
(1)靜摩擦大小跟物體所受的外力及物體運動狀態有關,只能根據物體所處的狀態(平衡或加速)由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求解。靜摩擦力的變化存在一個最大值最大靜摩擦力,即物體將要開始相對滑動時摩擦力的大小(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成正比)。
(2)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成正比,即f=,μ為動摩擦因數,與接觸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N指接觸面的壓力,並不總等於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