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達爾文的「進化論「將被否定,人並非由「猿」進化而來,外星人遷徒地球說將成為事實
人類是從哪裡來的?這個爭論了幾個世紀的古老課題一直困惑著我們。
1836年達爾文在他的《物種起源》中,首次提出人類源於古猿的理論,並提出地球生物進化的總模式是:無椎脊動物~脊椎動物~哺乳動物~靈長動物~猿猴類動物~人類。達爾文的人類進化學說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即地球發生過巨大的氣溫變化,由於氣溫變冷大片森林消失,迫使古猿從樹上下到地面生存,由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便這樣開始了。
東非大裂谷發現的「南方古猿」一直被認為是人類的始祖,「露露」化石就在此發現。考古學家稱500萬年前至12萬年前,由於地球氣候變冷森林消失,迫使南方古猿下到地面,經過從四肢攀援到練習兩足行走最後脫掉獸毛變成人,這一學說一直成為人類考古學的定論。但是,美國耶魯大學金斯頓考古隊經過數十年對東非的地理氣候作了考察研究後得出的結論是,東非大裂谷自1550萬年以來,從未發生過大的變化,大裂谷的雨林和草原混合狀態完全相同,南方古猿進化成人的學說不成立。考古學家根據幾塊古猿化石為依據,就推測出人類進化過程的證據明顯不足。
例如南方古猿化石,其證據只有後頭蓋骨一小塊及耳骨和牙齒的碎片,而中國雲南元謀猿人只發現兩顆門牙;蘭田猿人只有一個下顎骨,丁村只有三顆牙齒、一塊頭蓋骨、四個胸椎及五段肋骨;山頂洞人三個頭蓋骨、幾十顆牙齒和脊椎骨。從元謀猿人到山頂洞人經歷了150萬年,考古學家怎能憑著幾塊頭蓋骨和幾顆牙齒就斷定他們是人類的始祖呢?如果說猿可以進化成人,那麼又經過了四千萬年漫長歲月的今天,地球上原始森林的猿為什麼仍然停在靈長類哺乳動物,而沒有進化成人呢?科學家對這些猿進行了低溫環境下的試驗並且對猿的基因進行了研究後得出了結論,再過四萬年這些猿也不會進化成智人和現代人。
南方古猿形象圖
還有人種問題,按照進化論學說,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棕種人應該由四種有色猿進化而來才對,但是地球上從未找到過上述四種有色猿存在過的證據。此外,溫度差形成有色人種的學說也不能成立,例如愛斯基摩人已經遷徙美洲數萬年,但至今依然是亞洲黃種人。
人類究竟從何處來?部分天文學家傾向於地球人類由外星遷徙而來學說。結論是:大約5萬年前,由於宇宙大爆炸,一些受到大爆炸影響的外星球人相繼遷徙到了地球,形成了最初的地球人。又由於各星球的環境、物種的不同便產生了地球人不同的膚色。
二、宇宙文明時代到來。破譯外星人信號,外星人造訪地球,地外文明的存在將成為事實。
1980年,法國天文研究中心收到了一組莫名其妙的電訊信號,經蘇、法、美、英等多國科學家聯合破譯,顯示出以下內容:「求救,請指引我們到第四宇宙,這裡到處都在爆炸,我們的處境很危險,我們的時間是117.089年,位置是第二銀河系。」科學家們測定,這組無線電信號是5萬年前發出來的,那時地球人類還處在舊石器時代(地球人是否是那時候遷移過來的)。這一無線電信號說明地外文明確實存在,也說明了宇宙中比地球人更高級的生命早已存在。
對此,不少天文學家假設,在宇宙銀河系180億個行星系中,如果有1%的星系有生命存在,就有1.8億星系中有生物;如果再縮小一下,這1.8億個星系中只有1%的星系有生物存在,就有180萬個星系中有生物存在,再假設在180萬個星系中有1%的星系中有生物存在的話,仍然有1.8萬個星系有生物存在,而如果再算上河外星系,宇宙中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更高。
因此,近年來,地球天文學家在尋找地外生命上使用了先進的科學探測儀器,包括用大功率射電無線天線向宇宙特定星座發射電波信號,發布地球人類的重要信息,發射人造衛星飛離太陽系等,並帶上具有地球人特徵和地球風貌的銅質唱片,去外星系尋找地外文明。已經有充分的資料證明,人類的這一努力沒有白費,近年來頻頻來訪地球的UFO飛行物就是來自外星系的使者,他們已經造訪地球,並且已經與地球人有過接觸。
21世紀破譯外星人信號,外星人大量造訪地球,地球人發現地外文明將成為事實,宇宙時代即將到來。
三、愛因斯坦「光速恆態」理論將被突破,地球人類將實現光速、發現「超光速--快子或者虛子」、跨越恆星、向外星移民將成為事實。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一文,標誌著「狹義相對論」以及新時空觀的誕生。
該理論確認了時空的四維統一性(即長、寬、高加時間一維),時空的相對性和時空在光速條件下的特殊性。十年後,愛因斯坦又創立了廣義的相對論,將引力歸結為時空性,確認了時空作為引力場存在著中間性。其中,愛因斯坦的「光速恆態」論認為「光速可變」不存在。然而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在研究一些異常現象時卻發現了一些新時空觀。
比如對於「暗物質」(肉眼看不見的東西)的研究:UFO、人體特異功能、地球奇異現象等的研究後,提出了「光速可變」學說。就UFO研究而言,作為外星宇航器的UFO能以超光速實現星際航行,證明他們已經克服了「光速恆態」論的束縛,進入超光速領域。現在,地球人類正在研究兩大類星際航天推進系統,一類是時空雷射推進系統,另一類是微粒流推進系統,都可以達到超光速的速度。
二十一世紀地球人類將實現超光速-----「快子」的飛行,從一個星際到另一個星際就象我們打越洋電話那麼快。地球人類突破四維空間,發現多維空間世界,跨越恆星,向外星移民將成為現實。
四、破解人類基因,克隆技術廣泛應用,人造人、攻克愛滋病、長生不老將成為現實。
21世紀人類可以將飛鳥兒、猴子、大象、鯨魚的遺傳基因經過剪接移植到人類胎兒的細胞中,製造出比人類聰明、比猴子敏捷、比大象力氣大,既能在天上飛,又能在地上走,還可以在水中遊的新人類。
1994年1月3日,美國《時代周刊》公布了「1993年科技之最」,其中複製人胚胎一項成果令全世界震驚。華盛頓大學的霍爾博士和斯蒂爾曼教授在實驗室裡利用17個人類顯微胚胎進行了克隆實驗,其結果成功地複製出48個新人類胚胎,至此,人造人正式成為現實。現在,地球人類的科學已經能將人的基因移植到豬的身上,使這些豬為人類繁殖不受人體免疫系統排斥的內臟,以供人體器官移植。美國,法國,英國都在日夜試驗克隆複製地球新物種,基因學也在廣泛運用到農業和養殖業,培植出比蘋果更大的葡萄,比西瓜還大的梨,比冬瓜還大的西紅柿等。
總之,二十一世紀的地球人類將實現「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五、地球史前文明將被證實,地球文明曾被毀滅過,21世紀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70%
1962年,中國學者徐鴻儒教授根據古老的傳說,破譯了一盤於1938年被中國考古學家浦泰等人在青海南部巴顏喀拉山發現的帶電石磁碟,石盤上的符號譯文是:特羅巴人來自雲端,乘坐飛船在著陸時損壞,只好藏身山洞。據測定,這些磁碟是一萬年前的產物,當時地球人還處在舊石器時代。
1929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塞拉伊圖書館發現的一幅羊皮繪製的航海地圖,圖上準確無誤地畫著大西洋兩岸的輪廓,北美、南美、亞馬遜河流域、委內瑞拉等地,令人驚嘆地是,這張圖還繪出了被冰層覆蓋之前,南極大陸兩側的海岸線和南極山脈,尤其以魁莫朗地區最清晰。南極大陸被冰層覆蓋是一萬五千年以前的事情了,然而是誰那之前繪製了這張地圖呢!
還有在古巴大陸架下發現的沉入海底的一萬年前的古建築群,南馬多爾島附近海域沈入海底一萬年前的古城堡,神秘埃及金字塔中男童屍體胸腔中的人造心脆儀器,雅瑪文明的突然消失、百幕大三角海底世界等,都證明了史前文明的存在。
六、地球溫暖化加速,兩極覆蓋冰融化,海平面上漲,太平洋中大部分島嶼沈入海底,地球人類面臨空前危機。
已經被海洋淹沒的島嶼
地球自誕生以來,經過幾十億年的進化和演變已經達到今天的模樣,宇宙的孕育了天地靈氣,造就了千百萬地球物種的產生,據統計,地球上的植物和動物種類最多時曾達2000萬種之多。但是今天地球人雖然發明了蒸汽機、電、核子能並普及了電腦,並且開始開發宇宙,走出太陽系,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地球上的自然環境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
據統計,地球上的物種現在已減少了1000多萬種,僅近20年動物就減少了1000多種。並且有3萬多植物瀕臨滅亡。嚴重的大氣汙染造成地球上空臭氧層被破壞,溫暖化加速。在南極和南美上空的大氣層出現臭氧洞,使人類面臨太陽紫外線的嚴重傷害。工業過於發達引起的二氧化激增,溫室效應、硫化物排放汙染,酸性雨的形成,農作物受損,水質惡化,人為的破壞使地球已瀕臨毀滅的邊沿。
天文學家預測,21世兩極冰雪將融化,海平面上升,大洪水泛濫,太平洋中諸多島嶼將被淹滅。
七、第三次通訊革命引發地球人類危機,電腦勝過人腦,人類智商全面退化,機器人操縱現代人,最終導致全球規模的電子大戰。
機器人終將代替人類參加戰爭
地球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通訊革命使地球人類從根本上有了質的變化,傳真技術、ⅠD通訊、微波中繼、衛星通訊及電腦網路,都無不印證了第三次通訊革命的到來。科學家預言,21世紀人類製造的電腦智能將勝過人腦,機器人將全面使用並操作現代人,國與國、種族與種族、宗教與宗教之間的戰爭將在機器人之間展開,地球人因長期依賴第三次通訊革命的成果而導致自身智能的全面退化。因此,當第四次通訊革命達成後,地球人終將陷入空前的大危機中。
八、一顆直徑20公裡的彗星或小行星撞擊地球,地球文明再次毀滅。
科學家指出,從地球形成到現在為止的38億年間,來自銀河系的彗星、小行星對地球的撞擊從來也沒有間斷過。距今65萬年前,一顆直徑40公裡的巨大彗星以每秒400公裡的速度飛向地球,在進入大氣層後,劇烈磨擦中產生的高溫使它分裂成四塊,第一塊撞擊了墨西哥西部,形成了今天的墨西哥灣;第二塊、第三塊撞擊了西伯利亞的喀拉河口,形成了今天的喀拉海灣;第四塊撞擊了美國阿華州的中部地區,留下了一下直徑35公裡的大坑,這次彗星撞擊地球的結果導致地球生物全部滅亡,恐龍消失。
在距今8300年前,一顆直徑5公裡的彗星撞擊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留下了一個直徑11公裡的大坑,即今天的香港灣。科學家研究證實,外星、彗星、小行星與地球衝突的可能性周期為500至1000年一次,一顆直徑為10公裡的彗星或小行星撞擊地球時所產生的能量相當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的10倍。目前有兩顆分別被命名為XFI和TOⅤTIS的小行星正向地球飛來,直徑分別是10公裡、20公裡。美國天文學家阿蘭希爾頓預測,這兩顆小行星將於2004年至2008年從距地球140萬千米的地方經過,屆時如果受地球強大引力所吸引就有可能撞擊地球,如果這一災難發生,地球上的生物將全被毀滅。
其實人類在1968年曾經有過類似經歷,當時一顆直徑1公裡的小行星飛向地球,引起了世界大恐慌。這顆被天文學家命名為「伊卡魯斯」(希臘女神),編號為1566的小行星在距離地球2萬公裡的地方飛過,若稍有偏差就會撞向地球。
科學家預言,進入二十一世紀地球被外星撞擊的可能性佔70%,其中英國科學家已經觀測到,一顆直徑1公裡的小行星將在2030年從距離地球400公裡的地方經過,這顆編號為2030RD的小行星屆時被地球引力拉過來的可能性很大,因此,科學家呼籲人類必須早有準備,利用地球人先進的雷射武器,在這顆小行星還遠離地球之前就將它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