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藥網 行業動態】生物醫藥產業具有高風險、高投入、高技術、高附加值、長周期、多學科交叉等的特點,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在人才聚集、技術集成、資產融合、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比較優勢顯著,已經成為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託。11月3日,《2020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發布後,引起了業內的關注。
據悉,《報告》採取在線問卷填報系統進行數據填報,調研了各個園區近三年在產業現狀及成果轉移轉化、研發投入及技術產出、人才、企業、產品、環境等方面共計34項主題的198項數據。調研通過問卷調查系統向園區開放396個填報帳號,有效完成問卷調查的園區171個。
從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排行榜單來看,排名前三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分別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蘇州工業園區以及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根據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2019年按園區統計的主要經濟指標數據,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1886.66億元,總收入66422.18億元。在六大重點技術領域大類中,示範區生物工程和新醫藥領域實現工業總產值1234.49億元,總收入2584.52億元。另外有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9月,中關村示範區規模(限額)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總收入47378.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9%。六大重點技術領域實現「五升一降」。其中,生物工程和新醫藥領域收入為1842.7億元,同比增長8%。
按照《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統籌發展規劃(2020年—2035年)》,規劃的範圍是以中關村示範區政策範圍為基礎,覆蓋各分園及「三城一區」、高教園等重點功能區。期限為2020年至2035年,近期到2025年,中期到2030年。規劃明確將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布局,構建「241X」高精尖產業體系,其中「2」指的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兩個主導產業。這一文件的發布,將為中關村示範區生物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再添新動力。
蘇州工業園區綜合競爭力位列榜單第二位。據悉,蘇州積極布局生物醫藥等產業,近幾年,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營收增速均保持20%以上,2019年實現營收1727.8億元,今年1~9月實現營收約1700億元,同比增長約24%,預計全年營收可超2000億元。目前,蘇州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已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全市集聚生物醫藥企業近3000家、相關從業人員近5萬人,獲批新藥臨床批件87件、佔全國26%,生物藥總產能近10萬升,佔全國份額超30%。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本次榜單中順利擠進前三,與2019年排名(第六位)相比躍升了3個名次。近年來,成都生物技術產業發展迅猛。今年1-9月,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規上工業實現產值197.2億元,同比增長12.8%;醫藥工業營收175.7億元,佔成都市比重35.9%。據悉,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已連續多年保持20%高速增長,聚集近3000家生物醫藥企業。
未來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的潛力和方向在哪裡?業內認為,應注重優良成果的轉化。「生物醫藥產業需要通過技術推動產業發展,如果把好的成果逐漸轉化出來,將在未來形成一批對世界有影響的產品,從而帶動整個園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