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專業、重磅的行業盛會,讓生物技術再次被關注。
11月2日-4日,首屆生物技術創新大會在成都高新區舉行。4日下午,大會閉幕式舉行,現場除了為青年科學家頒獎,還發布了重磅報告和排行榜——《2019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發展現狀分析報告》出爐,現場公布2019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競爭力排行榜,並對全國排名前十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區頒獎。
排行榜分為單項競爭力和綜合競爭力榜單,記者梳理排行榜發現,獲獎榜單均為中國生物技術熱門城市,比如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北京、上海、蘇州、武漢、濟南、成都、深圳、石家莊、廣州、天津分列前十。
系統分析34項主題、198項數據
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競爭力排行榜出爐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發展情況如何?哪些模式值得借鑑?
閉幕式上,深具行業影響力的《2019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發展現狀分析報告》發布。
《報告》全面、系統地比較了調研園區近3年數據,包括產業現狀及成果轉移轉化、研發投入及技術產出、人才、企業、產品、環境等方面共計34項主題的198項數據。從環境競爭力、產業競爭力、技術競爭力、人才競爭力、龍頭競爭力5個一級指標體系和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及增幅、生物研發投入、研發人員等24項二級指標體系對完成問卷調查的107家國家級高新區、78家國家級經開區、4家其他園區(總計189個園區)進行各項競爭力排名及比較。
據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環境競爭力由發展政策環境、配套體系、城市宜居性等構成。生物醫藥產業非常注重技術,技術的進步能帶動產業的發展,所以技術競爭力也被作為了一個重要指標,包括論文、專利、申請的國家項目等。」
「除此之外,園區最重要的是發展產業,所以產業的規模、質量也作為了評審的標準,稱為產業競爭力,」他說,龍頭競爭力之所以成為一個單獨的重要指標體系,是因為園區內龍頭企業對整個產業有重要的帶動作用。
與此同時,「2019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競爭力排行榜」也同步揭曉。排行榜分為「園區單項競爭力排名」及「園區綜合競爭力排名」。其中,單項競爭力分為環境競爭力、產業競爭力、技術競爭力、人才競爭力及龍頭競爭力。
備受關注的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前十位分別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上海張江高新區、蘇州工業園區、武漢東湖高新區、濟南高新區、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深圳高新區、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天津濱海高新區。
成都高新區排名第六
未來潛力在「成果轉化」
在2019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上,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排名第六位,因為其特色優勢和定位,備受參會嘉賓關注。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旭看來,近年來,成都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猛,這既得益於「天府之國」的自然資源,也跟地方政府、企業的規劃、投入息息相關,「成都生物醫藥資源豐富,還能進一步發展。」
張旭表示,成都有特色優勢,尤其是生活舒適度較高,人才安居樂業,每個研究機構、創業企業以及政府部門,都能找到適合生長的地方,「成都條件和定位很獨特,在人文、社會、創新等領域,能在全國甚至全球找到自己獨特的方向。」
上述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同樣關注成都高新區,在他看來,無論是綜合競爭排名還是幾個單項的競爭排名,成都高新區都非常具有競爭力。
該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成都生物醫藥的發展潛力有目共睹。「成都高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規劃面積非常大,而且依託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進行了大量成果轉化工作,孵化器的數量、面積和再孵化的成果在全國排名靠前。」
另外,他認為,成都獨特的地域優勢、交通便利性和西部腹地巨大的市場都是園區的「加分項」。
未來潛力和方向在哪裡?作為行業專家,上述負責人給出了建議——注重優秀成果的轉化。「生物醫藥產業需要通過技術促進產業發展,成都有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巨大的市場,未來在生物製藥、醫療器械特別是生物醫用材料等方面應該是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如果把優秀的成果逐漸轉化出來,將在未來形成一批對世界有影響的產品,來帶動整個園區的發展。」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編輯 周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