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高新區:引領產業科技創新 增添城市發展動力

2021-01-07 上遊新聞

涪陵高新區是全區重點建設的三大國家級平臺之一,是涪陵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排頭兵,也是涪陵未來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主戰場。自2016年啟動建設以來,涪陵高新區建設發展進展如何?5月16日,記者進行了打探。

太極集團數位化車間

三大產業集群形成

涪陵高新區的前身為涪陵工業園區,2018年1月獲重慶市政府批覆並更名為重慶涪陵高新區(簡稱「涪陵高新區」),按「一區兩園」布局,核准面積14.71平方公裡。涪陵高新區已形成醫藥健康、先進位造、電子信息三大主導產業,培養了一批跨界融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了太極集團、葵花葯業、華晨鑫源汽車、三愛海陵、華為涪陵雲計算、華通電腦等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2018年,主導產業實現產值884億元,佔高新區工業總產值的85%,工業集中度達到93.6%,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提升到33.5%。

太極醫藥城A區生產車間

醫藥健康產業集聚發展。涪陵高新區聚焦中成藥、生物製藥、醫藥包材、綠色食品四大領域,已成為重慶市醫藥健康產業集群發展和轉型升級的主戰場。太極集團是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葵花葯業公司的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市場佔有率排名全國前列,華蘭生物公司的凍幹人纖維蛋白膠列入國家863計劃。涪陵榨菜集團是國內醬醃菜行業上市龍頭企業,「涪陵榨菜」品牌世界聞名。

製造產業高端化趨勢凸顯。圍繞華晨鑫源汽車公司、盛時達汽車公司聚集配套企業30多家,形成「整車 零部件」垂直產業鏈和產業體系。三愛海陵公司汽車發動機進排氣門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32%。涪陵高新區是「國家船舶出口基地」,川船重工公司是西南地區最大的現代化造船企業。萬達薄板公司主打產品鍍鋅板,在西南地區市場佔有率超過50%。

華晨鑫源智能化焊接車間

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華為涪陵雲計算數據中心是華為公司在重慶布局雲計算網絡的唯一節點,正在構建輻射大西南的雲服務承載中心。華通電腦公司主導產品高密度互連(HDI)電路板全球市場佔有率較高。科寶電纜公司擁有國內領先的三層共擠交聯生產技術。特發信息光纜公司是國內能提供全系列特種光纜的廠家之一。倉興達公司的無人機用微電機國內市場佔有率達30%。

創新活力持續釋放

涪陵高新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02家,2018年實現新產品銷售收入379.6億元,規上企業R&D經費支出佔增加值比重達到5.6%。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52個,其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個、市級重點實驗室2個、院士專家工作站4個、獨立法人研發機構7家,9名院士與園區企業長期合作。近三年承擔國家科技項目21項,市級科技項目54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

涪陵高新區已建成孵化器2家,眾創空間18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1家、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1個、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設有2000萬元創業種子基金,1億元的科技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資金,3億元的央行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貸款資金,為科技中小企業提供「融資 孵化」的一站式服務。

涪陵高新區先後與中科院成都分院等53家高校院所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組建了中科院技術轉移中心涪陵分中心,重慶市頁巖氣產業技術研究院成為我市首批新型高端研發機構,太極醫藥研究院聯合中醫科學院、北京大學等人才團隊,組建重慶中醫藥產業創新研發平臺。華晨鑫源汽車公司成功收購義大利米蘭斯威汽車設計中心,探索出了「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研發創新模式。近三年,涪陵高新區累計使用內資196.5億元、外資2.1億美元。

產城融合穩步推進

涪陵高新區秉持科學規劃、產業集聚、產城融合理念,園區土地投資強度、產出強度和集約利用水平居全市開發區前列,已形成「一區四園」產業布局、「兩線三片」城市格局和「五湖五公園」綠地系統。

基礎設施建設有力推進,科教文衛配套齊全,構建以長江師範學院為代表的全方位教育配套、以奧體中心為代表的高規格文體配套,以三甲醫院為代表的多層次醫療配套,以紅星美凱龍為代表的多品類商業配套,以恆大地產為代表的高品質住宅配套,宜居宜業現代新城逐漸顯現。

當前,涪陵高新區圍繞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目標,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指示要求,貫徹落實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度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成渝城市群發展,按照「轉型升級、輻射帶動、引領示範」的建設路徑,努力創建成為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以及立足成渝、服務西南、輻射西部的產業創新中心。

文/記者 冉富月 圖/記者 李輝

審核:鄢芮

相關焦點

  • 煙臺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蓬勃發展
    「海上航天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對我區培育航空航天產業、聚集高質量發展戰略科技力量具有示範引領作用,將聚焦海洋智能裝備與航天發射交叉融合,系統研究解決海上衛星發射面臨的發射回收支持裝備、指揮控制系統、海上發射火箭適應性及衛星應用等關鍵共性及卡脖子技術,為海上高頻、常態化發射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打造海上航天產業技術需求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中樞。
  • 市委常委,濟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宏志:創新引領開放...
    市委常委,濟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宏志表示,高新區要奏響全市「東強」序曲,聚焦科創、產業、開放三大領域奮力「攀峰登頂」,確保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落地生根,以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助力黃河流域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 構建六大科技平臺 助推涪陵高質量發展
    涪陵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在技術研發、專利信息、成果轉化、人才引培、科技金融等埠構建平臺,精準施策,助推涪陵高質量發展。一是構建重點企業研發平臺。推動區內重點企業與全國56所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合作,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
  • 重慶高新區:聚集創新資源 激活高質量發展澎湃動能
    今年以來,重慶高新區緊緊圍繞「科學之城、創新高地」總體定位,緊扣「五個科學」「五個科技」,高水平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聚焦科學主題「鑄魂」,面向未來發展「築城」,聯動全域創新「賦能」,建平臺、興產業、聚人才、優環境、提品質,在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中打頭陣、做先鋒、挑大梁,奮力打造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努力成為重慶市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和創新驅動新引擎
  • 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中國航天發展的第一動力
    全會公報中多次提到了「創新」,把「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列入了遠景目標,將「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作為「十四五」時期必須遵循的一項原則,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為中國航天在「十四五」期間的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事業都始於夢想、基於創新、成於實幹。
  • 成渝高新區勾勒科技創新中心「微笑弧線」
    在雙城經濟圈內部,本就肩負著高質量發展和改革創新「天然使命」的重慶高新區、成都高新區兩大國家高新區如何「雙區聯動」、為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支撐引領?  兩區連線  高質量發展雙核驅動  同是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同是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同是自由貿易試驗區核心區,同是帶動區域發展、科技創新和改革開放的高地……翻看30餘年發展歷程,兩家高新區有太多的「同是」。  「1988年,以建設國家高新區為重要內容的火炬計劃啟動,肩負『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使命的國家高新區應運而生。
  • 創新引領發展和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作用分析
    [摘 要]本文以十九大報告的精神為指南,深入分析創新引領發展和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作用。創新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動力和重要內涵。我國在創新引領發展方面的改革經驗,主要體現在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引進、產學研合作等體制上。新形勢下創新引領發展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創新產業化」和「產業創新化」把科學技術導入現代化經濟體系,與實體經濟相結合。
  • 成都高新區聯合電子科技大學加快培育科技創新型人才
    產業人才實訓基地由成都高新區、電子科技大學聯合組建,設立在電子科技大學九裡堤校區。來自成都高新區的20餘家電子信息、新經濟企業代表參加授牌儀式。  作為成都產業發展主陣地,成都高新區持續推動電子信息、新經濟等主導產業強勁發展。
  • 常德高新區科技創新創業孵化產業園項目路演暨投融資對接會舉行
    2月6日,常德高新區科技創新創業孵化產業園項目路演暨投融資對接會在常德高新區創 紅網時刻2月8日訊(通訊員 陳園)2月6日,由常德市科技局、市財政局指導,常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辦的常德高新區科技創新創業孵化產業園項目路演暨投融資對接會在常德高新區創+匯眾創空間舉行。常德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羅宗紅,漢壽縣委常委、統戰部長、漢壽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李裕軍,常德高新區管委會黨工委委員、副主任袁成宇等出席活動。
  • 涪陵高新區工業企業近期將全面復工
    凱高玩具車間生產現場記者 朱志強 攝    2月29日,記者從涪陵高新區獲悉,目前高新區78家規上工業企業已全部安全有序復工,3月10日前將實現轄區所有工業企業全面復工    在重慶市倉興達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機械設備正有條不紊地運轉,工人們忙著生產和組裝零部件,各條生產線都在緊張有序地運行。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新引進一條自動化生產線,預計5月前投入使用。
  • 關於印發欽州市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
    欽州市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理念,圍繞西部陸海新通道門戶港和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建設,以及制約我市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和短板,以強化產業科技創新為主線,堅持前端聚焦、推進中間協同、注重後端轉化,著力實施科技項目,增強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打造創新平臺和載體
  • 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摘 要] 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要靠科技創新。當前,我國科技創新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通過提高源頭創新能力,催生發展新動能,通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帶動「雙創」蓬勃發展,通過強化協同創新機制,打造區域創新高地,通過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提升創新產出績效,通過加強國際創新合作,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通過完善科技政策體系,營造良好創新環境,科技創新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撐引領作用顯著提升。
  • 發現新「齊跡」|淄博高新區:MEMS產業孵化器 助力打造千億級產業平臺
    為傳承汲取齊文化「改革、創新、開放、務實、包容」的思想營養,做好淄博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創新綠色動能轉換優存量」和「著眼未來高端引領擴增量」兩篇文章,為老工業城市鳳凰涅槃和加速崛起營造良好氛圍。12月15日--12月18日,中共淄博市委網信辦組織32家媒體共同開展尋訪齊文化的改革開放基因,見證高質量發展的淄博作為——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
  • 株洲高新區「五鏈」融合 積聚產業發展新動能
    全媒體記者 曠昆紅 通訊員/廖懌融合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人才鏈和服務鏈,株洲高新區構建起科技創新、產業、資本、人才、服務的最優環境,用最大的誠意、最好的政策、最優的服務和最小半徑的產業配套,為產業項目和人才團隊落地創造條件,積聚產業發展新動能。
  • 光大人工智慧產業基地AI City落子重慶高新區 「高」「新」要素...
    而早在去年5月,重慶高新區就和光大控股籤署了關於共同推進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智能製造與實體經濟協同融合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同年7月,重慶高新區與光大控股旗下的重慶特斯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光控特斯聯」)籤訂合作協議,準備共建光大人工智慧產業基地。這家人工智慧物聯網領軍企業將要和重慶高新區聯手打造全國智能升級、動能轉換、科技創新的重慶樣板。
  • 菏澤高新區:擦亮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金字招牌」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13日訊 (記者 張振勝) 近年來,菏澤高新區作為菏澤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主陣地,緊緊圍繞打造「中國北方醫藥城」核心區的發展目標,形成了全國頗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全產業鏈、開放式產業集群,呈現出「中藥飲片加工+中藥製劑」「化學原料藥+
  • 百度大腦創新體驗中心落戶襄陽高新區 聯合打造智能生態產業創新示範
    開幕式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致辭講到,要大力推廣智能化製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數位化管理五大創新模式,加快「5G+工業網際網路」典型應用場景向更多實體經濟行業延伸。現場還舉行了16個5G+工業網際網路項目籤約儀式。其中,湖北襄陽高新區管委會與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武漢百牛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籤訂了進區協議,宣告百度大腦創新體驗中心正式落戶襄陽高新區。
  • 西安:科技成為創新發展強大支撐
    今年,西安首次入選「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榜單前十。今年發布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中,西安位列西部城市第1。3月9日,科技部正式批覆支持西安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標誌著我市在大力發展人工智慧產業上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 創新「黨建引領『5i』服務」!貴陽高新區啟林創客小鎮激活企業創新...
    新增入駐企業26家、累計孵化畢業企業22家、解決就業崗位300餘個……1月4日,記者從貴陽高新區獲悉,過去這一年,高新區啟林創客小鎮不斷加強平臺建設,通過創新「黨建引領『5i』服務」,為創新創業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開放式綜合服務,吸引大數據、人工智慧、文創、新能源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正加速集聚
  • 科技賦能產業 創新引領未來 泛銳熠輝著力高質量發展
    為解決小微企業生產用地的問題,鞏義市政府採取一事一議的方式,對於符合政策的企業給予補貼的形式降低企業的用地成本,同時創新貸款形式,為企業發展資金需求提供貸款擔保。 6月26日上午,鞏義市委常委、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梁險峰到泛銳熠輝調研指導二期項目建設情況,鞏義市科工信局局長許學輝,站街鎮黨委書記龐冠峰,鎮長康豔華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