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高新區「五鏈」融合 積聚產業發展新動能

2021-01-21 湖南24小時

全媒體記者 曠昆紅 通訊員/廖懌

融合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人才鏈和服務鏈,株洲高新區構建起科技創新、產業、資本、人才、服務的最優環境,用最大的誠意、最好的政策、最優的服務和最小半徑的產業配套,為產業項目和人才團隊落地創造條件,積聚產業發展新動能。

科技創新引領 助力產業發展

艾美新材位於天易科技城,其自主研發的切削鈹銅合金棒是我國唯一、全球第二的優質產品,是國防軍工、航空航天、高端鐘錶的核心零部件。

德智新材作為一家初創型企業。為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其專注研發的石墨基座盤,為晶片製造工藝上的「卡脖子」產品。該公司擁有多項專利技術產品,市場前景廣闊。

2020年12月,火炬安泰和立方新能源作為新能源裝備產業鏈上的企業,同獲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榮譽。近日,菲斯羅克和南方閥門入選工信部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庫。

這一項項成績源於對創新的極致追求。為了最大限度地激發創新活力,株洲高新區通過政策引導、資本支持等方式,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牽頭組建製造業創新中心、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和企業服務平臺。現已聚集各類創新平臺142個,其中國家級13個,各類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33個,其中國家級12個。2020年12月,經國務院辦公廳批覆,株洲高新區入選第三批「國家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

發力全產業鏈 做優產業生態

2020年3月底上門拜訪,當年9月在株洲高新區註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鏈上企業——東莞燁嘉電子看重是株洲高新區良好的產業基礎。

方圓5公裡內就有產業鏈上下遊企業。「選擇在某個地方投資,除了營商環境外,我們很關注這個地區的產業生態。這方面,株洲高新區是典範。」嘉燁電子相關負責人介紹,落戶株洲高新區,正是看中了其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大發展潛力。產業配套和全產業鏈發展,能讓企業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株洲高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集群效應初步顯現,目前正在申報省級先進位造業集群。立方新能源、山鋰電池、溫州意華、江蘇永成等零部件配套企業不斷集聚,在電機與電驅動系統、電控系統、功率器件、車橋、助力轉向等細分領域,很多企業都具有較好的競爭力。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已躍升至40%以上。

「我們以『頭部企業』為引領,堅持走好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的路子,按照『強鏈,補鏈,延鏈』的產業鏈思維,精準招引和培育行業領軍企業和高端優質項目,形式良性循環,做優產業生態。」株洲高新區招商局負責人說。

提升服務 激發「雙創」活力

2020年12月30日,生物醫藥鏈上企業湖南瑞邦醫療微創外科手術介入耗材基地項目順利開工建設。14天「快辦」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動產證、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這又一次刷新「新區速度」。

2020年以來,株洲高新區全面落實「兩招三辦」辦法,17個重大項目快速「落地生根」,真正實現了「拿地即開工」。

服務是競爭力,更是生產力。企業入駐園區後,在園區一站式服務中心,除了基礎服務外,還能提供項目申報、人才服務、金融服務、高企申報等業務諮詢。除了線下服務,株洲高新區還打造園區服務線上平臺,包括溫暖企業四聯行動、政策申報、投訴建議、企業數據調研、企業增值服務商城、公寓及公租房資產管理等7個核心功能模塊,為園區企業提供優質高效且可追溯的園區服務。輕點滑鼠進入「企業增值服務商城」,就能享受財稅服務、法律服務、人力資源、智慧財產權等各項服務。

營商環境和創業氛圍越來越好,不斷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才前來創業。2020年,株洲高新區新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1541人。

【來源:株洲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株洲:「轉」出高質量發展新天地
    近年來,株洲深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轉」出高質量發展的一片新天地,努力在打造「三個高地」中彰顯更大擔當。從「傳統產業」到「現代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說到底是一場涉及思想觀念、生產方式、體制機制等諸多方面的深刻變革。從拼速度、比總量,到比質量、看效率,發展趨勢大轉折,意味著再也不能唯GDP馬首是瞻,必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 高質量發展助力航天強國建設 航天產業融合交流會在高新區舉辦
    8月28日,航天科研管理研究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濱海高新區渤龍湖科技園渤龍山莊召開,會議以「後疫情時代的航天科技與智能」為主題。會議期間,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的參會代表與濱海高新區有關部門舉行了航天產業融合交流會。
  • 澎湃新動能——株洲市加速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高質量發展解碼(上)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偉鋒 劉永濤湘江恆流,株洲恆新。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株洲從清水塘破局做「減法」,向「中國動力谷」發力做「加法」。這個承載新中國工業榮光的老工業城市,正從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強烈陣痛中重獲「新生」,躍升為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新城,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迸發出澎湃新動能。
  • 躍上發展新高地——來自株洲·中國動力谷的系列報導之三
    這些年來,株洲基於軌道交通、航空、新能源汽車三大動力產業的比較優勢,以產業鏈思維抓項目、興產業、強實體,堅持補短板和鍛長板相結合,統籌強鏈補鏈延鏈,潛心打造中國動力谷,構建「3+5+2」現代產業體系,已成功培育出全國首個軌道交通千億產業集群,中國動力谷已成為中國高端製造競技世界的新名片,更是株洲這個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躍上發展新高地的顯著標誌。
  •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地深度融合 打造發展新動能
    原標題: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地深度融合 打造發展新動能2020年9月,《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印發,對《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進行了再細化。高等職業教育是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高技能人才保障和中高水平智力支撐的重要砥柱,是助推形成區域合力、推動產業集群發展的有力槓桿。
  • 重慶高新區:聚集創新資源 激活高質量發展澎湃動能
    今年以來,重慶高新區緊緊圍繞「科學之城、創新高地」總體定位,緊扣「五個科學」「五個科技」,高水平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聚焦科學主題「鑄魂」,面向未來發展「築城」,聯動全域創新「賦能」,建平臺、興產業、聚人才、優環境、提品質,在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中打頭陣、做先鋒、挑大梁,奮力打造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努力成為重慶市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和創新驅動新引擎
  • 中國動力谷:定義株洲經濟新航向
    謀定又後動,出臺《株洲·中國動力谷發展規劃》,加快構建中國動力谷「3+5+2」現代產業體系,重點推進產業融合、區域協調創新、先進位造提質、生產性服務業引導、創新生態優化、高端人才匯聚「六大工程」,建設中國動力谷成為株洲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 在製造的前沿主動作為,在創新的舞臺上翩然飛馳,在開放的平臺上綻放芳華。
  • 動能轉換,轉出一片新天地
    株洲曾是榮光加持的老工業區,也是處境尷尬的重汙染區。是繼續保持粗放式數量型增長,還是以短期陣痛換取長遠發展?如今的株洲綠色滿城,經歷破舊立新、鳳凰涅槃後的「中國動力谷」,創造出全國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株洲樣本」。
  • ...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共進,嶗山區走出新舊動能轉換綠色之路
    嶗山區轄區大部分為嶗山景區,可利用土地資源不足,同時受到風景區總體規劃、自然保護區規劃等多個上位規劃管控,管控方式交叉,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2018年國家批覆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來,嶗山區主動作為、先行先試,對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共進模式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嘗試,並取得積極成效,「產業綠」成為嶗山區地域新名片。
  • 新動能快速積聚 旅遊業開啟更大市場空間
    新舊交替之際,戴斌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說,剛剛過來的一年,旅遊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大考,也在積聚新的動能,一系列新需求和新供給正在形成,旅遊業正在轉型陣痛中穩步向前。  展望未來,戴斌對2021年旅遊經濟運行持相對樂觀預期,並對行業高質量發展充滿期待。他指出,根據保守預測,明年我國旅遊業就能恢復到疫前的正常水平。
  • 高新區:構建校區合作「1236X」聚才新模式 以「人才鏈」耦合「產業...
    陝西省渭南高新區持續深化「校區合作」平臺,通過構建「1236X」聚才新模式,進一步營造人才優先發展環境,持續涵養區域最優人才生態圈,著力構築「高精尖缺」人才集聚窪地,以「人才鏈」耦合「產業鏈」,引領新時代高質量發展。       依託一個平臺,搭建校區合作「新橋廊」。
  • 發現新「齊跡」|淄博高新區:MEMS產業孵化器 助力打造千億級產業平臺
    12月15日下午,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來到高新區,一起探尋這裡的高質量發展故事。高新區把MEMS產業作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域,搭載體、建平臺,創新管理模式、招商方式,「築巢引鳳」聚群賢,「內外並舉」強合作,「雙招雙引」增動能,2018年3月31日6英寸矽基MEMS研發製造線開通以來,聚集國內外高層次人才
  • 煙臺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蓬勃發展
    「海上航天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對我區培育航空航天產業、聚集高質量發展戰略科技力量具有示範引領作用,將聚焦海洋智能裝備與航天發射交叉融合,系統研究解決海上衛星發射面臨的發射回收支持裝備、指揮控制系統、海上發射火箭適應性及衛星應用等關鍵共性及卡脖子技術,為海上高頻、常態化發射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打造海上航天產業技術需求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中樞。
  • 泰州醫藥高新區推進產業鏈式發展、集群發展 由「一粒藥」邁向「大...
    從一片農田,到集聚1200多家國內外醫藥企業,位於泰州的中國醫藥城從一張白紙「零點起步」,始終把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能,推進產業鏈式發展、集群發展,闖出一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漸成規模、發展壯大」的奮進之路。
  • 磨好金剛鑽 株洲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搶佔新市場
    紅網時刻株洲12月3日訊(通訊員 王娜 夏毅冰)今年以來,株洲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增勢喜人。據今年第三季度該區經濟運行指標顯示,1-9月電子信息業增長61.7%,較1-8月提高1個百分點,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呈現高速增長。
  • 新產業、新動能——中國(太倉)航空航天產業峰會即將隆重開幕
    航天技術作為高科技前沿,其產業化依賴於整個國民經濟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以及傳統產業的支持。航天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有著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係。航天技術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許多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產品,將牽引傳統產業技術水平的提高。
  • 濱海高新區信創產業整體規模達400億元 初步形成全國領先的產業鏈...
    天津北方網訊:新一代高性能桌面處理器晶片「騰銳D2000」在津發布、「銀河麒麟作業系統V10取得重大突破」上榜「2020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這幾天,作為「十四五」期間本市堅持製造業立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攻方向,信創產業捷報頻傳。
  • 湖南「計算」釋放產業新動能
    行業精英、領域專家等暢談計算機產業未來,共探創新發展生態、製造生態、應用生態建設,為繁榮計算產業、釋放產業動能匯聚智慧和力量。楊華峰 攝 繁榮產業生態引領產業升級 隨著算力需求飛速增長,計算機產業迎來全新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計算產業發展的加速變革,也使得國際競爭愈加激烈。如何夯實創新創造生態、製造生態、應用生態,激發計算產業新動能,成為業界思考的重要話題。
  • 推進高分子新材料產業 高質量發展
    株洲日報記者 鄒怡敏通訊員/朱剛 曾鋼株洲日報訊 11月27日,株洲(淥口)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學術論壇暨產業發展推進會召開,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市高分子新材料產業鏈鏈長覃萬成出席並講話。會上,國務院國家新材料領域專家委員會專家徐堅教授,圍繞高分子新材料產業的發展進行講座。時代華鑫等3家企業負責人,淥口區政府、攸縣經開區相關負責人進行了介紹和推介。淥口區圍繞產業鏈上下遊配套,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新籤約招商項目6個,涉及耐火材料、航空導線等生產領域;攸縣高新區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現已有高分子新材料企業14家。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濱州醫學院:深耕「五個融合」開啟高質量發
    按照協議,省市將在推進濱州醫學院「十四五」期間更名醫科大學,創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打造山東省高峰學科,增強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和「健康山東」建設能力等方面,攜手發力、加大支持,共同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