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好金剛鑽 株洲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搶佔新市場

2020-12-05 紅網

紅網時刻株洲12月3日訊(通訊員 王娜 夏毅冰)今年以來,株洲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增勢喜人。據今年第三季度該區經濟運行指標顯示,1-9月電子信息業增長61.7%,較1-8月提高1個百分點,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呈現高速增長。

其中,以湖南長城為代表的電子信息頭部企業增勢明顯。1—10月,湖南長城工業產值27.01億元,同比增長187%;截至10月底,自主業務訂單金額為11.7億元,同比增長377%,自營業務訂單金額為8.1億元,同比增長28%。

電子信息頭部企業向好的態勢足以表明,因新冠肺炎疫情被壓抑的需求並沒有消失,而是給了擁有優質品牌價值和市場口碑的頭部企業更多市場機遇。湖南長城的逆勢上升,只是一個表象,背後是與日俱增的品牌力,是企業在產品布局、技術上精耕細作,進入了品牌力與產能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狀態。

產品根系日漸發達

根植自主安全品牌獲青睞

品牌形象和品牌價值的體現,最終落在的是產品本身。對於湖南長城而言,自主安全電腦便是當家產品。

關鍵技術是國之重器,在當前國際形勢風雲變幻的背景下,自主可控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不言而喻。

湖南長城作為目前國內市場上唯一的一款央企智造、全國產化自主安全電腦品牌,產品根系日漸發達。今年以來,在各重要品類及細分市場的合理布局及長期耕耘,不斷培育高品質、定位清晰的產品,贏得了消費者認可。

據湖南長城副總經理黃迎峰介紹,自2016年10月正式建成投產以來,湖南長城國產整機擁有4條組裝線,具備8萬臺/月的生產組裝能力;擁有四條智能SMT線、兩條DIP線,具備9.6萬片/月(含MB及UB板)的主板生產能力;擁有5條智能終端生產線,具備19萬臺/月的生產能力。

產品是企業對消費者最深情的付出。那麼,銷量則是消費者最真實的回應,是品牌價值最有力的註腳。據湖南長城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該企業自主業務訂單金額為11.7億,同比增長377%,自營業務訂單金額為8.1億,同比增長28%。

「面對國內市場對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自主安全電腦的巨大需求,後續將承接來自全國各地政府部門、金融、能源、教育、物流等重點行業單位的大量訂單。」黃迎峰告訴記者,今年自主可控計算機產品機型、產量都有了更多的需求。湖南長城雲工廠正通過技術升級,建立工藝改善機制,不斷提升國產電腦智造效率和質量水平,確保供應。

未雨綢繆贏得先機

銷售、產值雙雙爆發式增長

據湖南長城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1-10月,湖南長城完成工業產值27.01億元,同比增長187%,

今年,湖南長城的銷售產值雙雙爆發式增長,今年年初那筆80萬臺智能硬體設備的海外出口訂單貢獻不小。

「我們很早就研判了疫情形式,提前儲備調撥了相應配件。」在今年信創工程產業鏈成立大會後的電子信息企業交流會上,湖南長城總經理安紹平這樣分享企業如何「危中尋機」的故事。

今年一季度,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對業務的影響,湖南長城提早部署、積極組織,第一時間成立防控領導小組,全面開展物資採購、園區消殺、員工管理等防控工作,利用多方資源訂購了口罩、消毒液、測溫槍等防疫物資,並將員工進行分類管理,根據風險級別有序安排隔離及復工,並在株洲高新區的幫助下,還免費為員工進行病毒核酸檢測、並協助其員工招聘工作。2月下旬,該公司產能恢復到60%以上,3月馬力全開實行兩班倒,產能迅速恢復到100%。

據黃迎峰介紹,今年獲得的這筆海外出口訂單,去年在國內的總訂單數是100萬臺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智能硬體設備,前兩年在湖南長城的訂單量並不大,主要放在浙江的一家公司生產。今年,該客戶將之前分布在中國幾個企業生產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智能硬體設備訂單立即轉移到株洲生產,並決定在本年度內的訂單全部轉移到株洲生產,預計訂單總數達到80萬臺智能硬體設備,新增產值近4億元。

訂單大量增長,企業擴產的需求迫在眉睫。今年三月,一條消息在株洲高新區招商工作促進群裡傳來,自主可控計算機及安全產業鏈鏈辦主任劉倩,在其發布了一條關於湖南長城因擴產需求急需3萬平方米廠房的消息。大家通過「頭腦風暴」,紛紛尋求合適的廠房,很快在天易科技城內B4、B6廠房就成為湖南長城新的生產車間,並投入到了生產。

黃迎峰說,隨著廠房需求的解決和產能的提升,預計今年,湖南長城總產值30億元,同比增長144%。

相關焦點

  • 株洲高新區「五鏈」融合 積聚產業發展新動能
    全媒體記者 曠昆紅 通訊員/廖懌融合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人才鏈和服務鏈,株洲高新區構建起科技創新、產業、資本、人才、服務的最優環境,用最大的誠意、最好的政策、最優的服務和最小半徑的產業配套,為產業項目和人才團隊落地創造條件,積聚產業發展新動能。
  • 臨沂高新區在臺北舉辦電子和信息產業交流會
    臨沂高新區在臺北舉辦電子和信息產業交流會 2013年11月06日 16:1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1月6日臨沂消息 日前,在「山東
  • 紫光計算機三中心落戶鄭州高新區 助力河南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原標題:紫光計算機三中心落戶鄭州高新區 助力我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11月17日,鄭州高新技術
  • 株洲高新區:高分子材料產業蓄勢待發
    紅網時刻株洲9月17日訊(通訊員 楊如 李偲偲)當下,株洲時代工程塑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時代工塑」)改性生產車間一派繁忙。一臺臺像生產「麵條」一樣的擠出機,正在轟隆隆地生產著軌道扣件工程塑料。這一顆顆彩色的塑料粒子,它們「威力」可不容小視。
  • 仲愷正繪製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聚發展的新藍圖
    ,仲愷高新區正繪製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聚發展的新藍圖。 功能 加速電子信息產業集聚 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聚群,是惠州市委市政府賦予仲愷高新區的重大使命。 產業強則經濟強。
  • 發現新「齊跡」|淄博高新區:MEMS產業孵化器 助力打造千億級產業平臺
    淄博高新區MEMS產業孵化器是淄博市高標準規劃建設的電子信息產業園項目,2012年,淄博高新區與清華大學成立國家高新區MEMS研究院,依託50億元產業基金,建設了「清華大學國家高新區MEMS研究院」、「尤政院士工作站」以及「
  • 「2020生物信息與大數據技術」研討會在株洲舉行
    紅網時刻株洲12月21日訊(通訊員 沈曉慧)12月19日至20日,由中國電子學會生物醫學電子學分會、湖南工業大學、株洲千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東南大學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共同主辦,由湖南工大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承辦的「2020生物信息與大數據技術研討會」在株洲成功舉辦
  • 躍上發展新高地——來自株洲·中國動力谷的系列報導之三
    正在株洲高新區的河西示範園,聚集著220多家汽車生產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1家,產值同樣達到300億元,並已經形成從汽車設計到整車製造,再到零部件生產的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以及由新能源轎車(北汽)、客車(中車電動)、專用車組成的整車產業布局。
  • 煙臺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蓬勃發展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奮力前行、義無反顧;面對產業發展需求,破題起勢、再創佳績。堅定信念,不走「彎路」、不貪「捷徑」、不做「虛功」,經過一年的努力,煙臺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崛起了一批優質重點企業、打造了一批高質量平臺載體、落地了一批創新示範項目。
  • 中科大搶佔量子信息產業先機
    早在今年1月,2015年度國家科技獎頒給了科大潘建偉院士領銜的「多光子糾纏及幹涉度量」項目,這是一項以70後、80後青年科學家為主體作出的科研成果,為我國在新興的量子信息產業搶佔了先機。 潘建偉院士所在的中科大微尺度實驗室,自2003年籌建以來成績斐然,成果10次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1項成果入選世界十大科技進展;1項成果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此前該獎項已連續空缺3年;7項成果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據介紹,微尺度實驗室的學科領域涉及物理、化學、材料、生物和信息五大一級學科,為實現學科之間的大跨度交叉奠定了基礎。
  • 中國動力谷:定義株洲經濟新航向
    謀定又後動,出臺《株洲·中國動力谷發展規劃》,加快構建中國動力谷「3+5+2」現代產業體系,重點推進產業融合、區域協調創新、先進位造提質、生產性服務業引導、創新生態優化、高端人才匯聚「六大工程」,建設中國動力谷成為株洲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 在製造的前沿主動作為,在創新的舞臺上翩然飛馳,在開放的平臺上綻放芳華。
  • 株洲高新區動力谷科技創新服務中心連續兩年獲評湖南省A類單位
    紅網時刻1月15日訊(通訊員 謝嘉 李媛)近日,湖南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2019年度省級及以上湖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和大學科技園的績效評價結果,株洲高新區動力谷科技創新服務中心(現「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獲評A類單位,連續兩年複評為全省優秀孵化器。
  • 成都高新區聯合電子科技大學加快培育科技創新型人才
    活動現場 供圖 成都高新區黨群工作部宣傳處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11月4日,成都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人才實訓基地與新經濟產業人才實訓基地授牌儀式在菁蓉匯路演大廳舉行產業人才實訓基地由成都高新區、電子科技大學聯合組建,設立在電子科技大學九裡堤校區。來自成都高新區的20餘家電子信息、新經濟企業代表參加授牌儀式。  作為成都產業發展主陣地,成都高新區持續推動電子信息、新經濟等主導產業強勁發展。
  • 合肥推進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 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話語...
    當前,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正在合肥高新區積極推進建設中。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目標是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發展制高點,打造代表國家水平、承載國家使命的創新基礎平臺。
  • 涪陵高新區:引領產業科技創新 增添城市發展動力
    涪陵高新區是全區重點建設的三大國家級平臺之一,是涪陵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排頭兵,也是涪陵未來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主戰場。自2016年啟動建設以來,涪陵高新區建設發展進展如何?5月16日,記者進行了打探。
  • 株洲:「轉」出高質量發展新天地
    2013年,株洲開始向世界產業創新城市突圍——基於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三大動力產業的比較優勢,借鑑美國矽谷創新支撐產業的經驗,致力打造中國動力谷。2015年,株洲成為全球首個產值突破1000億元的軌道交通基地,這裡生產的電力機車、動車組、城軌等出口至全世界;中小航空發動機連年保持30%的高速增長,並為株洲通用航空產業搶佔先機提供強大技術支撐;汽車產業形成了從設計研發到零部件生產、整車製造再到後市場服務的完整產業鏈。
  • 蓉城歸來 | 總投資130億元 成都高新區環電子科大集成電路重點項目...
    在嚴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總投資130億元的8個環電子科大集成電路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此舉行,吹響了項目建設「集結號」。  作為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核心區和引領區,成都高新西區擁有規模以上電子信息企業120餘家,包括英特爾、德州儀器、京東方、華為、富士康等龍頭企業。2019年7月,成都高新西區以英特爾、德州儀器為依託,打造了集成電路產業社區。
  • 合肥新站高新區:致力打造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基地
    張強 攝中新網合肥5月20日電 (記者 張強)安徽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合肥新站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路軍20日介紹,「近年來,我們聚焦『芯屏器合』的產業發展方向,致力打造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基地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教基地,建設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創建一流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老故事」變「新起點」 重慶高新區布局矽基光電子技術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矽基光電子是研究和開發以光子和電子為信息載體的矽基大規模集成技術,是未來集成電路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目前,正大力發展的大數據中心、5G、物聯網等產業,對矽基光電子技術需求非常迫切。
  • 打破國際壟斷 株洲火炬特種高純功能靶材將填補國內空白
    株洲火炬特種高純功能靶材項目建設效果圖。紅網時刻株洲3月8日訊(記者 蘇莉雅 通訊員 徐洋)我國高端ITO靶材長期以來都是依賴進口,但這個局面即將被打破。3月7日,株洲火炬特種高純功能靶材項目舉辦開工儀式,該項目建成後,將填補國內技術空白,並成為國內最大、種類最全的靶材生產基地。株洲市委副書記王洪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智,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天元區委書記周建光出席開工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