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黛是《紅樓夢》的經典場景之一。
在林黛玉離開揚州來到賈府後,原文描述了第一次看到寶玉時的心理活動:
黛玉看到後很震驚。她想:這很奇怪。好像她在那兒見過似的。她多熟悉啊。
在寶玉換了衣服回來看黛玉之後,他說:
我以前見過這個妹妹。
當賈母否定兩者時,他笑著說:
雖然我以前沒見過她,但我看著她的臉很好看,雖然我心裡很了解她,但今天我只想在很遠的地方見到她。
他們從未見過面,但彼此很熟悉。這是典型的一見鍾情,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緣分」。
由父母決定嗎?
在普通人看來,宿命就是前世的紛爭延續到今生,宿命就是天註定。但是《為何家會傷人》中提到的武志紅:宿命是建立在童年時與父母的關係上的。根據弗洛伊德,一個人的性格在五歲之前就已經形成了。事實上,它不僅是人格,而且是我們童年時期形成的情感基礎。
眾所周知,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如果童年時我們從父母那裡得到了足夠的愛和安全感,那麼我們就下意識地把父母當作愛的榜樣,根據自己父母的榜樣尋找伴侶。相反,如果父母不給我們愛和安全感,我們也會以父母為原型,相應地選擇我們的愛人,但所涉及的情感更為複雜。當然,不可能每個人的愛人都和他們自己的模式一樣,所以這種愛通常以悲劇告終。
她的丈夫劉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勤奮、誠實、木訥,同時,她不懂風格,缺乏浪漫,不送花就說不出甜言蜜語。甚至劉凱都認為兩者的結合非常玄幻。
在婚禮上,阿蓮說她對劉凱一見鍾情的看法是對的。為什麼她放棄了她善良浪漫的追求者而選擇了簡單的劉凱?見到父親後,很多人都知道了原因:劉凱和阿蓮的父親、外貌、行為和性格都很相似。
有人說男孩有戀母情結,而女孩有父親情結。如果父女關係很好,那么女兒將來會希望找到一個像父親一樣的對象,重溫童年的快樂。顯然,阿蓮潛意識裡把劉凱當成了她的父親。即使其他追求者更好,她也只會有幸福感在像劉凱這樣的人面前。
命運=愛上父親或母親
在心理學中,宿命可以歸結為一個等式:宿命等於愛上父親或母親。
在上面的愛戀中,婚前劉凱像父親一樣照顧她百依百順,但是結婚後,劉凱不再像以前那樣努力工作,阿蓮開始變得挑剔和諷刺。他們爭吵不休,三年後離婚。
其實,兩人的婚姻從一開始就存在隱患。阿蓮視劉凱為父親,劉凱為了得到女神的寵愛,總是無條件地付出。當時,他不僅在臉上看起來像阿蓮父親,還扮演著父親的角色,喚起了阿蓮對他的強烈依戀。
但這種關係實際上是不平衡的。一個是扮演爸爸「付出,一個在享受」爸爸「般的愛。但其實劉凱也跟阿蓮想要做一個小孩,短時間的扮演」爸爸「無所謂,一旦時間長了,他就會疲憊。一旦,當他放棄好爸爸的角色,阿蓮對他的依戀也就結束了,她會發現自己找到了一個假爸爸,當」爸爸的角色
很多人想回到快樂的童年,重溫當時的快樂,但他們忘記了,當我們感覺回到童年時,其實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新的環境中,我們周圍的人並不是真正的父親母親,而是他們的替代品。
有些人因為童年快樂,想找一個和爸爸媽媽一樣類型的情人,但有些人甚至有一個悲傷的童年,他們的潛意識也敦促他們以父母為榜樣來選擇自己的情人。
很多人提到關之琳除了驚嘆她逆天的美貌,還有她豐富的愛情史。兩個丈夫都是比她大的富商。她和房地產董事長馬清偉,女演員狙擊手「劉鑾雄等富商傳出緋聞,以及圈內很多男明星。2005年,關之琳在《康熙來了》對小S和蔡康永說:我這一輩子都被愛拖累。為了愛情,她甚至還升了三年級。
她父親的影子在她所有的伴侶身上都能看到。關之琳的父親是關山第一位香港的國際影帝。他與妻子離婚後獨自撫養女兒,對女兒缺乏照顧。結果,關之琳覺得他沒有履行作為父親的責任。後來,她父親的生意失敗使她的生活更糟。
關之琳與富商的頻繁接觸和與男星的八卦只是在重複過去的模式。她下意識地把對象當成父親,渴望父親的關注和愛,但痛恨父親的冷漠。在愛恨交織中,很難擺脫她父親的原型。
三種「一見鍾情」
從上面可以看出,我們從父母那裡開發出戀人原型,並以此作為尋找對象的模型。我們將這個模型設置為一見鍾情。在武志紅中,在《家為何傷人》中提出了一個理論:在愛情中,假設女人心中的情人原型是A1,男人的心目中中的情人原型是B1,但事實上,這個男人是A2,這個女人是B2,所以一見鍾情有以下三種形式:
完美的一見鍾情:A1=A2,B1=B2在這種一見鍾情中,女人認為她們找到了A1,而A2等於A1,男人也是。他找到了B1,B2等於B1。然後一方對另一方的期待與另一方完全相同,產生完美的一見鍾情。如果他們的童年是快樂的,那麼這樣的一見鍾情看起來很完美。如果他們的童年不幸,這樣的一見鍾情將成為一場災難。
花花公子嶽東的閃婚對象是一個離婚三次的女人芭芭拉,並與五個天后結婚離婚。它們是典型的完美一見鍾情。自從她父親去世後,她母親有許多男朋友,而且經常忽視嶽東。潛意識裡,她在尋找一個符合她母親形象的女人,而芭芭拉和她父親關係不好。她也在尋找一個符合她父親原型的男人。
因為這兩個人完全符合對方的預設,所以他們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深深的迷戀和依戀。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只是彼此父母的幻想模型。他們愛的不是對方的人,而是他們永遠得不到的愛。
虛幻的一見鍾情:A1A2,B1B2也被稱為普通的一見鍾情,即一方根據模組找到了另一方,並認為他找到了自己理想的情人,但事實上,這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對方似乎是符合模式的,其實骨子裡並不是這樣。
王剛外向到麗麗一見鍾情,麗麗和朋友們認為王剛喜歡她外向的性格,但事實上王剛只被她第一次見到時的憂鬱氣質所吸引。但是麗麗並不覺得自己是個憂鬱的人,也不喜歡對方描述她的方式。事實上,憂鬱的人是王剛的母親。他母親總是要他找一個外向的人,這和王剛是一樣的。但與麗麗的外向者相比,她首先看到的是她的憂鬱。
最常見的一見鍾情:這個一見鍾情是一方視對方為A1或B1,不可抗拒地愛上另一方,但另一方不視他為A2或B2,也不愛上對方,所以這個一見鍾情也叫單相思。
我們很容易在生活中產生單相思,這也被稱為暗戀。我們在直虎搜索「暗戀」,並伴隨著「心酸」,「絕望」,「看不上自己」。。。還有一個問題
現在很多人說一見鍾情是看到顏色的結果,而長壽只是權衡利弊。也有人說一見鍾情臉是時鐘,愛是長壽的東西。事實上,與臉色和膚色相比,很多人下意識地在他或她身上看到了父母的原型。
找到好對象「,並成為」好對象
很多人說喜歡一個人,從顏值開始,尊重才華,結合性格,長期善良,最後是性格。
比一見鍾情更重要的是如何長期保持這種關係。
說武志紅與我們的家庭太深有關是不可靠的,我們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更大。當我們承認這一點後,我們傾向于堅持父母最初的戀人。事實上,當我們找到伴侶時,我們會以父母的模式來覆蓋異性戀者,然後一見鍾情。這些只是表面現象。另一個人往往不同於你的過去。你以為你是你的原形,但這只是你潛意識裡對父母的依戀。
但是一見鍾情也是靠譜的,我們擺脫不了過去,父母給了我們太多的影響,對戀人的選擇,畢竟是生根不掉的。
比一見鍾情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漫長的一生中進行交流,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延續這種感覺。坐在腰間不僅是為了找到一個好情人,更是如何做一個好情人。
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只有他們自己才是主體,爸爸媽媽才是客體。如果父母給予ta足夠的愛,那麼他們就會有安全感,ta會認為父母和他們自己都是獨立的主體,而爸爸媽媽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對象。ta不僅可以學會愛自己和學會愛父母,還可以學會愛其他人。這樣的ta對於其他人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對象。
在愛情中,如果你一個接一個地找到一個好的對象,你也可以成為一個好的對象,那麼雙方就會相互進步,逐漸從孩子變成大人,把對父母的奉獻變成對愛人的愛,那麼這種關係是健康有益的,會可持續發展。上面的阿蓮找到了一個好的對象,並願意愛她,但她沒有達到一個好的對象,把自己當成別人的主體,也沒有在愛中長大成人。
最近,有一個很流行的詞:爸爸是男朋友,顧名思義是像爸爸一樣的男朋友。
事實上,這是一個典型的以父親為原型尋找對象。但無論是韓尚妍還是賀燦陽,無論是佟還是蔡敏敏,它們本身都是很好的對象。他們的父母給了他們足夠的愛和家庭氛圍。再次見面後,他們也願意成為對方的對象。他們學會了彼此相愛。他們的關係是平衡和穩定的,雙方在規模上是平等的。它們是好的對象,找到好的對象,這是保持關係最重要的方法。
結論: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童年的結果會伴隨著孩子的一生。俗話說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而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父母給孩子良好的情感基礎。他們將學會彼此相愛,他們將有一個很好的戀人原型。以後,感情的道路會很平坦,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父母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你擺脫不了父母給你帶來的陰影,你需要抓住機會,學會愛別人,當你找到一個好的對象時,把自己成長為一個好的對象。
我希望每個人都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