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很多企業的終極目標就是把自己變成金融企業,畢竟金融處於所有行業的金字塔塔尖。但滴滴的某些金融業務生不逢時。
2月15日,滴滴CEO程維宣布公司將做好過冬準備,將對非主業進行「關停並轉」,很顯然,金融業務(部分)不是滴滴的主業。
今年1月2日,滴滴高調上線「金融服務」頻道,雖然這個頻道被放在了滴滴App頁面所有頻道的最末位,但依舊掩飾不住滴滴進軍金融領域的野心。
不過,現在程維一句「對非主業進行『關停並轉』」等於給滴滴金融事業部潑冷一盆冷水。
01 滴滴外賣首當其衝
滴滴對非主業進行「關停並轉」的第一刀砍向了滴滴外賣。
36氪2月19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滴滴外賣業務將面臨裁員、出海的處境,國內業務甚至可能被關停。
滴滴外賣隸屬於滴滴新成立的R-Lab部門,報導稱該部門「即將面臨大裁員和轉崗,涉及人數數百人,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外賣業務員工」。
另據新浪科技報導,選擇滴滴外賣進入的5個城市之後,已經看不到外賣入口,該業務疑似下線。但滴滴內部人士解釋稱,只有身處這5個城市的用戶打開滴滴app才能看到外賣入口。
對於此事,滴滴方面回應稱,不予置評。
2017年12月,外界傳聞滴滴外賣業務組織了一個10人左右的小團隊在單獨的辦公地點秘密研發,此舉主要是對美團點評的反擊(美團上線打車業務),但滴滴官方當時並未正面回應。
短暫研發4個月後,2018年3月,滴滴外賣在無錫上線,並開始招募騎手,忠誠騎手要求每周在線大於48小時,月保底1萬元;自由騎手可自由上線隨時接單,訂單收入翻倍。
隨後,滴滴外賣陸續進入南京、泰州、成都和鄭州,但從去年7月底便暫停了擴張計劃。
從去年3月份上線到最近傳出「業務調整」,滴滴外賣堅持了不到一年,在外賣市場已經被巨頭瓜分後,滴滴都開始過冬了,作為「非主業」的滴滴外賣被放棄也是大概率事件。
02 滴滴金融的「命運」
同樣的邏輯,在非主業面臨被「關停並轉」的大背景下,滴滴金融也走到了「十字路口」。
相比外賣業務,滴滴在金融方面的布局很早就開始了。
2015年,滴滴開始布局保險領域。當年10月27日,滴滴與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合作推出了一款「滴滴平臺司乘意外綜合險」;2016年,滴滴獲得中國人壽6億美元戰略投資,後者成為滴滴打車第一批1.6萬輛車的保險供應商;2017年,滴滴還與螞蟻金服、深創投共同出資,成立了一家網際網路車險理賠平臺。
除布局保險外,2017年,滴滴還通過收購拿下支付牌照,為其進入消費金融和汽車金融領域打下了基礎。
2018年2月,滴滴宣布業務調整,將原金融部門升級為金融事業部,這個事業部主要為滴滴司機和用戶提供保險、信貸、理財、支付、汽車金融等普惠金融服務。
現在來看,滴滴上述金融業務都是圍繞「出行」這個場景打造的,即便滴滴現在要過冬,這部分業務受到影響的可能性不會很大。
03 這個「非主業」危險了
滴滴做金融,一部分是順勢而為,但其實還有很多業務屬於「倉促上馬」。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滴滴虧損高達40.4億元,2017年全年虧損25億元,自2012年成立後6年來,虧損額高達390億元。
虧損壓力加大,上述滴滴金融的很多業務其實只是一個導流平臺,盈利能力不足。2018年,滴滴大舉進軍消費金融市場,上線自營產品「滴水貸」。
今年1月2日,滴滴「金融服務」頻道上線了「點滴相互」,進軍網絡互助行業。
和第一階段滴滴在金融方面的布局相比,第二階段的布局略顯倉卒,一方面和自己擅長的「出行」場景關係不大,另一方面,國內的競爭對手已經非常強大。
這裡有必要講一下「互助」的歷史。
最早的「互助」雛形可以追溯到14世紀,源起自海邊漁村。那時,漁民多是靠出海打魚維生,然而常常出去十艘船,回來六艘船。他們的家人既要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還要面對無法繼續生活的困境。
後來,村裡老者提議:所有出海的人在每次出海前,拿出一定數量的錢湊到一起,如果有人沒有回來,就用這些錢去幫助撫養去世漁民的妻兒,保障他們未來的生活。
所有漁民共同承擔風險,大家通過契約關係,完成「一人為大家,大家為一人」的約定。
到了網際網路時代,「互助」依託網際網路技術得以打破地域的局限,不斷壯大、發展。
2016年,水滴互助創立,由騰訊、美團等公司投資成立。現在已經有來自全國各地近 7000 萬會員加入。
去年末,支付寶和京東也先後上線網絡互助,但這兩者的業務邏輯和點滴相互完全不一樣。對他們而言,網絡互助業務是錦上添花,但對滴滴來說完全不是。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一洋在自己撰寫報告中稱,滴滴雖然已經持有了相對完整的金融牌照體系,但在業務布局上卻沒有實現完整的生態閉環。
另外,從業務規模看,滴滴的網絡互助業務壓力非常大,除了要和幾乎同一時期上線的「相互寶」競爭,還要和國內領先的老牌網絡互助品牌水滴互助競爭。
目前,國內比較知名的網絡互助平臺除了水滴互助、相互寶,還有夸克聯盟、輕鬆互助、眾託幫、壁虎互助、康愛公社等。從市場規模看,水滴互助遙遙領先,會員數量約為第二名相互寶的2倍左右。
從數據可以看出,水滴互助這個領頭羊在2017年和剛剛過去的2018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長,分季度來看,2018年每個季度同比2017年每個季度增速都在100%以上。
所以,在這個樣的市場格局下,點滴互助要想真正做起來可能很難了。筆者最近發現,滴滴出行APP的開屏廣告也有點滴互助的身影。不過,有意思的是,點滴互助的廣告和水滴互助的廣告高度雷同。
左側為水滴互助廣告頁面;右側為點滴互助廣告頁面
有媒體報導稱,急需補課的滴滴迫切地抓住了「網絡互助」這個當紅炸子雞,但是這份「愛」終究還是遲到了。
現在,滴滴已經宣布過冬了,滴滴金融的非主營業務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