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BBC12月1日報導,氣候行動追蹤組織研究了來自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新氣候承諾,以及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的碳排放計劃,得出了《巴黎協定》的目標正在「接近實現」的結論。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升幅可能被控制在2.1℃以內。
十多年來,氣候行動追蹤組織的研究人員一直在密切關注各國集體減排承諾對全球變暖的意義。
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失敗後,該組織估計,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上升3.5℃。但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2016年4月22日在紐約籤署的《巴黎協定》產生了相當大的作用。《巴黎協定》長期目標是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並努力將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作為國際協議的結果,各國開始慢慢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今年9月,該組織得出結論,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上升2.7℃左右。這一數字仍遠高於《巴黎協定》中2℃的目標。
現在,他們樂觀認為,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上升2.1℃。
是什麼改變了結論?
過去三個月出現了一些關鍵進展。
今年9月,中國領導人在聯合國表示,中國力爭碳排放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據氣候行動追蹤組織研究人員稱,到本世紀末,這將使全球氣候升溫減少0.2℃到0.3℃。
日本和韓國也紛紛效仿,承諾到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南非和加拿大也宣布了自己的淨零目標。
另一個重大變化是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應對氣候變化是他議程的一個主要部分。他承諾,到2050年,美國將實現零碳排放。到本世紀末,這將使全球氣候升溫減少0.1℃。
氣候分析專家比爾黑爾表示:「我們現在有超過50%的全球排放被大國覆蓋,它們的目標是到本世紀中葉實現零排放。當你把所有這些加起來,再加上其他一些國家正在做的事情,你就會把溫度刻度從2.7℃左右調到非常接近2℃的地方。」
他對BBC新聞說:「雖然離《巴黎協定》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確實是一個重大進展。」
潛在的困難
氣候行動追蹤組織的研究人員表示,雖然他們採取了相當保守的方法,但他們也承認他們的樂觀分析伴隨著一些重大的警告。
在他們看來,最大的問題是,到2030年削減碳排放的近期計劃根本無法實現。
預計已籤署《巴黎協定》的一些國家將在今年年底前提出新的2030年碳減排計劃,包括英國和歐盟。但仍有幾個國家不願設定減排目標,許多較貧窮的國家仍在尋求煤炭投資。
對新冠疫情的反應
觀察人士表示,各國對新冠大流行的反應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可以將短期支出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脫碳水平上。
智利聖地牙哥大學氣候與彈性研究中心的負責人梅薩羅哈斯 (Maisa Rojas)博士說:「大流行不僅為各國實現其長期目標打開了一個窗口,而且使各國真正走上了正確的道路。我們會利用這個機會嗎?在我的印象裡,包括歐盟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在利用它。」
上遊新聞 楊若辰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