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陽能LED照明系統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散熱問題的影響,將半導體製冷技術應用於太陽能LED照明系統解決系統的散熱問題是一個新思路。本文在對半導體製冷技術原理分析的基礎上,針對太陽能LED照明系統,採用基於微控制器的半導體製冷系統來解決散熱問題。實驗證明,半導體製冷系統對解決太陽能LED照明系統散熱問題具有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半導體製冷技術;太陽能LED照明;散熱;方案設計
0.引言
在世界能源短缺, 環境汙染日益嚴重的今天,充分開發並利用太陽能是世界各國政府積極實施的能源戰略之一。太陽能LED照明系統的應用符合這一戰略決策的發展趨勢。然而,LED照明系統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散熱問題的影響。
對於LED照明系統來講,LED在工作過程中只能將一少部分的電能轉化成光能,而大部分的能量被轉化成了熱能。隨著LED功率的增大,發熱量增多,如果散熱問題解決不好,熱量集中在尺寸很小的晶片內,使得晶片內部溫度越來越高。當溫度升高時將造成以下影響[1]:⑴工作電壓減少;光強減少;光的波長變長。⑵ 降低LED驅動器的效率、損傷磁性元件及輸出電容器等的壽命,使LED驅動器的可靠度降低。⑶ 降低LED的壽命,加速LED的光衰。 LED照明系統的散熱問題已經成為制約該項技術發展的一個主要障礙。目前,在解決LED照明系統的散熱問題上主要採用的方法有:調整LED的間距;合理加大LED與金屬芯印製板間距離;打孔方式;安裝風扇。這些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受到許多客觀條件的影響,散熱效果並不是很理想。
半導體製冷又稱熱電製冷[2],是利用半導體材料的Peltier效應。當直流電通過兩種不同半導體材料串聯成的電偶時,在電偶的兩端即可分別吸收熱量和放出熱量,可以實現製冷的目的。它是一種產生負熱阻的製冷技術,其特點是無運動部件,可靠性也比較高。利用半導體製冷的方式來解決LED照明系統的散熱問題,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1.半導體製冷的工作原理
1934年法國人帕爾帖發現:當電流流經兩個不同導體形成的接點處會產生放熱和吸熱現象,放熱或吸熱由電流的大小來定。
Q=aTI
上式中:Q為放熱或吸熱功率;a為溫差電動勢率;T為冷接點溫度;I為工作電流。
基於帕爾帖效應原理,帕爾帖效應製冷也叫溫差製冷。半導體製冷技術的主要原理是基於帕爾貼效應。半導體製冷是根據熱電效應技術的特點,採用特殊半導體材料熱電堆來製冷,能夠將電能直接轉換為熱能,效率較高。目前製冷器所採用的半導體材料最主要為碲化鉍[3],加入不純物經過特殊處理而成N型或P型半導體溫差元件,它的工作特點是一面製冷一面發熱。
根據量子理論,金屬與半導體材料具有不同的能級、不同的接觸電位差和不同的載荷體。如圖1所示,P型與N型半導體之間用金屬板連接,另一端通過金屬板構成圖中電路,當合上電鍵k時,就會有圖中的電流通過PN結,這樣就會在半導體與金屬板相連的上端形成帕爾帖冷效應,下端形成帕爾帖熱效應[4]。
圖1 半導體製冷基本原理圖
半導體製冷相關文章:半導體製冷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