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式調節中的振蕩幅度和頻率與哪些因素有關

2020-11-27 電子發燒友

  位式調節的基本概念 位式調節也叫做繼續調節,因其系統中存在著位式元件繼電器或無觸點開關而得名。位式調節系統是一種非線性系統,其調節過程中會出現穩定的、持續的振蕩過程(即使是不穩定振蕩過程也要發散到穩定的持續振蕩過程),三位式調節系統還會產生振蕩衰減過程。位式調節系統的輸出一般以繼電器觸點動作的形式出現,也有以無觸點的電子開關形式出現的。

  位式調節的任務是將測量值和給定值之差放大成繼電器觸點的動作。

  圖1a是二位式調節儀表的調節特性,圖1b是二位式調節系統的調節過程。

  圖1  二位式調節

  當測量值0,高於時Qa時,繼電器釋放,而在測量值0x低於Qb時繼電器吸合。通常將Qa和0b的差值ΔQ=Qa-Qb稱為不靈敏區或死區或切換差,將(Qa+Qb)/2,稱為切換中值,切換中值與設定值0。之差稱為控制點偏差Qε。

  由圖1可以看出,二位式調節過程是一個穩定的、持續的振蕩過程,調節偏差在Δ0範圍內來回波動,沒有一個確定數值;調節儀的不靈敏區直接影響被調節參數的振蕩幅度,為使振蕩幅度不致太大,不靈敏區應不能太大;但不靈敏區也不能太小,否則將使繼電器動作頻率太高而降低其使用壽命,甚至使繼電器無法工作,所以要合理地調整調節儀表的不靈敏區。從圖1還可以看出,如果不靈敏區保持不變,被調節對象的時間常數飛減小,振蕩頻率將加大,所以位式調節適合於時間常數較大的對象,這樣,可以在同樣的不靈敏區內以較低的頻率工作。另外,被調節對象如果滯後時間t,則將使振蕩幅度加大,這是不利的,所以位式調節也只適用於對象滯後較小的場合,當然,滯後時間t大,振蕩頻率可以降低;最後還可以看出一點,在被調節對象時間常數愆恆定,給定值Q,或擾動改變時,振蕩幅度和振蕩頻率也隨之改變,如果不靈敏區不變,則繼電器振蕩頻率可以降低。

  由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位式調節效果不僅取決於儀表本身的性能,還取決於被調節 對象的特性及儀表操作使用人員的素質和水平。對於一個熟練的儀表使用人員來說,即使被調節對象無法改變,也可以通過調節儀表的參數而使調節品質得到改善,反之亦然。

  當然,一般情況下總是希望位式調節系統的振蕩幅度越小越好,這樣可以減小被調節量變化的波動範圍,提高調節精度。同時,也總是希望振蕩頻率越小越好,這樣,不但可以減少被調節量的波動程度,還可以減少位式元件吸合次數,從而延長位式元件的使用壽命,而對於二位式調節儀表,這兩項指標是互相制約的,不能兩者同時兼顧,如果採用三位式調節儀表,情況將會有很大改善,如圖2所示。

  圖2  三位式調節
  a)調節特性 b)過渡過程

  圖2a是三位式調節儀表的調節特性,圖2b是二位式調節系統的過渡過程曲線。

  圖2a是不考慮滯環的三位式調節儀表的特性。圖中Q.1、Q,分別是下限、上限給定值,Q為平均給定值,2ΔQ,是三位式調節儀的中間帶,根據其值範圍大小不一樣,三位式調節儀表有所謂寬中間帶和狹中間帶之分。

  由圖2可以看出:當調節儀表的輸人QQ02>0.1時,調節器輸出為0,系統停止加熱。由於對象有慣性滯後,爐溫經過一段滯後時間,便開始下降,當下降至o<02時,高位繼電器又接通,以全功率的1/2加熱,爐溫又上升,若全功率的1/2能使爐溫升過給定值Q0被調量就在Q.2-L下持續振蕩;若全功率的1/2不能使爐溫升至給定值Q0,被調量就在Q01,上下持續振蕩;若全功率的1/2恰好能使爐溫維持給定值0,或維持在Q01<Q

  由此可見,三位式調節系統會出現穩定的持續振蕩過程,也可能出現衰減振蕩過程。即使是持續振蕩過程,其振蕩幅度也比二位式調節小,因此,三位式調節比二位式調節的調節精度高。

  從圖2b也不難看出,三位式調節過程振蕩幅度和頻率,仍然和調節儀表的中間帶、對象滯後及調節器輸人等有關。

相關焦點

  • 可調頻率的正弦波振蕩電路圖分享
    打開APP 可調頻率的正弦波振蕩電路圖分享 發表於 2019-06-07 17:37:00 正弦波振蕩器是指不需要輸入信號控制就能自動地將直流電轉換為特定頻率和振幅的正弦交變電壓
  • 調節電容量,改變振蕩頻率,是不是可以模擬120急救車的報警聲?
    首先,精確調整電源電壓+VCC=5V,因為電源電壓對于振蕩頻率影響很大。如圖7所示為Q1的基極與集電極波形。黃色波形(CH1)絕大多數時間在電源電壓之上(參考圖8),在負脈衝(電壓並不是負值,只比電源電壓約低0.7V,即Q1發射結壓降)期間,藍色波形(CH2)輸出正脈衝。
  • 振蕩電路是什麼?振蕩電路的工作原理和振蕩電路的經典設計
    如果輸入端無外加輸入信號,輸出端仍有一定頻率和幅度的信號輸出,這種現象稱為放大電路的自激振蕩。振蕩電路就是在沒有外加輸入信號的情況下,依靠電路自激振蕩而產生正弦波輸出電壓的電路。它廣泛應用於遙控、通信、自動控制、測量等設備中,也作為模擬電子電路的測試信號。
  • 風電併網系統次同步振蕩頻率漂移問題
    與傳統的次同步諧振、扭振相互作用問題的特徵不同,風電併網系統的次同步功率振蕩的頻率存在較大幅度的動態變化,主要體現為同一風電場各次事件的振蕩頻率不同和一次事件中振蕩頻率的不斷演化。因此,頻率漂移是風電併網系統次同步振蕩的顯著特徵,研究和揭示頻率漂移的內在機理將有助於防範風電併網引發的次同步振蕩失穩的風險。
  • lc正弦波振蕩電路的定義和計算公式以及電路分析
    LC振蕩電路的輻射功率是和振蕩頻率的四次方成正比的,要讓LC振蕩電路向外輻射足夠強的電磁波,必須提高振蕩頻率,並且使電路具有開放的形式。   LC正弦波振蕩電路的構成與RC正弦波振蕩電路相似,包括有放大電路、正反饋網絡、選頻網絡和穩幅電路。這裡的選頻網絡是由LC並聯諧振電路構成,正反饋網絡因不同類型的LC正弦波振蕩電路而有所不同。
  • 如何看懂振蕩和調製電路
    :頻率穩定度較高,輸出波形好,頻率可以高達 100 兆赫以上,但頻率調節範圍較小,因此適合於作固定頻率的振蕩器。  實際上為了提高振蕩器的工作質量,電路中還加有由 R t 和 R E1 組成的串聯電壓負反饋電路。其中 R t 是一個有負溫度係數的熱敏電阻,它對電路能起到穩定振蕩幅度和減小非線性失真的作用。從圖 5 ( b )的等效電路看到,這個振蕩電路是一個橋形電路。
  • 振蕩和調製電路詳解2
    因此反饋電壓經選頻網絡送回到 VT1 的輸入端時,只有某個特定頻率為 f 0 的電壓才能滿足相位平衡條件而起振。可見 RC 串並聯電路同時起到了選頻和正反饋的作用。實際上為了提高振蕩器的工作質量,電路中還加有由 R t 和 R E1 組成的串聯電壓負反饋電路。其中 R t 是一個有負溫度係數的熱敏電阻,它對電路能起到穩定振蕩幅度和減小非線性失真的作用。
  • lc振蕩電路頻率怎麼計算_lc振蕩電路頻率計算(計算公式)
    LC振蕩電路,是指用電感L、電容C組成選頻網絡的振蕩電路,用於產生高頻正弦波信號,常見的LC正弦波振蕩電路有變壓器反饋式LC振蕩電路、電感三點式LC振蕩電路和電容三點式LC振蕩電路。LC振蕩電路的輻射功率是和振蕩頻率的四次方成正比的,要讓LC振蕩電路向外輻射足夠強的電磁波,必須提高振蕩頻率,並且使電路具有開放的形式。
  • 文氏電橋振蕩電路
    振蕩條件和振蕩頻率分別為實際應用中,圖5.3-27D是應用JFET(結型場效應管)作為可變電阻進行穩幅的文氏電橋振蕩電路,通常JFET處於導通狀態,當輸出電壓幅度增大時,經二極體CD整流的電壓增大,JFET反偏增大,其漏源間電阻變大,負反饋量增大,從而起到穩幅作用。該電路的振蕩頻率為1KHZ,輸出幅度UP-P=8V。
  • 哪些因素限制了電源開關頻率的提高?
    一、開關頻率的提高,功率器件的損耗增大1、開關管限制開關頻率的因素有哪些?開關導通時對應的波形圖如下圖(A),開關截止時對應的波形圖如下圖(B),可以看到開關管每次導通、截止時開關管VDS電壓和流過開關管的電流ID存在交疊的時間(圖中黃色陰影位置),從而造成損耗P1,那麼在開關頻率fs工作狀態下總損耗PS= P1 *fs,即開關頻率提高時,開關導通與截止的次數越多,損耗也越大。
  • 開關頻率的提高受限於哪些因素
    開關電源產品在市場的應用主導下,日趨要求小型、輕量、高效率、低輻射、低成本等特點滿足各種電子終端設備,為了滿足現在電子終端設備的可攜式,必須使開關電源體積小、重量輕的特點,因此,提高開關電源的工作頻率,成為設計者越來越關注的問題,然而制約開關電源頻率提升的因素是什麼呢?一、開關頻率的提高,功率器件的損耗增大1、開關管限制開關頻率的因素有哪些?
  • 誤差放大器的自激振蕩及解決方法
    這說明即使無信號輸入也會有波形輸出,於是就產生了自激振蕩。  放大器的增益和相位偏移會隨頻率而變化。當頻率變高或變低時,輸出信號和反饋信號會產生附加相移。如果附加相移達到±180°,則此時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同相,負反饋就變成正反饋。反饋信號加強,當反饋信號大於淨輸入信號時,即使去掉輸入信號也有信號輸出,於是就產生了自激振蕩。
  • lc正弦波振蕩電路詳解_LC正弦波振蕩電路振蕩的判斷方法
    LC正弦波振蕩電路與RC橋式正弦波振蕩電路的組成原則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只是選頻網絡採用LC電路。在LC振蕩電路中,當f=f0時,放大電路的放大倍數數值最大,而其餘頻率的信號均被衰減到零;引入正反饋後,使反饋電壓作為放大電路的輸入電壓,以維持輸出電壓,從而形成正弦波振蕩。由於LC正弦波振蕩電路的振蕩頻率較高,所以放大電路多採用分立元件電路。
  • 振蕩電路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附設計集錦
    振蕩電路,簡單來講,就是指能夠產生大小和方向均隨著周期發生變化的振蕩電流,而產生的這種振蕩電流的電路我們就叫做振蕩電路。LC迴路便是其中最簡單的振蕩電路。振蕩電流不能用線圈在磁場中轉動產生,它是 一種頻率比較高的交變電流,只能在振蕩電路中產生。
  • 精密幅度穩定的低失真正弦波振蕩器(07-100)
    很多應用都需要頻率和/或幅度穩定的正弦波做為定標或測量的參考。對於LVDT信號調理、ADC測試、諧波失真測試等應用也要求低諧波失真。
  • 文氏電橋振蕩電路及Multisim仿真案例解析
    circuit),簡稱「文氏電橋」,是一種適於產生正弦波信號的振蕩電路之一,此電路振蕩穩定且輸出波形良好,在較寬的頻率範圍內也能夠容易調節,因此應用場合較為廣泛。 只有當放大倍數恰好為3時,正負反饋處於平衡,振蕩電路會持續穩定的工作,此時輸出波形的頻率公式如下所示: 也可以這樣理解:電路剛上電時會包含頻率豐富的擾動成分
  • 速率常數 k 與哪些因素有關?
    在平時的教學或學習中,我們知道速率常數k受溫度和催化劑的影響。k為什麼受溫度和催化劑的影響呢?k還跟哪些因素有關呢?蘆老師基於碰撞理論,闡述這個問題。把分子看作剛性的小球,反應物分子必須相互碰撞才有可能發生反應,反應速率的大小與碰撞頻率Z成正比。顯然,碰撞頻率Z與濃度成正比,且溫度越高碰撞頻率Z也越大。
  • 漏磁通與哪些因素有關
    打開APP 漏磁通與哪些因素有關 發表於 2017-11-06 16:52:19   漏磁通
  • 高手解讀振蕩電路和振蕩條件及常用振蕩器
    接通電源時, LC 迴路中出現微弱的瞬變電流,但是只有頻率和迴路諧振頻率 f 0 相同的電流才能在迴路兩端產生較高的電壓,這個電壓通過變壓器初次級 L1 、 L2 的耦合又送回到電晶體 V 的基極。從圖 1 ( b )看到,只要接法沒有錯誤,這個反饋信號電壓是和輸入信號電壓相位相同的,也就是說,它是正反饋。因此電路的振蕩迅速加強並最後穩定下來。
  • 雙管自激振蕩電路設計分析
    自激振蕩的應用於許多電路,如正弦波振蕩器廣泛用於各種電子設備中,在模擬電子技術中屬於必不可少的一種元件。它是一種不需要輸入信號控制就能自動地將直流能量轉換為特定頻率和振幅的正弦交變能量的電路。常見的自激振蕩電路如RC振蕩電路和LC振蕩電路。RC振蕩電路中,RC網絡既是選頻網絡又是正反饋電路中的一部分。該電路特點是電路簡單,經濟但穩定性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