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景地選在我省橫道河子鎮 環保主題電影《致命復活》敲響氣候危機...

2021-01-15 生活報

拍攝現場

實習生 魏怡然 生活報記者 丁燕

氣候危機是一個看似遙遠的問題,但它給人類帶來的嚴峻後果,應該引起警覺。

由生態環境部出品、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鼎力支持並積極參與的電影《致命復活》7月31日全國上映。該片以應對人類社會面臨的環境危機為主題,從科幻、驚悚、災難三個方面,講述了氣候變化導致某國東部小鎮「貝列斯克」山體滑坡,一種遠古細菌「貝列格拉」開始復甦並且異變成病毒引發末日危機的故事。該片小鎮「貝列斯克」的外景地選在我省海林市橫道河子鎮。7月30日,記者聯繫到該片導演兼編劇楊樂,聽他講述了拍攝影片臺前幕後的故事。

2017年9月,《致命復活》在橫道河子開機。

傳遞環保理念

邀請數十位科學家組成「智囊團」

談起院線處女作為何會選擇生態環境題材電影時,楊樂告訴記者,與其說他選擇這部電影,不如說是電影的出品團隊選擇了他。

今年34歲的楊樂出生在一個物理世家。因對電影有濃厚的興趣,本科學習生物專業的他,跨學科考取了北京電影學院碩士研究生。由他執導的北影2015屆畢業聯合作品《美麗拳頭》,曾在業內獲得好評。

2016年,楊樂參與到由環保部宣教中心出品的《致命復活》電影項目中,擔任編劇和導演。項目啟動後,主創團隊確定了創作方向——一部以氣候危機為大背景的科幻電影。創作之初,楊樂和主創團隊就達成了一個共同目標:「與市場上常見的側重視覺享受的科幻商業大片不同,我們的電影要更科學、更嚴謹地呈現可信度高的故事、傳遞環保理念。」

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以及電影製片人通過積極協調,為項目邀請了數十位前沿科學家,搭建了一個涵蓋氣象、基因、能源、計算機、醫學等諸多領域的專家顧問團。其中包括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生物教研所教授胡洪營等人。在楊樂看來,如此強大的科學家陣容,在國內影視行業中較為罕見。

頂尖的智囊配置,對劇本產生巨大幫助的同時,也令楊樂深刻感受到了出品方對氣候問題科學性的極致嚴謹態度。在此階段,理工學科背景和紮實的劇本創作基礎,讓楊樂很快與項目無縫對接。

講述氣候危機的故事,切入點很多,如何選定題材,成了當時最迫切的問題之一。若干次劇本論證會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不斷召開。在百餘稿的顛覆、修正和推敲後,楊樂和團隊最終選擇了由氣候危機引發的「疫情」和「洪水」作為背景。

一個發生在2027年的,探討人類個體如何團結共渡災難的故事誕生了。

楊樂為演員講戲

盛讚龍江美景

難忘龍江人的爽朗熱情

2017年9月,《致命復活》在黑龍江省海林市橫道河子開機。電影開拍前,楊樂曾帶著團隊去了國內很多地方選景,但從一個導演的角度看,無論是人文歷史還是自然風光,橫道河子成為《致命復活》的外景拍攝地,並不意外。在楊樂的印象裡,橫道河子坐落在兩座山之間,很美。電影取景時,正值夏末秋初,鎮上「五花山色」層次豐富別致、景色壯觀。雖然小鎮看上去有些封閉,但有火車與外界相通。「封閉與連通的對立,符合電影表達。」鎮上有條河,「符合電影冰川融化的劇情需要」。

拍攝現場

距離在橫道河子取景已經兩年了,但楊樂對當地美景、美食,特別是龍江人的爽朗熱情,仍然念念不忘。他記得鎮上樹莓、山貨的味道,跟在城裡吃的相比,「味道不一樣」。儘管只在橫道河子拍攝了六七天,但總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溫暖, 在不經意間就與楊樂撞個滿懷。他記憶尤為深刻的是,橫道河子鎮有位親切友善的老奶奶,因劇情需要,影片需要到老奶奶半山腰的住宅取景。院子裡種了蔬菜和玉米,因為了解拍電影可能不需要菜園做背景,老奶奶提前打消了楊樂的顧慮,讓他「放心拍」。後來,老人用新鮮的煮玉米招待了遠道而來的電影人。

除橫道河子鎮外,電影還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取景。「在影片拍攝中,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的工作人員,為車輛協調等作出了很多貢獻。」採訪中,楊樂一再表示,希望通過生活報社,向對電影《致命復活》作出貢獻的龍江人表示感謝。

拍攝現場

希望影片能帶給人們警醒

《致命復活》讓他成為終身環保志願者

電影《致命復活》上映當日,有評論稱:「《致命復活》之所以引發高度關注,是因為它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和對全球生態環境危機的思考。」

楊樂表示,氣候變化是人類所面臨的共同挑戰,沒有人能獨善其身。「這不僅是一場災難,更是一次大自然帶給人類的考驗,我時常會覺得自己身處其中,希望這部影片能帶給人們一絲警醒。」

在楊樂看來,自己的院線處女作仍有青澀之處。如果滿分十分的話,他會給自己打五分。但是,他會為電影背後的科學家們打十分。他在電影《致命復活》創作思想札記中寫道:「該電影紮實嚴謹的科學性已經在很大程度上經受了現實的驗證,切實成為了呼籲環保,呼籲大眾關注氣候危機的一記哨音。甚至參照現實,可能進一步向大眾敲響氣候危機的警鐘。在這個層面,我為電影將起到的積極意義感到驕傲。而諸多的榮耀和敬意,要歸於影片幕後的科學家們,歸於積極、嚴謹的環保工作者們。」

拍攝現場

從2016年至2020年,在電影《致命復活》的創作過程中,楊樂連貫地接受了環境保護教育,對他的創作思想乃至世界觀都產生了重大影響。他立志成為一名終身環境保護宣傳志願者。未來的日子裡,他會將環境保護作為作品的背景,傳遞中國人自己的環保聲音,講述中國人自己的環保故事。

導演楊樂

楊樂說,人類未來的命運取決於我們當下的行動。做好垃圾分類、多步行、少開車,儘量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出行。「如果人人都能行動起來,哪怕是微小的行動,維持我們唯一的家園——地球上的生命,那麼前景依然可期……」

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生活報

相關焦點

  • 電影《致命復活》發布「神秘病毒」終極預告
    本文轉自【網易娛樂】;國內首部末日病毒災難電影《致命復活》將於7月31日全國上映。今日,曝光了「神秘病毒」版終極預告。預告中逼真展現了未知病毒突襲後,全城陷入了絕處求生的恐慌中,氣氛緊張壓抑。該影片打破常見國產災難片模式,以「病毒入侵」、「末日戰疫」為主題,摒除大特效災難片的視覺轟炸,是一部純粹的靠劇情取勝的災難電影。「神秘病毒」引爆「生化」危機《致命復活》此次曝光的「神秘病毒」預告,驚悚的傳達了末日危機來臨時的緊張感和窒息感。
  • 《致命復活》定檔 災難題材電影「引爆」影院
    本文轉自【電影網】;由青年導演楊樂執導,閆文君、沈文俊、徐紹澤、沈語眉、賈鳳柱、袁忠遠聯袂主演的國內首部末日病毒災難電影《致命復活》定檔7月31日全國上映,並隨之發布了定檔海報。面對院線電影空窗期許久的情侶檔,該影片作為疫情過後首部災難電影,熱度極高。
  • 電影《致命復活》正式上映 超級末日病毒突襲
    本文轉自【網易娛樂】;今日,由青年導演楊樂執導,閆文君、沈文俊、徐紹澤、沈語眉、賈鳳柱、袁忠遠聯袂主演的國內首部末日病毒災難電影《致命復活》正式全國公映。憑藉著獨特的題材和升級版病毒災難,勢必會營造耳目一新的感官刺激。
  • 堪稱《釜山行》後又一部災難題材電影《致命復活》,正式定檔!
    電影《致命復活》由導演兼楊樂擔任執導,演員由閆文君、徐紹澤、沈文君、沈語眉、何洋、賈鳳柱、袁忠遠、喬源昊、董詩琪、劉忻怡、王雯雯等傾情加盟主演的一部國產災難題材的電影!該影片主要講述了氣候變化導致某國東部小鎮山體滑坡,一種遠古細菌開始復甦,護士蘇萍(閆文君 飾演)和丈夫林棟(徐紹澤 飾演)在當地旅遊團聚與多人被埋地下廢墟。蘇萍在拯救丈夫的同時保護兒童,經歷藥品、食物危機及人性考驗,最終戰勝危機。
  • 病毒災難片《致命復活》公映 影片五大看點解析
    、沈文俊、徐紹澤、沈語眉、賈鳳柱、袁忠遠聯袂主演的國內首部末日病毒災難電影《致命復活》正式全國公映。雖然影片面臨著同檔期另外兩部電影的威脅,但是憑藉著獨特的題材和升級版病毒災難,勢必會營造耳目一新的感官刺激。疫情後首部末日病毒災難電影引爆影院《致命復活》作為疫情後首部末日病毒災難電影,自宣布定檔以來話題度頗高。
  • 世界電影銀幕上的「地球日」主題表達
    這一本雅明在1935年對電影所做出的預言,在電影此後的發展——尤其是科幻電影此後的發展,不斷被證實。在這個世界「地球日」之際,我們審視世界電影銀幕上關於地球與人類生存主題的暢想與反思,不是為了「感受震驚效果」,而是為了思考現實的發展與環保問題。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 洛杉磯地標性建築,成為多部電影的外景拍攝地,格裡菲斯天文臺
    格裡菲斯天文臺是世界著名的天文臺之一,並與好萊塢山上的「HOLLYWOOD」標誌遙遙相對,作為洛杉磯地標性的建築,成為《007黃金眼》《變形金剛》等電影的外景拍攝地。位於山頂的葛瑞菲斯天文臺緊靠好萊塢標誌,是與其合影的最佳地點之一。
  • 膠東抗戰老電影《三進山城》,拍攝外景是艾山還是牙山?
    今天是抗戰勝利74周年紀念日,本文的主題就與此有關。膠東半島是抗戰老區,這一點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有體現,尤其是一些黑白老電影裡,其中,上世紀六十年代拍攝上映的《三進山城》,是知名度較高的一部。(三進山城劇照,遠處就是艾山)相信中年以上的膠東人,對這部電影應該很熟悉,很多人不僅兒時在自己村的「大場」上看過,上學的時候也很有可能還寫過觀後感,即便過去多年,也應該能記得影片中的經典臺詞和橋段。隨著時間的推移,不變的是對電影的喜愛,變化的是看電影的感受。很多人小時候看的是熱鬧,年紀大了之後看的是情懷。
  • 去泰國人眼中的「神仙島」,探索007電影外景地
    風靡全球的諜戰電影「007」系列又來了!近日,電影官方宣布最新一部007電影《邦德25》將由凱瑞·福永執導。這將是丹尼爾·克雷格最後一次出演「邦德」一角。007電影以機智且勇敢、冷酷但多情的間諜男主角,性感漂亮的「邦女郎」,以及扣人心弦的精彩劇情,從第一次公映風靡至今,歷經50餘年仍長盛不衰。美人代名詞「邦女郎們」作為該系列中較賣座的一部,《007 金槍人》影片末尾沒有出現帥氣的邦德,反而是在一座美麗的小島背景中落幕。這是影片中大BOSS藏身的泰國小島Tapulsland,後被稱為「007島」。
  • 氣候「好朋友」為氣候危機提供解決思路
    氣候「好朋友」為氣候危機提供解決思路
  • 土耳其第一夫人呼籲採取具體措施應對氣候危機
    土耳其第一夫人艾米娜·埃爾多安12月28日表示:「如果我們不站在變革一邊,飢餓、乾旱和移民將是未來世界的命運,因為氣候危機的發展繼續為我們大家敲響警鐘。」艾米娜·埃爾多安說,世界需要在全球動員中採取行動,以拯救後代。
  • 2020年地球面臨巨大危機,瑪雅人的預言給人類敲響了警鐘
    2020年地球面臨巨大危機,瑪雅人的預言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在2012年之前,人類依據瑪雅預言得知,地球歷經四個太陽紀,每一個太陽紀結束地球就會發生一次大毀滅,按照瑪雅曆法,地球時間將在2012年12月22日終結,而作為地球附屬品的人類也會隨著地球的毀滅而消亡。慶幸的是,人類與地球安然的度過了那個惶恐不安的「世界末日」。
  • 他不斷地提醒人類:只有10年的時間挽救全球變暖的危機……
    他在非營利性組織「氣候現實項目」中擔任主席,並傾注大量時間。戈爾曾於1976、1978、1980和1982年被選為美國眾議院議員,於1984和1990年入選美國參議院,於1993年1月20日當選美國第45任副總統,任期8年。戈爾曾出版暢銷書《瀕臨失衡的地球》、《不願面對的真相》、《攻擊理性》、《我們的選擇——解決氣候危機的計劃》和《未來——改變全球的六大驅動力》。
  • 氣候變暖或喚醒極地凍土裡的致命病毒
    但隨著地球穩步進入更溫暖的未來,極地的冰川凍土正面臨著更大的融化風險,某些潛伏在冰層中的致命病菌,也許正伺機而動,待時機成熟時殺人類一個「回馬槍」。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不斷加劇,南北極在加速變暖,北極變暖速度更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長此以往持續下去,永凍層常年凍結的狀態就有可能被打破。2016年,北極融水滲入了距離北極點約1000公裡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一處山洞中。這裡是世界末日種子庫,數以百萬計收集到的種子被無限期地凍結在此,這是人類在全球農作物因大災難而規模性損失的情況下重啟農業的一種保障。
  • 《當地球停止轉動》又借著好萊塢工廠的機制,重新在世界復活過來
    然另一方面,金融風暴、全球暖化、氣候異變等等的危機,無時無刻影響人類生存的空間;糧食危機、全新病毒威脅、以及國際上爭奪天然資源、政治角力的各式戰爭,亦層出不窮的威脅著我們居住的地球。科學家們異口同聲指稱這些災難,是人類自己造的孽,是我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犯錯時,所鑄下的眾生共業。因為地球上唯一會讓其他物種瀕臨滅絕、甚至能夠顛倒地球生態系的生物,就只有人類能夠辦的到。
  • 環保警報再拉響,動物被環境危機扼住喉嚨
    氣候變化和環境汙染令地球不安,不僅人類正處於環境變化的危機中,生活在陸地和海洋的生物也面臨嚴峻的生存考驗。北極熊頻繁涉足人類生活區尋覓食物,海洋生物被困塑料「牢籠」,格陵蘭雪橇犬被迫涉水而行。鏡頭記錄了動物們在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危機下艱難求生的瞬間,面對棲息地持續汙染和消失的威脅它們束手無策,令人心痛。
  • 《貪婪洞窟2》驚現復活神像,復活節主題活動開啟!
    就在今天,《貪婪洞窟2》正式上線了復活節主題系列活動,全新的節日主題副本、一系列福利滿滿的活動以及節日福利輪番上陣,現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時光之門的復活危機傳聞復活節與數萬年前消失的舊神間有著某種聯繫,時光之門在此期間將出現種種異變,讓探險變得更加危險。
  • 我們真的能使恐龍復活嗎 遺傳學教授:電影裡騙人的
    ­  恐龍真能被「復活」嗎?遺傳學教授:電影裡都是騙人的­  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6月6日發表英國肯特大學遺傳學教授達倫·格裡芬和英國肯特大學博士後麗貝卡·奧康納合寫的文章《侏羅紀世界:我們真的能使恐龍復活嗎?》
  • 多地開展「世界環境日」環保主題活動
    疫情之中,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愈發清晰地顯現。「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與疫情抗爭的這段時光中,人們也對人類與生態環境的關係有了新的認識。6月5日,是第49個「世界環境日」,連日來,各級政府、慈善組織、環保人士們紛紛行動起來,把愛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呼籲大家參與到尊重生命、保護環境的大愛話題及行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