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探測宇宙的極限距離有多遠?結果可能會讓你大失所望

2020-08-25 鉉晨

我們居住在銀河系一條安靜的懸臂中,一個長約100000光年中等大小的螺旋星系,包含著數億恆星、星雲、暗物質,黑洞,中子星和行星,以及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在星系中心。從遠處看,我們的星系似乎很稠密,但實際上,其中的大部分空間什麼都沒有。


人類所在的銀河系

如果用人類現在的技術,將一個人送至最近的恆星都需要上千年的時間,可見我們的星系有多大,包括銀河系在內,加上仙女座星系以及其他50多個矮星系,組成了本星系的一部分。本星系是太空中一塊直徑約10000000光年的區域,它同時是laniakea超星系團中數百星系群的一個而本星系團也只是組成,可觀測宇宙的幾千萬個星系團之一。

不防假設人類有著輝煌的未來,人類文明發展至三型文明,沒有被外星文明消滅並且發展出了基於當前物理水平的星際航行技術。在著樣最好的劇本下,我們能走多遠呢?答案是本星系群。本星系群就是人類能探索的最大結構了,雖然本星系群已經夠大了,可它只佔到,可觀測宇宙大小的0.00000000001%,好好思考一下這個數字。


人類的火星探測車

我們被限制在整個可觀測宇宙的一百億分之一,發現人類的宇宙探索存在這限制,並且還有那麼多的空間我們永遠無法觸及,讓人細思極恐。為什麼我們不能走的更遠?這得從「空」的本質說起,空或者說虛無空間並不是真的什麼都沒有。其中還存在著其自身固有的能量,它們被稱作量子漲落。

在更小的尺度下,可以看到其中有持續的反應發生,粒子及其反粒子自行產生又自行磨滅。你可以把這類量子真空理解為一塊冒著氣泡的區域,一些地方的密度高,一些地方密度低。現在我們回到138億年前,當時的宇宙裡空無一物,宇宙大爆炸發生之後,在宇宙暴脹時期,可觀測宇宙,在不到1秒的時間裡,從一顆石子膨脹至數萬億千米大。


宇宙空間站

宇宙的這種突然拉伸太過迅速和激烈。使得這些量子漲落也被一同拉伸,起初的亞原子距離拉伸成了星系距離,這些區域的密度也分布不均。暴脹結束,引力又開始將一切聚集起來,從大尺度上看,膨脹過於迅速強勁難以抗衡。但在小一些的尺度下,引力佔據上風。

因而隨著時間推移,那些密度略大的地方逐漸聚集形成了與我們如今生活的星系相類似的星系群。只有在本星系群內的物質之間才存在著引力聯繫。說了這麼多,那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就不能從我們的星系群去其他星系群了呢個?這種情況下,暗能量使一切變得複雜了,約60億年前,暗能量就掌控了宇宙。


太空人在太空

總的說來,暗能量是一種隱形的力或者作用,這種作用力促使加速這宇宙的膨脹。我們還不清楚暗能量究竟是什麼,從何而來,但我們能清晰的觀察到它所造成的影響。在宇宙形成初期,本星系群,存在這大片的冷點,之後形成了包含數千星系的星系團。

我們周圍還有許多星系群,但在本星系群之外的這些星繫結構跟我們並不存在引力聯繫。所以,隨著宇宙的膨脹,我們與其他引力系星系群的距離也越來越大。慢慢的,暗能量會把其他星系群推向離我們更遠的地方,致使其他星系,星系群,星系團都變得無法企及。


未知星系

下一個星系群就在幾百萬光年的前方,而這些星系群同時都以我們難以企及的速度遠離我們。雖然我們能離開本星系群並進入黑暗的星際空間,但我們哪兒也到不了。然而我們的情況卻與此相反,本星系群裡的星系見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並最終融合成一個橢圓巨星系。

幾十年後Milkdromeda星系就此形成,然而令人沮喪的是,未來本星系群外的星系距離我們太過遙遠,將使它們變得難以探測。就算能到達地球的少數光子,也因為嚴重的紅移而變得無法捕捉。一旦這種情況出現,外界的所有信息都無法再進入本星系群。


黑暗宇宙

宇宙繁星將從夜空中消失,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到的都只剩下黑暗與虛無。生在未來的Milkdromeda星人可能會認為,整個宇宙只有他們一個星系。當他們仰望宇宙時,看到的只是無盡的空虛與黑暗。他們看不到,宇宙背景輻射,更無從得知,宇宙大爆炸,他們無法知曉現在我們所得到的理論,宇宙膨脹的原理,宇宙的起源及其滅亡。

未來的我們會認為宇宙是靜止而永恆的,Milkdromeda星系成為了一座黑暗的孤島,最終,它的光芒也將逐漸黯淡,還好,有著上千億恆星的,本星系群。對於當前人類來說已經足夠大了,畢竟我們連太陽系都沒出去過呢,而且我們還有幾十億年的時間好好探索我們的星系。生在這樣一個完美時期的我們該有多麼幸運,才能即知曉來又精通過去。雖然本星系群最終會形單影隻,我們可以趁現在盡情欣賞宇宙的宏偉與壯麗。

相關焦點

  • 科學探索,宇宙的極限距離到底有多遠?結果你意想不到
    探索未知的鄰域一直是人類的夢想,但即使是麥哲倫去環遊地球,他也同我們一樣,從未離開過這一顆小小的星球。直到最近的幾十年,人類才飛向太空。那麼,我們到底能到達多遠的宇宙距離呢?1970年,美國的太空人到達了月球的背光面,有著與人類40多萬公裡的距離,創造了人類足跡的能到達的最遠距離。這個記錄,保持了近半個世紀的光彩。在2030年時,人類將踏上火星,打破塵封幾十年的記錄。而且它和地球距離有著五千萬公裡的距離,那麼,換句話說,就是相當於大約繞地球1300圈的長度了吧。
  • 搜索宇宙的邊界,人類與「真理」的距離有多遠?
    搜索宇宙的邊界,人類與「真理」的距離有多遠?追求真理似乎是人類最終極的一個願望,儘管這個願望需要解決太多的關卡才可以得到答案。就算我們已經足夠努力了,可是我們還是需要太多的問題需要去解決。截至到目前為止,我們解決的問題也挺多的。
  • 人類探測到最遠宇宙有多遠?哈勃能告訴我們?也許「天琴」可以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其實討論這個話題會讓大家比較喪氣,我們先定個調,根據當前對宇宙的觀測表明,對於遙遠宇宙的某處以外,我們可能永遠都看不到,很多朋友可能會很好奇,我們抬頭就能看到無限遙遠的星星,還有我們看不到的星星嗎?
  • 到宇宙邊緣有多遠?
    到宇宙邊緣有多遠?如果您想像的那樣深入太空,會遇到什麼?您可以走多遠,還是可以無限行進?您最終會回到起點還是會繼續遍歷從未遇到過的空間?換句話說,宇宙是否有優勢?如果有,優勢在哪裡?信不信由你,實際上有三種方法可以考慮這個問題,並且每種方法都有不同的答案。
  • 太陽距離地球有多遠?人類又是如何測量的?
    繞行太陽的我們距它大約1億5千萬千米,事實上,由於我們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形,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太陽系中的距離太大,以至於天文學家使用這個距離作為測量標準,從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就此被稱為天文單位。天文學家不說冥王星距離太陽58.8億公裡,而說這有39個天文單位、或AU。
  • 人類觀測到最遠宇宙極限多遠?光只能461億光年,引力波一眼看穿
    其實討論這個話題會讓大家比較喪氣,我們先定個調,根據當前對宇宙的觀測表明,對於遙遠宇宙的某處以外,我們可能永遠都看不到,很多朋友可能會很好奇,我們抬頭就能看到無限遙遠的星星,還有我們看不到的星星嗎?關於這個問題後來有解釋了:宇宙中的天體不是無限的宇宙不是穩態合適加速膨脹中恆星距離地球遠近不一,光子到達有時間差這三條讓我們得以了解到,奧伯斯提出的問題中為什麼有白天黑夜之分了。
  • 探測外星文明,人類還要走多遠?
    外星文明,距離我們究竟有多遠?這是個有待探測技術解決的問題。 迄今為止,人類已經建造了大型地面觀測臺、空間望遠鏡、國際空間站,發射了太陽系探測器,旅行者2號探測器已經抵達太陽系邊緣… 回顧400年前,人類還處於肉眼觀星的時代,也是佔星術盛行的時代。
  • 人類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距離我們有多遠?答案可能你不會想到
    古人們並不知道天上的星星到底是什麼,也不知道它們距離地球有多遠。隨著人類科技的興起,有了天文望遠鏡等先進的觀測設備,我們開始逐漸明白,原來天上的星星都是一個個星球,不要看它們那麼小,那是因為它們距離地球太遙遠了。那麼夜空中的這些星星距離地球有多遠?答案可能你不會想到。
  • 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有多遠?對人類會產生影響嗎?聽聽科學家咋說
    對於黑洞,相信大家肯定是不會陌生了,幾乎在所有人的認知中,黑洞應該是整個宇宙中最恐怖、最黑暗的天體,不過幸好的是,就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黑洞離地球以及太陽系都非常的遙遠。雖然我們都知道黑洞的引力十分龐大,但是由於之間的漫長距離,它們對地球以及我們太陽系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 宇宙之外是虛無?還是另一個宇宙?距離我們這個宇宙又有多遠?
    這應該算是終極問題之一,畢竟人類所有的探測手段都只能追溯到宇宙在超光速膨脹之前,但即使此時,極度接近光速膨脹的宇宙將人類賴以探測宇宙的手段:電磁波以及引力都拉低到極低頻的手段,當然大家也都知道,越是低頻的天線規模將會越龐大,從如衛星鍋般大小的射電天線到口徑500M的超級射電望遠鏡FAST,從LIGO引力波探測器到正在建設的天琴空間引力波探測,無一不在朝著超級規模發展!
  • 人類可以看到距離億萬光年的恆星,那麼太陽光可以照射多遠距離?
    這要看你的觀測手段如何,觀測手段越高,就看得越遠。古代,人們沒有觀測設備,完全憑肉眼觀測,就像我們今天裸眼看夜空,最遠看到海山二,距離我們約7000光年的恆星;還可以看到254萬光年遠的仙女座星系,有人還認為可以看到三角座星系(M33),距離我們300萬光年。
  • 宇宙有邊緣嗎?如果有,它在哪裡?
    如果你盡你所能地進入太空,你會遇到什麼?你能走多遠,有限度嗎?或者你能走無限遠嗎?您最終會返回到起點,還是繼續穿越您從未遇到過的空間?換句話說,宇宙有邊緣嗎?如果有,它在哪裡?圖註:藝術家對可觀測宇宙的對數尺度概念。星系讓位於大型結構和大爆炸在郊區的熱,密集的等離子體。此"邊"只是時間上的邊界。
  • 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距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我們平時仰望星空的時候看到天上有無數的星星,這些星星究竟距離我們有多遠呢,今天我就用最簡單的話術給大家科普一下①我們用肉眼所能看到的星星如果說人類在不藉助任何工具的情況下,肉眼可觀測到的星星距離地球大概為5000光年到8000光年左右,而用肉眼看到的這些星星數量大概在2到3千左右,其實正常人類的肉眼所能觀測的距離大概為
  • 宇宙的距離:可以循環往複測算
    你所知道的光年之外的距離單位還有哪些?根據最新資料表明光年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單位,那麼怎麼樣去了解它呢?是我們人為定義的嗎?並不是。科學家通過一些探測器發現有一個距離是忽不斷地在推進改變,因為這個距離似乎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也不隨位置變化而變化,所以科學家在宇宙探測的過程中發現竟然有一個可以隨時移動距離的現象。當宇宙飛船在太空中飛行的時候,我們發現飛行的距離是根據時間而推移的,比如每一秒推進吉米,那麼在宇宙當中發現了這個距離呢,並不隨時間而進行推移,他似乎可以長可以短。
  • 1光年的距離有多遠?一張紙對摺103次就能超過可觀測宇宙嗎!
    將一張紙對摺103次就能刺穿宇宙,而我們的可觀測宇宙直徑長達930億光年。這意味著在理論上,只要將一張紙對摺103次,其厚度就能超過930億光年。為了方便大家理解這個930億光年是個什麼概念,小編這裡再次解釋下一光年有多遠。
  • 宇宙中的時間單位動則上億,那一億年有多長?一光年有多遠?
    首先得弄清一件事:光年是一個距離單位,是光以30萬公裡每秒的速度運行一年後抵達的距離。一光年有多遠?以目前人類身體本身的極限速度來計算的話,這個速度大概是43km/h,跑一個從昆明到北京的單程就需要5個小時(如果體能完全能支撐),事實上,靠人類雙腳來跑的距離遠不止2091km。而如果人類以高速跑完光在一秒內的直線傳播距離的話,就要6977h,也就是說不吃不喝的以高速奔跑19年。如果是一光年的話,這個數值就成為天文數字了,人類本身終其一生都無法完成。
  • 1光年的距離有多遠?一張紙對摺103次就能超過可觀測宇宙嗎
    一光年是指光線在真空中一年行走的距離。真空中的光速用c表示,現在人類測定的光速約為299792458m/s,為了方便計算,一般取30萬千米/秒。那麼一光年就是:1光年=365*24*60*60*300,000=9,460,800,000,000千米一光年相當於九萬四千六百零八億千米,而地球到月球之間的距離只有38000千米,光不到3秒就能走一個來回;火星的近地點有5500萬公裡,人類現在飛過去要8個月,光飛過去只需要三分鐘多一點;地球距離太陽大約有1.5億公裡,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只需要8分20秒左右;
  • 地球能養活多少人,人類能飛多遠及宇宙有沒有外星人?
    二,人類可以飛多遠?人類的未來是翱翔於宇宙還是被困死在銀河系?截至2018年1月2日止,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正處於離太陽211億公裡的距離。但是,宇宙的尺度太大,光人類所處的銀河系直徑就達16萬光年。可觀測宇宙的直徑達930億光年。
  • 你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你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距離產生美。距離產生情。距離是不是衡量你們之間所經歷的一切有多遠嗎?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內涵就不一樣了。比如說大地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到底有多遠那?表面的距離肯定有人知道,內心的距離那?。人與人之間在一起,實際的距離看都能看出來,可是心裡的距離誰知道那?也許有人說他知道,萬一說錯了那?錯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把錯的那個距離當做對的距離去看待了。說白了。就是自己心裡感覺咱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那就真的有多遠。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覺。你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人一生都是生活在比你我各自各方面的距離有多遠。
  • 人類距離宇宙的頂級文明還有多遠?我們最終能夠發展到何種程度
    可有有人會說,恐龍的命不好,如果沒有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恐龍也不會滅絕,再發展一些時間,說不定恐龍就會進化為智慧生命,從而出現恐龍文明,當然這種可能性也是有的。恐龍滅絕後,又過了無數年,人類誕生了,人類只用了幾百萬的時間就完成了一個文明的演化,走出地球,探索宇宙,你說人類是不是很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