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12日報導 拉脫維亞軍方在推特上稱,義大利空軍的「颱風」式戰鬥機10日在波羅的海進行空中巡邏時,攔截了一架俄羅斯的伊爾-78空中加油機。這已是近幾周來北約與俄羅斯第7次在波羅的海上空相遇。
據俄羅斯連塔網3月11日報導,2月9日、13日、27日及3月5日,北約「颱風」式戰機起飛攔截了俄方偵察機。2月3日和6日,北約飛機攔截了伊爾-76運輸機和伊爾-38反潛機。俄國防部多次表示,俄軍機的所有飛行均嚴格遵守國際中立水域上空使用規定,沒有侵犯他國國境。而且俄軍方指出,北約空軍過去一直在靠近俄邊境地區活動,近幾年明顯變得頻繁。
去年12月24日俄羅斯副防長阿納託利·安東諾夫在記者會上指出,北約僅2014年就在俄羅斯邊境附近完成了3000多次戰術飛行,比2013年增加了一倍多。
他還表示,北約在巴倫支海和波羅的海上空的偵察飛行次數也從2013年的258次增至2014年的480次。
隸屬義大利空軍的4架「颱風」式戰鬥機從2015年1月1日起部署在立陶宛機場,執行波羅的海空中巡邏任務。由于波羅的海三國沒有能夠用於空中巡邏的飛機,因此在這些國家從2004年加入北約後,北約的戰機一直負責保護其領空。
另據美國《軍隊時報》網站3月9日報導,五角大樓9日說,基地位於喬治亞州的第三步兵師的約3000名美國士兵將於近期部署至東歐,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部隊一起舉行訓練演習。
這一部署是美軍旨在鞏固對北約盟友支持的輪駐行動的一部分,這些盟友對俄羅斯不斷升級的侵略行動憂心忡忡。
約750輛美國軍用坦克、直升機和其他車輛設備9日抵達了拉脫維亞的裡加。隨著美國繼續在波羅的海國家內外輪流駐軍,大部分重武器預計會留在該地區。
國防部已宣布計劃削減歐洲永久基地的總體數量。但同時美國正在強化在歐洲各地短期部署部隊參加訓練和演習的計劃。過去一年中,美國派出了包括特種作戰部隊在內的各種部隊去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等東歐國家參加演習和訓練計劃。
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3月9日報導,俄羅斯在波羅的海地區舉行的一系列軍事演習令人擔心克裡姆林宮可能試圖破壞這些前蘇聯國家的穩定。
為了抗衡俄羅斯的行動,北約加強了歐洲東翼的防務,在聯盟中的6個前社會主義國家部署了5000兵力的先頭部隊並設立指揮中心,包括波羅的海三國以及保加利亞、波蘭和羅馬尼亞。
德國《世界報》網站3月10日報導稱,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10日批評北約在俄邊境擴大兵力。他表示,這無助於信任的建立。美國此前宣布調遣約3000名士兵到波羅的海參加演習。
俄軍事學說新變化:北約是頭號威脅 首提非核威懾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延伸閱讀】俄軍事學說新變化:北約是頭號威脅 首提非核威懾
今年初,俄羅斯軍事指揮學校學員參加雪地訓練。
俄羅斯新版軍事學說於2014年12月19日在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會議上獲得批准。新版軍事學說的文本長29頁,延續2010年版的大部分內容,維持防禦性的基調。軍事學說修改的原因是近4年來世界發生了很大變化,俄羅斯面臨的軍事威脅也隨之發生變化,出現了新武器、新熱點、新對手和新盟友,尤其是出現了因烏克蘭問題、北非、敘利亞、伊拉克和阿富汗局勢而引發的新威脅。因此,新版俄羅斯軍事學說也有許多新變化。
頭號軍事威脅——北約
關於世界總體安全局勢,新版軍事學說指出,當前全球競爭加強,各國間和地區間協作領域的壓力增加,價值觀定位和發展模式衝突加劇,各國政治經濟發展在全球和地區層面上都因形勢變得複雜而更加不穩定。
新版軍事學說將北約視為俄羅斯的頭號威脅。安全委員會的通報指出:「在世界主要國家保衛自己的利益的鬥爭中,利用居民的抗議力量、激進和極端組織、私人軍事公司的『非直接幹預』成為典型行動;北約在俄羅斯邊界附近的進攻力量不斷加強,積極部署全球反導防禦系統。」北約加強軍事力量,將是俄羅斯面臨的主要外部危險。
最為引人注目的,無疑是俄羅斯對於北約等軍事組織的態度。俄聯邦安全委員會表示,「非直接幹預」已成為當今世界發生衝突的典型方式,即某些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支持反對派、極端或分裂勢力在別國引發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