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曾三次想加入北約?北約都快哭了:我成立到底是為了什麼

2021-01-14 網易

2019-01-14 15:36:45 來源: 利劍長空

舉報

  北約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組織,其最開始的目的就是為了對抗蘇聯,後來華約成立之後,成了兩大軍事集團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全面對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冷戰,當然,冷戰的結局相信大多數人都很熟悉,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宣告了北約陣營的勝利;按說蘇聯解體之後北約也就失去了其該有的意義,但是北約依舊在不斷的擴張,目的不言而喻,那就是針對俄羅斯的,同時也是為了維護美國全球霸主的地位。

  

  然而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俄羅斯其實也曾提出過加入北約的意願,普京曾經在2000年和2004年,直至2008年分別三次要求加入北約,但是卻都被拒絕了;那麼大家可能會有疑問,按說北約是蘇聯的死對頭,俄羅斯則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遺產,為何還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呢?

  

  在我看來,或許應該這樣分析,首先,俄羅斯自沙俄時代就認為自己是西方國家,這種想法一直延伸到現在,北約還未東擴之前,西方發達國家皆在北約的陣營當中,所以加入北約才算是真正的融入歐洲,也是對身份的認同;其次,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想被當做敵對力量然後被軍事包圍,俄羅斯就面臨這樣一個困境,既然打不破,那麼就融進去似乎也是一個選擇;最後,俄羅斯不想被孤立,像土耳其等北約國家在實力方面,並不如俄羅斯,但依舊加入了北約,那麼俄羅斯為何不可以呢?

  

  當然,說到根本目的,在我看來俄羅斯是想通過北約走和平發展之路,然後重新崛起成為世界性大國,但是要知道北約的主導國家並不在歐洲,而是北美洲的美國,美國想讓俄羅斯成為一個聽話的區域性大國而不是有能力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國家,這種根本性的矛盾是無法調和的,所以現在的這種局面也就難以改變。

  

  雖然普京早在2000年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就說「我不明白俄羅斯為什麼不加入北約」,但是這註定是一件不太現實的事情,俄羅斯和歐洲之間始終存在著隔閡,再加上現在正在敘利亞,烏克蘭發生的事情,只會使雙方越走越遠,而俄羅斯要真正的崛起或許需要去尋找新的崛起勢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去俄羅斯化:烏克蘭正式引入北約軍銜,北約軍銜體系到底是啥?
    近期,烏克蘭國防部長安德烈·塔蘭籤署命令,正式將北約軍銜引入到烏克蘭武裝部隊之中。那麼,北約軍銜體系到底是什麼呢?與烏克蘭現有軍銜到底有什麼不同呢?軍校學員(Student Officer)的軍銜,北約各國也有不同的標誌。當然,一些北約國家為這2種預備軍官都設置軍銜標誌,也有一些北約國家只設置其中一種。北約將士兵軍銜稱為「其他軍銜」, 從低到高分別是OR1至OR9,對應的軍銜名稱分別是新兵、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
  • 外媒:俄羅斯與北約在波羅的海形成對陣局面
    參考消息網3月12日報導 拉脫維亞軍方在推特上稱,義大利空軍的「颱風」式戰鬥機10日在波羅的海進行空中巡邏時,攔截了一架俄羅斯的伊爾-78空中加油機。這已是近幾周來北約與俄羅斯第7次在波羅的海上空相遇。
  • 整個北約都有點慌,那個催命的川普又來了!
    (一)催命的川普又來了,估計現在整個北約都有點慌。說催命,還真沒太誇張。在飛往布魯塞爾的空軍一號上,作為推特常駐白宮首席記者的川普,又發推特表達了自己的嚴正立場:許多北約國家,我們本來想保護的,都沒有兌現2%軍費的承諾(那實際也低了),而且過去很多年,一直付出很少,他們會對美國賠付嗎?
  • 北約越發「找不著北」
    中新社記者 李洋 攝    日前,法國總統馬克龍有關北約「腦死亡」的言論還在持續引發爭議。在一片慘澹的氣氛中,紀念北約成立70周年峰會低調進行。  《紐約時報》日前報導稱,在12月3日至4日舉行的紀念北約成立70周年峰會上,各成員國領導人舉行了一場簡短會議,旨在避免衝突。「這不是一次峰會,領導人之間進行實質性對話的時間很短,這是有意為之。」
  • 北約秘書長:中俄擁有核武,而北約卻沒有,這個世界將是不安全的
    北約作為美國在歐洲重要的軍事同盟,自從組建之初,首要目的就是幫助抵抗來自俄羅斯方面的壓力,因此,美國甚至不惜替英國和法國建立起核工業以及發展核武器。 在北約的一次會議上,北約秘書長公開表示:為了更好維護世界和平,中俄應該放棄核武器。
  • 外媒稱北歐國家「親北約」傾向明顯:波羅的海成北約「內海」
    北約演習的數量急劇增加,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向莫斯科發出的聲音也越來越刺耳。在3個波羅的海國家的支持下,波蘭政府請求華盛頓在波蘭東部部署一個美軍裝甲師,波蘭承擔費用。在(還)不是北約成員國的芬蘭和瑞典,也時而聽到一些通常將俄羅斯妖魔化的言論。另一方面,瑞典和芬蘭的高級軍官和資產階級政黨(並不那麼激進),正在加大對於加入北約、增強軍備以及斯德哥爾摩與赫爾辛基之間軍工產業領域強制合作的壓力。
  • 北約成立70年,美歐關係「跨大西洋大陸漂移」正在發生
    北約成立70年,美歐關係「跨大西洋大陸漂移」正在發生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克里斯多福·希爾 2019-04-03 13:22
  • 放棄俄羅斯,立陶宛採購6架「黑鷹」直升機,只為討好美國和北約
    看來,立陶宛空軍是太想換掉老舊的米-8直升機了,甚至都不願意它在軍中多待一刻。米-8是蘇聯研製的一款雙引擎中型直升機,曾是世界上最為暢銷的一款飛機,全球大約有80多個國家購買過,可以這麼說,除了南極洲以外的每一個大洲幾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系列產量高達1.7萬架,也是世界上產量最高的直升機。最早於1967年加入蘇聯空軍服役,主要執行運輸任務,因其起降快,運輸傷員多,還可攜帶機槍、火箭彈和反坦克飛彈等武器,也有"直升機AK步槍"的美譽。
  • 北約計劃開發下一代旋翼機
    北約常務副秘書長米爾恰·傑瓦納在意向書籤訂後表示:「中型直升機是北約軍事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北約軍隊迅速部署和進出戰區的關鍵力量。」目前,北約使用的許多中型直升機都快達到使用期限。該計劃的目標是讓參與項目的北約盟國儘快開發和部署下一代旋翼機,以確保北約中型直升機作戰力量不出現斷層。
  • 北約有多「雙標」?想讓其他國家毀掉核彈頭,但它們自己除外
    核武器是極為致命的武器,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將這種武器投放到日本。自此之後,世界各國已經開始積極發展核武器。現在,除了五個常任理事國,巴基斯坦,印度和其他國家也擁有核武器。
  • 分裂的北約峰會:德法支持建歐洲軍 俄趁機打楔子
    德法支持建立「歐洲軍」眾所周知,北約當初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對付華約和蘇聯,但是,在華約和蘇聯不復存在的情況下,北約已經失去了主要的敵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王曉偉認為,從外部來說,北約為了攫取小集團利益常常繞過聯合國行動,公信力逐漸下降;從內部來說,當下,個別國家推行霸凌主義、單邊主義,特別是美國推行「美國優先」的政策,使得北約內部的分歧越來越大。
  • 波羅的海三國,與俄羅斯關係如何?為何迫不及待加入北約
    和中亞五國,高加索三國一樣,都是前蘇聯解體出來的三個國家。地理上將波羅的海以東、芬蘭灣以南的國家劃在東歐,實際上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各方面都算是北歐國家。 從緯度來看,北歐五國最南部的丹麥,比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更靠近南方。從語言來看,愛沙尼亞可視為芬蘭語的方言,差異非常小,拉脫維亞也屬波羅的海語種,與芬蘭語、瑞典語很接近。
  • 北約「找不著北」?70周年特別峰會互懟成常態 川普提前回國
    資料圖斯託爾滕貝格:「我們還就俄羅斯與軍備控制的前景進行了實質性討論,我們在致力於強勢威懾與防禦的同時,對與俄羅斯進行有意義的對話保持開放態度。對於俄羅斯部署可攜帶核彈頭的中程飛彈,北約正在以防禦性協調方式進行回應。我們還將持續致力於鞏固有效的軍備控制、裁軍與核不擴散。」
  • 北約黑海挑釁不斷,美國聯合艦隊大舉壓境,俄羅斯黑海艦隊翻身了
    今年,北約在黑海部署的艦艇,已經越過俄羅斯領海幾次,北約海軍演習「海風2020」在7月在這裡舉行,最近又進行了一次,美國驅逐艦「庫克」號和北約其他軍艦、戰機參加了這次演習。北約海軍演習「海風2020」俄羅斯方面稱,美國和北約海軍將挑戰俄羅斯黑海「霸權」成為主要角色。但是美軍內部報告將令美國及其合作夥伴感到失望:俄羅斯將有能力摧毀黑海地區的任何北約聯盟軍事力量。
  • 在收回克裡米亞前,俄羅斯是否知道它將面臨北約和美國的制裁?
    俄羅斯宣布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是戰後少見的領土歸屬發生變化的事件,茲事重大。作為戰略大國,毋庸置疑,俄羅斯在收回克裡米亞之前,一定做過各方面審慎評估,在代價和必要性之間做過仔細平衡。也就是說,俄羅斯在收回克裡米亞之前,必定是詳細計算過後果並做過很多預案的。
  • 俄羅斯「暴徒M」戰力強大,北約同噸位無對手
    有關俄羅斯在蘇聯解體以後國力不斷下降論調不時出現,加上喪失了黑海烏克蘭境內的大型造船廠和港口,很多人以為俄羅斯不再有能建造大型軍艦的能力,加上國力盡失所以才造出這種不屑一顧的小軍艦。但實際情況不是那樣,普京大帝不是傻瓜,他懂得策略,知道手裡有什麼牌,在國際牌局中能打出適合自己實力的牌。
  • 北約將迎來第31個成員國?永久中立國態度180度轉變,俄強烈反對
    北約和俄羅斯一直以來多有矛盾,按照當前的形勢,他們在儘量避免與俄羅斯發生直接衝突,但一直沒有停止擴張的腳步,最好的方式就是一步步拿下俄羅斯的外圍陣地,逐漸向腹地靠攏,讓其陷入僵局。
  • 為彰顯北約內部團結?美軍再度亮肌肉,轟炸機飛遍30個成員國上空
    美國軍方宣稱,這次罕見的「北約一日遊」是為了彰顯北約內部團結和對外釋放威懾信號。據報導,這次美軍派出的6架轟炸機分為了2組,第一組由部署在英國費爾福德空軍基地的4架B-52轟炸機組成,負責飛越歐洲國家上空。第二組由原本部署在美國空軍基地的2架戰機組成,任務是飛越美國和加拿大的上空。
  • 馬其頓擬改國名以興國運 爭取最短時間加入北約
    馬其頓擬改國名以興國運 爭取最短時間加入北約 2017-06-20 09:25:35來源:光明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鬱菁
  • 北約強化集體防務折射困境 不大可能與俄開戰
    第一,烏克蘭戰局急轉直下,使北約所承擔的區域安全任務變得更加困難。建設新型的歐洲-大西洋安全秩序,是北約近年來積極推動的一個重要目標。然而,無論是烏克蘭危機的持續發酵,還是與俄羅斯發生全面對抗,都是建立歐洲-大西洋安全秩序的「不可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