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門: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監管和菌種保藏保存管理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七部門: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監管,加強菌種保藏保存管理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畜牧獸醫)廳(局、委)、教育廳(教委)、科技廳(委、局)、衛生健康委,各直屬海關,林草局,中國科學院各相關研究院所:

為深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切實推進國家生物安全,進一步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以下簡稱《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以下簡稱《傳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現就做好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做好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是國家生物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養殖業生產安全、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事關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近年來,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動物防疫法》《傳染病防治法》《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密切合作,不斷加強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實驗室生物安全水平明顯提高。但是,部分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和隱患。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增強做好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安全意識,健全管理措施,落實管理責任,有效防範和化解實驗室生物安全風險。

二、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設立與備案管理

各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要加強部門合作,切實做好包括新建、改建、擴建生物安全一級、二級實驗室在內的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含第三方實驗室)的備案管理,建立完善實驗室電子備案及信息化系統。配合做好新建、改建、擴建生物安全三級、四級實驗室審查。建立和完善部門間生物安全三級、四級實驗室管理信息交流機制,共同推動實驗室依法依規建設。實驗室設立的法人單位在實驗室建設項目開工前,應當依法開展環境影響評價。

三、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監管

一是規範實驗活動行政許可。生物安全三級、四級實驗室需要從事某種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的,應當按照《條例》《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審批辦法》《農業部關於進一步規範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審批工作的通知》等規定,報省級以上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批准。嚴格實驗活動生物安全承諾制度和實驗活動情況報告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從事相關實驗活動。對海關為了檢驗檢疫工作緊急需要從事相關實驗活動的,按照《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執行。緊急實驗活動結束後,應依法停止開展相關實驗活動;擬繼續從事相關實驗活動的,應依法獲得相應實驗活動行政許可。二是加強實驗活動監督檢查。各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及其實驗活動的生物安全監督管理。嚴格監督執法,對未經批准從事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的,要依法嚴肅查處,對由此產生的任何科研成果均不予認可。對實驗室能力條件發生變化,不再符合國家標準或有關規定的,要及時暫停或取消實驗活動許可。三是加強相關科研成果發表管理。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科技部教育部農業部衛生部中科院中國科協關於加強我國病毒研究成果發表管理的通知》(國科發社〔2012〕921號)要求,加強對所屬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出版機構有關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研究成果發表的管理,將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情況納入相關績效評價工作。

四、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種保藏保存管理

依據《條例》《動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種保藏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等規定,國家對具有保藏價值的實驗活動用動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樣本實行集中保藏。除農業農村部指定的菌(毒)種保藏機構和相關專業實驗室外,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保藏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和樣本。各保藏機構和相關專業實驗室要嚴格按照《辦法》規定要求,做好菌(毒)種和樣本的收集、保藏、供應、銷毀管理,建立健全生物安全和安保管理制度,確保菌(毒)種和樣本安全。對於違規保存菌(毒)種和樣本的,當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應當監督其就地銷毀或送農業農村部指定的保藏機構保存。

從事有關動物疫情監測、疫病檢測診斷、檢驗檢疫和疫病研究等相關實驗室及其設立單位要切實履行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加強菌(毒)種和樣本的採集、運輸、接收、使用、保存、銷毀的全鏈條安全管理和對外交流管理。其中,對於運輸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者樣本的,應依據《條例》嚴格實施調運審批制度。需要運往國外的,由出發地省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進行初審後,報農業農村部批准。其中,涉及《生物兩用品及相關設備和技術出口管制清單》所列的菌(毒)種和樣品的,申請單位還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兩用品及相關設備和技術出口管制條例》及相關規章規定,獲得商務部相應行政許可。從境外引進動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者樣本的,引進單位應當報農業農村部批准。其中,因科學研究等特殊需要,引進《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第五條第一款所列禁止進境物的,還應向海關申請辦理禁止進境物特許檢疫審批手續。

五、加強動物病料採集和使用監管

各有關單位和個人採集病原微生物樣本,應當具備《條例》第九條規定的相應設備、人員、措施、技術方法和手段等條件。對於重大動物疫病或疑似重大動物疫病,應當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採集病料。其他單位和個人採集病料的,應當具備《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相應條件。採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樣本的工作人員在採集過程中應當防止病原微生物擴散和感染,並對樣本的來源、採集過程和方法等作詳細記錄。各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要加強病料採集和使用的安全監管。各實驗室及其設立單位應加強相關實驗活動廢棄物的處置監管,保證滅菌有效、流向可追溯。

六、加強相關科研項目審查管理

各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要切實做好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科研項目生物安全審查工作。實驗室申報或者接受與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有關的科研項目,應當符合科研需要和生物安全要求,具備相應生物安全防護水平,並經農業農村部審查同意。教育、科技等有關部門在設立、申報和審批與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相關科研項目時,應當將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要求納入相關內容。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按照職責分工,切實做好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按照《條例》等規定要求,切實履行好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責任,在各自職責範圍內抓好實驗室及其實驗活動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確保生物安全責任落實到部門、落實到單位、落實到具體人員。二是加強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協調機制,進一步完善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信息通報制度,強化資源信息共享。三是加強宣傳培訓。廣泛宣傳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政策法規和標準,加強技術指導與服務,督促實驗室健全規章制度,強化實驗室人員生物安全意識,提高生物安全防範能力。四是加強實驗室安全保衛工作。督促生物安全三級、四級實驗室向當地公安機關備案,並接受公安機關有關實驗室安全保衛工作的監督指導。

本通知由農業農村部負責解釋。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

科學技術部辦公廳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海關總署辦公廳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

中國科學院辦公廳

2020年2月9日

相關焦點

  • 多部門聯合發文: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監管
    中新網2月28日電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農業農村部、科技部等多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於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稱,各地要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監管,對未經批准從事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的,要依法嚴肅查處,對由此產生的任何科研成果均不予認可。
  • ...廳等5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
    近年來,各級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條例》等法律法規,嚴格依法開展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管工作,督促相關實驗室落實生物安全責任制,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有力保障了公共衛生安全和生物安全。
  • 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印發關於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
    三、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監管一是規範實驗活動行政許可。生物安全三級、四級實驗室需要從事某種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的,應當按照《條例》《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審批辦法》《農業部關於進一步規範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審批工作的通知》等規定,報省級以上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批准。
  •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等5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
    近年來,各級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條例》等法律法規,嚴格依法開展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管工作,督促相關實驗室落實生物安全責任制,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有力保障了公共衛生安全和生物安全。
  • ...農村廳等5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
    近年來,各級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條例》等法律法規,嚴格依法開展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管工作,督促相關實驗室落實生物安全責任制,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有力保障了公共衛生安全和生物安全。
  • 中國海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獲國際標準認證
    近日,中國海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通過北京外建質量認證中心組織開展的現場審核,獲得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標誌著該中心質量管理體系獲得國際標準化組織認可,達到國際標準。據悉,該中心依託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建設,隸屬於海洋三所海洋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管理,是一家專業從事海洋微生物菌種資源保藏管理的公益性機構,負責全國海洋微生物菌種資源的收集、整理、鑑定、保藏、供應與國際交流,是我國首個海洋微生物菌種保藏專業機構。2003年,該中心在深海微生物資源庫基礎上初步建成。
  • 微生物與細胞資源的保存與發掘利用
    根據世界培養物保藏聯盟(WFCC)的統計,全球 76 個國家或地區的 768 個保藏中心①在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WDCM)註冊。截至 2016 年,689 個保藏中心共保存各類微生物菌種和細胞資源超過 247 萬株。我國在 1951 年建立了新中國第一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機構——中國科學院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
  • 中國海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取得ISO9001認證
    日前,中國海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Marine Culture Collection of China, MCCC)(以下簡稱「該中心」)順利通過北京外建質量認證中心的現場審核,並獲得了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標誌著該中心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得到了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認可
  • 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定微生物菌種保藏單位
    原標題: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定微生物菌種保藏單位 3月18日,記者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的規定,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指定了用於專利程序的微生物菌種保藏單位。
  • 菌種保藏的幾種方法
    低溫、乾燥和隔絕空氣是使微生物代謝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菌種保藏方法雖多,但都是根據這三個因素而設計的。 保藏方法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1.傳代培養保藏法  又有斜面培養、穿刺培養、皰肉培養基培養等(後者作保藏厭氧細菌用),培養後於4—6℃冰箱內保存。
  • 菌種保存方法匯總
    (2)準備菌種,用冷凍乾燥法保藏的菌種,其保藏期可達數年至十數年,為了在許多年後不出差錯,故所用菌種要特別注意其純度,即不能有雜菌汙染,然後在最適培養基中用最適溫度培養,使培養出良好的培養物.細菌和酵母的菌齡要求超過對數生長期,若用對數生長期的菌種進行保藏,其存活率反而降低.一般,細菌要求24—48小時的培養物;酵母需培養3天;形成孢子的微生物則宜保存孢子;放線菌與絲狀真菌則培養7-10
  • 不可不學的微生物菌種保存方法
    適用於抗凍力強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可在其菌體細胞外遭受凍結的情況下而不受損傷,而對其它大多數微生物而言,無論在細胞外凍結還是在細胞內凍結,都會對菌體造成損傷,當採用這種保藏方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   要選擇適於冷凍乾燥的菌齡細胞。②   要選擇適宜的培養基,因為某些微生物對冷凍的抵抗力,常隨培養基成分的變化而顯示出巨大差異。
  • 微生物檢測基礎知識大全!(包含微生物檢測的接種、培養、分離純化、鑑定和保存等)
    8、活體接種 活體接種是專門用於培養病毒或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一種方法,因為病毒必須接種於活的生物體內才能生長繁殖。所用的活體可以是整個動物;也可以是某個離體活組織,例如猴腎等;也可以是發育的雞胚。接種的方式是注射,也可以是拌料餵養。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管要做到這四點!
    《通知》從四個方面對進一步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督管理提出具體要求。一是嚴格執行新型冠狀病毒實驗活動管理要求。強調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按照第二類病原微生物進行管理,要求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要求生物安全實驗室嚴格按照防護要求開展相關實驗活動。二是做好實驗室生物安全服務保障和規範管理。
  • 工業微生物菌種的選育、保藏和培養
    用發酵法生產產品,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菌種。因此必須進行菌種選育工作。菌種選育工作大幅度提高了微生物發酵的產量,促進了微生物發酵工業的迅速發展。在生產過程中,不經過人工誘變處理,根據菌種的自發突變(亦稱自然突變)而進行菌種篩選的過程,叫做自然選育。由於野生菌株生產能力低,往往不能滿足工業上的需要。因為在正常生理條件下,微生物依靠其代謝調節系統,趨向於快速生長和繁殖。但是,發酵工業生產,需要培養微生物使之積累大量的代謝產物。為此,採用種種措施來打破菌的正常代謝,對代謝流進行調節控制,從而大量積累我們所需要的代謝產物。
  • 提升意識 構築體系 切實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市動物疫控中心成功開展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培訓及應急演練
    提升意識 構築體系 切實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市動物疫控中心成功開展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培訓及應急演練為進一步加強本市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
  • 關於加強實驗動物管理的通知
    各實驗動物工作單位,各縣區科技局(經發局),市有關部門: 根據《實驗動物管理條例》《實驗動物許可證管理辦法(試行)》《江蘇省實驗動物管理辦法》《關於印發<江蘇省突發實驗動物生物安全事件應急預案(試行)>的通知》(蘇科發〔2013〕294號)《省科技廳印發關於<加強實驗動物行政許可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實施辦法
  • 平菇三級菌種(栽培種)製備,以及菌種保藏和貯藏!
    平菇三級菌種(栽培種)製備:栽培種培養基的原料和配方將原種轉接到同一培養基上進行擴大培養,即為栽培種。所以栽培種培養基的原料和配方與原種培養基的相仿。菌種保藏和貯藏:1.菌種保藏菌種保藏的目的在於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菌種的生存,保持菌種形態、遺傳、生理等優良的農藝性狀的穩定,保持其純培養狀態,免受其他生物的侵染菌種的保藏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繼代培養低溫保藏、液體石蠟覆蓋保藏、蒸餾水覆蓋低溫保藏、超低溫冰箱保藏和液氮超低溫凍結保藏。
  • 海燕說三農:菌種保存與復狀需要的材料
    很高興又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關於蟲草種植的相關技術和資料了。大家知道如何保存菌種嗎?又怎麼復狀嗎?不知道的話,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了解吧。礦物油(石蠟)保藏方法:液體石蠟在使用之前,經120C滅菌1小時,再經170C乾熱1小時,蒸發掉全部水分,冷卻至室溫。在無菌條件下,將液體無菌石蠟倒入試管斜面上端1釐米,塞上棉塞,豎直保藏。
  • 菌種保存常見問題解答
    摘要:分離純化後才能獲得單一菌株,單一菌株進行菌種保藏才有意義,防止菌種交叉汙染和變異,這也是菌種保存的基本原則1、菌種保存管能保存黴菌及酵母菌嗎?菌種保存的原理是預防或減緩DNA 複製時自發突變導致菌種退化,因此要創造代謝不活潑的狀態,而菌種保存時使菌種進入休眠態(孢子、芽孢),並創造乾燥、低溫、缺氧、缺營養的環境,創造的環境越接近此狀態,所保存的菌種的時間就越長,所以從原理上講,所有菌種都可用這種方法保存, 但需要注意的是,苛刻菌(如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萘瑟氏菌)等特殊細菌保存時,需-80℃或更低溫度保存,才可以做到更長期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