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又到#影見AR實驗室專欄時間,本期我們特別邀請到資深人機互動設計師張墨,聊一聊影見AR的誕生史。

從0到1,尋求突破
張墨畢業於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就讀全球排名前三的產品與服務整合創新(Master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for Products and Services)專業。畢業後,她在2016年加入網易人工智慧事業部,一路參與和見證了網易洞見和網易影見兩大重要產品的誕生與成長。
在洞見的誕生之初,張墨從0到1梳理手機 AR 基礎交互框架,負責APP的設計,與團隊成功地打造了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加持增強現實技術創新平臺。此後,她加入影見AR項目,帶領團隊完成影見外觀設計與項目硬體功能定義、系統OS設計,制定AR交互和視覺設計規範,並策劃製作多款爆款AR內容。
秉承著「技術升華生活」的理念,張墨和她的團隊致力於為用戶帶來不同以往的體驗。


Q&A
Q:你認為工作中的你和生活中的你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A:生活中,我一定會做我喜歡做的。比如有一段時間喜歡吃火鍋,我連著好幾個周末都在吃;我喜歡唱歌,專門學習了編曲,每周至少2個小時純粹的唱歌時間。但工作中,面臨各種各樣的需求,需要評估不同的創意和方案,我需要選擇最合適的,而不是最喜歡的。
Q:在易現工作了這麼長時間,你最喜歡易現的地方是什麼?
A:今年是我在易現團隊工作的第四個年頭,我最喜歡的還是影見團隊的向心性,從0到1做一個智能硬體特別不容易,中間我們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但是我們團隊有很多特別優秀的小夥伴,大家都一起為了影見努力,才有今天影見的各種成果。
通過投影而看見
AR技術的實現方式有很多,手機、AR眼鏡相較而言更廣為人知,影見選擇的是通過投影將虛擬信息投射到現實世界裡這種方式。事實上,投影AR 技術的研究已經有近三十年的歷史了,這項技術相對成熟,在使用上也已經達到了很自然的狀態,真正做到了看得見、摸得著。
對於一些特殊的用戶群體或行業場景,比如兒童教育場景,投影AR技術因其安全護眼、呈現形態、感官反饋、動手參與等特點會更有優勢。我們是希望通過投影建立真實與虛擬之間的這種強關聯感,光影重疊、虛實交錯的效果,同時能夠解決一些行業的問題或者帶來新的可能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追求自然、有效的信息互動形式
AR技術的研究一直追求將虛擬信息與真實世界進行無縫融合,從交互的角度來說其實是在探索如何以更加自然有效的方式來進行信息互動。張墨向我們分享了影見AR團隊在信息互動方面兼容並包的各種探索。
1. 影見AR+實體互動
在影見AR互動投影方案的研究中,實體交互(Tangible Interaction)和實物互動(Object Interaction)是影見AR信息互動的重要特點。前者意味著影見AR打破了傳統圖像界面設計(GUI)將信息平面化、集中顯示在一塊屏幕上的呈現方式。在後者的思考上,我們的設計師通過分析,把影見實物互動的基礎狀態歸納為檢測到(detected)、被按壓(press)、經過上方(hover)、被抓握(hold)四個狀態,使用戶可以把實際物體(比如說孩子的玩教具、實驗室的化學儀器、科技館的展品等)放到影見系統下,進行真實地抓握、拍打等互動,並根據用戶的互動給予圖像或聲音等形式的信息反饋。
2. 影見AR+光雕投影
拋開AR技術而言,投影本身也有很多有意思的玩法,我們也一直在探索和挖掘投影技術本身的應用。影見AR在內容表現中採用了光雕投影(Projection Mapping)的形式,將畫面通過投影貼合在立體物體的不同表面,並且進行視覺矯正,從而使整體呈現立體投影的效果。目前,影見AR在科技館、博物館、沙盤等展示類的項目中,運用了光雕投影的技術,進行實體物體/場景的視覺增強。
From 張墨
將影見定位為AR互動投影,是源於影見「投影+強互動」的產品特性,這也是從用戶角度思考信息互動和使用體驗的結果。作為一款增強現實硬體產品,用戶的體驗感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一直在路上。
關於易現EZXR (ezxr_hz)
孵化於網易的易現EZXR在人工智慧領域耕耘已久,團隊自2011年起即開始了AI領域的探索與沉澱,以AI服務支持網易內部,並經由網易系APP觸達近10億用戶,峰值期間覆蓋8000萬人/天;於2015年起進入增強現實領域;2016年推出了增強現實的平臺和產品,通過不斷的技術迭代,已在國內該領域中躋身前列;2019年完成首輪逾億元人民幣融資,成立易現EZXR並聚焦人工智慧加持的增強現實行業賽道;2020年,深度布局以AR Cloud技術為基礎的大空間AR業務商業化落地,並獲評「準獨角獸企業」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