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之後 投資122億的國內首個綜合性氫能源汽車產業鏈項目奠基

2021-01-08 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兩會之後 投資122億的國內首個綜合性氫能源汽車產業鏈項目奠基
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來源:起點鋰電大數據 作者:柴山山 2019-03-26 09:58:06

摘要:基於動力性能高、加氫快、充電快、續航裡程長、接近零排放等優點,氫燃料電動汽車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有力競爭者。

今日(3月25日),由浙江氫谷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氫谷新能源」)投資建設的氫谷新能源產業園建設項目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莫幹山(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舉行奠基儀式。

(來源:微信公眾號「起點鋰電大數據」 ID:weixin-lddsj 作者:柴山山)

國內首個綜合性氫能源汽車產業鏈項目

據起點鋰電大數據記者了解,該項目預計總投資122億元,規劃建設用地1450畝。其中一期預計總投資57.74億元,佔地829畝,將於2021年前建成投產,設計產能為:年產燃料電池及系統集成3萬套、鎂基鋰電池集成9萬套/50KW、新能源重卡專用自動變速箱15萬套、氫能源重卡4萬臺。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是目前國內第一個綜合性的氫能源汽車產業鏈項目。內容包括:氫燃料電堆雙極板和膜電極生產、氫燃料電池集成總成製造、氫能源商用車整車製造、鋰離子電池 PACK 生產、燃料電池智能控制系統研發製造、新能源汽車自動無級變速箱等子項目。

氫谷新能源產業園項目在膜電極的生產、燃料電池發動機的集成、以及電堆的生產上將全面實現國產化。

氫谷新能源董事長陳強表示:「『氫經濟時代』的序幕已經拉開,今後 3-5 年內將率先建成國內最早、最具影響力的氫能源汽車產業鏈基地。此外,公司還將在進行自主生產項目建設的同時,組建國家級氫能源汽車研究院,全力提高項目的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氫谷新能源致力於「新新能源」汽車的應用研發,在「氫電」動力技術領域獲得了多項關鍵性技術成果和國家專利認證。

去年,該公司研發機構與東風特汽公司合作研發的7.6T氫燃料電池物流廂式貨車(東風EQ5080XXYTFCEV4)獲準列入工信部首批新能源汽車公告目錄,標誌著我國氫能源汽車在商用車領域的應用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業內人士如何看待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

今年兩會期間,包括長城、奇瑞、北汽集團、吉利、重慶小康等車企代表紛紛聚焦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從戰略地位提升、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完善補貼政策和基礎設施等方面建言獻策。

長城汽車副董事長、總裁王鳳英指出,我國急需加強氫能源基礎設施尤其是加氫站的建設發展,理順整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生態鏈。同時,還要制定相關政策,聚焦車用氫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以及制氫、儲氫、加氫等核心技術的研發,細化氫能源技術標準並出臺相關政策。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同躍表示:「氫燃料是一種零排放、無汙染的新能源,也是能源多元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希望國家統籌規劃,將氫能升級為國家發展戰略層面。國家統籌規劃,將氫能從國家發展重點方向升級為國家發展戰略的層面,做好頂層設計,促進氫能產業健康發展。」

基於動力性能高、加氫快、充電快、續航裡程長、接近零排放等優點,氫燃料電動汽車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有力競爭者。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表示,與鋰離子電池和純電動汽車相比,氫燃料電池產業鏈長、前景好。鋰離子電池的產業鏈太短,而氫產業鏈將從制氫、儲氫、運氫到加氫,再加上燃料電池產業,構成了很長的產業鏈,也是新能源的黃金產業鏈。按照規劃,到2030年燃料電池汽車可達100萬輛。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超過40家中國整車企業開始研發燃料電池汽車。2018年氫燃料電池產業相關投資及規劃資金更是超過了850億人民幣。國內製氫技術相對成熟,且具備一定產業化基礎。

中國工程院院士衣寶廉認為,2018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快速發展,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國產化。

國內某知名氫能源企業高管可佐證衣寶廉院士的觀點。他曾表示:「當前燃料電池產業升溫和以前不一樣,國內零部件公司參與度高。比如空壓機,原來國內找不到。現在十餘家做空壓機的公司找到我們,測試完樣品發現指標不比國內的產品差,且成本下降60%以上。」

小結

好消息是,人大審議後的《政府工作報告》對83處修訂進行解讀,其中提出「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氫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意味著國家層面開始重視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基礎設施建設。

早在國家政策定調前,地方政府已牟足了勁搶佔氫能產業發展機遇,上海、武漢、蘇州、佛山、張家口等近十個城市均出臺了氫能規劃。

近日,有報導稱,氫燃料電池汽車「十城千輛」的推廣計劃有望在今年正式實施,上述城市,以及北京、成都、鄭州、大連等氫燃料電池產業基礎較好的城市有望被列為發展城市。

業內人士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十城千輛」計劃一旦實施,將會大幅度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發展。對此,歐陽明高院士表示:「從技術角度看,車用燃料電池技術約在五年內逐步走向成熟。未來一段時間,如何實現產業化應用將變得更為重要。」

原標題:兩會之後 投資122億的國內首個綜合性氫能源汽車產業鏈項目奠基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投稿聯繫:齊小姐 010-56245276 投稿資訊qq:1344090256 郵箱:qibingjie#bjxmai.com(請將#換成@)

相關焦點

  • 氫能源產業鏈全梳理
    無人機及燃料電池備用電源領域鴻達興業:2018年12月,子公司擬投資2646萬建設加氫站項目。雄韜股份:17年10月和18年1月,分別投資50億、30億,在武漢、大同投建氫燃料電池產業園,主要從事氫燃料電池的催化劑、質子交換膜、電堆、電池控制系統等生產研發。同濟科技:質子膜事業部接續承擔了多項國家科技攻關任務,研製出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低成本質子交換樹脂和質子交換膜,質子交換膜已通過項目驗收。
  • 氫能源產業鏈全梳理!
    化學儲氫是最理想的,比容量高、安全性好、成本低,但是材料的可逆吸放氫和吸放氫溫度技術問題尚待攻克,一旦取得突破將打通整條氫能源產業鏈。4.下遊固定式領域發展穩定,汽車領域或將激發1萬5千億美元的市場空間,無人機上的應用將是未來看點。氫能源應用以燃料電池為基礎,目前主要分布在叉、固定式和可攜式三個方面。
  •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
    在節能減排路線上,提出至2035年客貨車油耗下降約20%,實現氫能源大規模應用,同時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左右。二、政策不斷釋放,燃料電池產業正處於爆發前夜氫能源綠色清潔,熱值高達汽油的三倍,是理想的能量載體和清潔能源。近年來,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積極推進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發展。
  • 從焦爐煤氣到氫能汽車 給山西美錦能源轉型點個讚!
    山西美錦能源晉中氫能源項目是山西省集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氫燃料商用車為一體的氫能源利用項目。該項目利用焦炭產能副產焦爐煤氣提取的氫氣作為汽車燃料,通過完善煤—焦—氣—化一體化發展產業鏈,推進氫能全產業鏈布局。
  • 我省首批本土氫能源電動汽車開來了
    山西建起國內規模最大的新能源客車、專用車生產基地據了解,山西德志時代新能源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瀟河產業園區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項目屬於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其中,一期用地800畝,計劃投資30億元,主要生產新能源客車、專用車及零部件等,一期雙班年產10000臺新能源大中型客車及30000臺專用車。
  • 國際巨頭「落子」海鹽 投資10億美元助力打造「中國氫谷」
    6月9日下午,第22屆浙洽會開幕式上,通過現場連線的方式,國際氣體產品巨頭美國AP空氣產品公司在海鹽總投資10億美元的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落戶後,補上了嘉興在氫氣制儲運、加氫站設備等產業鏈環節上的空白,助其形成完整的氫能源產業布局,立足海鹽打造「中國氫谷」。
  • 全國兩會代表呼籲氫能頂層設計 首條民用液氫生產線率先投產
    按照以往路徑,兩會之後,國家決策層根據代表委員的建議,或將著手考慮推進氫能產業的頂層設計。近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四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提出要爭取通過4年時間,建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
  • 氫能源汽車將獲準加注液態氫 推動整個產業鏈降本(附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氫能汽車加氫成本有望大幅降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6月16日發布《加氫站技術規範(局部修訂條文徵求意見稿)》,對加氫站技術規範做出修訂,擬新增液態氫儲存相關內容及技術標準。若文件通過,氫燃料電池汽車將獲準加注液態氫氣,這或將推動整個產業鏈降本。 氫能源開發利用是一場世界性的能源革命。在政策支持下,國內汽車產業開始加速在氫燃料電池領域的布局。中汽協測算,到2030年,我國氫能汽車產業產值有望突破萬億元。
  • 新疆首個乙烷制乙烯項目奠基 總投資逾90億元
    10日,中國石油塔裡木乙烷制乙烯項目在新疆庫爾勒舉行奠基儀式,項目總投資90.5億元(人民幣,下同),投產後每年生產乙烯60萬噸,預計年產值60億元。  該項目是中國石油目前在新疆南部單筆投資規模最大的煉化項目,計劃於2021年6月建成。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年氫能源行業市場研究報告》 全產業鏈解讀...
    近年來,國內關注度持續上升的鋰電池汽車補貼逐步退坡,而氫能源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政策相對穩定。燃料電池汽車補貼上限保持不變,且補貼力度大於鋰電池,表明氫能源燃料電池汽車正處於政策大力支持階段。《2018年氫能源行業市場研究報告》認為,可從三個方面來概括當下中國氫能源產業的技術環境。其一,專利申請數量大幅增長,發明專利佔比約六成。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自2016年開始,國內氫能源專利數量迅速攀升,發明專利數量佔比也同步提高。截至2019年3月,中國氫能源相關專利申請量共計658件,其中發明專利佔比高達59.72%。
  • 財聞點金: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發布 氫能源成重要方向
    生態環境部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公開徵求意見,鼓勵使用來自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的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11月2日,北向資金淨買入30.8億元。個股方面,京東方A、格力電器分別獲淨買入4.63億、3.99億元。據光大金工測算,上周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提升0.49個百分點,為86.58%。
  • A股氫能源賽道有望開始主升浪節奏!抓住一個,直接起飛!
    新能源汽車牛市狂歡!燃料電池驚現利好大漲,美股大漲122%!A股氫能源賽道有望開始主升浪節奏!抓住一個,直接起飛!給股民朋友的一些提醒!1,最近一段時間大家看到新能源汽車,不管是從鋰電出,新能源汽車,汽車整車,特斯拉,汽車領部件都出現了狂歡是的大漲行情,這裡追高肯定是不適合的,但是主力資金還沒有挖掘一個賽道,就是氫能源!2,氫能源的賽道到底有多厲害呢!
  • 超百億項目落戶 南海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向整車時代
    該項目是佛山市今年引進的首個投資額超百億的製造業項目,是繼一汽-大眾等整車生產項目落地後,南海在汽車製造領域的又一項突破。項目落點在廣東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核心區(丹灶),南海將在成熟的整車製造產業和汽配產業的基礎上,加快新能源汽車及氫能產業布局,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
  • ...國內外鋰電產業鏈投擴產項目匯總_投資動態_擬建項目_資訊頻道...
    總體來看,投擴產項目是鋰電產業發展的一個風向標,隨著國內逐步走出疫情影響和全球電氣化進程加速,預計下半年鋰電產業鏈投擴產項目將繼續增多。    4、長虹新能源19.6億投建小動力鋰電池    4月,長虹新能源投資19.58億元建設的綿陽鋰電池一期項目正式開工,將致力於研發生產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低速車、平衡車等領域的鋰離子電池產品。
  • 豐田合縱六家國內公司力推燃料電池 氫能源風口再現?
    原標題:豐田合縱六家國內公司力推燃料電池,氫能源風口再現?來源:新京報豐田合縱六家國內公司力推燃料電池,氫能源風口再現?6月16日氫燃料電池概念股異常走動,多隻概念股漲停。6月初,豐田等5家車企以及億華通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新公司以豐田汽車和億華通為主,各家公司共同出資,預計年內正式成立。
  • 愛馳甲醇燃料電池工廠在山西開工奠基
    面對國內資源短缺現狀和環保壓力,發展甲醇能源技術,是實現能源利用多元化、有效降低碳排放和汙染排放的可持續發展之路。8月8日,愛馳甲醇燃料電池工廠開工奠基儀式在山西高平項目用地正式啟動。晉城市委書記張志川,晉城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震,在奠基儀式現場連線,聽取匯報,並與高平市委書記胡曉剛,市委副書記、市長原健等市領導,以及愛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付強,愛馳汽車執行副總裁兼CTO王東晨,愛馳汽車動力系統副總裁吳畏,愛馳汽車副總裁陳強等愛馳領導共同見證了此次奠基儀式。
  • 動力電池環保項目加速落地,巴特瑞科技總裁:打造中國首個「帶電...
    這是國內首個動力電池「帶電物理拆解」基地,也是2019年7月京津冀三地公布的京津冀地區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18個試點示範項目之一。同日,巴特瑞科技總裁郭慶華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我們第一家生產基地,未來我們還會在全國其他地區複製推廣這樣的項目,整體投資規劃是複製5-6家,最終總產能達到25萬噸-30萬噸,佔到全國市場規模的30%。」
  • 氫能源會是電動車的終結者?
    本次規劃內容分為兩個階段目標:在2023年前,培育三家到五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85億元;在2025年前,培育五家到十家相同條件的龍頭企業,爭取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突破1萬輛,氫燃料電池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
  • 我國首個動力電池「帶電物理拆解」基地開工
    6月16日,京津冀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示範項目——巴特瑞科技退役動力電池物理拆解再生利用項目在位於靜海區的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開工儀式。這也是天津巴特瑞科技有限公司憑藉國內領先、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和工藝建設的國內首個動力電池「帶電物理拆解」基地。
  • 首爾氫動力計程車投入運營,氫能源汽車會是下個風口嗎?
    從龐青年的水氫發動機到韓國氫動力計程車,短短半年時間裡,氫能源兩次登上熱銷,代表了國內群眾對於氫能源的關注。今天,我們就借著首爾氫動力計程車運營的事件,來聊聊關於氫能源的那些事! 氫動力會成為新能源發展下一個風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