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佛山項目啟動儀式暨佛山市南海區新能源汽車(氫能)產業招商推介會在南海區丹灶鎮舉行。首期投資120億元的長江氫動力(佛山)研發中心及整車生產項目在會上簽約落戶。
作為全國首個全商業化運營的加氫站,瑞暉加氫站昨日正式啟用。
該項目是佛山市今年引進的首個投資額超百億的製造業項目,是繼一汽-大眾等整車生產項目落地後,南海在汽車製造領域的又一項突破。項目落點在廣東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核心區(丹灶),南海將在成熟的整車製造產業和汽配產業的基礎上,加快新能源汽車及氫能產業布局,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
除了這一重大項目的籤約落戶外,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佛山項目正式啟動。此外還進行了一系列的項目籤約、平臺進駐等儀式。在系列重大動作的推動下,南海的新能源汽車及氫能產業將進入加速模式,並為全國氫能源汽車商業化運營做出示範。
超百億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項目落戶
達產後總產值400億元
長江氫動力(佛山)研發中心及整車生產項目在活動現場籤約。該項目首期投資120億元,其中包括總投資達10億元的長江汽車全球唯一的氫動力汽車研發中心。整車項目生產製造純電動和氫燃料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定位為長江汽車全球唯一的氫能汽車生產基地,項目總佔地2300畝,總產能16萬輛/年。整車項目將分兩期建設,首期(含配套設施)投資110億元,生產用地1500多畝,用於生產製造純電動和氫燃料電池客車、專用車和物流車,年產客車5000輛、專用車5000輛和物流車50000輛。二期生產(含預留)用地800畝,用於生產純電動和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年產能為10萬輛。建成達產後總產值400億元、淨利潤32億元。
杭州長江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五龍電動車集團公司旗下公司。長江汽車也是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優秀代表,是世界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先的中國企業,創造了很多「中國第一」。例如,其是第一個拿到國家新能源電動汽車生產資質牌照的非傳統汽車生產企業,是杭州G20峰會唯一指定用車,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生產資質標準是由國家發改委依據長江汽車的綜合評分標準對標制定。長江汽車在南海布局,將帶動南海新能源汽車產業從零部件生產邁向整車製造,並且站到了很高的起點。
長江氫動力(佛山)研發中心及整車生產項目籤約。
除了該重大項目外,昨日的活動中還有7個項目現場籤約。這些項目涵蓋新能源汽車、氫能產業的上下遊不同環節,為南海氫能汽車發展建立了「生態圈」。例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中國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氫能經濟」佛山南海示範項目作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執行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旗艦項目,將開展燃料電池驅動的陸路交通工具、綠色制氫的示範,打造零碳交通的「南海模式」。而上汽大通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運營三方合作項目,將開拓培育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市場。
同時,多個重量級組織在南海成立。活動中,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綠色製造技術與標準創新研發中心揭牌。南海新能源汽車產業促進會及南海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宣布成立。高端研發平臺、重大項目的集聚以及產業聯盟的成立,將加快南海區新能源汽車及氫能產業的發展,並助推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政研企聯動
瞄準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
「當代新能源汽車領域,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居主導地位,而氫燃料電動汽車則是電動汽車重要的產品,氫能是零排放、無汙染的清潔能源,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無疑是對環境保護、能源和產業結構調整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杭州長江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忠表示。
作為中國推動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五個示範城市之一,面對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迅速發展的新態勢,佛山早已謀篇落棋。南海區更是在早些年汽配產業發達和引入一汽-大眾的基礎上,超前布局新能源汽車及氫能產業。廣東省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基地落戶後,南海迅速聚集了廣順新能源等氫燃料電池汽車核心部件龍頭企業,形成了涵蓋從富氫材料及制氫設備研製、制氫、加氫,到氫燃料電池、核心部件、動力總成、氫燃料電池汽車生產等氫能產業鏈,在構築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體系和氫能源汽車商業化運營等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佛山項目啟動。/專題圖片由佛山日報記者甘建華攝
昨日,南海對《佛山市南海區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扶持辦法》進行了解讀,對在南海區從事新能源汽車(含氫能)產業的企業進行扶持,同時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企業向廣東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核心區(丹灶)集聚發展。
對於像佛山這類「首吃螃蟹」的試點城市,在我國汽車產業以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轉型升級重要方向的進程中,具有不可忽視的優勢。同濟大學燃料電池汽車及動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章桐認為,佛山和南海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基礎和前景優於全國其他城市。「通過大力支持,激勵高校、科研機構的科研力量攻破並掌控關鍵核心技術,再結合國內關鍵零部件的生產研發企業,可以逐步打造出成熟的產業鏈,推動南海在燃料能源汽車方面實現可持續發展。」章桐認為,南海扶持辦法做到了有的放矢。
企業作為獎勵的直接受惠者,也感受到了鼓勵和激勵。深圳市康士柏實業有限公司將生產製造基地設在南海,並於近年來新增新能源汽車檢測業務。「新的扶持政策為汽車能源的後市場產業給予了更大的支持,信心進一步增強。」該公司總裁郭穎斯表示,康士柏計劃將部分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技術中心轉到丹灶。
除了政府的直接扶持外,研究平臺和企業科研帶動作用也將成為南海新能源汽車及氫能產業前進的動力。昨日的活動中,5個氫燃料電池產業研發平臺進駐廣順新能源科技大廈。研發平臺將進行產業共性問題研究,針對氫燃料電池不同領域進行重點技術攻關,組成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的龐大科研力量。
聯合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啟動
南海將作出「全國示範」
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佛山項目啟動也是昨日活動中的重磅亮點。2014年,佛山與北京、上海、鄭州、鹽城一起成為了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的示範城市。南海作為佛山項目承接方,探索建立了國內首個商用加氫站的審批、建設流程,按規範流程建成了國內首座全商業化運營的加氫站,並在全國率先啟動項目運行。
佛山項目首期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廣東泰羅斯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和佛山市飛馳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四個單位參與,計劃投入17至2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20至30輛氫燃料電池中型客車、70至80輛氫燃料電池物流車參與商業化運行。昨日,位於南海區丹灶鎮廣東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區內的瑞暉加氫站正式啟用。這是繼北京、上海、鄭州、雲浮後,全國第五個加氫站,是全國首個全商業化運營的加氫站。
活動現場展示的氫能源客車。
「我對南海抱有非常大的信心和希望。」國際氫能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毛宗強說。據其統計,去年8月至今年8月,網絡上可以查到的氫能源燃料電池產能超過16萬套。但是,全國的加氫站卻屈指可數,不符合發展要求。目前,南海已經有了基礎條件,全國示範項目的建設,可以拉動南海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整體發展。毛宗強認為,接下來的關鍵是積累經驗,探索一條商業化的道路。「氫能源商業化的風已經開始刮起來,估計五年內我們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燃料電池商用車市場。」
專家也認為,南海若要在燃料能源汽車方面持續發展,還需要補足產業鏈。「燃料電池發動機關鍵部位,例如空壓機、空氣循環泵等南海已經有所涉足,但是電堆、交換膜、雙極板等前期工作做得比較少,可以加強招商,吸引一些國內外的先進零部件生產公司來這裡建設基地。」
重大籤約項目概覽
長江氫動力(佛山)研發中心及整車生產項目
將在南海區丹灶鎮投資建設長江汽車氫動力(佛山)研發中心和佛山長江氫動力汽車產業化項目,總投資120億元(不含二期產業化項目)。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中國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氫能經濟」佛山南海示範項目
包括為粵港澳大灣區燃料電池車輛、綠色制氫及應用創造有利的政策環境;開展燃料電池驅動的陸路交通工具、綠色制氫的示範,打造零碳交通的「南海模式」等。
中車四方現代有軌電車、氫燃料電池有軌電車示範線、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合作項目
積極推進現代有軌電車項目、南海區城軌地鐵有關項目等的建設,優先選擇在南海推進軌道交通車輛上下遊產業鏈延伸等。
上汽大通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運營三方合作項目
在南海區開展百輛級的氫燃料電池車輛的運營活動,引導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運營理念,開拓培育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市場。
中石化加油、加氫、充電「一站式」汽車綜合服務戰略合作項目
利用現有加油站增設加氫、充電功能等,提供更穩定的成品油供應和氫氣、汽車充電等新能源供應;建設加油、加氫、充電樁、汽車旅遊服務於一體的一站式多功能汽車驛站等。
液化空氣集團氫能生態系統合作項目
協助參與南海區研究制定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發展規劃及產業扶持政策、參與氫能相關的國際交流與研討等。
南海區·佛山(雲浮)產業轉移工業園管委會氫能產業合作項目
共同制定兩地共建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完善氫能產業發展政策體系、推動產業合作等。
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物流車項目
開發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燃料電池增程動力系統物流車產品並積極推進產業化; 進行燃料電池系統控制器與整車控制器的整合集成等。
相關新聞
國內首個全商業化運營加氫站投用
佛山日報訊 記者李靜報導:「各位嘉賓,歡迎來到瑞暉加氫站!」昨日的籤約環節結束後,與會嘉賓搭乘4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前往南海瑞暉加氫站考察。
瑞暉加氫站是國家科技部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為促進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而配套建設的示範配套項目,是全國僅有的五個加氫站之一,也是全國首個全商業化運營的加氫站。
瑞暉加氫站站長李參成介紹,加氫站佔地面積約6.7畝,配置有儲存區、加注區、加氫機等功能區和設備,站點的儲氫能力達360公斤,每天可以為10輛大巴、20輛轎車加注氫氣。氫氣的密度為空氣的1/14,360公斤的站點儲氫,再加上站點罐輸車的300多公斤氫氣,這個量可謂不容小覷。
「其中公交車的加注一般在5到15分鐘內加注完畢,轎車則在3到5分鐘內加注完畢。加滿氫氣的大巴車續航能力達到300公裡,小轎車達到500公裡。」李參成介紹。
氫能的市場價格和用氣安全備受關注。對此,李參成介紹,目前瑞暉加氫站的氫氣採用外購形式,銷售時以體積或重量為單位收費。由於氫氣處於起步剛開始應用的階段,各個環節的成本都還沒有有效的壓縮,所以現在它的成本是汽油車和柴油車的兩倍。在用氣安全方面,加氫站提供的是壓縮氫氣,壓力最高達45兆帕,是自來水壓力的100倍,所以瑞暉加氫站在為車輛加注氫氣時採用三級平衡機制,所有操作工人持特種設備使用證上崗。
南海區將投入四輛氫能源公交車在丹灶—桂城,丹灶—獅山兩條線路運行。瑞暉加氫站首先在這四輛公交車上加注氫氣「練兵」。待四輛公交車的調試、審批等程序完成後就將上路運行,屆時市民可選擇乘坐,感受氫能汽車的舒適乘車體驗。
來源|佛山日報
統籌|記者毛蕾
採寫|記者毛蕾、黃文婷、李靜實習生陳雨婷、黃綺婷 通訊員黃捷、葛伯權、卓越冰
編輯|何欣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