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 南海領跑

2020-12-02 中國汽車報社有限公司

   

  9月7日,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佛山項目啟動儀式暨佛山市南海區新能源汽車(氫能)產業招商推介會在南海區丹灶鎮舉行。

  以一汽大眾、北汽福田、廣東福迪三家整車生產企業為代表,輔以各類零部件汽配產業群,南海的汽車產業基礎在佛山具有絕對話語權。在此基礎上,南海將向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升級。昨日,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佛山項目啟動儀式暨佛山市南海區新能源汽車(氫能)產業招商推介會在南海區丹灶鎮舉行。從氫燃料電池產業研發平臺,到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商業化運營;從合作制氫項目到加氫站的規劃建設,從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邁向整車製造,南海正在成為佛山五區打造新能源汽車完整產業鏈的樣本。

  基礎

  汽車產業基礎強 新能源產業加緊補課

  南海區目前共有一汽-大眾佛山工廠(簡稱「一汽大眾」)、北汽福田歐輝客車事業部廣東工廠(簡稱「北汽福田」)、廣東福迪汽車廠(簡稱「福迪汽車」)3家整車生產企業,以及廣東粵海汽車廠(簡稱「粵海汽車」)、佛山市路之友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簡稱「路之友」)2家改裝資質專用車生產企業,產品涵蓋傳統轎車、客車、載貨汽車、專用車等領域;同時,南海還有著以一汽大眾關鍵零部件、本田汽車零部件、豐田紡織、愛信精機、德聯集團、文燦壓鑄、廣順新能源為代表的汽配產業集群,以及華南汽車城、廣佛汽車城為代表的汽車銷售市場。作為南海的重要產業,2016年南海區汽車產業規上工業企業80家,比2015年增加11家,佔全區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的3.5%;汽車產業規上工業企業產值368.8億元,同比增加10 .1%,佔全區規上工業企業產值的6.5%。

  當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南海本地的車企近年來也在逐漸布局。以北汽福田為例,目前已擁有並聯、串聯混合動力、增程式、純電動等新能源客車等產品,2016年新能源客車產量超過3500輛,銷售總收入35億元;而一汽大眾更將於近期投入使用二期項目,2018年計劃生產新能源汽車。

  2014年國家在珠三角地區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南海開始起步,動力電池、電機、電控、充電樁以及燃料電池及總成、儲氫、加氫等關鍵環節,成為南海要加快補課的內容。

  升級

  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落戶

  2014年,以本地企業廣東廣順新能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廣順新能源」)、佛山科先精密機電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科順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等為基礎,廣東省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核心區正式掛牌落戶南海丹灶,是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之一,也是廣東省唯一的燃料電池和氫能技術核心部件產業基地。

  以廣順新能源為例,該公司專業研究生產燃料電池專用流體機械,是國內唯一具備生產氫燃料電池壓氣機等核心部件能力的企業,是國家科技部新能源燃料電池汽車創新聯盟理事單位和國家863科技支撐項目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核心部件專項副組長單位。目前,廣順新能源已研發生產了氫氣壓氣機、增溼泵、氫氣循環泵等10多個用於燃料電池動力裝置的核心零部件,相關產品已在上汽集團等燃料電池汽車製造中取得了很好的應用。

  以這些企業為基礎,廣東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已具備研發生產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車用高速精密直流電機及驅動控制系統、介質壓氣機、電動空調、電動轉向、高速電機、控制器及氫氣循環泵等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以及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總成的能力。

  在基地裡,廣順新能源科技大廈設有「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生產基地孵化器」,從2015年至今,已為10家入孵企業提供技術孵化服務,其中3個為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技術研發團隊,還有1個基於EtherCA T的交流永磁同步電機團隊申請入孵。

  氫能源企業配套逐步完善

  在基地以外,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的企業表現同樣可圈可點。2015年成立的佛山市瑞暉能源有限公司(下稱「瑞暉能源」),是一家專業從事加氫站建設運營管理的企業,在丹灶規劃建成全國首個全商業化運營加氫站。另一家佛企,廣東華特氣體股份公司彌補了這一產業鏈上遊的「制氫」環節。創建於1993年的廣東華特氣體股份有限公司,產品覆蓋普通氣體、氫氣、電子工業用氣體、醫用氣體、食品工業用氣體等十幾個系列共200多個品種,是我國特殊氣體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2015年,為適應氫能產業發展新趨勢,投入資金對原甲醇制氫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將氫氣產能由原來的200立方米/小時提升到500立方米/小時,並結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開發多個氫氣品種,以滿足市場需求。

  進展

  聚集上下遊實力企業

  打造全產業鏈

  昨日,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佛山項目啟動儀式暨佛山市南海區新能源汽車(氫能)產業招商推介會在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舉行。

  推介會上,包括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華南中心等合共5個氫燃料電池產業研發平臺的進駐籤約,以及中車四方現代有軌電車、氫燃料電池有軌電車示範線等重大項目的籤約,事實上補全了南海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多個環節,新能源汽車完整產業鏈將在廣東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形成。

  A 燃料電池領域:研發平臺+生產企業+市場應用企業

  以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華南中心為代表的5個氫燃料電池產業研發平臺,一直是南海區所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新能源燃料電池領域,佛企早有涉獵。南海本地企業廣東東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方精工」)去年投入47.5億元,收購了普萊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而普萊德,則是國內最早成功研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規模化生產和批量應用的企業之一,一直致力於鋰離子動力電池系統P A C K的設計、研究、生產、銷售與服務。

  一家東方精工顯然不足以滿足南海的需求。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華南中心的目標,旨在實現燃料電池關鍵技術突破的同時,積極實現相關技術的轉移和成果轉化,構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燃料電池關鍵材料、部件的產業鏈,引領和帶動華南地區產業集群、高端發展。

  研究成果需要落地、推廣。昨日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下稱「上汽大通」)、北京本色新能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本色新能源」)與南海區政府牽手,共同開拓培育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市場,研發新能源車輛特別是氫燃料電池車型FCV80,率先投入市場示範商業運營,成為純綠色未來能源車輛的示範運營項目。具體而言,兩者的合作包括開展1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租賃運營應用活動,建立氫燃料電池汽車交付中心和維護保養中心,為運營車輛提供技術支撐和數據採集,探索建立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可持續運營模式等,共建「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運營」良好生態環境。

  B 「制氫」領域:引入上下遊企業+市場拓展

  在「制氫」這一環節,南海區與佛山(雲浮)產業轉移工業園籤訂合作協議。合作內容包括引進氫能產業鏈上下遊工業制氫、制氫裝備、氫燃料備用電源、車用儲氫設備,以及氫燃料電池汽車整車和核心零部件等項目;推進市場拓展,優先採購對方屬地研發生產的氫能產品和關鍵零部件;搭建產業服務平臺,共推氫能產品研發平臺,產學研用合作平臺、檢驗檢測技術服務平臺等的建設等。

  C 市場服務配套:加氫、充電站點更多

  制約新能源汽車市場擴張的是服務配套,而未來南海的車主或許可以在中石化加油站享受加氫的服務。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廣東石油分公司(下稱「中石化廣東石油分公司」)未來將利用現有加油站增設加氫、充電功能等,提供更穩定的成品油供應和氫氣、汽車充電等新能源供應。

  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上遊梳理下來,南海在汽車方面,核心零部件、電池、汽配一樣不缺;在能源方面,製造能源、補充能源同樣有布局。這讓南海有實力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成為佛山的樣本。

相關焦點

  • 超百億項目落戶 南海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向整車時代
    該項目是佛山市今年引進的首個投資額超百億的製造業項目,是繼一汽-大眾等整車生產項目落地後,南海在汽車製造領域的又一項突破。項目落點在廣東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核心區(丹灶),南海將在成熟的整車製造產業和汽配產業的基礎上,加快新能源汽車及氫能產業布局,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
  • 百億級新能源汽車項目南海啟動 南海與長江汽車正式籤約
    「佛山的幹部和企業家務實肯幹,南海集聚了泰羅斯、廣順集團等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生產企業,整合了海外先進技術和團隊,與佛山的合作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五龍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曹忠說,長江汽車將通過佛山整車生產和氫動力研發中心項目,將氫鋰電電混合動力系統做到極致,解決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的障礙。
  • 今明兩年新能源汽車將加入南海公交汽車行列
    繼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汽集團」)前日在佛山南海開展新能源汽車巡遊活動後,昨日上汽集團與南海區政府籤訂廣東省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共建協議。 籤約: 省級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設在南海 記者了解到,南海將在今明兩年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605輛。
  • 120億元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落戶南海
    佛山日報訊 記者李靜報導:昨日,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佛山項目啟動儀式暨佛山市南海區新能源汽車(氫能)產業招商推介會在南海丹灶鎮舉行,佛山成為全國五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示範城市中第一個啟動示範項目的城市。
  • 南海牽手上汽集團 打造新能源汽車部件基地
    10月21日,據南海區委宣傳部向媒體透露,本月27日、28日,「創新徵程—2014年新能源汽車萬裡行佛山站」活動將在南海舉行。活動期間,還將籤署多份有關南海產業發展的協議。與上汽籤訂新能源汽車部件共建協議據悉,27日上午,上汽集團將與南海區政府籤訂廣東省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共建協議,並啟動佛山站巡遊活動。本次巡遊路線從千燈湖公園市民廣場出發,途經嶺南明珠體育館、嶺南新天地、兆祥公園,最後經南海大道返回千燈湖公園市民廣場,全程約20公裡。
  • 投資百億的新能源汽車項目落戶威海南海新區
    新能源汽車及關鍵核心零部件項目落戶威海南海新區。(資料圖) 王曉根 攝中新網威海12月21日電 (張玉雷 王曉根)21日,威海南海新區管委會與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籤訂合作協議,投資100億元人民幣建設的年產20萬輛新能源汽車及關鍵核心零部件項目落戶該區。
  • 南海:構建具有全國影響力新能源品牌基地
    以製造立區、實業立區的南海,瞄準「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力,推動氫應用與區域內傳統汽車製造結合。2011年,南海在丹灶規劃3000多畝土地,建設廣東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基地依託南海當時的汽車產業基礎,以技術創新、應用推廣為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尤其是以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相關項目為核心,致力成為整車及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全方位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及氫能產業基地。
  • 威海南海新區「牽手」北汽集團 打造新能源產業園
    威海南海新區「牽手」北汽集團打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11月2日上午,威海市政府與北汽集團合作成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基金項目戰略合作籤約儀式舉行
  • 讓永磁電機助力新能源汽車領跑全球市場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許豔華公開表示,受政府政策推動,預計中國新能源汽車今年銷量將達到22萬~25萬輛,而美國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約為18萬輛。按銷量計算,中國成為世界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已成定局。    我國是一個汽車大國,2014年產銷量雙雙超越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也傲視全球,但我國依然稱不上是汽車強國,在傳統汽車技術領域如此,在新能源車技術領域亦是如此。
  • 新能源發展:還看廣東南海「氫」創未來
    政府規劃引導,推進產業發展    2015年4月,出臺《佛山市南海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5年)》,提出將南海區打造成為國內領先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核心部件研發生產基地、華南地區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基地、廣東省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 新能源汽車產業向高質量發展 電池技術的突破和創新是關鍵
    在近日舉行的國新辦吹風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早在2012年,國務院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也就是在這一階段,中央各有關監管部門先後推出了近60多項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僅地方版政策措施就高達500多項政策。  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鼓勵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條依靠科技創新的新路徑。  今後,我國新能源汽車將以科技創新為著力點,邁向高質量發展。
  • 領跑新能源 徐州這項「綠」科技打破行業「續航焦慮」
    在這一背景之下,積極引導渣土運輸企業對車輛進行更新換代,使用新能源汽車成為了一種趨勢。然而,中重型工程車輛配電量高、充電時間長、佔地面積大、設備要求高,傳統充電模式佔用項目進度過高,難以滿足它們的工作需求。可以說,「續航焦慮」一直是影響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焦點。如何突破,左右著該產業未來發展的速度。
  • 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新能源汽車分類及必要性如下特點
    新能源汽車產業汽車作為重要的交通工具,為人們生活帶來便捷和舒適的同時因此,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實現汽車工業節能減排的有效途徑。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必要性如下:1.能源危機。因此,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應對節能波排重大挑戰的需要,同時也是汽車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和提升國際黨個力為需要。
  • 威海南海新區:大項目密集開工 20萬輛開沃新能源汽車製造項目開建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8日訊 3月8日,總投資100億元的山東開沃新能源汽車20萬輛整車生產項目在威海南海新區開工建設,威海市委書記王魯明,威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海波,威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學文,威海市政協主席高旭光,創維集團創始人、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黃宏生,南海新區主要負責人出席開工儀式,威海市發改委、工信局
  • 石墨烯、超級電容電池……觀摩會走進威海南海新能源材料項目
    26日第三站來到南海新能源材料項目。該項目建成後,將形成每年12萬噸高新碳材料的加工能力,產值過百億元。南海新能源材料項目總投資35億元,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年產9萬噸鋰電矽碳負極材料、總容量25GW新型動力儲能裝備、總容量5GW動力鋰電池等項目。
  • 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把握產業發展三大趨勢
    國務院辦公廳 2020 年 11 月 2 日發布《新能源汽 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提出,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汽車總銷量的 20%左右。財政 部、工信部、科技部和發改委 2020 年 4 月 23 日聯合發布的《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 通知》提出,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延續至 2022 年底。
  • 推進第三代半導體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
    近日,2020第三代半導體支撐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於廣州南沙召開,200多位國內外相關專家學者、政府領導及相關企業高層出席參與,共同探討跨產業協同創新機制,促進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在新能源汽車上的示範應用。
  • ...產、融共推分布式新能源 2017年首單60億元產業基金落戶佛山南海
    但不可忽視的是,在發展初期,分布式新能源仍有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投資較高,融資耗時長,地方政府推動力度還有差異,補貼落實程度有待提高等,都要求政府、產業、金融機構能夠迅速融合起來共同有效推進分布式能源在2017年的爆發式發展。
  • 開沃新能源汽車項目落戶威海南海新區
    2018/12/22 10:47:29   來源:威海新聞網       12月21日,威海南海新區
  • 經濟日報: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要快更要安全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要快更要安全作者:唐一平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汽車工業快速發展,再加上國際原油供求矛盾逐步加深、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加劇等外部環境,新能源的概念越來越普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飛速擴張,行業間的競爭也日益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