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發展:還看廣東南海「氫」創未來

2020-12-02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黃志豪致辭

 

仙湖氫谷啟動儀式現場

 

企業標準「領跑者」聯盟發起成立儀式現場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能源革命」的戰略思想,為我國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近年來,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圍繞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以下簡稱「產業基地」)建設和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的項目推進,南海區從政策規劃、項目引進、載體建設、推廣應用多方面結合,積極推進氫能產業發展,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政府規劃引導,推進產業發展

    2015年4月,出臺《佛山市南海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5年)》,提出將南海區打造成為國內領先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核心部件研發生產基地、華南地區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基地、廣東省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開展《佛山市南海區氫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和《佛山市南海區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和加氫站規劃》的編制工作,明確南海區氫能產業和充電基礎設施及加氫站的規劃目標、發展方向,梳理產業發展的重點工程,從整體實施計劃、實施步驟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著力推動南海氫能產業發展。
    在2017年7月出臺《佛山市南海區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對在南海區從事新能源汽車(含氫能)產業的企業進行扶持,同時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企業向廣東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集聚發展。2018年4月出臺《佛山市南海區促進加氫站建設運營及氫能源車輛運行扶持辦法(暫行)》,對區內加氫站的建設、運營,以及氫能源車輛運行等環節進行扶持。
    在2018綠色生產與消費交流會暨第二屆氫能周系列活動開幕式上,佛山市副市長許國正式發布《佛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年)》。該規劃是指導佛山市未來十年乃至更長一個時期氫能源產業發展的行動綱領,是編制氫能源領域其他專項規劃的重要依據。規劃文本包括發展基礎和發展環境、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重點領域、主要任務、優化空間布局、近期行動計劃、支撐體系建設、規劃實施保障等;提出到2020年,佛山市氫能源相關產業累計產值達到200億元,加氫站建設達到28座的發展目標;2025年產業累計產值500億元,加氫站建設達到43座;規模總量目標到2030年,建成氫能源產業集群,實現氫能源及相關產業累計產值1000億元,加氫站建設達到57座,力爭將氫能源產業培育成為佛山市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柱,將佛山建設成為全國領先的氫能源產業示範城市和集聚高地。

引進氫能產業項目,打造氫能產業鏈

    目前,引進了廣東長江汽車整車生產及氫動力研發中心項目,包括廣東長江汽車氫動力研發中心和廣東長江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項目。同時,還引進了愛德曼氫燃料電池生產項目,該項目選址於南海區丹灶鎮,將建成氫燃料電池及動力總成生產基地。此外,還引進海德利森加氫設備及核心部件國產化項目,將建成加氫設備及核心部件生產基地生產加氫站系列裝備、加氫裝備核心部件和全國加氫裝備技術研發及保障服務中心。
    南海區氫能產業涵蓋了從富氫材料及制氫設備研製、制氫、加氫,到氫燃料電池核心部件、動力總成和整車生產等環節,氫能產業鏈漸趨完整。
    廣東美星富能科技有限公司、廣東華特氣體股份公司分别致力於富氫材料及制氫設備研製和制氫等產業鏈環節;廣東廣順新能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唯一具備生產氫燃料電池壓氣機等核心部件能力的企業,是國家科技部新能源燃料電池汽車創新聯盟理事單位和國家863科技支撐項目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核心部件專項副組長單位,已研發生產了氫氣壓氣機、增溼泵、氫氣循環泵等10多個用於燃料電池動力裝置的核心零部件,相關產品已在上汽集團等汽車製造公司的燃料電池汽車製造中取得了很好的應用;廣東泰羅斯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整合長江汽車、鵬輝能源、新源動力、廣順新能源等國內外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和氫燃料電池產業力量,致力提升我國氫燃料電池及其核心部件以及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總成的生產技術水平,並進行氫燃料電池汽車正向開發;廣東拜特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致力於燃料電池檢測設備研發、生產等產業化進程;佛山市瑞暉能源有限公司建設完成了國內目前首座商業化加氫站。

加強產業基地建設,促進產業穩步發展

    產業基地位於丹灶鎮,屬佛山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核心區的範圍,總規劃面積8200畝。基地自建立以來,得到省、市的大力支持,被廣東省政府列為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區之一,於2014年被省政府認定為廣東省第二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基地依託南海區現有汽車產業基礎,以技術創新、示範應用為重點,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相關項目為核心,純電動、混合動力等相關領域作為帶動,致力成為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和電控等關鍵零部件全方位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目前,基地已引入廣順新能源、泰羅斯、廣東盈華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佛山市科順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佛山科先精密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研發生產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車用高速精密直流電機及驅動控制系統、介質壓氣機、電動空調、電動轉向、高速電機、控制器及氫氣循環泵等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以及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總成。同時,廣東長江汽車整車生產及氫動力研發中心項目、愛德曼氫燃料電池生產項目、海德利森加氫設備及核心部件國產化項目也落戶在該基地。
    在此基礎上,圍繞丹灶仙湖,規劃47.3平方公裡建設「仙湖氫谷」,打造以氫能技術研發、智能製造、展示交流、創新服務於一體的氫能源科技中心,依託「一湖一城三園區」建設產、城、人、文融合發展的氫能產業示範社區,力爭成為中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和氫能產業「矽谷」。此外,據悉,正在規劃地鐵直通仙湖,直達仙湖腹地,為「仙湖氫谷」引進人才、推動企業集聚等發展打下基礎。

加氫站建設工作創新突破

    加氫站建設是目前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全國沒有現成的審批建設流程。為了推動南海區氫能產業的發展,以及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的順利實施,自2014年起,組織相關部門對加氫站建設過程需要辦理的事項、需上級部門協調解決的事項、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逐一梳理,積極和省、市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探索建立了國內商用加氫站的審批流程,並上升為《佛山市加氫站建設審批程序指引(暫行)》,為全市乃至全國的加氫站設計、規劃、立項、報建、建設、驗收建立了規範。同時,推進建成了瑞暉加氫站,並於2017年9月7日正式投入運營,這是全國首個商業化加氫站,開創了全國商用加氫站建設、審批、運營的先河;同時,積極探索推進加氫加油、加氫加氣合建站建設,以解決加氫站進城問題。
    此外,為推進加氫站基礎設施網絡化,按建設高密度連續加氫商業化加氫站為目標,達到對加氫站選址、設計、工程建設、驗收、運營維護、安全管控等環節統一、系統、高效管理的效果,南海區今年一次性打包招標22個加氫站的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確保工程有效推進。目前,項目順利推進,其中首個加氫站已於9月底動工。
    「氫」創未來!廣東佛山南海等您來!!!
    (文/周子健 林慧萍 圖/南海區政府)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產業 南海領跑
    以一汽大眾、北汽福田、廣東福迪三家整車生產企業為代表,輔以各類零部件汽配產業群,南海的汽車產業基礎在佛山具有絕對話語權。在此基礎上,南海將向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升級。昨日,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佛山項目啟動儀式暨佛山市南海區新能源汽車(氫能)產業招商推介會在南海區丹灶鎮舉行。
  • 百億級新能源汽車項目南海啟動 南海與長江汽車正式籤約
    原標題:百億級新能源汽車項目南海啟動由長江汽車投資,項目涵蓋整車生產及氫動力研發中心建設佛山日報訊 記者 李靜報導:昨日下午,廣東長江汽車整車生產及氫動力研發中心項目投資協議籤訂儀式在南海舉行。
  • 南海:構建具有全國影響力新能源品牌基地
    在此背景下,近年氫能源已逐步成為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寵兒」。2010年,中國將新能源汽車列為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2015年以來,北京、上海、佛山、雲浮、大連等多個地區率先布局,帶動氫能產業發展漸成燎原之勢。2016年,氫能燃料電池技術被國家列入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和戰略新興產業重點發展領域。
  • 超百億項目落戶 南海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向整車時代
    該項目是佛山市今年引進的首個投資額超百億的製造業項目,是繼一汽-大眾等整車生產項目落地後,南海在汽車製造領域的又一項突破。項目落點在廣東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核心區(丹灶),南海將在成熟的整車製造產業和汽配產業的基礎上,加快新能源汽車及氫能產業布局,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
  • 120億元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落戶南海
    佛山日報訊 記者李靜報導:昨日,科技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佛山項目啟動儀式暨佛山市南海區新能源汽車(氫能)產業招商推介會在南海丹灶鎮舉行,佛山成為全國五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示範城市中第一個啟動示範項目的城市。
  • 新能源裝機超102GW!廣東發布新能源發展5年行動計劃!(一圖+原文)
    在核電、海上風電、太陽能、氫燃料電池、天然氣及其水合物、智能電網等領域建成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產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平臺,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型龍頭企業,形成一批國內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推動廣東成為國內新能源示範區、產業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區。
  • 純電動與氫燃料電池 誰是新能源的未來
    氫能源被認為是未來社會核心能源的理想資源,氫燃料電池與純電動是新能源卡車的主要技術路線。國內新能源卡車市場中,純電動卡車是當前的主流技術路線,但在相鄰的日本,氫能源是主流技術路線,那麼兩種技術路線的新能源卡車,誰才能代表新能源卡車的未來?
  • 今明兩年新能源汽車將加入南海公交汽車行列
    發展現狀: 新能源產業被納入南海區發展規劃 南海汽車產業起步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形成了整車及零部件生產、研發完整鏈條的汽車產業結構,目前擁有一汽大眾、北汽福田南海汽車廠、廣東福迪汽車廠和廣東粵海汽車廠等四家整車企業。
  • 廣東: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著力培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支持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發創新,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推廣應用,具體如下:為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粵府〔2018〕46號),加快培育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持續增強新能源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制定本實施方案。
  • 南海牽手上汽集團 打造新能源汽車部件基地
    10月21日,據南海區委宣傳部向媒體透露,本月27日、28日,「創新徵程—2014年新能源汽車萬裡行佛山站」活動將在南海舉行。活動期間,還將籤署多份有關南海產業發展的協議。上汽新能源汽車萬裡行28日上午,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形勢報告暨上汽集團與南海區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對接會將於南海迎賓館舉行。
  • 南海氫能革命引發能源變革
    南海區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氫能產業的重鎮。飲其流者懷其源,南海區氫能產業的發展與當地政府的戰略部署密不可分。早在本世紀之初,南海就出臺了全國首個加氫站建設運營及氫能源車輛扶持政策、省內首個專門針對新能源汽車和氫能產業扶持政策,明確了對從事加氫站建設運營以及氫能源汽車運行的企業或個人的補貼標準。不同建設類型的扶持標準,建立起相對完善的政策扶持體系,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鏈上下遊。
  • 廣東發布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 大力發展核能等優勢產業
    風力發電機組、逆變器、高效太陽能電池和集熱器、氫燃料電池電堆等研發製造處於全國領先地位,氫能利用、儲能技術、充電樁和智能電網建設位居全國前列,自主品牌「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天然氣水合物連創試採紀錄。三是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在核電、海上風電、太陽能、氫能產業方面產生了一批優勢特色企業,形成了骨幹企業帶動、重大項目支撐、上下遊企業集聚發展的態勢。
  • 新能源氫燃料電池產業鏈
    抑或說,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2020年從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共融資超過100億元(86.15+15=101.15)。氫能產業鏈一、政策1、氫能寫入《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
    一、行業事件近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兩份重磅文件下發,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提供了目標與指引,勾畫出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宏偉的發展藍圖。
  • 新能源邁向中高級發展階段,未來兩年至關重要
    儘管目前汽車市場銷量增長由負轉正,新能源汽車逆勢回暖,商用車頻頻發力,但從整體上來說,未來兩年,將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至關重要的特殊時刻。如何在大變局中深化變革,將考驗行業各界的智慧。作為汽車行業內頗受關注的年度盛會,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將於 2021 年 1 月 15 日-17 日召開。在此之前,媒體溝通會於 11 月 26 日召開。
  • 南海已更新1416輛新能源公交
    廣佛「牽手橋」番海大橋正式動工建設;廣佛高速謝邊收費站改造工程、禪西大道北延線立交工程興業路改線段等項目順利完工通車;南海汽車站搬遷至佛山西站,新能源公交更新有序;一批「短平快」交通綜合治理項目成效顯著……一年來,南海交通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跨區域交通聯動發展、公交出行服務保障、交通出行環境優化等多個方面都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 新能源汽車產業向高質量發展 電池技術的突破和創新是關鍵
    廣東省相關部門發布的《廣東省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力爭在今年開發出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氫燃料電池乘用車,適時在廣州、深圳、深汕特別合作區等地試點開展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示範運行,力爭2022年實現首批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示範運行。
  • 比亞迪又創歷史新高!燃料電池能否複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
    最近市場上最火爆的莫過於新能源汽車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長城汽車就翻了四倍,比亞迪再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5000從汽車行業的生命周期來看,目前傳  統燃油車處於相對成熟階段,傳統車企也在新能源汽車如火如荼的發展的倒逼下,加速轉型;而鋰電池動力電池汽車處於行業發展的成長期,未來發展前景廣闊,產業鏈的頭部企業具有較好的中長線α投資機會;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處於行業的導入期,隨著產業資本的融入、產品更迭、技術升級以及政策大力扶持等多因素影響,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迎來了歷史性的機遇,行業具有較好的
  • 誰是新能源汽車電池未來發展的趨勢?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分析指出,「從市場需求看,乘用車將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增長的主要方向。未來電池技術發展的趨勢近幾年,新能源產品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更伴隨著造車新勢力的加入,使得新能源產品的競爭越發激烈,尤其是純電動車型。儘管如今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是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主要選擇,但由於成本控制、安全、原材料渠道以及補貼政策的退坡等方面的原因,已無法滿足當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需求,那未來的電池技術該往哪個方向發展呢?
  • 廣東:未來五年重點發展海上風電、先進核能、氫能等八大工程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廣東:未來五年重點發展海上風電、先進核能、氫能等八大工程廣東省發改委、能源局、科技廳等六部門近日下發《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首次全面系統地對該省新能源產業集群進行布局,並提出各領域的發展目標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