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邁向中高級發展階段,未來兩年至關重要

2020-11-30 雷鋒網

全球汽車產業正處在劇烈動蕩的深刻變革中。 

站在 2020 年末的節點來回望,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以及錯綜複雜的國際政治局勢均增加了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不穩定性。

儘管目前汽車市場銷量增長由負轉正,新能源汽車逆勢回暖,商用車頻頻發力,但從整體上來說,未來兩年,將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至關重要的特殊時刻。如何在大變局中深化變革,將考驗行業各界的智慧。

作為汽車行業內頗受關注的年度盛會,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將於 2021 年 1 月 15 日-17 日召開。在此之前,媒體溝通會於 11 月 26 日召開。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院士、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首席專家張永偉先生出席現場發表主旨講話。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正在由發展的初級階段邁向中高級發展階段,未來將轉向以更多精力關注相關行業和高技術的協同。

產業進入新「兩頭擠」格局

從整體上說,今年疫情前期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規劃草案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原本目標是 2025 年市場佔有率達到 25%,最終變成 20%。」歐陽明高在媒體溝通會上說道,他同時也提到,隨著市場回暖,今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和去年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主要的變化在於產品結構,因為今年的車私人購買居多,而且新產品層出不窮,覆蓋各種價格檔位。

在這種市場趨勢下,新能源汽車開始進入新的「兩頭擠」格局,也就是從高端和經濟型電動車這兩頭正在擠向中間性價比車型市場。在此之前,產業的「兩頭擠」格局指的是從大客車和微型車兩頭擠入中間的轎車市場。

在歐陽明高看來,國家採用非常開放的態度對待特斯拉,這是正確的。因為特斯拉的出現打消了許多消費者的疑慮,對電動汽車產生了良好的認知。同時也推動了國內造車新勢力的發展——全球汽車企業市值前十名已經出現了多家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身影,這是前所未有的大突破。

這也印證了陳清泰的觀點:特斯拉已經走在前面,但不會沒有後來者。

而且,陳清泰指出,此次汽車革命並不是孤立進行,與之銜接的是新能源革命和新一代移動通信,是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支撐汽車革命的是移動網際網路、數字經濟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

這些因素與汽車變革的交融和互動,為未來汽車的電動化、綠色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提供了技術基礎和豐富的使用場景。

陳泰清強調,跨界融合、協同創新,重建產業鏈、創新產業生態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動力電池的挑戰與進步

今年以來,電池安全是一個備受關注的焦點。全國政協在 5 月份專門針對電池安全開會。在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國家質檢總局也專門召開了電池安全會議。

據歐陽明高介紹,目前應對動力電池安全問題的主要方式是本徵安全、主動安全、被動安全。

本徵安全就是從設計、製造的角度來提高安全水平,也叫「本質安全」。

目前,行業重點攻關的是 300 瓦時/公斤的高鎳三元電池。因為電池比能量越高,對安全設計的要求越高,技術門檻也高。但歐陽明高坦言,在實驗室做出來能達標,不等於大批量生產的質量控制完全能達標,還需要一個過程,預期這兩年可以做到。

主動安全要靠控制,靠電池管理系統和軟體把使用邊界控制好。

不過,在這一方面產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歐陽明高表示,主動安全的控制、監控與管理是整車廠承擔的,但是整車廠對電池的理解總體上還沒有完全到位,要有一個過程適應。對此,可以利用大數據和雲控電池管理系統提前發現故障,未來還可以研發智能電池。

被動安全。有些電池事故的情況難免發生,要從技術的角度減小電池事故的影響。

綜合來看,磷酸鐵鋰本身安全性高,壽命長,成本也低,但由於體積比能量偏低,磷酸鐵鋰以前不能用於轎車,現在刀片電池技術使體積比能量提升了約 50%,續駛裡程能達到 600 公裡。最近三個月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都是同比上升 100% 以上。

歐陽明高強調,「這是產品新趨勢,但並不是說三元電池不好,我們要均衡發展,通過高技術來讓三元電池更安全。」

另一方面來看,儘管現在中國電池現在大量出口,但歐盟準備 2025 年實現電池全部自給。換言之,關於電池的技術競賽會長久持續下去。

氫能燃料電池前景被看好

今年氫能燃料電池也是大火的一年。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氫燃料電池產業正在密集落地。

和五年前相比,近年中國燃料電池取得了巨大進步,各種性能指標都出現了大幅提高。比方說壽命比五年前提升了 300%。目前,國內部分企業在發動機、電堆、膜電極等環節已技術成熟,整車產品,尤其是商用車產品已擁有國際競爭力。

「總之,燃料電池示範和產業化前景被普遍看好,燃料電池技術在中國的產業鏈已經建立起來,」歐陽明高說道,「我們對今年年底實現八千到一萬輛氫燃料電池車的推廣指標還是有信心的,國家的氫燃料示範推廣項目一旦開始,估計明年會騰飛。」

不過,客觀上來看,氫能產業鏈的自主化程度和技術水平與燃料電池仍存在差距。比如,加氫站目前有些關鍵設備還要進口。

據歐陽明高透露,最近清華團隊就牽頭在做冬奧會的氫能出行示範項目,一直在協調加氫站和氫安全的相關的事宜,因為氫安全、氫能制儲、運輸等環節都需要大型能源企業的進入。另外,技術研發方面也需要加強,國內目前還沒有離子壓縮機。

不過,近幾年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在規模和數量上還會有很大的提升,主要的問題在於如何實現經濟性。據歐陽明高預計,未來十年,燃料電池成本將降低 70-80%。

充電、換電不是非此即彼

事實上,早在 2011 年國家啟動電動車產業化時,就已經規劃了換電模式。今年,過年在「新基建」和「發展規劃」中再提換電,給了產業信心和動力。

對於換電,陳泰清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換電模式有諸多優勢,如可實行車電分離,且換電時間只需 3-5 分鐘,與燃油車加油相當,解決了充電時間長等問題。

歐陽明高的觀點也類似,他認為,現階段充電、換電要融合發展,不是非此即彼。他說道:「換電模式對提高電動車銷量是有好處的,能夠很大程度上緩解用戶對電池成本、壽命、安全性等多方面的顧慮,尤其是對於商用車、計程車而言。」

「不過,就私家車而言,中長期發展最好的方式還是充電。平時在家慢充,高速公路快充。」歐陽明高補充說,「要看到 V2G 和大功率快充技術的發展後勁。」

據了解,現在國網已經開始在北京試驗 V2G 車網互動充電模式了,私家車在家裡充電時候,車網互動時充電要花錢,但也可以賣電。現有的車網互動志願者已經做到充電和賣電平衡,甚至還掙了錢——電價低時充,電價高時賣。

而且,現在歐洲已經實施了 350 千瓦大功率快充。國內也正在研發超快充電系統。一個續航 600 公裡的車,將實現 5 分鐘補兩百公裡的電,同時還不會影響電池安全和壽命。

歐陽明高還認為,由於公交車已基本實現電動化,長途重型卡車是換電模式當前最有潛力的市場。「換電對於轎車是個備選項,對於卡車是必選項。」

從目前看,換電卡車可以和柴油卡車進行商業競爭。按照目前電池價格綜合成本看,重卡購置大概四五十萬一輛,但是全生命周期的油費大概兩三百萬,所以油費是最大的成本。而電動卡車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源費低。由此,今後五年換電卡車電動化會形成高潮。

不過,陳泰清指出,總體來看,換電模式有可能消除電動汽車目前存在的諸多弱點,發揮電動汽車的優勢,加快電動車性價比超越燃油車的過程,但這一過程仍有待市場的考驗。「選擇充電還是換電是企業產品發展戰略的重大決策,換電模式已經有過一次大起大落。」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

歐陽明高認為,從長遠看,按照習主席提出的 2030 碳達峰,2060 碳中和要求,新能源汽車到 2035 成為市場主體產品的目標可能會提前實現。

而且,國外有研究機構預測,到 2030 年全球純電動車會在三千萬輛到三千五百萬輛之間。歐陽明高指出,如果按照 2030 年新能源汽車佔比達到 40-50% 的要求,那時汽車總產量達到 3500 萬輛車是可能的,新能源汽車也將超過 1500 萬輛。雖然具體數字和實際可能有所差別,但是符合趨勢的。

歐陽明高還特別強調,新能源汽車的重點是新能源。原先只說電動化,沒有說能源,在碳排放、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必須轉型強調新能源,新能源汽車要使用新能源。    

當前,中國的碳淨排放 100 億噸,等於 2050 年巴黎會議規定的全球碳排放指標。2060 年要實現碳中和,即淨排放為零。這首先要靠能源體系的去碳化,能源體系去碳化要靠新能源汽車儲能,這就是下一步新能源汽車的目標。

換言之,用新能源汽車帶動新能源革命,實現高質量發展。

如果新能源汽車能夠規模化,再把新能源革命帶動起來,傳統的汽車、能源、化工行業都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真正實現汽車代替馬車以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業邁向中高級發展階段:新勢力倒逼改革、新能源推動碳減排
    以這三個重要文件為標誌,我國新能源汽車正在由發展的初級階段邁向中高級發展階段。」11月26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召開的媒體溝通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指出,三個文件一脈相承並由著重解決三電技術、提高安全性和破解續航短、充電難、買車貴、不安全等電動汽車自身的問題,轉向更加關注相關行業和更高技術的協同。
  • 中國跨步邁向製造強國 提升熱處理水平至關重要
    中國跨步邁向製造強國 提升熱處理水平至關重要  2017-02-20 15:06:24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E334G0
  • 新能源汽車投資機會是否迎來加速階段? 下篇·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國內新能源汽車還是會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尤其是國內現在新能源不僅有很大的消費市場,還有很好的產業鏈在裡面。可以說從上遊的這些資源型的企業到中遊的這些零部件供應商再到下遊的整車製造,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非常的全面,每個點你都能找到很好的國產替代,或者說它本身就是世界一流的供應商。
  • 中國石墨烯產業蓄力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新華社記者唐奕攝新華社青島11月21日電(記者張旭東)被譽為「材料之王」的石墨烯在中國正從導電添加劑、保健用品、加熱膜、塗料等領域的粗放式利用,邁向醫療器械、手機散熱、光伏銀漿料、紡織纖維等領域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 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對山東發展至關重要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期,不確定性是未來的最大特徵。 此種形勢下,我們絕不能滿足於「走一步,看一步」的亦步亦趨式發展,那樣只會「一步慢,步步慢」,而應把眼光投向未來,準確把握世界經濟科技發展趨勢,超前規劃和布局一批未來產業,以未來引領現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 開封金諾車業在歐洲荷蘭成功上市 未來發展將邁向新裡程
    金諾車業董事長李忠才(右)發表演講作為資本市場炙手可熱的新能源領域,一方面是國家工業製造業的代表和象徵,另一方面又是中國汽車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原荷蘭外交部部長、荷中友好協會主席Henk Kool,荷蘭加勒比證券交易所CEO Abedd Hammoud,庫拉索政府荷蘭中央大使Anthony Begina,中國方案智庫發展研究中心主席田輝,港東集團執行董事長、國家「863」計劃《增程式純電動轎車研發與產業化技術攻關》課題組組長杜炬,國家特聘專家、新港島電動汽車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奉珠博士,港東集團執行總裁李金澤,金諾車業董事長李忠才都蒞臨現場,共同見證金諾車業邁向資本市場這一裡程碑式的重要時刻
  • 新能源汽車產業向高質量發展 電池技術的突破和創新是關鍵
    本報首席記者 梁文豔報導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將向高質量發展,邁向世界汽車強國的國家戰略。
  • 曹斌:北汽新能源一直在創造奇蹟,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領航者
    來源:蓋世汽車廣州車展期間,蓋世汽車採訪了北汽新能源營銷公司營銷傳播總監曹斌,我們聊了關於北汽新能源的現狀與未來,聊了二手車的處理模式與對私換電的模式,也聊了北汽新能源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領航者所背負的使命。北汽新能源營銷公司營銷傳播總監曹斌現在已經到了11月中旬,北汽新能源的銷量跟與今年年初定的目標比起來,完成情況怎麼樣?
  • 新能源車如何分類及新能源汽車發展階段深度解讀?
    新能源汽車如何分類?新能源車發展階段及環保技術如何解讀?貓哥為你展開深入分析:1、交通能源歷史知多少?3、新能源汽車發展階段劃分?新能源車代表著環保和清潔能源的新趨勢,但是不同新能源車的環保效果及技術成熟存在很大的差異,貓哥從新能源車發展階段及新能源車技術角度,為你分析如下:其一,新能源車初級階段新能源車初級階段指的是以混合動力汽車為主,燃料電池汽車和氫動力汽車為輔助,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這個階段最大的特點是汽車動力來源仍舊是傳統燃料,只是通過技術手段先將傳統燃料轉變為電能後,再驅動汽車前行
  • 誰是新能源汽車電池未來發展的趨勢?
    鋰電池助推新能源電動車增長眾所周知,目前新能源是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重點。鋰電池的發展,推動了新能源產業的不斷前進,越來越來的汽車廠家紛紛投入到電動化的研發中,譬如寶馬集團目標到2021年在全球累計交付100萬輛電動車;沃爾沃預計到2025年,全球銷量中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將各佔50%;大眾計劃到2028年旗下各品牌基於其電動平臺共銷售2200萬輛電動車;……鋰電池的發展問題
  • 今明兩年新能源汽車將加入南海公交汽車行列
    繼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汽集團」)前日在佛山南海開展新能源汽車巡遊活動後,昨日上汽集團與南海區政府籤訂廣東省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共建協議。 籤約: 省級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設在南海 記者了解到,南海將在今明兩年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605輛。
  • 新加坡:新能源發展未來可期
    2018年,兩國宣布計劃凍結新馬高鐵項目約兩年,目前,高鐵項目仍在停滯狀態。海運方面,新加坡擁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新加坡港,這是亞洲主要轉口樞紐之一,也是世界第一大燃油供應港。新加坡港已開通200多條航線,連接123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擁有5個貨櫃碼頭,貨櫃船泊位54個。
  • 北汽新能源多維發展 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由大變強」
    作為國內最早成立的新能源車企,北汽新能源不僅在2015年實現了純電動乘用車銷售超過2萬輛,位居國內市場第一、國際市場第四位的業績,還早已開始了商業模式的戰略布局,通過自身的多維度發展和創新,贏得了企業發展「先機」,也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由大變強」提供了全新思路!
  • 鎢鉬時事|新能源汽車產業15年發展藍圖,鎢鉬稀土礦將如何發展?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簡稱《規劃》),這不僅是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政策延續,也是未來1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戰略性方針指引,明確了發展規劃與目標。而這將如何影響上遊的礦產資源,如鈷鎳鋰礦、鎢鉬稀土礦等。
  • 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
    11月26日,百人會就論壇舉辦事宜舉辦了媒體溝通會,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院士介紹了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以下為發言速記:今天我想前面講一下今年在疫情衝擊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表現,最後說一下在綠色復甦時代背景下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 科大訊飛劉慶峰:隱私保護對人工智慧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未來不是屬於AI,而是屬於掌握AI的人類。同時,他介紹了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的四大機遇以及科大訊飛下一步的發展重點,強調情感計算與隱私保護對人工智慧未來發展至關重要。「隱私保護對人工智慧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在談到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的機遇時,劉慶峰表示,一是場景驅動,政府在人工智慧場景應用上面的獨特優勢,以及教育、醫療這些需要補短板的民生領域的迫切需求,帶動新基建的發展,為人工智慧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 超百億項目落戶 南海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向整車時代
    長江汽車也是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優秀代表,是世界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先的中國企業,創造了很多「中國第一」。例如,其是第一個拿到國家新能源電動汽車生產資質牌照的非傳統汽車生產企業,是杭州G20峰會唯一指定用車,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生產資質標準是由國家發改委依據長江汽車的綜合評分標準對標制定。長江汽車在南海布局,將帶動南海新能源汽車產業從零部件生產邁向整車製造,並且站到了很高的起點。
  • 新能源汽車未來十五年如何「跑」
    未來15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壯大的關鍵階段。田瑞穎攝編者按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為該產業未來15年的發展謀劃更為清晰的路徑。在戰略大方向的指引下,新能源汽車該如何選擇技術路線,並應對大量退役的動力電池?
  •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已完成從0到1的蛻變
    另一方面,政策驅動也適應市場化趨勢,更加尊重市場,鼓勵多樣化的發展,如鼓勵車電分離、換電模式等,並制定了十五年計劃,從頂層設計、統籌協調,為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的長遠發展制定戰略規劃。 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未來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目標,給了市場一劑強心針,目標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20%,而即將於明年1月實施的電動汽車三項強標也更關注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安全等。 這對身處動力電池產業的企業而言,如何把握政策風向,結合技術與市場發展方向不斷調整適應,至關重要。
  • 2020年中國鋰電池電解液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兩年市場...
    原標題:2020年中國鋰電池電解液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兩年市場規模或將破百億   1、中國鋰電池電解液行業發展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