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處理是裝備製造業的重要基礎工藝之一,也是提升機械製造水平的核心技術之一,對於我國實現製造強國戰略目標至關重要。近年來,在國家高度重視下,熱處理水平已有明顯提升,但同時暴露出許多問題,未來還需要進一步穩定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熱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十二五」末,我國熱處理行業達到規模以上的企業近1000家,從業人員約30萬人,年均生產總值在800億元左右。
不僅僅產業能力顯著提高,節能減排、清潔生產要求也得到落實。熱處理裝備與工藝材料開發創新能力同樣有所增強,「十二五」期間自主研發了上百項新型熱處理工藝裝備和數千項技術專利。
總體來看,我國熱處理行業已取得了長足發展,並逐步進入規範化發展階段,熱處理裝備製造體系基本形成。但進步的同時,與發達國家熱處理相比差距依舊較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我國熱處理行業存在區域分布不均,整體依然呈現多而弱、小而散的特點,不利於產品質量迅速提高。這些熱處理企業普遍能源利用率低、設備自動化不足、生產工藝水平低、質量管理粗放,制約著行業進一步發展。
其次,熱處理技術相對落後,自動化、數位化、信息化進程緩慢。以先進裝備佔熱處理設備比重為例,發達國家普遍在75%-80%之間,而我國僅有30%左右,差距明顯。
第三,熱處理企業仍然面臨較大的環保壓力,節能環保型設備普及率不高。一方面,是企業節能制度不健全;另一方面,是小型企業設備更新資金不足。
除了上述三個方面,我國熱處理行業還存在技術儲備不足、專業人才匱乏、高端市場薄弱、科研力度不夠等問題。
接下來的「十三五」時期,提高產品質量、滿足智能製造需求是熱處理行業發展重點。同時,加大創新力度,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產業集中度,減少生產汙染物排放。
另外,要加快熱處理信息化與智能製造進程。到「十三五」末,40%熱處理企業要實現管理信息化、加工數位化,從而培育出3~5家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熱處理企業。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