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跨步邁向製造強國 提升熱處理水平至關重要

2021-01-07 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跨步邁向製造強國 提升熱處理水平至關重要
 2017-02-20 15:06:24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E334G0

熱處理是裝備製造業的重要基礎工藝之一,也是提升機械製造水平的核心技術之一,對於我國實現製造強國戰略目標至關重要。近年來,在國家高度重視下,熱處理水平已有明顯提升,但同時暴露出許多問題,未來還需要進一步穩定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熱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十二五」末,我國熱處理行業達到規模以上的企業近1000家,從業人員約30萬人,年均生產總值在800億元左右。

不僅僅產業能力顯著提高,節能減排、清潔生產要求也得到落實。熱處理裝備與工藝材料開發創新能力同樣有所增強,「十二五」期間自主研發了上百項新型熱處理工藝裝備和數千項技術專利。

總體來看,我國熱處理行業已取得了長足發展,並逐步進入規範化發展階段,熱處理裝備製造體系基本形成。但進步的同時,與發達國家熱處理相比差距依舊較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我國熱處理行業存在區域分布不均,整體依然呈現多而弱、小而散的特點,不利於產品質量迅速提高。這些熱處理企業普遍能源利用率低、設備自動化不足、生產工藝水平低、質量管理粗放,制約著行業進一步發展。

其次,熱處理技術相對落後,自動化、數位化、信息化進程緩慢。以先進裝備佔熱處理設備比重為例,發達國家普遍在75%-80%之間,而我國僅有30%左右,差距明顯。

第三,熱處理企業仍然面臨較大的環保壓力,節能環保型設備普及率不高。一方面,是企業節能制度不健全;另一方面,是小型企業設備更新資金不足。

除了上述三個方面,我國熱處理行業還存在技術儲備不足、專業人才匱乏、高端市場薄弱、科研力度不夠等問題。

接下來的「十三五」時期,提高產品質量、滿足智能製造需求是熱處理行業發展重點。同時,加大創新力度,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產業集中度,減少生產汙染物排放。

另外,要加快熱處理信息化與智能製造進程。到「十三五」末,40%熱處理企業要實現管理信息化、加工數位化,從而培育出3~5家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熱處理企業。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如何開新局?
    文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宋怡青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根本,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從根本上決定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這樣的憂患意識,激發了我們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十三五」是推進位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第一個關鍵五年。
  • 節能引領中國熱處理未來發展趨勢
    熱處理行業是裝備製造行業中的四大基礎工藝行業之一,是提升中國機械製造行業整體水平的關鍵性行業之一。隨著鋼鐵、機械、化工等重化工業逐漸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熱處理對中國機械製造業的振興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而機械製造業的發展也必將帶動中國熱處理行業的快速發展,為中國熱處理行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行業的發展前景廣闊。
  • 萬衛星院士:從深空探測大國邁向行星科學強國
    國科大官微今日特轉發《中國科學院院刊》2019年7月發表的由萬衛星院士領銜撰寫的「從深空探測大國邁向行星科學強國」,以此沉痛悼念和深切緬懷萬老師、萬師兄。但迄今為止,中國雖有世界矚目的深空探測工程,卻鮮見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科學發現;中國有國際化的高水平行星科學家隊伍,卻沒有提升本國深空探測的科學產出;中國有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卻尚未建立行星科學一級學科;中國從來不乏對太空痴迷的青年人,卻一直沒有行星科學教育體系。
  • 謝少鋒:三方面推動兩化融合邁向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7日訊 今日,國新辦就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在發布會上透露,將搶抓新工業革命機遇,從三方面推動兩化融合邁向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
  • 企業家縱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 自主創新,助推打造「中國創造」新版圖
    中國江蘇網訊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位造業,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江蘇是製造大省,在「中國製造」的大版圖佔據舉足輕重的位置。
  • 中國製造強國論壇走進雙星名人集團暨雙星名人98周年慶典舉行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國製造強國論壇組委會為雙星名人集團總裁汪海頒發「中國製造終身成就獎」&nbsp&nbsp&nbsp&nbsp大眾網·海報新聞
  • 熱解讀|這九個「強國」 讓人熱血沸騰!
    「國家強大要靠實體經濟」「努力從製造業大國邁向製造業強國」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已經成為製造業大國製造業產值穩居世界第一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面向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偉大徵程,更需全力以赴
  • 紅辣椒網評:「四個首次」見證中國邁向航天強國
    此次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將進一步摸清月壤的成分,首次對月球南極進行採樣返回,完成一次對月球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空間環境的綜合探測任務。「四個首次」將實現人類飛行器對月球物質的全方位獲取與分析,將成為世界航天史上的一座新的裡程碑。儘管上世紀60年代,人類已經完成登月,但對月球的了解,仍然停留在初級階段。探索浩瀚宇宙,將航空航天事業做大做強,一直是我們黨和政府孜孜以求的夢想與追求。
  • 【2020熱點時政】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這6個方面是著力點!
    聯創世華總部及十六地市聯繫方式(點擊查看) 【2020熱點時政】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當前,工業和信息化系統面臨的緊迫任務就是根據《建議》提出的新要求,精心編制好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等相關規劃,充分發揮中長期規劃對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引領作用,加快關係戰略性全局性的重點領域跨越式發展,推動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向縱深發展。
  • 中國製造需要文化「柔性支撐」-光明日報-光明網
    疫情之下,我國應如何促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記者就此採訪了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孫星。他表示,當前的市場競爭已步入「拼技術、拼創新、拼文化」時代。製造強國建設不僅需要體制、機制、技術、裝備、人才和資金等方面的「剛性推動」,也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撐」。
  • 胡鞍鋼:強國時代的強國「戰略集」
    「十三五」規劃也提到了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建設海洋強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從外貿大國邁向貿易強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等6個強國目標。「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強國目標是最多的,也是最有可能實現的。中國從世界大國走向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就是創新,從跟跑到並跑、領跑,也伴隨著從數量追趕增長型到高質量創新發展型。
  • 整體機械製造體制基礎太差!對阻礙我國真空熱處理發展問題的探討
    比如,我國已經能夠生產各類真空泵、真空閥、真空測量儀器等,甚至,就連一些以前無法實現自主生產的配套產品(例如爐內使用的由金屬和石墨材質製成的保溫層和發熱元件等)也實現了自產,並且,部分產品的性能和質量已經接近或達到了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可以說,相關配套產業的快速發展,有效地促進了我國真空熱處理水平的整體進步。
  • 新能源邁向中高級發展階段,未來兩年至關重要
    儘管目前汽車市場銷量增長由負轉正,新能源汽車逆勢回暖,商用車頻頻發力,但從整體上來說,未來兩年,將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至關重要的特殊時刻。如何在大變局中深化變革,將考驗行業各界的智慧。作為汽車行業內頗受關注的年度盛會,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將於 2021 年 1 月 15 日-17 日召開。在此之前,媒體溝通會於 11 月 26 日召開。
  • 外媒:中國決心2050年建成經貿強國 將繼續開放國內市場
    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 外媒稱,中國決心到2050年成為經濟貿易強國,並為實現兩個百年奮鬥目標設置了最後期限。據拉美社12月27日報導,著眼於未來的目標,中國政府設置了具體期限,甚至希望能夠提前完成目標,以促使中國躋身世界商品和服務貿易的頂端。
  • 蘭白「兩區」跨步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兩區」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 政策引領、多措並舉,努力營造創新創業環境。堅持把政策先行先試作為推進兩區建設的根本保證,著力提升創新效率和示範帶動能力。推動創新法治建設,編制完成《蘭白自創區條例(草案)》,並按程序列入2021年立法調研計劃。協調推進落實自創區省級經濟管理權限,指導蘭州、白銀高新區梳理形成本區域省級經濟管理權限所需下放目錄。
  • 瞄準製造業轉型升級 搶佔熱處理技術制高點
    來源:經濟日報「熱處理是製造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工序,是確保產品質量、提高產品水平、增強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基礎工藝。」《實施意見》明確指出提升裝備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水平,要建設熱處理等基礎工藝中心,用好強大國內市場資源,加快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帶動配套、專業服務等產業協同發展。記者了解到,頤柏科技是全球最早採用二氧化碳超流體冷卻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一,目前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目前主營生產和製造加熱淬火爐、清洗機和回火爐等各種爐型,產品與服務遠銷歐美、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 豐東股份:熱處理設備行業龍頭企業
    二是使用可控氣氛爐、真空爐等熱處理設備,為機械製造企業提供金屬零件的專業熱處理加工服務。目前,豐東股份已形成熱處理設備製造和熱處理加工服務業務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業務發展格局。  豐東股份是經國家科學技術部認定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經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協調小組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
  • 中國製造如何才能實現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
    中國製造如何才能實現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 佚名 發表於 2020-01-14 09:03:29 作為中國實體經濟的主體,製造業是推動中國經濟乃至全球製造業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
  • 中國棒球隊將赴美參加職業聯賽 打造體育強國須提升職業運動水平
    而在棒球運動2020年回歸奧運賽場的背景下,中國棒球也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8月30日,中國棒球協會和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續籤合作協議,在新的協議中,大聯盟將協助中國棒球隊以俱樂部形式赴美參加職業聯賽。  對於本屆全運會棒球比賽的參賽規模和觀眾人數,中國棒球協會秘書長陳旭是相當滿意的:「這個場地比較偏遠,我們原來認為能從城裡來看比賽的觀眾不會那麼多,但實際上每場比賽起碼能坐滿一半觀眾席。
  • 交通強國背景下中國水運發展戰略思考
    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徵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明確了我國未來 30年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分兩步走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部署, 明確了「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任務,提出「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以及建設交通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製造強國等重要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