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太陽光在太空中是冷的,照到地球上是熱的?
為何太陽光在太空中是冷的,照到地球上是熱的?我們熟知的太陽溫度是足以將任何生物直接燃成灰燼的,那為什麼太陽光在太空中是冷的,照到地球上卻又是熱的呢?雖然地球不同地方的溫度在不同的時間會有很大的不同,但大部分都相對溫暖,適合人類生存,但太空卻完全不同。它的大部分地方都很冷,同樣的熱量由太陽提供,為什麼溫度如此不同?首先,我們來看看溫度的產生。一般來說,運動越劇烈,釋放的熱量就越多。所以像太陽這樣的恆星通過移動粒子來產生能量。
-
宇宙中有如此多恆星,為啥太陽落山之後,天空就變黑了?
後來人類的輪船駛向了茫茫大海,大航海時代開啟;再後來飛機橫空出世,人類又飛上了藍天。如今,隨著人類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我們知道了自己身處的地球不過是廣袤宇宙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存在,人類的歷史相比於宇宙存在的時間來說根本不值一提。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人類最熟悉的太陽和月亮也是宇宙中的小小星球,它們對於地球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
宇宙中那麼多恆星,為什麼沒有太陽的照射天空就黑了?
在滿是星星的夜空下,如果有人問你,夜空為什麼是黑色的?你可能會脫口而出,是因為太陽落山了,夜半球的人不再受到陽光的普照。這好像是每個人都知道的答案。那麼,如果他繼續追問,既然夜空繁星滿天,這其中不乏比太陽更大、更亮的恆星,為什麼卻照不亮頭頂這片天?你該如何回答。
-
太陽黑子上有恆星文明,恆星文明發展超越地球文明
第一部:地球人類突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太陽的溫度突然降低了,最重要的原因,竟然是太陽上的黑子越來越多。隨後,人類發現,太陽上竟然有了一種奇怪的文明,這種文明把太陽黑子稱為綠洲——太陽表面溫度在5500-6000度,而太陽黑子的溫度在4000度,這個文明在太陽黑子中可以存活,而離開太陽黑子就會被熱死。
-
太陽為什麼照不亮太空,宇宙為什麼是黑的?
夜空中的繁星在宇宙中存在非常多像太陽這樣的恆星,科學家估計單單銀河系中就存在至少1000億顆恆星,而整個宇宙中的恆星更是多到無法想像,整個可觀宇宙可能存在不少於20萬萬億顆恆星,這還是可觀測宇宙存在的恆星數量,這還不包括不可觀測宇宙部分的恆星,如果加上不可觀測宇宙區域存在的恆星,數量真的不計其數了,恆星發出的光是非常明亮的
-
宇宙中除了「恆星」可以發光外,難道就沒有其他發光「天體」了嗎
一開始小編是打算一個一個粉絲回復的,但當看到私聊的太多,小編也有些後怕,所以今天就儘可能的介紹一下,在宇宙中除了「恆星」以外,還有沒有其他「天體」可以發光。為什麼「恆星」可以發光關於「恆星」可以說是科學家與天文學家們了解的最基本的天體之一,而且距離我們最近的的一顆「恆星」也是,讓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根本之一,而這顆「恆星」就是我們都知道的「太陽」。
-
宇宙中的大個子恆星,個個都比太陽大很多,科學家:無法形容!
文/仗劍走天涯宇宙中的大個子恆星,個個都比太陽大很多,科學家:無法形容!世界上所有的物體都是相對而言的,對於人類來說,地球可能是一個龐然大物,但其實在宇宙太空中,甚至僅僅只是在整個太陽系中,地球的渺小都是昭然若示的。
-
宇宙中的恆星有五彩斑斕的顏色,為什麼太陽看起來偏偏是黃色的?
據目前的科研資料可知,宇宙中星球的種類包括了行星、恆星、彗星以及矮行星和中子星5大種類,而這5大種類中最為奇特應該就是那些真正自帶光芒的恆星了。相信看過關於描寫浩瀚宇宙知識紀錄片的朋友們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星系。而這些星系裡面又有著無數的發光恆星,而這些恆星卻有著五彩斑斕的不同顏色。
-
在我們浩瀚的宇宙中,是不是只有一個「太陽」?
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是宇宙中一顆普通的行星,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集合體,宇宙是極為浩瀚的,目前人類依舊沒有探測到宇宙的邊界,目前人類觀測到的「可見宇宙」半徑大約為466億光年,至於宇宙是不是有邊界,依舊是科學界爭論的話題。
-
宇宙中質量最大恆星和體積最大恆星大比拼,太陽和地球都靠邊站
面對宇宙,朋友們最直接的感受是什麼呢?宇宙給我感受就是一個字「大」。宇宙的大似乎是沒有邊際的。地球是人類在宇宙中的家。地球有多大?咱們以前也聊過。對於人類來講地球已經是非常大了。然而地球和太陽系中的其它幾顆巨型行星比起來了還是小了不少。從質量上看,天王星是地球的14.5倍,海王星是地球的17倍,土星是地球的95倍,木星是地球的是地球318倍。而從體積上看,天王星有64個地球大,海王星有59個地球大,土星有830個地球大,木星則有1316個地球那麼大!
-
太空中明明有太陽,為什麼還是漆黑一片,原因很多人都沒想到
看過有關太空資料的人都知道,太空一眼望去都是無盡的黑暗,對此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太空中明明就有能發出光芒的太陽,而且就連地球表面都能看到熾熱的陽光,可為什麼太空中卻還是漆黑一片呢,對於大家心中的疑惑就有專家給出了相應的解釋。
-
宇宙中的恆星多得難以計算,但為什麼宇宙卻那麼冰冷和黑暗?
當我們在晴朗的夜空下仰望星空時,天空中的那些密密麻麻的亮點,每一個都可能是一顆恆星,甚至還可能是很多顆恆星共同發出的光線。科學家告訴我們,就光銀河系就有2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而銀河系相對於宇宙而言,只不過是滄海一粟。
-
自然地理:宇宙中的地球,8大行星,為什麼只有地球有生命
地球的宇宙環境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綜合,是我們常人無法理解的一種概念,是由各種物質組成,並在在不斷的運動著,其實學習這一點知識並不是僅僅為了升學考試,還能夠拓寬自己的世界觀,過去很多人總是迷信與神靈鬼怪,如果你從宇宙中看地球,你覺得這些迷信還有存在的根據嗎?
-
太陽有多牛?22億分之一的光能就滋養了所有地球生命,還有這些
它的質量雖然非常大,但它的密度只有每立方釐米1.4顆克,卻還沒有我們地球的密度大,地球的密度為每立方釐米5.5克。不過宇宙中的恆星太多了,僅在銀河系中就有數千億顆恆星,這些恆星有大有小,在天文學上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型,質量從小到大可以分成紅矮星,橙矮星,黃矮星,藍矮星和巨星,其中以紅矮星數量最多,佔到了恆星數量的80%左右,其質量大約在太陽的8%~50%之間,其次是橙矮星,數量份額大概在10%左右,質量著太陽的50%~80%之間,我們的太陽屬於黃矮星,質量屬於中等偏上,比藍矮星要小一些,比巨星要小得多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太陽的45億倍大小,質量卻只有太陽的32倍!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地球的45億倍大小,質量卻只有太陽的32倍!大家都知道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中最大的星體是太陽,直徑約為139.2萬公裡。但是還浩瀚的宇宙中,太陽也是只能算一個中等大小的恆星。比太陽大的恆星數不勝數,例如大犬座VY,雖然大犬座VY的大小很有爭議,但是現在普遍認為它的體積為太陽的30億倍,太陽在它真的太渺小,就像把一滴水扔到大海裡差不多!但是最近科學家又發現了一顆比大犬座VY還要大的恆星,那就是位於盾牌座的一顆紅色特超巨星-盾牌座UY,它已經超越大犬座VY,成為了目前最大的恆星。
-
星星是恆星,太陽也是恆星,但是為什麼夜空和宇宙都是黑暗的?
白晝結束,天空中最明亮的恆星太陽落下地平線,留給地球的是廣闊的黑色夜幕,上面散布著遙遠的恆星發出的光,如果幸運的話,也許還可以看見我們銀河系的其餘部分和鄰近的星系——麥哲倫星雲。在1820年代,天文學家海因裡希·奧爾伯斯指出,根據當時人類對宇宙的了解,夜空根本不會變得漆黑,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假設,因為當時人類認為宇宙是穩定不變的。每天開始,太陽都會升起,天空中的星星將以可預測的方式運動,我們還認為宇宙在可視範圍上是統一且無限的。整個夜空不僅應該不暗,而且應該在各個方向上都與太陽表面一樣明亮。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最小「太陽」,只有土星大小,億萬年後仍在發光
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恆星。它為我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它對於我們來講非常的重要。在古代人們經常說「天無二日,民無二王」把太陽放在了至高無上的位置上,甚至當作神靈來崇拜。天上真的只有一個太陽嗎?天上當然只有一個太陽,太陽是距離我們最近的那顆恆星的名字嘛。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有多大?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可比我們的太陽大多了
太陽就已經很大了,個頭是地球的130萬倍,但宇宙中最大的恆星可比我們的太陽大多了,有的相當於太陽的幾十億倍,質量也比太陽大很多 目前人類所發現的質量最大的恆星當然要數R136a1,這是1985年發現,其位於R136超星團中。
-
太陽外圍「雪線」的形成涉及到宇宙中恆星演化的整個過程
「……早期的行星形成模型預測,年輕太陽附近的星雲氣體由於太熱而不能形成冰。因此,作為水蒸氣的水不可能輕易地被包含在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等內存巖石行星中。只有太陽系外側的行星,如木星,含有豐富的水冰和其他揮發物,因為它們形成於「雪線」之外。「雪線」是在太陽星雲中水蒸氣和水冰之間的假想邊界。這些行星誕生時距離太陽足夠遠,因此很容易吸收冰。
-
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太空冷到不行麼?為何太陽光照到地球卻能變熱?
那麼問題來,為什麼太陽的輻射可以讓地球升溫呢?熱的傳遞要搞清楚熱量的傳遞,實際上就得先搞清楚熱量都有哪些傳遞的方式,目前來說一共有三種,分別是:熱對流,熱傳導以及熱輻射。而宇宙是非常空曠的,宇宙的平均密度要低於一平米一個氫原子的水平。因此,就如同我們上文提到的,溫度要體現出來的前提是足夠多的粒子數,但太空中並沒有。所以,熱輻射可以很自由地穿行於宇宙當中。我們現在太空中還有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宇宙大爆炸時留下來的餘熱,它們就在宇宙中自由地傳播,溫度大概是2.7開爾文,也就是比絕對零度高2.7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