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地理氪,本文原創。
地球的宇宙環境
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綜合,是我們常人無法理解的一種概念,是由各種物質組成,並在在不斷的運動著,其實學習這一點知識並不是僅僅為了升學考試,還能夠拓寬自己的世界觀,過去很多人總是迷信與神靈鬼怪,如果你從宇宙中看地球,你覺得這些迷信還有存在的根據嗎?
學習這一科,讓我們更放寬自己的眼界——人類太渺小了。
宇宙中的物質形式一般歸結為天體,而天體又分為自然天體和人造天體,自然天體包括:星雲、恆星、行星、衛星等等。人造天體包括:太空梭、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等。
太空人如果到太空,算不算是天體?大家思考
天體系統是各種天體之間的相互吸引、繞轉而形成的。
地月系
地球和月亮組成了一個家,叫地月系,地球是行星,月球就是地球的衛星,而且是天然的。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地球到月亮之前的距離是38萬千米。
太陽系
太陽和八大行星組成了太陽系,地球是距離太陽較近的行星,大約為1.5億千米,正是這種距離恰到好處才使得地球上有了生命。
銀河系
太陽和千千萬萬恆星組恆星龐大恆星集團,叫做銀河系。太陽系與銀河系中心的距離為3萬光年。
總星系
銀河系之外的與銀河系類似的天體系統,我們把它叫做河外星系,銀河系和河外星系加在一起我們叫它總星系。這是人類目前所知道的最高一級天體系統,也就是人類認識界的邊界,未來隨著天文科學的發展,也許我們還會發現……
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普通性
在整個太陽系中,8顆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中,地球的運動和結構特徵並不特殊,說實話地球只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大家都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圓形。
共面性:八大行星的公轉軌道大概都是同一個平面。同向性:八大行星的公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的方向。近圓性:八大行星的公轉軌道都近乎一個圓形,只有水星偏心率較大。特殊性
地球的特殊性質決定了地球有生命的屬性,也是太陽系裡唯一一個有生命的天體(目前)。那麼是何種條件決定這地球能夠有生命,我們來學習一下:
「外部條件」——「安全」和「穩定」安全指的是安全的宇宙環境,在太陽系中,大小行星互不幹擾,互不越軌,互不相撞。
穩定,指的是太陽光照,在億萬年來太陽光照沒有明顯的變化,太陽是地球的能量來源,沒有太陽光照,地球就沒有生物資源。
「自身條件」——三個適中
三個適中,主要是指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地球自轉和公轉周期適中,地表溫度的日變化和季節變化較少,晝夜長短適中,人的活動休息時間也適應,假如白晝100個小時,黑夜100個小時,試想一下人類的活動該有什麼樣的變化。假如一年是1000,一個季節是250天,試想我們的農業該如何種植和生產,地球的兩極寒帶又會經歷什麼;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存在適宜的生物呼吸的大氣層。
人類自生活在地球一來,就開始了不斷地發現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動,認識地球和宇宙,有利於我們培養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本章的目的 也是希望讀者朋友能夠有機會了解更多知識,喜歡和熱愛地理,就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