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到底有多少個「地球」,科學家尋找類地行星的方向錯了嗎?

2020-12-05 百家號

地球,全宇宙也只有一個,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可能有很多「類地行星」,通常我們叫適宜生命生存的「類地行星」為「第二顆地球」!

從目前科學家們的發現來看,在已經尋找到的上千顆行星中,沒有任何一顆堪稱第二顆地球,即使在某些方面與地球有些類似,但不會像地球那樣如此適合生命生存!

在我們的太陽系,金星和火星都是類地行星,但我們知道無論是金星還是火星都不適合生命生存,因為生命的誕生和繁衍需要非常苛刻的條件!

所以說,不懷疑浩瀚宇宙有適合生命生存的第二顆地球,但數量不會很多,再加上宇宙如此之大,幾十億有第二顆地球我們也很難發現!

經常看見有人持有這樣的觀點:不要以人類對生命的理解方式去理解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他們很可能適應不同的宇宙環境,生命形式也可能與地球生命完全不同!

但是,地球上如此生機勃勃的生命物種可供我們參考,我們有什麼理由放棄以地球生命為標準而去尋找可能存在我可能不存在的生命形式呢?

難道科學家不知道可能存在其他生命形式?

肯定知道!但他們為什麼依然按照地球生命的標準去尋找外星生命???

相關焦點

  • 宇宙中有多少類地行星?你都了解嗎
    目前,我們試圖把人類帶入星際及更遠的地方,並且,我們一直在尋找可以居住的類地行星。但這引出了一個問題,到底有多少可以居住的類地行星呢?K2-18b行星是一顆正在崛起的行星,是一個人類有一天可能生存的地方。
  • 宇宙中潛在的可居住類地行星有多少?哪個才是地球的完美複製品?
    截至目前,在3085個行星系統中,人類已經確認了4164顆系外行星的存在。而在整個系外行星探索過程中,科學家們認為至少有32個星球都有潛在可居住性的可能,儘管目前尚未確定其中任何一顆是地球的完美複製品。
  • 到底有沒有地外生命?科學家發現僅銀河系中的類地行星就有60億顆
    對生命來說,地球是一顆宜居行星,那麼按照地球上的生命形成和發展的標準來看,宇宙中只要是擁有地球生態環境條件的星球上,就有可能存在生命,只要時間足夠,生命就有可能進化到高級階段。那麼在地球之外,宇宙中有宜居行星嗎?其實我們人類目前的觀測能力還不足以判斷太陽系之外的星球是否宜居行星?
  • 科學家證實 類地行星在宇宙中廣泛存在
    【科技訊】12月25日消息,據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公開的一篇論文稱,科學家們以新研究得出結論,地球這種尺寸的行星可以在整個宇宙範圍內尋找得到,而不用像此前理論所固守的因為宇宙中氫和氦的組成量佔壓倒性「勝利」,其他更重的元素在此地都被稱之為金屬,那麼所謂的「富金屬」,很可能是指該星球的碳化合物含量很多,而不是真的有很多地球上的金屬元素。    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拉爾斯·班海夫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地基望遠鏡觀測了152顆恆星及它們「麾下」226顆潛在行星的光譜,隨後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進行甄別,以確定恆星的組成成分。
  • 浩瀚的宇宙當中存在著許多與地球相似的類地行星嗎?
    宇宙之大,浩瀚無垠,我們所生活的地球也僅僅只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人類若是想完全了解宇宙需要世世代代科學家們的辛苦奮鬥和努力,這樣一個科學研究甚至是沒有截止期限的。我們目前雖然在不斷探索宇宙,使用天文望遠鏡和發射火箭觀測宇宙,這也只不過了解宇宙的九牛一毛,鳳毛麟角。
  • 宇宙中存在眾多的「類地行星」,外星生命存在的機率有多大?
    他們上面會有和人類一樣的智慧生物嗎?宇宙中存在眾多的「類地行星」,外星生命存在的機率有多大?可能大家要問了,到底在宇宙中和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到底有多少呢?我們可以大體來算一下,我們人類所處的銀河系,像太陽系這樣的星系大約有2000多億個,而在這2000多一個星系當中,按照1/1來算的話就至少有2000個和地球類似的行不行其實實際的數字還有可能遠超這個,畢竟宇宙太龐大了。
  • 《自然》:「類地行星」或在宇宙中普遍存在
    ,地球這種尺寸的行星可以在整個宇宙範圍內尋找得到,而不用像此前理論所固守的,認為只能在金屬含量豐沛的恆星周圍發現。 中國科技網6月27日報導 據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公開的一篇論文稱,科學家們以新研究得出結論,地球這種尺寸的行星可以在整個宇宙範圍內尋找得到,而不用像此前理論所固守的,認為只能在金屬含量豐沛的恆星周圍發現
  • 在宇宙中類地行星的數量是驚人的-這是個數學問題
    科學家們怎麼知道宇宙中還有幾十億個和我們一樣的太陽系呢?回答:他們不知道,並且我從來沒有聽過一個關於這個問題十分明確的說法。太陽 圖片來源:百度我們的銀河系中大約有1000億顆恆星,宇宙中大約有多達10兆這樣的星系—這是他們基於對部分天空的監測以及外推法的運用得出的結論。這意味著有一萬億顆恆星存在。其中7.6%是像太陽那樣的G類恆星。我們從未到任何一顆恆星上去觀測過它們是否有像我們一樣的太陽系。
  • 「類地行星」或在宇宙中普遍存在
    據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公開的一篇論文稱,科學家們以新研究得出結論,地球這種尺寸的行星可以在整個宇宙範圍內尋找得到,而不用像此前理論所固守的,認為只能在金屬含量豐沛的恆星周圍發現。
  • 又一顆類地行星被發現,與地球極為相似,距離我們100光年
    科學家們先是在太陽系中尋找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儘管類地行星有好幾個,但都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被科學家們所最終剔除了。依照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即使人類穿上了太空衣,在太陽系中的這些類地星球上也是無法生存的。隨後,科學家們將目光跳出太陽系,開始用超級望遠鏡觀測銀河系甚至銀河系以外的太空。探索的結果,不僅叫科學家們吃驚,甚至有些失望。
  • 地球並非獨一無二?研究顯示:宇宙中類地行星很常見
    參考消息網10月22日報導美媒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項新研究顯示,類地行星在宇宙中可能很常見。由天體物理學家和地球化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提出了新的證據,證明地球並非獨一無二。這項研究發表在10月18日的一期《科學》周刊上。
  • 科學家:銀河系裡有100億個類地行星,或有液態水,支持生命繁衍
    近百年來,對於地外生命居住點的尋找一直是天文學家們重要的研究對象。但是經過多年的研究與探索,至今沒有證據證明外星生命的存在,這讓部分研究者認為人類發現外星人的概率極低。不過日前,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表示: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可能有多達100億個像地球一樣適宜生命繁衍的行星!
  • 銀河系中可能有大約60億個類地行星
    人類是宇宙中的一員嗎?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儘管好萊塢已經花了數十年的時間用小綠人和皮毛修剪的雷射來描繪我們的好奇心,但科學家們採取了更為謹慎的方法。為了證明生命(至少據我們所知)存在於其他行星上,而這些行星必須能夠維持生命。
  • 類地行星不斷的被發現,人類卻越來越失望,到底是為了什麼?
    宇宙之大,遼闊無邊,帶給人們無盡的想像,絕大部分人類和科學家都相信絕對有著其他外星生物的存在,我們人類絕對不會是無辜的,而要說到如今最有力的證明就是類地行星的存在了,類地行星顧名思義就是和人類所處的地球環境看起來非常相似的星球,在科學家的設想當中,這些類地行星有著優異的環境,非常地適合人類去移民
  • 宇宙中有多少顆行星
    所有這些都只限於我們太陽系這個小家庭,而我們小時候熟知的九大行星,在2006年IAU重新定義了行星之後,冥王星就被貶為了矮行星,所以我們這個小家庭目前只剩下了八大行星。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我們發現原來太陽只是銀河系中2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中的一顆,仰望星空,我們不禁會想,銀河系中這麼多恆星它們會有多少顆行星啊?我們的宇宙中會有多少行星呢?
  • 宇宙中到底有沒有第二個地球?
    我們經常會聽到各種關於存在第二個地球的相關報導,人類一直以來沒有放棄對宇宙中是否存在第二個地球的探索。我希望外星是存在生命的,畢竟宇宙無邊,既然地球可以擁有生命,為什麼其他星球不可能產生高度文明呢?散布在宇宙中的星系多達1000億個,宇宙是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果系統,除銀河系,宇宙中還有類星系,遙遠星系團和超星系團。長期以來,科學家們研究發現了宇宙中存在著7萬億顆行星,由此推測除宇宙中應當存在許多類似地球的行星,依據「哥白尼原理」,地球在宇宙中並非獨一無二,我們一直在尋找第二個地球的存在。
  • 距地100光年,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類地行星,或為宜居星球
    宇宙中行星的數量有多少呢?有天文學家推測,大約是地球上沙子數量的100倍。我們都知道,沙子是多到數不清的,試問大家如果去海邊,或者在平時看到了沙子堆,根本就不會想要去數沙子有多少顆,因為這顯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 宇宙中有多少行星?
    還記得克卜勒空間望遠鏡嗎?它的名字來自天文學家約翰內斯·克卜勒,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用這座望遠鏡尋找環繞其他恆星的與地球大小相近的行星。克卜勒空間望遠鏡。圖源:NASA這座望遠鏡正在24小時、365午休,夜以繼日地工作著在深空中尋找所有可能存在的類地行星。克卜勒望遠鏡已經找到了11000顆恆星,在它們周圍至少有一顆可能符合標準的行星;另外,在這些恆星周圍還有18000顆行星,它們的公轉周期從12小時到525天不等。
  • 宇宙中存在外星人的概率,到底有多少呢?科學家的解釋讓人開心!
    宇宙中存在外星人的概率,到底有多少呢?科學家的解釋讓人開心!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的視野變得開闊起來。大約用了數百年的時間,人類就完成了千年的夙願,進入外太空進行探索。如今,可以說人類真正做到了「上九天攬月,下五海捉鱉」。
  • 半人馬座星系外出現一顆類地行星,它有希望成為下一個地球嗎?
    引言:有觀點認為,人類在茫茫宇宙中的探索無非有兩個目的,一是尋找地外生命,二是尋找第二個「地球」。在2016年的時候歐洲南方天文臺在半人馬座星系外面發現了一顆特殊的星球,它的質量和地球相似而且存在陸地,它有希望成為下一個地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