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的陰險小人,忘恩負義專殺恩人,現在卻被當作英雄供奉

2021-01-18 風蕭品史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大一統的王朝,也曾存在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混亂時期。在古代,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大多都是依靠著戰爭。東漢末年,隨著外戚幹權的勢力愈發強大,以及宦官當道,整個社會呈現出一片腐敗的跡象。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全國各地的梟雄四起,他們紛紛佔據一地,自此開始了長達100多年的戰亂。一直到後來的魏蜀吳三國的建立,才讓天下一分為三,直到晉朝一統全國,這段戰亂的歷史才終於走向和平。

一. 亂世造就英雄

提到三國,有不少人第一反應想到《三國演義》,同樣也有一些熱愛文學的人會想到《三國志》。雖然形式不太一樣,但講述的都是從東漢末年一直到晉朝統一全國的這段歷史。在這長達100多年的歷史中,出現了許多的風流人物,他們用自身的能力與魅力書寫了這段歷史,也讓這一段看起來混亂而又顛簸的年代,充滿英勇無畏和壯志豪情。

在三國時期,最讓人們感慨的恐怕就是那些梟雄了。戰亂年代對於他們而言,是嶄露頭角的時機,畢竟這個年代給人民帶來了困擾,而一個國家如果連人民百姓最基本的安穩生活都滿足不了,那麼這個國家勢必會受到人民的反擊。事實也的確如此,在東漢末年,全國各地都被軍閥豪強佔據,他們手中擁有兵馬,這個人也就不願意再受制於朝廷,最後黃巾起義爆發。自從這一場起義爆發之後,天下就徹底陷入混亂當中,而亂世造英雄,這個時代也的確出現了不少的英雄人物。不過,亂世年代卻也同樣有小人的存在,三國中的陰險小人,他忘恩負義專殺恩人,曾經引起非常多人民的不滿。不過,這樣一個小人,現在卻被當作英雄供奉,這又是為何?

二. 陰險小人笮融

對於三國時期的這段歷史,恐怕有不少人都有很多的了解。畢竟不論是《三國演義》這本書,還是後來改編而成的三國電視劇,都受到許多人的歡迎,對於這之中的人物也非常熟悉。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三國當中的陰險小人,其實在書中並沒有太多的分量,以至於人們不能第一時間就記起他,這個小人就是笮融。笮融是一個有野心也有膽量的人,在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當中,笮融就是其中一個。

黃巾起義推翻了漢朝的統治,天下陷入混亂當中,而在這個混亂的年代,誰能夠取得成功,就完全依靠的是自身的能力。笮融自然不甘心於此,因此他招募了不少的人才,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方勢力,後來又通過不斷的依附與其他有能力有身份的人,試圖以此取得成功。這在戰亂年代看來,確實無可厚非,畢竟就算是後來取得成功的劉備和孫權,又何嘗不是通過依靠他人才逐漸取得成功呢。然而,笮融與他們的不同之處,則在於他是一個忘恩負義之人,對於提攜自己的官員,他非但沒有好好報答,反而將他們殺害。

三. 忘恩負義與推崇佛法

從徐州到廣陵,再到秣陵,所到之處的太守或者長官,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笮融,他們將笮融納入麾下,看重的自然是笮融的能力,同時也是希望笮融能夠在這樣一個時代做出一番成就。然而,笮融的野心太大,他不願意與他人一同分享利益,因此為了能夠獲得全部的財富,他將這些人殺害之後,將當地洗劫一空,然後又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這樣的笮融自然受到人民的鄙夷,後來也身首異處。

不過,今天的笮融卻被奉為英雄,當然,之所以將他奉為英雄,並不是因為他在戰亂時期的表現,而是因為他對於佛教的貢獻。原來,笮融是一個非常熱愛佛法的人,他潛心禮佛,更是一心發展佛教。哪怕是處在戰亂年代,笮融也不惜用自己所有的金錢來舉辦法會,甚至為了禮佛還甘願在路邊開設宴席,任人免費吃喝。

因為笮融對於佛教的推崇,導致在那樣一個戰亂年代,佛經禮法還依然得到傳承,甚至在全國不少地方都建造了更多的寺廟。從佛教傳承的角度來看,笮融的確可以被奉為英雄,但如果從他的所作所為來看,這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

參考資料:《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相關焦點

  • 三國時期最陰險的將領,恩將仇報殺害恩人,如今卻仍被後世供奉?
    一本《三國演義》讓大家認識了不少漢末的三國人物,但是有一個三國時期最為陰險的將領,羅貫中卻被不曾記載,可能是他和劇情發展並不太有關係的緣故吧!不過在歷史上,其影響也是意義深遠,就讓我們今天來認識一下這個小人,這就是軍閥笮融。
  • 真正的陰險小人,表面和常人無異,但這八個特徵很明顯,小心提防
    人在社會上行走,難免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這其中有光明磊落的君子,也有陰險狡詐的小人。真正的陰險小人,往往會成為你生活和事業上的絆腳石,必須要善於識別和小心提防,不然的話,就很容易吃大虧。
  • 生肖蛇:切記遠離「忘恩負義」的小人相,眼裡只有錢,沒人情味!
    生肖蛇:切記遠離「忘恩負義」小人相,眼中只有金錢,沒有人性!心思縝密的生肖蛇思想多,他們敢想敢拼,生肖蛇的思想頗具全局性和可行性,是個典型的智多星,生肖蛇的思想只有自己努力才能創造出來,另外,生肖蛇的人處事成熟圓潤周全,八面玲瓏,善於媒體公關,為他們積攢了大量的人脈資源,他們擁有即時準確的創業信息,所以,如果屬相蛇的緣主外出自主創業,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並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那麼,生肖蛇的未來就會更加輝煌。
  • 身邊女「小人」,惡毒似蠍子
    ▲01開篇語與人閒聊,談到「小人」,人們或許想到的是男人。好讀古書的人,知道古代的小人多為男性,秦朝的趙高,是偽造詔書、竊取權力的小人;三國的黃皓,是性奸佞、善奉迎的小人;宋朝的秦檜,是性殘忍陰險,殺嶽飛,貶忠良的小人;清朝的和珅,是善逢迎,為乾隆所寵,及登高位,排除異己,網羅親信,不擇手段,搜刮財富的小人……數不勝數。
  • 儒林外史:匡超人的忘恩負義早已暴露無遺,可惜潘三沒放在心上
    潘三是《儒林外史》中一個典型的人物,一方面他是一個市井奸棍,幹著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敢作敢為、言而有信的豪俠,與假名士們的虛偽、窮酸形成鮮明的對照。潘三交的很多朋友實際上都只是為了獲取利益,而他唯一真心對待的朋友,其實只有匡超人一個,然而匡超人卻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潘三落難的時候,匡超人的本性就徹底暴露了出來。潘三東窗事發被抓捕入獄,非常希望與他的「好兄弟」匡超人會一會,敘敘苦情,並拖人轉告了匡超人,只可惜此時的匡超人已經完全忘了潘三往日對他的恩情,還講了一番令人噁心的官話、大話。
  • 忘恩負義的人,往往都有這四個特徵
    但是,被幫助的人,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感激你,有些人,在你幫助過他之後,等事情解決好了,他不僅不知道感激,反而會翻臉不認人,將你的幫助忘記的一乾二淨。忘恩負義的人的行為,是最令人討厭的,也是最令人寒心的。人,可以不認字,但不可以不識人。
  • 對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邱吉爾:這不是我說的
    的意思;而是「對偉大人物們的忘恩負義,是強盛民族的標誌!」這裡的強盛也可以翻譯成強大,我們都知道,強大和偉大,那可是截然不同。這句話看起來很偉大,但人都是自私的。邱吉爾說這話,是對法國的民眾的批評,既是借外諷內也是借古諷今,心理非常酸,也有點自豪、自信,可謂百感交集。
  • 爺爺的告誡:做人再有本事,也要提防小人的「鬣狗掏肛」!
    但不管是影片還是小說,武俠中的人物,他們的行俠仗義,豪情萬丈,深深地吸引著年輕的我。那時的我,滿腔熱血,甚至幻想著,可以夢回唐朝,當一個瀟灑的大俠,和李白他們對酒當歌。然而出來工作後,特別是人到中年,我倒喜歡起陶淵明的田園生活,似乎,已厭倦了江湖中的風雨。畢竟,江湖是非多,人心也複雜,雖有詩有酒,雖有劍有琴,但時而刀光劍影,時而四面楚歌,讓人憂心忡忡。哪比得上風平浪靜,歲月靜好。
  • 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是什麼意思?有何用意
    在古代,真正的貴族,不僅要擁有地位和財富,還必須通過不斷學習,把自己進化成有修養、有抱負的人,主動肩負起社會責任感,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導社會的公俗良序。當孔子長到15歲左右,弄清自己的身世,並明白自己是貴族的後代時,身上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決定努力做學問,成為一個棟梁之才。
  • 三國殺原畫的老虎什麼含義?曹純是虎豹統領,孫權女兒字大虎?
    三國殺原畫中常常會出現動物,這些動物大多象徵快樂武將的特性。比如諸葛亮的老鷹,象徵其志存高遠的品質。司馬懿的狼是因為他被稱為狼顧之鬼。但是有些的象徵意義就沒有那麼明顯了,比如很多武將原畫中都有出現老虎,這是什麼意思呢?
  • 曾國藩:真正強大的人,是一半君子一半小人
    在一次次被針對中,曾國藩終於下定決心好好說話。經過自己的反思與覺悟,他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謙遜周到,每每都能照顧到別人的情緒,因此他逐漸在官場上遊刃有餘。正如後來他在家書中所說的那樣:近年來體會到天地之道,要剛柔互用,不可偏廢。
  • 三國題材手遊報告,關羽在各大主流遊戲中是什麼稀有度的英雄呢?
    今天抽取了市面上的一些主流的三國題材手遊來進行體驗,看看關羽在各款遊戲中屬於什麼檔位的英雄,一級時候的入手難度又是如何的呢?市面手遊一:在這第一款手遊中,武將稀有度分為五檔:綠將,藍將,紫將,橙將,紅將,稀有度由低到高依次排列,關羽在該款遊戲在屬於第二檔位的橙將。
  • 三國戰紀:不屈的忠骨,英雄周泰圖文詳解
    三國戰紀:不屈的忠骨,英雄周泰圖文詳解 三國中的一位英雄曾被這樣評價:滿身傷痕。
  • 三國英雄中,被言過其詞的五名戰將,第一名嚴重扭曲歷史
    你印象裡的三國英雄,實際是這樣的,雖不能接受,但是真實的歷史。三國英雄中,被言過其詞的五名戰將,第一名嚴重扭曲歷史三國演義英雄輩出,關二爺千軍萬馬中斬殺顏良、張飛大喝一聲,夏侯蘭嚇破肝膽、趙子龍七進七出曹營,斬殺數十名大將等等,都是大家公認的大英雄,而事實上,作者對他們的事跡描寫多有誇張,下面就盤點一下作者特別偏愛誇張的前五位。
  • 我心目中最好的三國電影,劉德華演的趙雲,看得我熱血沸騰
    12年過去了,我依舊認為李仁港導演的《三國之見龍卸甲》是最好的三國電影,劉德華演的趙雲,看得我熱血沸騰! 影片在《三國·細說羅平安》的配樂中緩緩展開,暮年的趙雲站在鳳鳴山上,意興闌珊、目光蕭索。
  • 康熙朝「九王奪嫡」中最陰險的人是胤禵嗎,為什麼?
    康熙五十一年「斃鷹事件」後,八爺黨遭到康熙皇帝的打擊和清洗,除了阿靈阿等少數人還在暗中支持他外,留給外人的多以「尚得人心」而論,但就這一點而言,八阿哥的政治能量依然存在。 八阿哥胤禩受挫之時,老十四胤禵自己開始活躍起來,積極謀求儲位。
  • 《中庸》中講「小人而無忌憚也」;君子就知道,要「適可而止」
    這時候就能分出小人和君子了。當形勢大好的時候小人就會「用壯」。九三爻辭「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小人那個時候就會把自己當作一隻公羊。公羊是很狠的,它就是要往上衝。很兇的去衝撞籬笆,連角也會卡在籬笆裡面。
  • 此人比宋江陰險很多,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是兩任頭領的心腹
    而大力主張招安的宋江在許多人眼裡更是一個極其陰險的人,但是梁山中的這個人卻比宋江還要陰險得多,在梁山幾任頭領手下都是重要心腹,最為人詬病的是他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甚至濫殺無辜。先不忙著點明他的身份,先來說說宋江。宋江此人身為一個小小的鄆城縣刀筆吏,一個押司的官職幾乎可以說是他政治生涯的終點,但是他在江湖上的名聲卻屬實不小,「及時雨」的美名天下傳頌。但他的美名又是如何得來的呢?
  • 易中天品三國:史識謬誤誤導大眾,業餘玩票的人外行評價內行
    雖然中文系和歷史系在廣義上都屬於文科,在廈大的教學編制中都屬於人文學院,但是歷史和中文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研究領域,兩者之間的差別不可以道裡計。從易中天的個人履歷看,他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並長期從事相關專業領域的教學研究工作。其本身並沒有史學研究的專業培訓和相關的研究成果。他上百家講壇講三國,用郭德綱的話來說就是「隔行取利」。
  • 三國中唯一擊敗過呂布的人是誰?也許這個人不死,三國就不會出現
    本文由百家號「清秀聊人文」原創獨家首發,未經本人允許,切莫轉載和抄襲,如有雷同轉載抄襲者,必追究其法律責任讀過三國的人都會覺得裡面的故事和人物都是非常精彩的,這些都是作者的功勞,否則我們也不會成為它忠誠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