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尿,這件我們每天都要做上好幾遍的事,看似很尋常,實則蘊含著大道理。
畢竟,尿液不是在身體裡走馬觀花逛一圈的「遊客」,而是暗藏不少健康信息,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
今天,讓我們一起「以尿為鏡」,來了解一下我們的健康狀況~
睡覺前總想上廁所,是腎不好嗎?
很多人睡覺必須有的一個儀式感是:睡前一定要去廁所尿尿(即使剛剛才尿過),不然總覺得心裡不踏實。
這是腎不好還是有強迫症?
其實,臨睡前總想去尿尿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
①神經性尿頻,又叫做場景型多尿症,是由不良心理作用而造成的心理性排尿障礙,通常沒有泌尿系統病變或損傷。
這常見於睡前、開會前、考試前、出門前。
②條件反射,睡前排尿的行為已經養成了習慣,如果沒上廁所,會導致精神高度緊張而睡不著。
因此,睡前去尿尿是個很好的習慣,有利於保證睡眠的持續性。
③膀胱感覺過於敏感。正常人膀胱內尿液達到100-150ml時,會出現膀胱充盈的感覺;尿液達到150-250ml時,人就會出現尿意,進而通過上廁所將尿液排出體外。
但有些人的膀胱比較敏感,在膀胱內僅有少量尿液蓄積時,就會產生尿意,隨之需要通過上廁所緩解。
來劃下重點:如果睡前只是單純想上個廁所,沒有其他不適症狀,去上就行了,不用過分糾結。
但如果同時出現了發熱、血尿、排尿疼痛、排尿困難等不適症狀,建議儘早到正規醫院就診。
尿液發黃,身體怎麼了?
一般情況下,正常人的尿液顏色呈現淡黃色,但要知道,尿色是很「善變」的,它跟你的喝水、飲食、出汗等都有關係。
出汗多了,喝水少了,尿液就會發黃、發深。
比如晨起的第一泡尿,顏色比較深,氣味也稍重。這是因為人整晚都在休息,飲水量大大減少,使得尿液濃縮。在多喝水後,尿的顏色就會變淺。
某些藥物、食物也會讓尿變黃。
比如吃了大量的胡蘿蔔、喝了黃色色素的飲料時,尿會呈亮黃色;
服用了痢特靈、中藥大黃、B族維生素、多維合劑等等藥物,尿也會變黃。一般來說,停藥後尿色很快會自然恢復。
不過,如果尿液長期發黃、發棕,就像濃茶一樣,並且還伴有其他症狀,比如動不動就累、臉色發黃、上腹不適等等,更大的可能是肝或膽出現了問題,這時候就別傻傻以為只是吃了什麼東西,趕緊上醫院!
再強調一句:正常的尿液是人體「排毒」的重要渠道,一時的尿色改變並不一定是身體出現問題的反映。
但是,沒有明確原因的,或者持續尿色異常,也許正是身體在向你亮起「黃燈」,必須儘快求醫。否則,等身體亮「紅燈」時很可能就晚了。
尿騷味重,怎麼回事?
事實上,新鮮的尿液是不騷的,有的只是一股淡淡的氨味。
有尿騷味,是因為尿放久了,尿素漸漸分解,那股子氨味則越來越刺鼻。回想一下你走進很久沒衝的小便池,氣味是不是一言難盡……
而如果是新鮮尿,尿騷味一直很重,也沒吃什麼特別的食物,那就要警惕是疾病的信號了。
慢性膀胱炎、尿瀦留、某些性病或代謝紊亂,都可能導致新鮮尿出現「騷」味。
此外,尿液長期聞起來有蘋果甜味,當心是糖尿病酮症;若有腐臭味,當心是細菌感染。
一喝水就想尿尿,是病嗎?
別擔心,很可能只是在喝水時,身體不太缺水;
又或者,空調開得太低了,汗液蒸發少了,大部分水分排洩的工作交給了腎臟,尿自然就來了。
所以,喝完就想尿尿,完全可能是正常的。
不過,如果你不僅僅是喝了水想尿,平時你動不動也想尿,一天排尿超過8次,那就可能是尿頻了。
至於尿頻的原因,女性常見的原因是尿路感染。另外,陰道炎、巨大子宮肌瘤、妊娠時子宮壓迫膀胱,都可能引起女性尿頻。
對男性來講,前列腺疾病是引起尿頻的主要因素。
為什麼洗澡時總想尿尿?
沒別的,純粹是因為洗澡時太舒服了啊~~~
此時大腦皮層和控制排尿的肌肉都處於放鬆狀態,中樞神經也不會像日常一樣持續提醒「憋尿」,排尿的控制力就弱了下來。
另外,你不覺得洗澡時的流水聲很催尿嗎?譁啦啦啦啦~
同房時,為什麼老覺得尿急?
很多女性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事前明明已經排空尿液了,同房時還是總想尿尿,但去廁所蹲半天卻發現根本尿不出。
事實上,這跟女性的生理結構有關。
尿道和陰道相近,性生活時尿道遭受擠壓,使得膀胱頸部、底部,以及尿道後部感受器受到刺激而興奮,衝動傳至排尿反應中樞,從而產生尿意。
所以,這是由壓迫造成的「錯覺」,如果房事前已經上過廁所,那大可不必在意,習慣了,就好了。